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7点查房,这个习惯他坚持了29年!|李传昶教授谈医路

 耘禾 2019-08-19



无论临床还是科研,我们追求更好。


在每个危险的清晨筑起坚固的防线

每天早上七点前,李传昶教授总会准时到达D区大楼50病室的病房,开始早查房。

这一开始让刚来科室报到的新任护士长胡美玲惊讶不已:“我刚到医院,李(传昶)主任与罗(瑛)主任已经查完房,在办公室里讨论手术患者的病情了。”

而其他与李传昶教授共事多年的医护却早已对此习以为常。李传昶教授的早查房坚持了二十九年,风雨无阻,从不迟到。他说:“对每个病人的情况,我都要自己确认过,上手术台时心里才有底。再者,病人看到手术医师,心里也更踏实,对治疗更有信心。”

同科室的柏勇平教授介绍说,对于心血管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来说,清晨是个事件高发的危险时段。同时,夜班医生的疲劳达到峰值,早班医生还没到位,也是整个医院力量最薄弱的时段。每天清晨准时赶到的李传昶教授,就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一道坚固防线。他的早查房习惯,挽救了许多病患的生命。

(文字说明:李传昶教授正在查房,询问患者术后恢复状况)

在50病室,曾有一位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清晨上厕所时突然晕倒在床旁,出现了肺栓塞、全身大出血,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情况十万火急,险象丛生。此时,除了照常来早查房的李传昶教授外,病房里只有一个值班医生。李传昶教授一个人对其连续实施了长达30分钟的胸外按压。直到抢救完毕,患者苏醒,才发现自己的手掌骨已经骨折了。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柏勇平教授说,他在与李传昶教授学习、共事的过程里,亲眼见证了李教授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这也让自己受益良多。他回忆自己刚进科室,跟着李传昶教授学习介入手术时的情景:“每个操作都严格在X射线的指导下完成,角度一分不差,宁愿自己多吃点射线,也力求每个细节都到位。”

一名不在心内科上班的心内科医生

李传昶教授是一名闻名远近的心血管内科专家,却不在心内科上班。

2004年,他放弃了在美国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工作。作为一名党员,李传昶教授当即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在老年病科一干就是十五年。

湘雅医院D区七楼50病室,全称为“老年病科心血管专科”。顾名思义,和一般心内科相比,这里的患者平均年龄更大,大多满头银丝,步履蹒跚。为了照顾这些特殊的患者,50病室的病房内床位较少,更为宽敞。每间病房里都配有皮质的沙发椅,供患者与家属休息。心血管病突发性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病情更加复杂多变。在50病室,医护总是紧绷着神经,步履匆匆,一旦病房里出现动静,立刻赶赴现场,为患者排忧解难。

(文字说明:李传昶教授在办公室)

“我家离医院近,有时候晚上病房突发状况,我到得比其他人都早。”

李传昶教授以身作则,其缜密周到的工作作风,不仅为科室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同。

13床的于奶奶今年已有八十八岁高龄,但仍旧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她是湘雅医院老年病科的常客,这一次住院时,她没有留家属在医院陪护。“这里比家里照顾得更周到。”提到50病室的医护人员,她赞不绝口,“只要我离开病房,马上就有人跑过来扶着我,怕我摔倒。李教授和他的学生,对我的病情都十分关心,血压一有变化,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他们对我来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在李传昶教授的带领下,50病室的临床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果。据介绍,湘雅医院老年心内科出院患者满意度得分及排名均处于全院前列。在2019年上半年,出院患者第三方满意度平均分高达93.2分。

在护士站里,李传昶教授也具有极高的“人气”。胡美玲表示:“李教授不仅非常尊重护士,无条件支持我们的工作,而且非常关心我们的生活。”

他要求每一位在50病室工作的年轻医生尊称护士一声“老师”。“医护是互相扶持的战友。”李传昶教授谦逊地表示:“老年病科和其他科室不同,患者的治疗体验除了取决于医疗结果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日常护理。患者对我们科室的高评价,很大部分的功劳应该归功于护士。”

正如特鲁多医生那句有名的墓志铭所说,医生的工作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人力有时而尽,作为一名老年病科医生,李传昶教授也不可避免地要直面治疗失败与死亡的风险。

“许多家属也能理解。”李传昶教授回忆说,在一次手术前,患者将儿子叫进来,嘱咐他无论手术结果如何,都要感谢医护的照顾,这让他深受感动。

患者与家属全心全意的信赖,让他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性命相托的重量。在50病室的电梯间,四面墙上都贴着红色的感谢信。在这些信中,有人衷心感谢医生技艺高超,挽救生命,也有人感动于医护的精心照料与无微不至的温暖关怀。一位家属在信中写道:“我父亲在湘雅医院50病室全体医生、护士、护理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六年来,生命有尊严,生活能自理,虽病无大痛苦,虽逝无遗憾……”

(文字说明:电梯间墙上的感谢信)

李传昶教授说:

医院不允许在墙上贴这些(感谢信)的,但每次撕掉后,又会有人贴上新的。

他的神情有些无奈,但也有掩饰不住的骄傲。

老年医学在中国

“现在许多人对老年病科有误会”,李教授说,目前,多数人还普遍认为,老年科就是“疗养”,或“保健”。然而,如今老年病科正在转型成了与疑难杂症搏斗的一线战场。据了解,从2015年到2018年,湘雅医院老年心内科的手术病人数从616例/年增至1026例/年,疑难复杂手术的占比也在不断扩大。面对艰巨的挑战,50病室交出了优异的成绩。

李传昶教授自豪地介绍:“最近两年,我们科室的手术死亡率为零。”

在李传昶教授的领导下,老年病科不仅在临床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科研上同样有出色的成就:“三年内,我们科室已经拿到了八个国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全院乃至全省都处于领先的水平。”更令人惊喜的是,2019年初,柏勇平教授课题组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IF: 41.058)

(文字说明:老年病科的医生办公室里,医生与学生正在进行讨论与教学)

虽然如今在许多医院,老年病科仍处于一个相对边缘化的位置,但随着老年病科的患者数量增加与治疗需求的扩大,老年医学的专科化势在必行。目前,湘雅医院的老年病科奉行“专科为主,兼顾全科”的原则,已开设了老年心内科、老年呼吸内科、老年外科、老年神经内科、老年综合内科等亚专科,于2013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6年获得国家老年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作为老年医学领域在国内的先行者之一,李传昶教授认为:
  • 由于老年病患身体素质普遍较差,药物代谢慢,合并症多,疾病治疗与日常护理都有其特殊难处。医生必须具备极高的综合素质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这些难题。这对老年科医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挑战也意味着机遇。随着老龄化大潮的到来,高难度的治疗需求与丰富的病例资源将为老年病科的医生提供广阔的施展空间。

他对学科的未来充满期待

现在老年人健康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医疗精细化、精准化的大趋势下,我们应该更关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特点,在这一专业领域里深耕细作,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审稿专家:李传昶教授

本文作者:小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