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流域的民居有好几处都列为国保,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居,是官居。民考取了功名就脱胎换骨成官了,别管在任几年,一旦手上有钱了,都会在老家大兴土木~,民是盖不起那大房子的,这一点,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官宦人家自然跟平头百姓不一样,高门槛、大门楼就标明了身份,婚姻嫁娶讲究门当户对。 司马第院落的大门,九层斗拱。 “河东世泽”院门楼。 “行邀天宠”院门楼。 “堂构攸昭”门。 门钉该是奇数的,不知为何一排6个。而且柳氏民居所有的门钉都是横排6只。 “中宪第”院门楼。
“磐石常安”院门。 柳氏民居不论正院还是跨院,院门及其门楼的装饰都极具匠心,汇聚了石雕、木雕、铁艺等多种精湛的传统手工艺。 下面一组是各个院落中,正房和厢房的房门装饰。 门槛上的圆洞是干什么用的? 门扇、门头的窗棂花很有特点,为清代北方小木作精湛工艺。 “八大四小”四合院的正房、厢房的正门都是四扇,厢房的侧门和后门多是两扇。 最后一张图的门槛注意了么?又有个圆洞~ 是给猫留的!俗话说: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正是这么个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