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前651年):姬姓,晋氏,名诡诸。春秋时代的晋国君主。在位26年。曲沃武公之子。因其父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名。即位后用士蒍之计,尽灭曲沃桓公、庄伯子孙,巩固君位。奉行尊王政策,提高声望。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复采纳荀息假道伐虢之计,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个人履历 公元前677年其父晋武公去世,献公立。献公五年(前672年),晋伐骊戎,得骊姬及其妹,二人受到献公宠幸。十二年,骊姬生奚齐,献公有意废太子,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献公十六年,晋灭霍、魏、耿。
献公二十一年(前656年), 晋发生了骊姬之乱,骊姬设计陷害太子申生,申生逃到新城,十二月自杀。骊姬又诬告重耳、夷吾,二人只好离开都城,退居蒲、屈。二十二年,献公怒二子不辞而去,认为他们有逆谋,派兵伐蒲,重耳逃到翟。献公又派兵伐屈,却未能攻克。
同年晋献公向虞国请求借路讨伐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警告虞公说不可以让晋军攻打虢国,因为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的话,虞国一定随之而亡。虞公不听劝谏,宫之奇离开了虞国。这年冬天晋国灭亡了虢国,回师时灭虞,俘虏了虞公和虞国大夫百里奚。晋献公把女儿许配给秦穆公,把百里奚当作陪嫁的仆人送到秦国。献公二十三年,献公派兵再伐屈,夷吾奔梁。二十五年,晋伐翟,受到反击而退兵。当时晋国强盛,“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骊姬之妹为献公生卓子。
《史记》记载 ,当初晋献公即将讨伐骊戎时,曾卜了一卦,卦辞说:“祸害源自小人的谗言。”等到攻破骊戎,得到骊姬,献公宠爱她,竟然因此扰乱了晋国。
晚年宠爱骊姬,杀其子申生,逼走重耳、夷吾,立骊姬子奚齐为太子,前651年,献公病危,嘱托大夫荀息主政,辅助幼子姬奚齐继位,献公死后,诸公子争位,晋国大乱。姬奚齐被里克所杀,荀息复立骊姬妹之子卓子,又被里克所杀,里克迎立公子夷吾,是为惠公,惠公逼里克自杀。
其他信息史料记载《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武公代晋二岁,卒。与曲沃通年,即位凡三十九年而卒。子献公诡诸立。
献公元年,周惠王弟穨攻惠王,惠王出奔,居郑之栎邑。
五年,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
八年,士蔿说公曰:“故晋之群公子多,不诛,乱且起。”乃使尽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九年,晋群公子既亡奔虢,虢以其故再伐晋,弗克。十年,晋欲伐虢,士蔿曰:“且待其乱。”
十二年,骊姬生奚齐。献公有意废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於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献公与骊姬子奚齐居绛。晋国以此知太子不立也。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及得骊姬,乃远此三子。
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士蔿曰:“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太伯,不亦可乎,犹有令名。”太子不从。卜偃曰:“毕万之後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盈数,其必有众。”初,毕万卜仕於晋国,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後必蕃昌。”
十七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里克谏献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率师,专行谋也;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太子之事也。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率师不威,将安用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里克不对而退,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里克曰:“太子勉之!教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毋惧不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於难。”太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里克谢病,不从太子。太子遂伐东山。
十九年,献公曰:“始吾先君庄伯、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助晋伐我,又匿晋亡公子,果为乱。弗诛,後遗子孙忧。”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假道於虞。虞假道,遂伐虢,取其下阳以归。
献公私谓骊姬曰:“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骊姬泣曰:“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柰何以贱妾之故废适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骊姬详誉太子,而阴令人谮恶太子,而欲立其子。
二十一年,骊姬谓太子曰:“君梦见齐姜,太子速祭曲沃,归釐於君。”太子於是祭其母齐姜於曲沃,上其荐胙於献公。献公时出猎,置胙於宫中。骊姬使人置毒药胙中。居二日,献公从猎来还,宰人上胙献公,献公欲飨之。骊姬从旁止之,曰:“胙所从来远,宜试之。”祭地,地坟;与犬,犬死;与小臣,小臣死。骊姬泣曰:“太子何忍也!其父而欲弑代之,况他人乎?且君老矣,旦暮之人,曾不能待而欲弑之!”谓献公曰:“太子所以然者,不过以妾及奚齐之故。妾原子母辟之他国,若早自杀,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始君欲废之,妾犹恨之;至於今,妾殊自失於此。”太子闻之,奔新城。献公怒,乃诛其傅杜原款。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被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於新城。
此时重耳、夷吾来朝。人或告骊姬曰:“二公子怨骊姬谮杀太子。”骊姬恐,因谮二公子:“申生之药胙,二公子知之。”二子闻之,恐,重耳走蒲,夷吾走屈,保其城,自备守。初,献公使士蔿为二公子筑蒲、屈城,弗就。夷吾以告公,公怒士蔿。士蔿谢曰:“边城少寇,安用之?”退而歌曰:“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卒就城。及申生死,二子亦归保其城。
二十二年,献公怒二子不辞而去,果有谋矣,乃使兵伐蒲。蒲人之宦者勃鞮命重耳促自杀。重耳逾垣,宦者追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翟。使人伐屈,屈城守,不可下。
是岁也,晋复假道於虞以伐虢。虞之大夫宫之奇谏虞君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灭虞。”虞君曰:“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宫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亡去,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子也,为文王卿士,其记勋在王室,藏於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之亲能亲於桓、庄之族乎?桓、庄之族何罪,尽灭之。虞之与虢,脣之与齿,脣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荀息牵曩所遗虞屈产之乘马奉之献公,献公笑曰:“马则吾马,齿亦老矣!”
二十三年,献公遂发贾华等伐屈,屈溃。夷吾将奔翟。冀芮曰:“不可,重耳已在矣,今往,晋必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不如走梁,梁近於秦,秦彊,吾君百岁後可以求入焉。”遂奔梁。二十五年,晋伐翟,翟以重耳故,亦击晋於齧桑,晋兵解而去。
当此时,晋彊,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
骊姬弟生悼子。
二十六年夏,齐桓公大会诸侯於葵丘。晋献公病,行後,未至,逢周之宰孔。宰孔曰:“齐桓公益骄,不务德而务远略,诸侯弗平。君弟毋会,毋如晋何。”献公亦病,复还归。病甚,乃谓荀息曰:“吾以奚齐为後,年少,诸大臣不服,恐乱起,子能立之乎?”荀息曰:“能。”献公曰:“何以为验?”对曰:“使死者复生,生者不惭,为之验。”於是遂属奚齐於荀息。荀息为相,主国政。秋九月,献公卒。
假道伐虢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向虞国请求借路讨伐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警告虞公说不可以让晋军攻打虢国,因为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了的话,虞国一定随之而亡。虞国不听劝谏,宫之奇离开了虞国。结果,晋国灭亡了虞虢两国,俘虏了虞公和虞国大夫百里奚。晋献公把女儿许配给秦穆公,把百里奚当作陪嫁的仆人送到秦国。这就是著名的“假道伐虢”典故,也成为三十六计之一。
释义:假道,是借路的意思。伐,是攻占的意思。虢,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用于军事上,其意在于先利 用甲做跳板,去消灭乙,达到目的后,回过头来连甲一起消灭,或者借口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
近义词:过河拆桥。
唇亡齿寒出典:《左传·哀公八年》记载,“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
释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反之,嘴唇无齿则一无是处。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相关史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份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百姓议政晋献公之时,东郭民有祖朝者,上书献公日:“茅草臣东郭民祖朝,愿闻国家之计。”献公使使出,告之日:“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祖朝对日:“大王独不闻古之将日桓司马者,朝朝其君,举而晏。御呼车,骖”亦呼车,御肘其骖日:‘子何越云为乎?何为藉呼车!’骖谓其御日:‘当呼者呼,乃吾事也,子当御正子辔衔耳。子今不正辔衔,使马卒然惊,妄轹道中行人。必逢大敌,下车免剑,涉血履肝者固吾事也,子宁能辟子之辔”下佐我乎?其祸亦及吾身,与有深忧,吾安得无呼车乎?’今大王日‘肉食者已虑之矣,藿食者尚何与焉’,设使肉食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与?其祸亦及臣之身,臣与有其深忧,臣安得无与国家之计乎?”献公召而见之,三日与浯,无复忧者。乃立以为师也。
【译文】
晋献公在位时,城东郊村民祖朝上书献公说:“我是东郊村民祖朝,想听听关于国家政策的讨论。”献公派人出去告诉他说:“高官大吏已考虑好了,老百姓还管什么政策!”祖朝回答说:“大王就没有听说过古代将领桓司马,早晨朝见君主,起行迟了,驾车的催马赶路,骖乘也催马赶路,驾车的用肘触及骖乘说:‘你为什么越过本分?为什么从旁喝马催车?’骖乘说:‘该催的时候就得催,这是我的事,你应该掌好你的缰绳就是了。你如果掌不好缰绳,假使马突然惊骇,就会轧伤路上行人。如果遇上强大的敌人,下车奋战,到尸首堆中厮杀本来就是我的事,难道你能放开缰绳下车帮助我吗?迟到了灾祸亦会降临到我
头上,对此我有深重的忧虑,我哪能不催马赶路呢?’现在大王说‘高官大吏已考虑好了,老百姓还管什么政策’,假如大官们在朝中决策一旦有失当之处,像我这样的百姓,哪能不惨死于中原的土地之上呢?这灾祸亦会降临到我身上,我对此亦有深重的忧虑,我哪能不关心国家的决策呢?”献公正式召见了他,和他谈了三天,他再也没有可担忧的了。于是决定以祖朝为老师。
宠信骊姬晋献公伐骊戎得两美人
听信谗言害死太子申生
春秋时期,晋献公废嫡立庶导致晋国大乱。
晋献公是晋武公之子。因晋武公当了三十九年的国君,所以晋献公继位时年龄已不小。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公子夷吾(后为晋惠公)都有贤能德行。
晋献公五年(公元前672年),晋献公出兵征伐骊戎,得到骊姬和她的妹妹,晋献公对她们姐妹宠爱有加。几年后,骊姬生下一个儿子,叫奚齐。自骊姬生子后,晋献公就疏远了太子申生和重耳、夷吾,并产生了废掉太子的想法。他说:“曲沃是我的祖先宗庙所在之地,蒲邑邻近秦国,屈邑邻近翟地,不派有能力的儿子镇守这些地方,我有点担心。”于是派太子申生居住曲沃,派公子重耳居住蒲邑,派公子夷吾居住屈邑。而把骊姬和奚齐母子留在自己身边。他的刻意安排使晋国人都知道太子将被废掉。
晋献公私下对骊姬说:“吾欲废太子,以奚齐代之。”骊姬假惺惺地哭着说:“太子之立,诸侯皆已知之,而数将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贱妾之故废嫡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杀也。”她表面上夸奖太子,暗地里则指使人说太子的坏话,恨不得早日废掉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
当申生来到都城,骊姬对申生说:“君王昨晚梦见你的母亲齐姜,你赶快到曲沃去祭奠她,回来后将祭肉献给君王。”太子于是马上到曲沃祭祀他的母亲齐姜,回来后将祭肉送给献公。当时献公出外打猎未回,申生遂把祭肉留在宫中。骊姬就派人在祭肉里下了毒药。两天后,献公打猎回来,厨师拿出祭肉,献公刚要吃,骊姬在一旁阻拦说:“祭肉是远方送来的,应进行检测。”于是把肉汤泼在地上,地面立即鼓了起来;再拿肉给狗吃,狗一吃就死了;又拿肉给太监吃,太监也死了。于是骊姬哭着说:“太子怎么忍心这样做呢!对于生身父亲都想谋杀取而代之,更何况他人?再说国君已经老了,已是有早晨没晚上的人了,居然就不能等一等,而非要下此毒手!”献公信以为真,勃然大怒,立刻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太子听说此事,只身逃往新城。当时重耳和夷吾也在都城里,骊姬对献公说他们也知道太子的阴谋,他们听说后马上逃回自己的封地,据城自守。有人对太子说:“这分明是骊姬下的药,您为什么不到国君面前说清楚呢?”太子说:“父亲已经老了,没有骊姬就寝食不安,如果我说出真相,事情会闹得更大。”有人劝太子逃奔他国,太子说:“我背着这样的恶名逃亡,有哪个国家会收留我呢?我只有自杀一条路了。”12月21日,申生自杀于新城。
随后晋献公派兵讨伐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先后逃到别的诸侯国。于是献公立奚齐为太子,临终前托孤于荀息。献公死后,大夫里克随即发难,杀死骊姬和奚齐,荀息自杀,里克迎接夷吾回国,立为晋君。
《史记》记载,当初晋献公即将讨伐骊戎时,曾卜了一卦,卦辞说:“祸害源自小人的谗言。”等到攻破骊戎,得到骊姬,献公宠爱她,竟然因此扰乱了晋国。
晋献公墓晋献公墓 位于绛县南樊槐泉村东岭。墓高百尺,无祠孤寝,墓形似无柄之木铎。他是春秋时晋国武公之子,名诡诸,始建都维(山西绛县)。
献公初娶贾氏为妻,无子。继娶齐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讨伐骊戎的战争中获骊姬,生奚齐。献公宠爱骊姬,常听其谗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以达到让奚齐继位的目的。献公在位二十六年。献公殁后,因其生前昏庸无道,暴戾成癖,不列入祭典,以示彰善弹恶。献公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