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新玉丨洒向人间都是爱

 读在现场 2022-01-19


洒向人间都是爱

——暑期陪爱人丁霞在河南省胸科医院的日子里

2012年6月,我的爱人丁霞因胆结石引发剧痛,进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微创外科,准备做胆结石切除术,期间检查发现,她患有心脏主动脉血管扩张形成的血管瘤,亦名马凡氏综合症。之后,郑州大学一附院、二附院予以确诊。2013年6月的一天,她突感心脏疼痛,接着虚汗满身,强烈的信号表明,手术治疗不可迟疑了。经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介绍,我们决定到河南省胸科医院医治。

2013年暑期临近,期末考试、评卷,职代会,王敏勤高效课堂教学报告会,将宝贵的时间一再后推。我抽空到市人民医院、市公疗办,市第一面粉厂完善了转院手续,准备好资金和各种用品,终于在7月18日启程,携同丁霞到省胸科医院就诊。

河南省胸科医院坐落在郑州市纬五路最东端,由姚寨路、黄河路、东明路将其围在相对方整的模块里,南面是河南省肿瘤医院,西边不远是河南省人民医院。同华贵富丽的省人民医院、高大矗立的省肿瘤医院相比,省胸科医院显得别具一格、玲珑雅致。河南省胸科医院是全省唯一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治疗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省级专科现代化医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也是中德心脏病合作医疗中心。这里有省内外一流的重量级专家教授,如:王平凡、朱汝军、张瑞成、徐宏耀、田振宇、钱如林、娄勇等;有省级重点科室: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内科等,小儿先心病治疗、心脏瓣膜置换、心脏移植等手术国内知名;医院配置着国际国内先进的医疗设备,上千名职工尽职尽责的为患者服务。正如院训所言“厚德、仁术、和谐、敬业”。医院救死扶伤的声望,赢得大批患者慕名前来治疗康复,以此昭示着自己的服务宗旨:“为病人解除痛苦,为病人提供方便,为病人减轻负担,一切为病人着想”。

华佗再世、妙手回春

7月18日,省胸科医院2号病房大楼六楼心十病区,主任娄勇接待我们,帮助办理入院手续,安排高飞大夫为丁霞的主治医师、张丽萍为主管护师。高大夫详细了解病情,查看了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病历复印件,一五二医院最近的检查结果,问询了既往病史,药物过敏等情况,并仔细记录。之后,丁霞住进一病室3病床,开始术前准备。

自此,每天的体温、血压测量,服药、挂点滴成为正常功课。接着,血液化验、体内排泄物化验、心电图检查、彩超检查、肺功能检查、CT64排影像拍摄等陆续展开,忙碌而有序,紧凑而不乱。由于丁霞曾经患有支气管炎、哮喘,长期服用激素——强的松,对此,高大夫很是关注,从精确细致的手术角度,稳定正常的体能状况及术后伤口愈合考虑,激素药物的停用、调整、减量、把握,真是费尽心思、谨慎细密,体现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涵养与高尚的责任感。

早晨7点,值班护士开始测量体温、血压,送药,或者抽血以备化验;8点左右,主管护师带队逐个清洁病床,接着,大夫们到病室查房,安排一天的进程。随之护士们按照医嘱给患者用药、换药。渐渐的,患者和陪护的家属明确了日常基本程序。随着各种检查结果的相继送达,丁霞身体的水肿逐渐消退,激素药物成份的不断降低,高大夫告诉我,王平凡院长就要亲自给丁霞动手术了。我按耐不住兴奋和激动,内心默默祝福。原来,每个关键环节王院长都在严格把关。

出于需要,术前丁霞补充了少量的激素。根据高大夫的安排,7月30日下午,我、女儿张舒贻、丁霞的妹妹刘素霞、弟弟刘新权在心十科医生办公室开了直系亲属恳谈告知会。比照着心脏模型,高大夫耐心地逐条讲解,回答着大家的一个个疑问,并告知术中可能出现的异常,以及解决的办法,同时,也提醒我们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直到大家理解为止。然后,我们一一在手术协议上签字。由此才知道,置换心血管主动脉及其瓣膜,需体外循环、麻醉、手术三组人员密切配合,方能完成一个人的全部手术。几天来,护士长王玉伟多次到病室,鼓励丁霞放心手术。晚饭后,护士给丁霞做了肠道护理,并嘱咐十点以后不再进水进食。

7月31日是预定的手术日。早晨7:30分,丁霞由手术室接走,我带着术后用品如:两条毛巾、两盒抽纸、两卷卫生纸、一瓶口服液、高级护理垫等装在塑料袋内,随同前往。届时,1号病房楼九楼手术室门前陪护的家属渐渐增多,他们在连椅上坐着、旁边站着、地上蹲着。两座电梯不停地上下,病人一个一个送进手术室。室外炎热异常,空调有气无力。忙碌中,我看到心十科的娄勇主任,袁心刚大夫,张毅强副主任,高飞大夫先后走进手术室。很多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护士进去出来。九楼通向八楼的步行梯上站了不少人,楼梯门被推开关上。9时许舒贻和素霞才到。这期间,写着姓名编号的整洁的病号床由专人推进手术室。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像特意被拉长似的,感觉很慢很慢。午饭时刻,才有病人推出,家属们一拨一拨的离开。下午1点30分有余,听到袁心刚大夫喊:“丁霞家属过来,看下病理切片”我知道丁霞马上要推出了,疾速过去,看到袁大夫手中塑料薄膜里近乎透明的切片体。紧接着,只见丁霞静静的平躺在病床上,口中衔着气囊,大夫们匆匆将她推入电梯,我们来到八楼,在ICU病室门口将物品放在她的病床上,直到病室门静静关上。我走出步行梯时,见到令人尊敬的娄勇主任。他告诉我,手术很成功,好好休息一下,随后会很忙的。

内心的紧张和暂时的平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素霞、舒贻先后回平顶山。我一个人坐在宁静的病室里,顺手拿起鲍鹏山《历史的多维透视》,心情被拉向久远的年代,随着韩非子、李斯和贾谊、晁错的遭遇而波动,悲欢而起伏,直到揉着昏花的眼睛才意识自己在现实中。然后作几道李晓凤编写的高三历史复习资料《一本》。再放下去,漫无目的散步,沿着东明路、纬四路、政一街、纬五路,绕了一周,又回到病室。这时,高大夫告诉我一个令人兴奋的事情,31日下午5点左右丁霞已经醒来,精神状态良好;一会儿,护士长王玉伟满面春风的给我叙述丁霞的最新消息,展示着手机上的视频和图片。我的心真正放了下来。

8月2日早饭后,高大夫对我说:“今天10点,丁阿姨从ICU病室出来,她有点想你了。”护士黄洁、张艳、庞蕾等忙着把空气消毒机、两台高压泵、心脏监护仪、气压床垫一一布置完毕。当我下去的时候,高大夫已经推着丁霞穿过二楼平坦的通道,走向电梯,接着,电梯平静的停在六楼,在众人的协助下,丁霞顺利地躺在病床上。护士们调整好各种仪器,吊瓶里的药液均匀的滴着,氧气管丝丝的发出声响,心脏监护仪上显示着心律、血压、心脏跳动的曲线和数据,床的两边挂着导流管,空调将室内变得凉爽适宜。护士交待完注意事项后匆匆忙碌去了,并告知有事随叫随到。下午素霞从平顶山赶来,协助我护理她的姐姐。吊针一瓶一瓶的换着,我和素霞给丁霞喂水、吃药、进食。丁霞回忆着手术的事情,以及在ICU病室的经历,甚至认为是8月1日做的手术,渐渐的累了才进入梦乡。吊针整夜不停地滴着,护士每隔一段时间就过来量血压、体温,记录数据,直到3日上午9点多才挂完,又接上新一天的吊瓶。连续数天都是通夜点滴。随着病情的日益好转,药量也逐渐减少,各种仪器设备也逐渐撤去。4日,丁霞已可以坐起来喝水、吃饭。5日早晨,素霞回平。高大夫按时给丁霞换药。从6日起,除口服药之外,吊针上下午各挂一瓶,这一天,撤去了所有仪器、导流管,丁霞开始下床活动,一切恢复了正常。护士推来电磁疗仪,为伤口高温热敷消毒,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13日,做了心脏彩超复查。看到复查结果时,高大夫很是高兴,他比较着术前的检查数据,为心脏器官的有序搏动,手术的极其成功,伤口的良好愈合而兴奋。14日起,不再挂吊针,只服用西药,通过抽血化验重点观察凝血四项。16日,高大夫告诉我,丁霞可以明天或下周一出院。17日高大夫不顾晚间值班的劳累,认真帮助我办理丁霞出院的各种手续,告知注意事项,特别是定期进行抽血化验,防止形成血栓,还嘱咐丁霞服用地高辛片、螺内酯片、呋塞米片、尤其是华法林钠片,以及果味钾,将用法用量写在纸上,以免忘记,还交待3个月、6个月分别回来复查。这一天,丁霞的二哥刘新建、弟弟刘新权、侄子刘亚飞从汝州开车来接。午饭后,我们告别省胸科医院返回。至此,整整一个月。路上,我给高飞大夫发了一条深表谢意的短信:“高大夫,谢谢你这一段时间对丁霞的关心和医治以及无微不至的照料,我们全家人都对你和小耿(高大夫爱人耿萱)表示衷心感谢!张新玉、丁霞”。很快接到回复:“张老师太客气啦!一路顺风,天热注意身体!有事联系!”

医院写满爱,患难见真情

省胸科医院心十科在娄勇主任领导下,形成和谐、团结、奋进的氛围,发展成为生机勃勃、催人上进的优秀集体。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每一个成功的手术都铭记着科室团结协作的精神,默默无闻的奉献。医生办公室挂满了锦旗匾额,护士站摆放着鲜花绿草,走廊里设有健康专栏,刊载着医学常识,病室里张贴着患者须知。虽为炎热的夏季,这里却温馨如家。百忙中,娄主任、张主任还亲自到病室给丁霞诊治。在我印记里,娄主任的稳健、张主任的亲切、高大夫的幽默、袁大夫的率直,王玉伟护士长的爽快,张丽萍主管护师的开朗,还有护士们甜美的微笑,适宜的问候,构成一幅美妙图卷,犹如不同音符奏出的华美乐章。临近出院的前夕,我代表丁霞和全家人给心十科奉上一幅匾额,上书十六个大字“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情系患者,大爱无边”。手术的成功,使我和丁霞从内心感激王平凡院长,不知该如何表示谢意。为此,特地制作锦旗一面,书写“华佗再世,妙手回春”八个大字。据高飞大夫讲,王院长几乎每天都有手术,难得有个人的时间。终于有一天,我手捧锦旗随着高大夫站在王院长面前时,只见他在走向手术台之前,穿着整洁的衣服,文雅的坐在凳子上,耐心的给患者家属解释疑难。顿时,我明白了敬业和执着的特有内涵。当王院长接过锦旗时,不无责备的说道,住院够难了,花这钱干啥!

丁霞因病住院,牵动着众人之心。平顶山市第一面粉厂党总支书记王延利,主任刘三中、丁霞的同事禹小霞、人寿保险公司的李淑敏等纷纷来电慰问。住院期间,李香晨、郭兵政(郭国的弟弟)及其母亲,一位德高望重、令人爱戴的阿姨,多次到医院看望。耿萱也专程从省人民医院过来慰问丁霞。8月6日,老同学余国正及夫人冯颜玮驱车从平顶山赶来看望。8月8日,我的母亲率领二弟张新平、大妹张敏、三弟媳平松娥、二妹夫杨建强、侄女张硕岚开车从汝州而来。平顶山一高的翟国庆、郭国、鲁秋鸽,还有在平顶山市年高德馨、声望卓著的段伸眉老师也来电问候。值得一提的是,丁霞的妹妹刘素霞、妹夫岳庆新为了姐姐住院,取出自己定为长期的存款,并一一送来。之后,余国正汇款,李香晨汇款,从而使丁霞住院的巨额花费有了切实的保障。

生命诚可贵,情义价更高;患难见真知,世间多美好。丁霞的体质逐步恢复,家庭的欢乐日益明朗。这期间,众人给予的恩惠真情不知何世才能报答!

2013年9月3日星期二    记于书案

作 者 简 介

 张新玉,男,中学高级教师,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喜爱历史、文学和艺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