中国内陆富豪的大慈善列车正式启动。11月8日,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南京金陵大报恩寺捐赠10亿元。据悉,该笔捐赠是迄今为止中华慈善史上最大数额的单笔个人捐赠。
金陵大报恩寺,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大报恩寺塔历史文化资源价值极高。太平天国时期,大报恩寺与宝塔在战火中损毁,2010年8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大报恩寺项目将在原址上采用古今兼收并蓄的方式重建。 王健林以280亿元的财富,在最新发布的《胡润房地产富豪榜》中居首位。他这次的捐赠,是迄今为止中华慈善史上最大数额的单笔个人捐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健林表示,此举希望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出一份力。 其实,此次的捐赠,王健林之前早有透露,10月22日,王健林在中科院研究生院与学子交流时表示,“我个人还有10个亿的预约捐赠,在下个月会有报道。” 对于慈善,王健林此类举动频繁。他本人也是极为自豪,王健林曾表示,万达集团在1990年就进行了第一次捐助,“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可以说我在谈慈善是最有资格,金额最多。” 在王健林看来,作为企业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企业家精神核心之一。在万达内部,王健林更是致力于慈善文化的建设,“我们每年捐赠都有制度、有报告。形成慈善文化,汶川地震中我们员工捐款平均6800块钱,在全国排第一。” 据悉,此次王健林个人名义捐赠的10亿元,将于今年12月份,一次性捐给中华慈善总会,由中华慈善总会分三次拨付南京市政府,用于重建金陵大报恩寺工程建设。 王健林表示,“我不是真正佛教信众,此次巨额捐赠,并不是信众的布施,而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敬畏。” “万达集团如今已是一个资产上千亿的企业,每年的销售额也有几千亿,我个人的财富也已经有几百亿,我为何还要拼命挣钱?”王健林表示,他立志要做一个全球华人最大的慈善基金,这个梦想让他继续奋斗、继续拼命赚钱。 他希望此次的献捐能够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和钱跟进。 详细报道—— 金陵大报恩寺重建获支持 大连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向大报恩寺重建工程捐赠签字仪式 今天(11月8日)下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在南京举行重建大报恩寺捐赠善款签约仪式,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南京市人民政府捐款10亿元人民币,用于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重建。这是迄今为止,中华慈善史上最大数额的单笔个人捐款。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出席了签约仪式。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致辞 11月8日,金陵大报恩寺重建工程有了突破性进展,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捐款10亿元人民币,用于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重建。据悉,这是迄今为止,中华慈善史上最大数额的单笔个人捐款。 特此,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市长季建业,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李本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皓,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及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特邀南京企业家代表、新闻界代表等出席了捐赠签字仪式。在捐赠签字仪式上,朱善璐、李本公、王健林分别致辞,季建业、王健林在捐赠协议上签字。朱善璐向王健林先生赠送了纪念品,季建业向王健林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叶皓主持捐赠签字仪式。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致辞 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上的金陵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古长干里,1700年来一直是江南寺庙的发祥地和中国的佛教中心之一。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决定重建金陵大报恩寺及九层琉璃宝塔,历时十九年始成,皇帝钦命郑和主持了落成大典。随后的400多年中,大报恩寺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塔”,以其流光溢彩的五色琉璃,被西方誉之为“南京瓷塔”,与罗马大剧场、亚历山大古城、比萨斜塔等并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作为中国古典建筑文化的范例,被西方各国竞相仿建。1856年,大报恩寺塔在太平天国战火中被毁。2010年6月12日,世界现存唯一的佛祖顶骨舍利1000年后在南京盛世重光,举世震惊、八方朝圣。南京市委、市政府顺应民生期盼,决定重建金陵大报恩寺和琉璃宝塔,传承千年历史文化,再现金陵佛都胜景。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重建工程已列入南京市2010年城市建设“十六个重大项目”之一。 朱善璐在致辞中对王健林先生的善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南京是一座“佛缘”很深的城市。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上高僧大德辈出,古刹名寺林立。金陵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金陵大报恩寺重建工程,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许多关心南京建设、热爱南京文化、支持金陵佛都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表达了对重建工程的关心和支持。作为南京人民的老朋友,王健林先生更是慷慨解囊,带头为金陵大报恩寺重建工程捐资10亿元,为南京的文化建设献上了一份厚礼,必将为南京人民所称颂。他强调,大报恩寺琉璃塔复建工程是提升南京辐射力、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标志性工程。要站在对历史和对文化、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高度做好这件大事。大报恩寺特别是琉璃塔舍利宫的规划要拿出世界顶级水平,拿出在特色震撼力上实现超越的能代表南京的精品文化工程。 朱善璐号召社会各界贤达为大报恩寺重建工程献策献力。他强调,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关心下,有信心将金陵大报恩寺重建工程顺利完成,重现“金陵佛都”的辉煌! 中华慈善总会对此次捐赠给予了极大关注,常务副会长李本公专程来宁出席捐赠签字仪式。他在致辞中代表中华慈善总会向王健林表示敬意。 与会领导人及嘉宾合影留念 此次王健林先生以个人名义捐赠的10亿元,将于今年12月份一次性捐给中华慈善总会,由中华慈善总会分三次拨付南京市政府,用于重建金陵大报恩工程建设。王健林先生表示,他本人不是佛教信众,此次巨额捐赠,并不是信众的布施,而是盛世之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中华历史文化内涵、促进社会和谐的善举。 作为金陵大报恩寺重建工程的建设方代表,南京市文化集团总经理谢国庆在仪式上表态说,感谢王健林先生捐赠巨资传承历史文化,重建琉璃金碧,再造九级浮屠,为万民祈福、为古都添彩。他表示一定以报恩之心,做报恩之寺,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据悉,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重建工程建设由南京市文化集团、中冶集团、南京市国资集团、秦淮区政府和南部新城指挥部联合出资成立大明文化公司,计划在2014年青奥会前完成金陵大报恩寺塔重建项目一期工程,用5~8年时间重建金陵大报恩寺工程,再现古长干里文化高地、朝圣圣地、精神家园的盛世景象。目前,古大报恩寺的山门发掘、香水河、塔基、宣德与永乐二碑的考古工作已基本结束;近1500户的棚户区的拆迁工作基本结束;项目规划方案多轮修改,琉璃试制与琉璃塔开工各项准备全面就绪。重建工程预计明年初正式开工建设。 届时,以大报恩寺、琉璃塔为中心,以秦淮河、长干里为纽带,整合宗教、文化、历史、旅游、商业资源,整体经营,再造历代文人笔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有着浓郁生活气息、文化氛围、历史积淀的依城傍水的新长干里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吃素斋药膳,听晨钟暮鼓,住禅修宾馆,忆往昔繁华,看当今盛世,修幸福之道,建和谐社会” 的21世纪金陵禅意新生活。 附录:大报恩寺简介 【大报恩寺沿革】
公元247年,东吴大帝孙权为康居国僧人会在长干里修建建初寺和阿育王塔,成为江南塔寺之始;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僧可政得唐三藏玄奘大师顶骨舍利,于长干寺建塔瘗藏;宋天禧元年(1017年),重修后的长干寺改称天禧寺,寺塔易名“圣感”;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诏改天禧寺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改塔名为“慈恩塔”;明初,仍在历代毁损的寺塔旧址上,新建大报恩寺、琉璃塔,其遗址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古长干里,今晨光机械厂内。 【大报恩寺简介】 金陵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即今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东侧。明清鼎盛时期,其范围达“九里十三步”,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传说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其生母碽妃敕令建造并亲题额名,以“准宫阙规制”,“依大内图武,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报恩寺”,于1412年开始建寺。金陵大报恩寺于1431年完成,耗资近250万两白银,被誉为“金陵第一刹”,明朝《金陵梵刹志》载,大报恩寺“琳宫栉比,名胜所萃,而规摹宏壮,罕与此俪。至浮图之胜,高百余文,直插霄汉,五色琉璃,合成顶冠,以黄金宝珠,照耀云日。海外蛮夷、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寺中九层高的琉璃宝塔,以上万块五色琉璃砖瓦精工砌筑,整个塔身有上万吨重,通身上下没有使用任何黏合剂,全身都采用了卯榫结构相互咬合而成。塔顶悬挂140多盏篝灯,夜晚点燃时,几十里外可见,当时有人称赞琉璃塔“白天似金轮耸云,夜间似华灯耀月”,并被张岱形容为“永乐之大窑器,中国之大古董”。 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的高度古人并无明确记载,只有“高百余丈”的笼统说法。而《大英百科全书》中据当时到过南京的外国人在塔下实测,高为二百六十英尺,约合80米,是南京城墙平均高度的6.5倍,为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和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大报恩寺,清代康熙、乾隆二帝来江南时均曾登临此塔,康熙作诗云:“涌地千寻起,摩霄九级悬,琉璃垂法相,翡翠结香烟。缔造人功巧,流传世代迁。旷然弥远望,万象拱诸天”,乾隆还逐层题写匾额。 16、17世纪,随着西方传教士和使团陆续到达中国,琉璃塔逐渐为西方世界所了解。他们惊叹于琉璃塔的壮丽,把它称为中国瓷塔(The porcelain tower of NanKing ),代表了中国在西方心目中的美好印象,是“东方建筑艺术最豪华、最完美无缺的杰作”,认为其可与罗马大斗兽场、土耳其索菲亚大清真寺、英国沙利斯布里石环、意大利比萨斜塔、埃及亚历山大陵墓和我国的万里长城并称为当时的世界七大奇迹。在一些西方文学作品中,经常能出现大报恩寺的身影,这从《安徒生童话》中可以得到证实。1839年安徒生在《天国花园》中提到一位名叫东风的少年,穿了一套中国人的衣服,刚从中国飞回来,告诉他的风妈妈:“我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 数百年间,大报恩寺琉璃塔充满传奇色彩,不需要任何黏合剂,却坚不可摧;不需要“蜘蛛侠”定期“洗脸”,塔的颜色600年始终鲜亮;经历无数次雷击,周边建筑付之一炬,它却奇迹般地“活着”……但1856年,金陵大报恩寺与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的“天京事变”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