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实用肩周炎诊断要点

 休閑 2013-09-15
临床实用肩周炎诊断要点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或五十肩,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中医称为漏肩风。
从其名称可见这是一种发生在肩肱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影响该关节的活动(如冻结状),好发在五十上下的中老年人,多与感受风寒有关。
临床诊断并不很困难,但也时有误诊发生。

主诉:
常见的典型主诉:“大夫,我手抬不起来了。”一般这样的说法往往使医生一下想到肩周炎;
常见的不典型主诉:“大夫,我肩膀疼。”这样的话没有特异性,也不容易引起医生的注意,有时会因此而延误早期诊断,直到两三周后有了明显粘连才得出正确判断;
误导型主诉:“大夫,我肩膀扭了筋了。”这样的叙述往往使人向外伤方面考虑。“大夫,我胳膊没劲”这样的话易被看作颈椎病,或无病呻吟。“大夫,我手臂/胳膊肘疼。”没有经验的医生如果只检查手臂/肘就不会发现肩周炎。

病史:
典型病史:不知道确切开始时间的肩部疼痛,多数自肩前开始,渐渐涉及后部和关节周围。疼痛在夜间加重,会影响睡眠和姿势,疼痛还会妨碍患肢活动。逐渐发展为手臂上举受限,但疼痛逐步减轻。服用消炎止痛药效果不大好。
不典型病史:疼痛因用力不当或受风寒引起;疼痛自始至终不严重,一开始即表现为活动受限。

体征:
常见体征:肩关节周围(上下前后)压痛;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肩肱连动试验阳性(外展手臂在小于90°时出现肩胛骨上移)。
易忽视的体征:胸大肌、背阔肌痉挛;阳明经穴敏感;颈椎退化表现。

易混淆的疾病:
肩部肿瘤:多有疼痛入夜加重,局部叩痛;
单纯头肌长头腱发炎;疼痛局限,肌腱可触及捻发音;
肩峰下滑囊炎:痛点固定(肩峰下),过度上举疼痛;
肩袖损伤:冈上肌压痛,外展引发疼痛。

个人临床诊断要点:
肩痛或活动不利;→压痛点广泛;→夜间痛甚但无叩击痛;→肩肱连动试验阳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