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安市“四个注重”提升就业工作水平

 9733 2013-09-16

  今年以来,临安市注重从“优化平台便就业、加强帮扶稳就业、强化培训促就业、坚持创业带就业”四方面,着力完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就业政策,扎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前8个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292人,其中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8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794人,分别完成杭州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97%、99%、13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一、注重优化平台便就业

  针对当前就业难和招工难“两难并存”的问题,进一步整合优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资源,努力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畅通供需对接渠道。

  1、加大交流市场服务力度。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资源,坚持每月人力资源集市,举办“相约临安”杭州人才临安专场招聘会、夏季人力资源交流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洽谈会等各类公益性招聘会,并在青山湖街道、高虹镇等地开展“送岗位进乡村”活动,积极推进供需双方的接洽。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公益性人力资源交流会22场次,提供岗位18826个。

  2、完善区域交流协作机制。结合实施杭州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与下城、余杭建立人力资源交流协作机制,加强与富阳、淳安等周边县市联系合作,积极开展各类区域性联合招聘活动。同时,注重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组团到南昌、合肥等地举行人才专场招聘会,努力为供需双方搭建有效的服务平台。

  3、加强网络招聘平台建设。大力加强网上无形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市、镇、村三级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网络全覆盖,加强公共就业网络用工信息采集和发布,并积极推进临安人才网和杭州市人力资源信息网的功能对接,切实提高网络平台使用效率。今年以来通过网络发布招聘信息1568条,新增网上注册企业397家,提供岗位10497个。

  二、注重加强帮扶稳就业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不断提高就业的稳定性。

  1、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点来抓,继续实施“百名高校毕业生储备计划”和推进“千名大学生实训计划”,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39家,吸纳156名未就业毕业生见习锻炼;开展“万个岗位促就业计划”,推出高校毕业生公益性专场招聘会5场,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5872个。同时积极开展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工作,及时提供政策宣传、岗位推荐、实训见习等针对性服务。

  2、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深入推进充分就业行政村(社区)创建活动,坚持把“公益性岗位进村”作为今年的政府十件实事来抓,及时出台《临安市公益性服务岗位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推进公益性岗位进村工程,截至目前,已在全市的124个行政村开发公益性岗位124个,约完成目标任务的70%。

  3、加强就扶持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失业保险金、就业援助等政策支持效应,并推进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网上操作和登记权限向基层镇街一线下放,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今年已累计发放各类补贴1844.7万元,帮扶就业困难人员6223人。同时,还注重加强失业动态监测,建立企业联系人制度,了解行业经营和全市用工流动情况,探索建立失业预警干预机制,进一步提高就业稳定性。

  三、注重强化培训促就业

  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作为实现素质就业的基础工作来抓。

  1、加大培训工作投入。今年在财政不宽裕的情况下,安排了近四百万元就业培训专项经费,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着力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今年以来,已完成进城务工人员培训410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749人,分别占杭州全年任务数的205%、83%。

  2、健全培训工作网络。加强培训阵地建设,采用定期考核、动态调整的方式,全市建立3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6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探索建立了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学校为基础,镇街成校、民办技能培训学校为补充的职业培训网络,不断健全职业培训工作体系。积极支持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根据新兴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积极研究开发新职业、工种的培训项目,并积极支持杭氧、杭叉、正驰达等多家重点企业与职业学校进行委托培养、联合办学,大力开展“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提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激励技能人才成才。深入开展技能竞赛年活动,确定实施车工、中式烹调师等17个竞赛项目,做到月月有竞赛。启动实施“临安市五十佳优秀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对入选者给予为期两年每月300元的政府津贴。调研起草了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临安市“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工程等政策意见,以更好地激励高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营造尊重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该市2人新入选杭州市首席技师,2人被推荐位“浙江省钱江技能大奖”候选人(杭州地区共5个名额),高技能人才万马电缆制造中心经理助理叶金龙和杭氧股份总工程师朱朔元同时荣获杭州市第三届杰出人才奖。

  四、注重坚持创业带就业

  坚持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指导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创业型城市建设水平。

  1、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不断完善大创园的软硬件设施,提供孵化面积5000平方米,为大学生在政策咨询、工商注册、项目入园审核、创业培训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现已累计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53家,直接带动大学生就业340余人。同时,积极推进一园多点的大学生创业模式,加大对全市创业大学生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今年全市新增大学创业企业25家。

  2、深化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简化小额担保贷款审批程序,降低担保门槛,将农村集体联保纳入担保条件;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强政策推行力度,针对性地为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能力的人提供小额贷款,今年已发放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人172万元。

  3、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举办SYB创业培训班8期,举办IYB创业培训班1期,培训人数254人。同时积极开展“网上创业”培训项目推介活动,推进电子商务和网上创业的发展。

     沈毅民、马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