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秦淮河畔的大报恩寺,曾经矗立着这样一幢建筑,它高78.2米,9层8面,周长100米,在当年耗时近20年,使用匠人和军工达10万人,耗资248.5万两银子建成。它的9层内外共设长明灯146盏,每盏芯粗1寸左右,均用皇家御制的琉璃制成。在那个年代的黑夜里,它光芒万丈,如佛音高唱,令人不禁顶礼膜拜。 它,就是大报恩寺琉璃宝塔,被誉为世界建筑界的七大奇迹,是当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标志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它,为谁而建?明朝修建大报恩寺的原因有不同的传说,一说是明朝永乐帝(朱棣)为纪念其惨死的疑似为其生母的䂵妃而兴建的;另一说是为了纪念建文帝朱允炆。 大明永乐十年(即1412年),永乐皇帝为纪念其生母,下令举国之力,修建大报恩寺。历时近20年,大报恩寺建成,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以防潮、杀虫。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CG重现 位于大殿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于永乐十年(1412年),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门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刹顶镶嵌金银珠宝。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0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塔内壁布满佛龛。该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清时代,一些欧州商人、游客和传教士来到南京,称之为“南京瓷塔”,将它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比萨斜塔相媲美,称之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也是南京的象征。 它,因何而毁?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在南京的土地上屹立了近400年后,1856年毁于太平天国战争中。 1856年,天平天国内乱“天京之变”爆发,北王韦昌辉因为担心翼王石达开占领城外的制高点琉璃塔,架炮攻击城内,派兵一面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药,一面用火炮直接轰击塔身,最终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而大报恩寺的其他建筑也被由此引发的大火全部烧毁。 据说,那场大火在天京城南聚宝门外燃烧了几日几夜。报恩寺琉璃塔的彻底毁灭,也形象地宣告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从此走向衰亡与失败。当大报恩塔被毁时,天京城里军民中流传起“宝塔拆、自相杀”的民谣,反映了广大民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望。 如今,明代永乐帝与宣德帝先后御制的大报恩寺碑尚存遗物。据史书记载,建造此塔烧制的琉璃瓦、琉璃构件和白瓷砖,都是一式三份,建塔用去一份,其余两份编号埋入地下,以备有缺损时,上报工部,照号配件修补。1958年在附近出土了大批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琉璃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 它,曾妙绝天下如果将大报恩寺比喻为一顶璀璨的皇冠,那么琉璃塔无疑是这顶皇冠上最熠熠生辉的明珠,在它存在的400多年中,中国没有其它任何一座建筑可以与之比肩。当年,在南京城的任何一个地方,人们只要抬头南望,都能够看到它擎天巨柱般雄伟的身姿。建大报恩寺花了近20年时间,而同时期工程量数倍于它的北京紫禁城,用时不过3年半。大报恩寺工程如此费时,主要因为琉璃塔的建设难度极大,不得不屡屡延期。 明成祖朱棣给琉璃塔御赐了“第一塔”的塔名,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绝”: 第一绝:巨构殊形,高耸云日 琉璃塔是有确切记载的中国古代最高的建筑之一。塔为八边形,共9层,通高78.02米,相当于26层楼房的高度。 琉璃塔最顶部是用纯金制成的宝珠,直径约为4米,据说重达2000余两,每层的檐角下都悬挂铜制的风铃,从上至下共152只,即使在轻轻的微风之中,清脆的铃声也可声闻数里。 第二绝:通体琉璃,独步古今 琉璃塔的主体为砖砌,除了塔顶有一根“管心木”之外,整个建筑当中“不施寸木”。其内、外表层全部用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琉璃构件榫合而成。这种独特的装饰艺术让琉璃塔赢得了“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美誉。 琉璃塔所用的各种琉璃构件几乎每件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纹饰都有差异,因而制作和烧制极为不易。这是琉璃塔建设时间长达17年的重要原因。据记载,当时每个构件都烧制了三套,一套当时安装,另两套藏于地下。建国以后,南京的窑岗村、眼香庙一带,先后出土过大量的与琉璃塔有关的琉璃构件,背后大都有墨书的编号和标记,证明了历史记载的可靠。 第三绝,长夜深沉,佛灯永明 每当暮色来临之时,琉璃塔上就会点燃144盏如火炬般明亮的油灯,彻夜不熄。无论是月落星稀的傍晚,还是风雨如注的黑夜,无论是在钟山脚下的丛林之中,还是大江之上的渔舟之内,人们都能够看见这座高塔上永不熄灭的灯光。 九层琉璃塔的每一面墙壁之上,都有2扇窗户,共计144扇。这些窗户全部用磨制得极薄的蚌壳进行封闭,144盏油灯就分别安置在窗户之内。这些蚌壳制成的窗罩名叫“明瓦”,是平板玻璃引进之前中国最好的建筑采光材料。自宣德三年琉璃塔建成之日起,大报恩寺就安排了100名僧人轮流值班,负责给油灯添油、剪芯,擦拭明瓦,确保夜夜塔灯通明。在琉璃塔旁边,建造了一座油库,用于储存燃灯所需的灯油。根据一份明代官员向皇帝提交的账单记载,琉璃塔上每盏油灯每夜所需的灯油为六两四钱,整个琉璃塔每月所耗用的灯油总量为1530斤。 如此的妙绝,今天的我们,只能从一些当年游览过宝塔的西方人留下的著作中,管中窥豹。 它,因谁重生?2004年,考虑到大报恩寺的整体性与重建琉璃宝塔的历史及文化意义,南京市政府开始筹划复建事宜。2007年,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启动建设。2008年8月7日,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铁函中发现了七宝阿育王塔,内藏“佛顶真骨”。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大报恩寺重建工程是南京市2010年城市建设“十六个重大项目”之一,2010年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该工程捐赠10亿元人民币。 王健林:是我,是我出资重建的 2015年12月16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开园盛典暨琉璃宝塔重现庆典,在南京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隆重举行。 重建后的琉璃宝塔虽然高度还原了宝塔的壮美,但出于各种考虑,主要材质从琉璃变成了玻璃。 它,依然美的如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