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小说是小道,而武侠小说更是小道中的小道。
把小说视为小道也就罢了,更有甚者称小说精神的鸦片。可见,小说在所谓的大家之眼中是何等的不堪。对此我可不敢对所谓的大家们的看法妄加评论。反正的反正,我喜欢小说,就是喜欢。

金庸,可谓是近代小说圈圈子里,最不可缺少的一位人物。当然,作为一名的知名人士就会有人对其有所评论。有人对他大放敬仰赞叹之词,却也有所谓的大家对他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大呼不看其一部之作。而我,不管人家对他评价是贬是褒,反正我就是喜欢他的作品,将他的作品一部部的品尝过后,更是喜欢了。
金庸的作品,有副对联将其囊括“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仔细看过,不难发现,金庸大部分被拍为影视,而为大众所喜爱。更甚者,有的作品更为反复的翻拍,有如“鹿鼎记”。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作品,可以说是其半生之见识,半生之体验,半生之经历,而所著之。就其剧情可用一句大白话来总结“一位社会底层的屌丝,在自身的嘴皮子和运气的帮助之下,有所成就的奋斗史。”其中的屌丝,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鹿鼎公韦小宝。
小说中,小宝的时代背景是在于明败清初,康熙刚当政。而韦小宝的身份也很是纠结,时而是天地会中反清复明的小头目,又时而是康熙身边的左膀右臂,所以在全书的最后韦小宝真不知该如何行事。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忠义不能两全啊!
全书之中,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义气刻画的相当有深度。从最初故事的开始,对茅十八的义气,之后的对小玄子的义气,还有与亲王,侍卫之间的义气,及后来与天地会之间的义气。在此,暂时先不管这其中的义气有些是否掺杂利益的关系,但正是由于韦小宝的义,才有他之后不断接踵而来所得运气。不过,我对于韦小宝的评价,却也仅仅由此而好一点,仅仅而已。
对于韦小宝的看法,着实不是我夸大其词。厚颜无耻是他的最大特长,他凭借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妙口生花,数数逃过危险关头。无赖、悔信、下贱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我不知道他将尊严置于何处。可能也正好应实了某句“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话,他有七位夫人,不过在数次危难来临之际,首先考虑的却是自个的逃命。可唾!
虽说,我将韦小宝看得是如此的不堪,不过,我想这或许正是金庸先生所描写的人性的最真实之处,却也最为贴切实际。设身处地,如若将我置于同一情景,我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呢?或许,会比韦小宝更为不堪吧!但是,我有我的自个信念“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过社会却没有如此的简单,这或许也正是韦小宝在得势之时而有的强横的缘故吧!我想,金庸先生,也有着其自个的意思吧!
“我不干了,不干了。”这是韦小宝最后的呐喊,一个人不管如何的无耻,也总有自个的底线。当受到自个心理承受能力之上的压力时,也终会自我的释放的。韦小宝的忠与义,二者之间苦苦挣扎。或许,不也正是我们时常在生活之中的折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