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顶山新闻网

 承明文馆 2013-09-15
帝尧文化泽鲁山
2002年7月31日 8:50:52

    据资料载,黄帝创造了统一的部落联盟,但盟主更迭,时治时乱,中原大地,邦国林立,各自称雄。直到尧继位后,重新统一中原,宾服四夷,协和万邦,平治水土,划为九州,形成了“中国”的雏形。

    帝尧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有如此大的贡献,是因为他具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品德,即仁爱的品德,民主的作风,俭朴的生活与勤勉的政道。由于帝尧功绩卓著,品德高尚,后世子孙对他备加推崇。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帝尧不愧为民师帝范,如果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的话,帝尧则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

    帝尧带领先民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即光辉灿烂的尧文化。若从深层次观察,尧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于它是民族凝聚之魂,和合文化之根。

    刘累是帝尧之子丹朱的裔孙,出生时有纹在手曰“累”,故名刘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等均有刘累迁居鲁山的记载。刘累能驯化龙,侍奉夏后,被夏代第13位帝王孔甲赐为御龙氏。雌龙死,烹之以食夏后。夏后嘉其味美,继而再求,累惧,就从偃师缑氏迁至鲁山,居住在邱公城。刘累在尧山建造了中国最早的尧祠。

     鲁山历史上人才辈出。由于刘累家族迁居鲁山,尧文化在这里扎根传播,滋养了灿烂的鲁阳文化,孕育出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他就是墨学创始人墨翟。他继承尧文化中的敬贤、仁爱等思想,提出了尚贤、兼爱、节用以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主张。唐开元年间,鲁山县令元德秀为官清廉,诚信化民,犯颜直谏,为民请命,深受人民爱戴。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游东都洛阳,在五凤楼前凤舞台,命三百里以内州县官吏带艺人献歌舞。许多刺史、县令都百般取悦皇上。怀州刺史车载歌女数百,身披锦绣,所献节目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而德秀只带民间歌女数十人,在玄宗面前不阿谀奉承,只演唱他自编的《于》歌,反映鲁山地僻土瘠,灾荒连年,民不聊生的现实。玄宗听罢,赞扬《于》为“贤人之言”。并以怀州人民遭受涂炭之苦为虑,罢免了刺史职务。郡州官吏为此免除鲁山不少赋税徭役。民众修建琴台,纪念他的功德。孟郊写诗称赞他“言从鲁山宦,尽化尧时心”,“竞来辟田土,相与耕山岑,当宵无关锁,竟岁饶歌吟”,充分肯定其效法尧舜的德治和善政。唐代诗人元结,受学于宗兄德秀,官拜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他为政清廉,任道州刺史时,“免徭役,收流亡,民乐其教,立碑颂德”。其文章道德,名垂青史。(胡吉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