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不留物念正心安

 龙溪舟子 2013-09-14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提到“心外无物”时,说:“物就是事。”心外无物就是心外无事。我们的身体受心的指使,心发射出一道光,这道光就是意,意的本质是知,意所射到之处是事。如果你意不射出,那么,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心外之物(事)。王阳明先生又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想,这世界所有的一切就会和你一起沉寂,也就是说,你的态度决定世界。例如,“你未动心看花时,此花是和你保持一样的状态:沉寂;你对它动了心,看了它,它就呈现另外一种状态:和你心同时动了起来”。正如有位心理学家这样说:“所有的不幸事件,都只有在我们认为它不幸的情况下,才会真正成为我们的不幸”。这是对“心外无物” 的最好注解。

  事是人做的,而做事必须要用心,如果你动心,事就在你心里;如果你不动心;事就根本不存在。一切烦恼、愁苦,都因你动心,动了不该动的心。所以请记住,在你的心外,什么事都没有。

  “心外无物” 是说,该感知的,感知;不该感知的,绝不动心。那些不该感知的,就是心外之物,对你而言没有任何意义的事,为什么要去感知?遗憾的是, 少有人能认识清晰,权衡到位,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想把不该动心的“物”,硬拉进心里来,以便它对自己产生意义。

  修道人在生活中遇到争执,就以静待动,让对方找不到目标而自动放弃。心智成熟的人,永远都是在外界事物干扰自己时不动心的人。不动心(让念头的波动现象得大自在,不管它的闲事),是身心修行的最高境界(平常心,就是本来心),谁能达到这种境界,谁的内心就能在大荣大辱面前“岿然不动”,进而在“岿然不动”中用心的力量巧妙地解决问题。这种力量可以转成涵养和技能。

  不动心的最高境界,是在处理问题时使用心的力量让别人以为你没有动心,从而对你无可奈何。不动心是禅,禅是无知,无知不是不知,而是不想知,也就是不想行,不知和不行也是知行合一。无知:该知道的知道,不该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如果修行到一定境界,人与天地万物化为一体,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无知不是不知,而是不想知。你的意念一发,良知就会马上断定是对还是错,它给出你答案后,你要服从良知的判断,对的就去知去行,错的就不知不行。平时静坐,把心中好名、好色、好货等根,逐一搜寻,扫除干净,把有知变成无知,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这时,人在“忘我”
、虚、无、空的状态下,能使全身的细胞组织之气恢复到原始状态,随着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而运转,人和宇宙之气融为一体,自然沟通,互相交换、补充,可以使病恢复健康———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者能释放大量能量,具有与外界环境相沟通的功能。在虚、无、空的背景下激发之意念,将会调动全身细胞一致行动,形成高度有序的作用,显示出可观的念力来(激光力)。
  信与不信,想与不想,动心与不动心,阴与阳……的两边摆动都是动心。该动心时就动心,不该动心时就不动心的顺其自然的平常心,就是本来心、不动心。精神放松、安逸、心平气和、乐观、稳重、变通……是平常心和不动心。也是太极拳松字,八卦掌静字,中医的中字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心法(向内)和心性本源智慧。就是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就是阳,阳就是阴的合一不二的智慧,即是生活,生活就是不动心。就像佛祖在菩提树下禅定,实为九法界众生讲经说法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合一。
  到此时,人们终于明白,我们本来就不需要去追求不动心的,这是因为无求品就自高了嘛!
  由此而知,阳明心学最高的智慧和养生精髓是“视而  不见的闭目养神” 的不动心, 是生命本有的安祥。
  中华文化讲:睡也无心,醒也无心,行住坐卧皆无心的梦醒归一的得一万事毕的智慧。也就是睡也明白,醒也明白,行住坐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中华文化“内在精神意志力”的真心的“天人合一” 的智慧精髓。明白就指是好心态。好心态(放心)就是一,一就是正觉智慧。智慧能照见万物而内里不留物。
  智慧不求人、不依靠人,只有人求智慧才能改邪归正、转凡成圣。智慧里无贪、嗔、痴、责怪、不满、失望……求人、依靠人、嫉妒等阴念(受、想、行、识)的居住。故智慧里为真空、真心、诚意(念正)而不生阴念。真空为不变的心(不留物,事来则应,想办法解决,完了,事去则不留,不放在心上:放心)。
  假心邪慧则留物,留物则不是心。真实智慧是不究物、不留物。究物是污染,污染是压力,压力是自心着了颜色。
  外面的世界是空白寂静的,人感觉外面的世界有动,其实是自心在动、究物、留物、装物,被环境污染形成压力。真智慧是不生物、不装事的。不究物就是不生不灭。无物,是无变化的现象起作用。
  外面的世界是没有意思的。有意思是自心在动(假设、假想的设计),是心笔在自心里绘画,打心意太极拳(自心在运动和变化)。是给自心安装上有色眼镜去看外面的世界,使世界着色变化。
  向内求、向外求都不需要了,无求了,按照佛法所讲是无明根本烦恼、习气自然消失,不起作用。在哲学上讲是我们找到了本心的“真我”、本体、心性本源智慧,回归到了生命的原点。原点,中华文化称为太极、无为、诚意(念正)等等。
  心不外求,压力自然淡化,心不究物(不留物),烦恼自然不起作用。心自然诚意,意诚心自安,安则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是恢复生命的原始状态,恢复本有的养生潜能和功能及智慧,本能的,自然的,全自动的解决人生一切的题。
  这是保护地球,拯救人类,美丽中国,生  态文明的大根、大本。也是对天地万物的至孝、至敬、至顺的大德。文化教育是从“心” 开始的———念正,心自安。
  现代心里学、量子科学证明心态(思想、人格、智慧)决定一切,人生的成败得矢都在于两个字——心情。心情好 ,则事成;心情坏,则事败。乐观的心态是我们的唯一正道,明白了,就放下心来,不再外求。无求,心自安,安则不被物境所转,不被物欲所役。无求,品就自高。无求是不用放心,心自放,久之,放心的心都自然消失就是无心智慧彰显。
  这就是“中国梦,我的梦”的益生文化。
  本文是在大家研究的基础上,融进自己的读后感悟,整理成文,如有遗漏和错误,敬请批评和指正。
  标题注明:恬淡虚无,智慧自显,梦想就自然成真。
  二0一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星期一

  本文转自《中华励志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