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渊明田园诗概析

 田牧 2013-09-16

此中真意欲辨难
——陶渊明田园诗概析
作者:朱亮辉


  运用诗歌的形式对田园生活进行描写,可以上溯到《诗经》,但那只是一种单纯的生活环境的描写或托物起兴,还不具备后世田园诗中和污浊的外界官场相对立的意义,而赋予田园诗这一意义的正是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我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曾祖父陶侃做过晋朝的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也都做过太守之类的官,外祖父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父亲去世得早,家境日趋衰落,陶渊明贫苦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农村度过的。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充满了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希望将来能够“大济于苍生”;同时又受着老庄学说的影响,向往自然,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正因为带着这种复杂的思想,背着家庭生活的沉重包袱,在晋宋易代的复杂环境里他三度出仕。在断断续续为官的十二年里,他目睹了东晋朝廷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位、朝政浑浊不堪的黑暗现实;目睹了桓玄、刘裕等军阀多年混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悲惨场景;也目睹了一般官僚士子攀龙附凤、荒淫无耻的腐败现象。他深感自己无力改革时弊,又不愿同流合污,同时也慑于仕途险恶,终于他在四十一岁时,“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而结束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宣告与官场彻底决裂。
  归隐后,他对统治阶级不再抱任何幻想,把诗歌作为反抗黑暗现实的武器,极写山村的清新优美,反衬官场的污浊丑恶,对人民的苦难和劳动有了深切的体会,构想出一个理想的王国——“桃花源”。
  综观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韵味隽永,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真趣无穷,表现了他人格理想的追求。

          一、归隐之愿

  陶渊明是真正的隐士,他的归隐不是走“身在江湖之上,心在魏阙之下”的“终南捷径”,也不是走有的士大夫功成名就又怕晚节不保而退隐的求全之路,而是对统治者所抱的幻想完全破灭之后所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的生活道路。他在《归田园居》(其一)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一开始就开宗明义,表明自己不适俗韵,热爱自然的本性,这是他归隐的内因。接着,他把自己生活在官场比作“羁鸟”和 “池鱼”, 在黑暗腐朽的统治之下,要么甘为奴隶阿谀奉承,或同流合污追名逐利,以求飞黄腾达;如果洁身自好,刚正不阿,非但不能“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还只能忍受“羁鸟” “池鱼”的屈辱。这是他隐居的外因。一“恋”一“思”,反映了他向往自由的急切心情和真切愿望。诗尾用“尘杂”与“余闲”,“樊笼”与“自然”对比,表现了他挣脱束缚之后的极其愉快轻松的心情。再看他的《饮酒》(其五):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繿缕茅簷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行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饮此酒,吾驾不可回。”

该诗记叙了一田父造访时与诗人的对话。田父一天清晨到来,诗人“倒裳”(把衣服穿颠倒了,形容迎客时急忙之状)相迎。这么早,田父来干什么呢?他提着酒食来看我,看见我衣服繿缕,茅屋破败,对我的不合世俗很不理解,怀着一番好意关切地劝说我:破败的农村,不值得你真正地隐居下来,世上的人都以与世同流为贵,你不如也随波逐流算了!诗人联想到屈原《渔父》中渔父劝屈原“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的情景。面对不能理解的田父,一是表示感谢,同时申述自己的心志:我天性就与世俗难以谐洽,改变隐居初衷而出仕,虽然在一般人看来,可以效仿,但我不能违背自己的意志!表现了他义无反顾,与官场彻底决裂的决心。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的结尾,他写道:“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亦非叹。”作者以春秋时楚国的长沮、桀溺两位隐者自比,表现出收获时的愉快和愿意长期躬耕不仕的志趣。行文至此,不由使我联想到当今一些官吏,他们并无“大济于苍生”的理想和能力,只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惜卑躬屈膝,投机钻营,在陶公面前,汗颜啊(不过他们不会)!可怜啊!

          二、悠闲之趣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有对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描写,表现出沉醉其中的悠闲忘情的心态。如《归园田居》(其一):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荒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客观地展示了农村生活情趣盎然的美丽画卷。这里,近处,一片田亩中安详地坐落着几间绿树环合的茅屋;远处,村落依依,炊烟袅袅;在一片恬淡静穆中时而传来鸡鸣犬吠,充满着无限的生机。这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惬意的农村生活,正与他闲适宁静的心境和谐融洽,使他无比欣慰。
  再看他的《和郭主簿》: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营已良有极,过足非所钦。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在一片绿荫的农舍,作者或开襟纳凉,让逸兴随南风飘飞;或观书弄琴,让理想在雅趣中漫游;或自斟自饮,让劳苦在酒趣中消除;或戏儿学语,让天伦在生活中感受;或仰望白云,让人格在怀古中升华。营有极,蔬有余,谷有储;交已息,欲已足,富已忘。这是何等悠然的生活,何等超然的境界啊!他的《饮酒》(其五)更是把这种情怀推向了极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人境,却能远离俗尘。世人常用“环境影响”开脱“同流合污”的责任,把人的变化说得合情合理。我们不能否定客观环境对人的作用,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或者说不愿去重视)主观思想也能改变环境的作用。陶公这种身近而心远的境界,就达到了“地自偏”的效果。正是有了这种境界,他才会在采菊东篱的平凡生活中,升华出“悠然见南山”的高洁情怀;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境界,才会在一天辛苦之后,创造出“飞鸟相与还”的返朴归真,人天相融的无我之境;也正因为有了这种境界,才会在大自然中、在田园隐居的生活中,留意并领会出人生的真正意义,以至得到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至深享受。我祖父朱佑民先生在他的咏菊诗中有“清香只合幽人赏,劲节偏宜处士庄”句,庶几可以做为这首诗的注脚。

          三、躬耕之乐

  封建社会有很多士大夫也因为种种原因隐居起来,但他们大多不屑于亲自参加农业生产。象谢灵运就曾感叹“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登池上楼》)而陶渊明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则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他不仅亲自参加了劳动,承受了劳动的辛苦,还体会到了劳动的欢乐。劳动是艰辛的,农村是艰苦的,他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中写道:

……
炎火屡如焚,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抱长饥,冬夜无被眠。……

诗人的躬耕生活,不仅霜露风寒不胜其苦,天灾人祸交侵而至。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广大农民的生活境况。他生活上尽管饱受痛苦,但生产劳动给他精神上带来的乐趣充溢着字里行间。如《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早出晚归很是辛苦,但自得其乐。因为这种自食其力的生活正是自己的志愿。再如《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读《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诗的开篇四句,以人鸟同乐写了“吾庐”的幽静荫凉。接着八句写劳动之余的乐趣。完成了耕种,立即捧读诗书,这种耕读生活是多么的惬意!为了息交绝游,穷巷隔着深辙,使得故人不便造访,又是一种何等的境界!在园中采摘的是自己辛勤浇灌的蔬菜,斟饮的是亲自劳动酿造的春酒,它虽不及官场的美酒佳肴,但却渗透着诗人的劳动汗水,洋溢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特有的滋味。劳动之余的诗酒生活还伴随着“微雨”“好风”带来的清爽湿润的气息,使得诗人性情适悦,心身俱畅。最后四句,照应“时还读我书”,正是这种幽静温馨的外部环境,这种耕读生活给他带来的情洽意适的心理氛围,才使得他真正体会到自食其力的劳动之乐和俯仰宇宙的读书之趣。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天获早稻》中,诗人对“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的劳动收获甚是欣慰,对“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的早出晚归毫无怨言,对“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的虽倦犹安十分满足,尤其是对“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颜”的惬意倍感欢悦。
  陶渊明始终把从事劳动与坚持隐居联系在一起,并特别强调劳动对人生、对坚持隐居的重大意义,是一般的隐者所不及的。

          四、友谊之珍

  在长期的耕隐生活中,他息交绝游,不与统治者合作,不与“故人”往来,但与劳动人民交往密切。在这些交往中,他感受到了农民淳朴、自然、真诚的品质。先看他的《归田园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长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这首诗写诗人与农人的交往。因为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故而“罕人事”“ 寡轮鞅”,很少有人往来其间,这给他“绝尘想”营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他的息交绝游,是拒绝官场,拒绝污浊,而对淳朴的农民是主动接近的。他拨开杂草寻找路径,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子,去拜访农人。一个士大夫,一个农民,他们在一起能说些什么呢?眼前的士大夫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而是亲自参加农业生产,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向劳动人民学习生产技术的农民了,于是他们便有了共同的话题了——“但道桑麻长”,并且有了相同的感叹和担忧——“长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这种与农民心心相印的契合,正是他们感情融洽的结果。他经常去农家串门,农民也常来看望问候。《饮酒》(其九)记载了一个清晨诗人还没起床,农人就提着酒食前来看望,并对他的前途表示关切的故事。《饮酒》(十四)写故人(父老)前来饮酒的生动场景: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首句一个“赏”字,就表明了与“故人”情意极其深厚,而“相与至”又点明了来人之众,“父老”又交代了来访者的身份。他们一起在松树下铺荆于地,席地而饮,语无伦次,行无拘泥,平起平坐。不是知己,怎会畅谈醉饮;不是至交,哪能无虑无束?酒酣耳热之后,不知不觉,物我的差异消失了,贵贱的矛盾也消失了。这里只有一片天真,一片纯诚,充满着相得无间的亲切气氛。萧统《陶渊明集序》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难怪诗人在最后说“酒中有深味”。这深味是什么呢?是千杯犹少的友情,是尽消块垒的排遣,是物我皆忘的洒脱。
  纵观陶诗,与农人亲密交往的诗句俯拾皆是。在《移居》(其一)中他选择了“素心人”为邻,与他们“乐与数晨夕”“抗言谈在昔”,并且达到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境地。他“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有归,闲暇辄相思”。 (《移居》其二)“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在“衰荣无定在”的生活中,他们“彼此更共之。”(《饮酒》其一)在陶渊明的思想和感情里,农民就是他的骨肉兄弟,就是他的亲密朋友。

          五、人生之理

  大自然往往给人以启迪。但在一般人眼里,这些蕴含着深刻哲理的自然现象,不会引起他们心灵的震动,更谈不上去发现,去体悟,去挖掘了。陶渊明是哲人,他的田园诗充满着思想的光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因为心境平静,即使生活在尘俗,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抛开了庸俗的欲念,仿佛置身于很远很远的寂静的环境里。这些诗句,颇似佛家的偈诗,又像在解读老庄哲学的深刻蕴涵。“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饮酒》其一),从时令的更替变化中体悟出人生的规律。“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拟古》),通过对花月荣衰的感叹,揭示出一时之好未必能够持久的真理。“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则是珍惜时光的警言。“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桃花源诗》),“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气变误时易,不眠知夕永”(《杂诗》其二),这些都是体察自然和生活的经验之谈。“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通过对“羁鸟”和“池鱼”受到环境的约束不能飞翔和遨游的体悟,来揭露官场对人的心身的摧残,进而表达厌恶官场向往自由的愿望。“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其八),揭示人们物以稀为贵的心理。陶渊明这样的诗句,看似极其普通、平常,但充满着生活情趣,包含着深刻哲理,既给人以清新朴素的美的感受,又让人得到人生社会的真的启迪。

          六、理想之境

  陶渊明的田园诗,有不少反映农村的凋敝和农民贫困生活的篇章,但更多的是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幅平和静穆的农村生活画面。如《饮酒》(其五)所展现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移居》所叙述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朋友纵谈之欢;《归园田居》(其一)所感受到的“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乡居之趣;《归园田居》(其三)所描绘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动之乐;《移居》(其二)所表达的“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的诗酒之乐;以及“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杂诗》其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移居》其一)的友谊之珍。这些诗歌,在动乱不安的易代之交,无疑是代表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也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他的这种憧憬和愿望集中表现在他的《桃花源诗并记》中。诗云: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淹,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法古,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我契。

这首诗大致可分三个层次。前六句为第一层,交代桃花源先祖“避其世”的原因,并以汉时著名隐士黄绮隐而复出的典故反衬“伊人”(此指桃花源先祖)及其后人“不复出焉”的隐居决心,而致往迹浸淹,来径芜废,无人知晓。既交代了桃花源社会产生的历史背景,又对暴政给予了严厉抨击。从“相命肆农耕”到“于何劳智慧”为第二层。描绘了一个人人劳动,个个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生活原始,人情淳厚的社会。在这里,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切都按大自然自身的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种艺随时,收获有节,生产无税。在这里,交通荒芜,鸡鸣犬吠,再现了老子“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的情景。祭祀尤古,服饰依旧,虽无历法,四时成岁,人们生活在原始生活状态。在这里,童叟欢悦,行游自由,关系融洽,彼此交往不用提防。“奇踪隐五百”到结尾为第三层。写桃花源与现实社会的根本区别和诗人对桃花源社会的向往。“神踪”在500年后向世人展开了它神秘的面貌,与现实社会一比较,让人惊叹:真有天壤之别!而这个天壤之别,诗人只用了“”与“”两个字就进行了高度概括。桃花源民风淳厚、真诚,而现实社会世情浮薄、虚伪。正是因为两个社会的风气水火不容,所以它“旋复还幽蔽”,从此不可复得。那些根本不理解桃花源社会,只是怀着猎奇心理寻幽探胜的人,又怎么能够再找到它呢?最后两句“愿言蹑轻风,高举寻我契”,诗人愿意踏轻风,高高飞扬,去寻找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桃花源人,表达出对桃花源社会的无限向往。
  作者以浪漫主义方法虚构出这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理想社会,旨在与黑暗现实形成对照,反映了诗人对于暴政、战乱的憎恨,具有批判现实的意义,标志着诗人田园诗创作的新发展,表现出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所达到的高度。
  陶渊明的田园诗,如同天真的大自然一样,如同他率真的性格一样,集中体现出一个“真”字。这种“真”,既是一种人格追求,也是一种美学追求。他把这两种追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充满诗意的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亦是我读陶诗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