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即使是国与国之间,也多是免费的。而我们还以“收费还贷”的名义,许多地方政府将本应由政府免费提供的服务偷换为收费服务,而且一收就是20年、30年,甚至贷款早还完了还在收费,把高速公路当成了政府的提款机。 欧洲发达国家每一万人拥有1公里高速路———这样的“人均拥有”是名副其实的,因为高速公路用纳税人的钱建成后,它就真正属于纳税人,纳税人使用它时不再需要额外付费。我们只是数字上的幻觉和名义上的“拥有”,人们想走这些高速公路,得支付昂贵的过路费。 高速公路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公共服务。我们应该与人家比高速公路的收费水平,而不是比什么里程数了,那都是虚的。再长的里程,收费站林立,人们走不起,那不是光荣的事。 下面就看看欧洲的高速公路什么样: 欧洲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而且路况好,管理规范。乘大巴沿着高速公路在欧洲旅行,一天三、五百公里,虽然有些辛苦,但一路下来,你会感受到乘其它交通工具所感受不到的东西。 高速公路始建于二战期间的德国,当时,希特勒是想通过这种全封闭、畅通无阻的高等级公路,快速推进他的机械化部队,以尽快实现他称霸欧洲和世界的野心。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侵略者最后的下场是可悲的。高速公路是德国人的集体智慧,功劳不能记在战争狂人的头上。如今,这种全新的现代化公路建设理念和技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高速公路遍布世界各地。 欧盟15国高速公路有统一编号,如欧洲1号、欧洲2号等。而各国也有自己的编号。汽车一上高速公路,驾驶员不必担心认不认识路,高速公路上醒目准确的路牌会提示你沿着某号公路顺利到达目的地。路上见不到收费站,国与国之间也没有关卡。更见不到国内高速公路上常见的因道路维修而并道减速行驶的情况。 欧洲高速公路管理严格,限速限载绝不是只写在纸上。多数国家都限速在每小时100公里以内,只有德国不限速。据说,是因为德国是奔驰、宝马、奥迪等名车的生产国,政府对高速公路不限速,是鼓励人们买好车,拉动汽车消费。但是,不管是限速还是不限速,汽车司机的自律性都很强。在高速公路上跑的车,似乎都在“行车线”上匀速行驶,而且,左侧的“超车线”始终为后车让开。如想超车,进入左侧“超车线”超过前车后,迅速并回右侧“行车线”正常行驶。哪一辆车也不随意占用“超车线”。所以,你见不到国内高速公路上常见的左右都有超车、汽车“前蹿后跳”的不守规矩现象。在欧洲的高速公路上驾车,你的左脚可以一直放在油门踏板上,不必象在国内驾车那样在油门踏板和煞车踏板之间倒来倒去。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吃快餐的孩子们 我们乘座的长途旅行车装有类似飞机“黑匣子”的装置。通过这种记录仪全方位详细记录司机驾驶汽车的各种数据,包括行车速度、停车启车时间、连续行车时间、全天累计行车时间等等。还能自动识别和记录驾车者的身份。为防止驾驶员过度疲劳而引发交通事故,交管部门规定,汽车驾驶员连续行车不得超过3个小时,全天行车不得超过10个小时。如果警察从“黑匣子”中发现司机超速、超时等违反规定的情况,将实行高额罚款和相应的行政处罚。为我们服务的奥地利司机告诉我们,他的一个同事,就是因为全天累计行车超时,前两天被法国警察罚了1000多欧元。所以,司机们都是规规矩矩,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开车每走2个多小时,就要停下来,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喝杯咖啡,休息半个小时后再上路。因此,在国内乘车走过高速公路的人,对欧洲人这种不紧不慢的行车方式,有些吃不消。不过,欧洲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各项服务设施都很齐全,餐饮、购物、加油样样都有,还有洗车、轮胎充气等免费服务。
货车超载是绝对不允许的。为了环保和安全,货车不管运载什么货物,哪怕是一车建筑用砖,上路前都要进行全封闭。各国还规定,节日和周未假日,货车一律不准上高速公路。从这项规定可以看出,一方面,欧洲人注重休闲和享受,节、假日就是休息,不要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为放假休息出行的家庭小汽车让路,避免路面拥堵。所以,警察一旦发现节、假日有货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便会立即请司机把车开到就近的服务区,让他在那里休息,等到节、假日过去,到了工作日才放他上路。 马车、电车、汽车并行(维也纳) 欧盟国家还规定,汽车白天也要开着车灯行驶。目的是为了减少交通事故。据一项研究证明,人的眼睛的灵敏度要比耳朵的灵敏度高出30%。所以,汽车喇叭声音再大,也不如两只眼睛反应快,欧洲人宁可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维也纳街头也是车满为患 (责任编辑:吕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