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人类混乱纠结的大脑 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青衣问道 2013-09-17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反应有点慢是不是有病?怎么办?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它活动和其它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我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注意力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法将心理活动指向某一具体事物,或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一事物上来,同时无法抑制对无关事物的注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许多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都可以引起注意力障碍。而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由于学习负担重,心理压力过大,而造成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导致了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障碍。另外,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现注意力涣散的情况。










关于”脑子乱“的心理现象鉴别诊断

关于焦虑症的“脑子乱”(表现为总想烦心的事,自己不能控制)
        焦虑,是个人面对心理上的挫折、困难、压力时所呈现的心情反应,这种主观的感受因人而异,统整来说,产生的身体症状诸如肌肉紧张、容易疲劳、头痛、呼吸急促、心悸、肠胃不适、睡眠品质不佳;心理症状则有无法控制的担心、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易发脾气等。
        焦虑症的症状表现为:患者的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具体表现为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疲劳,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恐惧预感,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现象,如头痛、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阳萎等。有些患者为上述躯体不适感而焦虑不安。由于过分紧张或担心,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了理智时应有的思维和决策,而且这种情况在一段时间内会重复出现。

关于抑郁症的“脑子乱”(表现为想乱七八糟的事,悲观厌世,严重时有自杀的念头)
        抑郁症(depression)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
        CCMD-3对抑郁的定义: 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抑郁症的病因:抑郁症的病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其人格特征:抑郁性神经症患者的性格有些共同特点表现为:缺乏自信和自尊,对他人过分依赖和自我强求,不开朗,好思虑,多愁善感、软弱等。抑郁症通常有情绪改变、认知改变、意志与行为改变、躯体症状等几个方面的病理表现。
       (1)情绪的改变: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
       (2)认知改变: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
       (3)意志与行为改变: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  

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脑子乱”(表现为想希奇古怪的事,有强迫症状,无痛苦感)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狂燥不安、偏执、抑郁、恐惧焦虑、幻听幻觉、敏感多疑、强迫急躁、思维紊乱、胡言乱语、乱摔东西、冲动伤人、不能控制自己等。病时患者可能出现一种毫无根据的错误想法,怀疑有人要加害于他,坚信配偶有外遇,听到有人议论他,指责他,威胁他,看见奇怪的影像,闻到不愉快的气味,尝到食物中有特殊的气味等一些虚幻的知觉,以至最终悲观绝望而自杀,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缪志霞





脑子乱”的恐人症(神经症)




心理导读:  患者N,性别:女,年龄:24,教育程度:中专毕业,职业:机关职员,婚姻状况:未婚,外在表现:不敢面对医生,低头或转向别处,情绪焦急,语速缓慢。  表现出的问题:  病人自述三年来“脑子乱”,一看见男人,就想和这个男人“搞对象”,或幻想发生性关系。意识到自己心理不正常,感到紧张、羞愧。同时,认为别人都能看出她有“坏念头”、“坏思想”,感到可耻。因此,怕见人,尤其怕见男性。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病人父母都是工人,有两姐一哥。她自幼“心眼小”,从小学起就注意… ——92xinli.com

  患者N,性别:女,年龄:24,教育程度:中专毕业,职业:机关职员,婚姻状况:未婚,外在表现:不敢面对医生,低头或转向别处,情绪焦急,语速缓慢。

  表现出的问题:

  病人自述三年来“脑子乱”,一看见男人,就想和这个男人“搞对象”,或幻想发生性关系。意识到自己心理不正常,感到紧张、羞愧。同时,认为别人都能看出她有“坏念头”、“坏思想”,感到可耻。因此,怕见人,尤其怕见男性。

  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病人父母都是工人,有两姐一哥。她自幼“心眼小”,从小学起就注意到自己应尊重自己,不能和男同学随便谈笑,处处小心。初中时,虽曾对一个男同学有好感,但从来没有接近过。自认为作风一贯“正派”,不知道这些“坏”的念头来自何处。

  1980年(18岁)高中毕业,未能考上大学,心中不愉快。1982年父亲患胃癌死去,很伤心。1983年(21岁)考入某中等专业学校,但心情一直不舒畅。1983年冬开始对一个男同学甲有好感。有一次在她和甲讲话时,另一男同学乙在后面推桌子,可能以为她在和甲“搞对象”,因而故意起哄。她当时很生气,心里想:“像你那个丑相,不会有人和你要好!”次日,上物理课,上课的是一个50多岁的男老师。上课的时候,忽然想到前一次男生乙起哄她的事,便想:“今天我和老师搞对象,看你怎么起哄!”这么一想,脑子一下子胀起来,心里紧张,感到羞耻。以后不几天,觉得全班同学都知道了,都已看出她有“坏”思想,作风不正派。渐渐地不敢看人,不敢进教室。自己意识到心理不正常了,便到某精神病院看病;但只向医生诉说她容易紧张、心烦等。诊断为“焦虑紧张症”。服用阿米替林、奋乃静等药物3个月,无效。照常上学,成绩一般。

  1984年(22岁),仍怕见男同学,怕上男老师的课,怕和他们对视,怕他们从她的表情看出来她想和男人“搞对象”的念头,精神很紧张。不久,对家里的男人如哥哥、姐夫也开始害怕,一看到他们,脑子里便出现和他们“搞对象”的念头。为此不断谴责自己,自己打自己的脸,痛哭,但仍克制不住。

  1984年下半年开始,怕的范围扩大,包括男女老少。见了老头子和两三岁的孩子,也想和他们“搞对象”。因此,除上学外,平时不出家门。又不愿和别人讲,时常急得打自己、骂母亲、摔东西。

  1985年夏,临近毕业,在家写论文,不出门,情绪稍好些。

  1986年(24岁)毕业并参加工作。见了上级(男)即有上述那些念头。非常焦急、悲观,烦恼心情无法宣泄。曾无故打了母亲,被送入精神病院住院1个月。被诊断为“强迫症”。服药不见效。

  既往健康状况与治疗史:

  1980年18岁,某精神病院诊断为“焦急紧张症”,服用阿米替林、奋乃静等药物3个月,无效。

  专家分析、评估与治疗过程

  这个病人外观上表现为惧怕和别人交往,实际上促使她回避社交的症状是带有性内容的强迫症状和敏感性关系妄想。要使病人认清强迫症状的幼稚性,必须揭露幼年性经历并用成年人态度重新给以评价。要消除敏感性关系妄想,必须鼓励病人亲自调查以教育自己。这些都是病人不愿接受的。由于病人个性腼腆、怕羞,对性问题又持禁制态度,两次拒绝医生的建议,致使病情拖延了数年。一旦下决心讲出幼年性经历并重新加以评价,并认真地进行了询问调查,领悟到她以前的病态原来是幼稚的未成熟的心理造成的,病情立即明显好转,症状也失去存在的意义。

  病人在诉说病情时不面对医生,低头或把脸转向别处。偶尔抬头,情绪很是焦虑。希望医生帮助她克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事。

  医生告诉她:她患的是对人恐怖症,可以治好,但要和医生密切合作,照医生指引的方向认真思考,找出病的根源。要态度主动,最好不要中断治疗。停服一切药物。

  医生还告诉她:她已经20多岁,见了男性有些性爱念头是正常的。有的人性幻想比她还多,不说出来别人不会知道。有这些念头不算什么“不正派”,也不必压制,要听其自然。

  嘱咐病人把病的经过和对今天谈话的体会写成书面材料。

  过了1个月,病人才第2次来见医生。

  病人说,上次会见时,听医生讲青年人有性幻想是正常的,不必有意去控制,感到精神压力少了,不那么自责了,轻松了好几天。有一次回家,看姐夫一个人在家,又出现和他搞对象的念头,并发现姐夫已经看出来她在想什么,非常尴尬。次日,到一个新婚的女同学家,又出现和她丈夫搞对象的念头,立即责备自己,心情紧张,觉得对不住那新婚同学。

  上班时不敢看男上级和男同志,怕出现“坏”念头。看到已婚的女同学,便出现和她们的丈夫“搞”的念头。认为自己这些不道德的想法,别人都看出来了,感到可耻。

  医生再一次告诉她;她这些念头不是什么坏思想,不必压制。正是由于过分压制,才成为病态。不应把正常的性幻想当做不道德行为。

  10天后,第3次会见。

  病人说,听了医生的话,对“念头”不予理睬,“随它去吧!”情况好多了,心情也轻松了一些。但仍然认为这类念头是不道德的,是不应当出现的。

  医生让病人谈谈幼年经历。她说,父母都是工人,有两姐一哥。她自幼“心眼小”,从小学起就注意到自己应尊重自己,不能和男同学随便谈笑,处处小心。初中时,虽曾对一个男同学有好感,但从来没有接近过。自认为作风一贯“正派”,不知道这些“坏”的念头来自何处。

  医生指出:她这些念头本身都是性幻想,年轻人都可能有,没有什么可谴责的。她为什么这样严厉地苛责自己,一定有深在的原因。另外,别人能否看出来她在想什么,不应当只是猜测,应当大胆地询问别人来验证。

  病人否认幼年有什么性经历,说父母和学校对她教育一向严格,没有“不正当”的性行为。也不愿意向别人询问,认为别人看出来也不会直说。只要求医生设法帮她克制自己不“瞎想”就满足了。

  医生继续鼓励她向人调查。

  以后,病人长期没有来。

  约1年半以后,1988年4月某日,病人第4次来会见医生。

  病人说,一年多以前,医生说别人不会看出来她在想什么,虽然不完全相信,但有时想也许别人真的看不出来。这么一想,心理感到轻松了一些。如此持续了半年。1988年初,有一天,办公室有两个女科长谈天,谈到她们的丈夫,病人立即想到和她两人的丈夫“搞对象”。当时看到两位科长表情严肃,便以为科长已经看出来她“品质不好”,当即感到脸红、脸热、心慌。以后不久,各种现象都加重,见了男人,除了“坏”念头外,还不由自主地看他们的下身阴部,甚至想把他们的阴茎含在嘴里。她痛恨自己,骂自己是流氓。

  已经26岁了,很想结婚,为此也着急。

  这段时期以来,发现别人对她有“反应”,一举一动都在表示厌恶她。病人坚持认为别人已经从她脸上的表情看出她的“坏”思想了。病人只承认脑子里“瞎想”是病态。

  1988年4月初到5月底两个月内共会见了3次。同时,病人和已经治好的病友交流了经验。医生不止一次地要她和别的病友一样勇敢地向人询问调查,并回忆幼年性经历,深入思考她为什么对这些念头如此严厉地自责。病人表示不敢向人询问,因为那等于“不打自招”。而且坚信别人已经看出来了,不必询问。再一次否认幼年期间有性的经历。

  以后,又过了一年多,于1990年9月第8次来会见医生。

  病人说,上次会见后,因为不敢去询问别人,无法向医生交代,不愿来见医生。但病情越来越重,什么人都不敢见,一见到人脸上即发热,表情不自然,脑子里出现和男人发生性行为的念头。甚至在她一个人打电话时,自觉语声里也带有“勾引人”的声调。非常自责和不安。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先后到几个大城市找名医求治。服过氯丙咪嗪、中药等,都不见效。近来又想起一年多以前医生嘱咐她要勇敢调查的事。来诊前两天,第一次大胆地向表哥询问。在询问前坚信他已看出来她在想什么了,但对方坚持说没看出来,而且对她提出这个问题感到不能理解。接着又问了几个人,回答都一样。虽然仍旧半信半疑,但心里已感到平静多了。这种体验是8年来未曾有过的。那天晚上到邻居家聊天,脑子里也没有出现和男主人“乱搞”的念头。次日又问了几个同事,都说没有看出来。有的还说,以前听她说“脑子乱”,但不知怎么乱法;只知道她犯病时容易急躁,摔椅子,但不知道她有什么想法。

  病人说,通过初步调查,自己原有的信念开始动摇了。虽然还不能完全相信别人的话,但“瞎想”和烦躁情绪都大为减轻。

  病人还说,以前医生几次问她的幼年性经历,她都否认,实际上是不愿意讲出来,怕医生说她“不守本分”,瞧不起她。回忆在9-10岁时,内心里对邻居一个比她大3岁的男孩有好感,想和他“搞对象”,经常在一起玩。有一次在男孩家,只有他们两个人,男孩曾摸她的胸乳部和外阴部等处。当时觉得好奇、激动,同时也隐隐约约地认为这种行为不好。但她很喜欢那男孩,没有拒绝他。不久,邻居大人们打架,有人指责那男孩的父母是“流氓”。她听到后,联想起男孩也摸过她,便认为这男孩对她的行为不是因为真喜欢她,而是和他父亲一样在“耍流氓”。这件事以后被渐渐地淡忘了。到十八九岁时,突然想起此事,后悔小时候太傻了,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有了污点,不纯洁了,感到可耻。同时,大学考试落榜、父亲病死等事都使她心情不愉快。不久,即发病了。

  病人在迟疑了三年多以后,终于讲出幼年性经历这个内心里的“疙瘩”,并大胆地向人做了初步调查。医生对此表示称赞。同时指出:幼年性经历本来是儿童间的性游戏,和成年人的性罪错不同,没有自责的必要。由于她对成年性道德没有成熟的理解,不恰当地苛责自己,使她产生敏感、多疑、恐惧和自卑心理,加重了青春期常见的羞耻反应,导致恐人症。请好放松自己,容忍自己,认真思考,并继续调查。

  此后,病人连续与医生会见3次。病人说,她认真坦率地把自己出现的念头也告诉了她的朋友和家人,大家都说看不出她在想什么,只看到她不愿接触人,有时急躁。病人对别人的回答由半信到全信,确信以前是自己多疑了。怕人的现象随之大为减轻。不需要克制,那些“坏”念头也自然地少出现了。自称她的病已经好了80%。

  医生重复讲解恐人症的性质,分析她的个性、幼年性经历和对性的禁止和控制态度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病人能理解。她说,这一次可以说是真正好了。虽然偶尔还出现和别人“搞对象”的念头,但并不自责,可以容忍了。

  半年后随访,情况良好。







解读人类混乱纠结的大脑——《乱乱脑》读后感




云南省商务厅规划财务处 陇文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本科普类的书。虽然是科普类的,可是还是蛮有趣的,因为它的内容和我们的身体息息相关,那就是我们的大脑。

我记得上次读书交流活动中,有同事讲到《人性的弱点》,而今天所说的书就是从大脑的结构,从物质的层面尝试着向我们揭示为什么人性中会有那样的弱点,比如健忘、分心、拖沓、放纵、纠结,遇到事情总是埋怨别人等等,它们又是怎么产生的。

作者马库斯是心理学与脑研究的专家,他年纪虽轻却著作颇丰,在这个领域有较高的权威。在书中他提出了颠覆性的观念,那就是:大脑并不是一个被优雅地设计出来的器官,而是一个克鲁奇(一个粗制滥造而且拙劣的奇特系统)。这样的大脑不完美,它会让人们频频犯错。所以本书的名字就叫《乱乱脑》,就是混乱纠结的大脑。

基本原理是这样的,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的大脑存在反射系统和慎思系统两套系统。反射系统(祖传系统),是古老的,有赖于古已进化的大脑系统,包括小脑、基底神经节和类扁桃体,能在我们无意识中就迅速而自动地工作;

慎思系统(审慎思维),是年轻的,可能在过去5万年才产生,集中在前脑,前额皮层。它管理着人类的深思熟虑、认真考量和对实物的反复分析和推理。

哪个系统的反应快呢?当然是反射系统。因为它是一种条件反射,是不需要刻意思考的。所以我们的行动、情绪;甚至对人的好恶、对事物的判断、部分工作表现都受此影响。

慎思系统,反应慢,哪怕仅仅慢了千分之一秒,往往被反射系统占了先机;另外还靠不住,当压力重重、疲倦不堪、心烦意乱时,慎思系统本该发挥作用,却往往弃我们不顾,任由我们被低水平的反射系统摆布。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们疲惫不堪、压力大时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也容易发生事故的原因。

让我举几个例子跟大家解释:

一、沙发土豆。就是长时间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零食,缺乏运动慢慢长胖。大部分人都有或多或少当沙发土豆的经历,我也是。请问那时候你在想什么?你真的快乐吗,还是心里有纠结,可就是没有办法站起来、关掉电视、拿开零食。特别是过后心里充满了挫败感,开始埋怨人生的失败。

基本真相:我们的大脑不懂得去区别—真实的能产生长久益处的快乐,还是短暂虚无的甚至对人有害的快乐。它还会在人们快乐指数不高的时候进行自行欺哄。

原因有二,1,控制快乐的神经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慎思系统产生,而大部分由祖传的反射系统控制。慎思系统和反射系统的争夺。反射系统更快,权重的天平偏向于短视的反射系统。大脑没智慧去战胜它自身从远古时候就延续至今的动物本能。

2,判断哪些活动令人快乐的那部分大脑极其挑剔,只对那些确实于我们有益的事物做出反应,但是却被现在的各种代替物欺骗。也就是说它跟不上现代社会层出不穷商品、娱乐发展的步伐,没有办法去判断什么是真实有益的。例子,远古时候哺乳动物需要糖,而水果含糖,各种各样的水果就被人类喜爱,人类就进化出对水果的味觉。然而那些负责“感受糖”的大脑部分,无法区分真正的水果和添加了水果香料和其他人造香料的人工合成水果制品。水果糖、饮料、蛋糕、果味牛奶等。当我们吃到这些东西时,大脑还是会认为这是人体需要的,被欺骗了。(相同的例子:蛋白质对人体有用,是鲜味的,所以我们喜欢鲜味,可是我们却被味精、加了添加剂的人工肉制品等欺骗;脂肪对人体有用,食物中的脂肪会给人香、舒服、安全的感觉,比如,烤香的肉类,冰淇淋、芝士蛋糕等,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减肥困难的原因。)

让我们回到“沙发土豆”。看电视是一种短期的快乐,而吃零食是一种受骗的快乐。两者相加很容易打败我们的理性思维所展示给我们的真正的快乐。




二、网络沉迷。为什么有的人深夜还在网上冲浪?有的人明明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却无法从网上脱身,导致不能完成工作被领导批评,甚至丢了工作,造成深深的悔恨。一开始时,我们都是从与工作、生活有关的信息开始查看,可是慢慢地越看越远,越挖越深,就是没法打住。

原因来自于远古时代,人类获得越多的信息,就能得到更多的食物,并且逃避危险。信息对人太重要了!决定人的生死!所以这种对信息难以抗拒的冲动大概始于某种祖先遗传的传导回路,是作为获取信息而给予我们的报偿。也就是说,我们获得越多的信息,大脑就会越感到快乐,我们成为了“食信息动物”。但我们的大脑系统并没有达到精确的调谐。也就是说,只要收集到信息,大脑就会感到快乐,而不去管这些信息是否是我们真正的需要,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信息包围,我们成了“知道分子”。

三、游戏沉迷。日益更新的视频游戏越来越吸引成人和孩子们。在游戏中人们能成功应对—或多练习后就可以应对其挑战。我们升级了、过关了、获得了金币,甚是还可以兑换成真实的货币!多么令人激动!这要怪我们大脑中探查快乐的构造机制中内在的不严密,这是种虚拟的快乐,大脑又上当了。人们真的是喜欢游戏所提供的快乐和控制感。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人们所无法控制的,人们需要获得控制感,才会有信心,而这样的虚拟空间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为去网吧打游戏而耽误学业的原因,因为在学业上他失去了控制感。我们不能只是要求孩子离开游戏,而是应该看到他内心的无助,要用真实的世界唤回他、帮助他,增加他在真实的世界中的参与感与控制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某人做好某件事,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因。人对此事有控制感才会有信心把事情做好,否则他就会逃避,把精力转向其他方向。

书中还有太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寻,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虽然我们不完美但是还有的救,作者在书中给了很多建议,但是我想最关键的是:

1、多运用前额叶审慎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要尽量地思考,拒绝各种短暂快乐的诱惑,做出明智的选择。

2、其实我们的所有行动都取决于大脑内电子在神经元内的传输速度和方向。前者决定我们的反应速度,后者决定我们的解决事物的方法。比如面对一件全新的事物,我们的大脑做出反应,电子可能奔向相关地方去调集信息,进行处理。这里就比如只向ABC三个方向的神经元进行信息调出,思考等相关工作,表现就是人们一开始对事物处理的混乱,没有经验;可是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世上本无路,走多了自然就出来了。慢慢的,电子可能就会只选择B方向,而放弃AC方向,表现就是,你做这件事情越来越熟练。这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能工巧匠,和在一切工作岗位上富有经验的人。当我们对一件事太有经验,也就是说当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电子总是往既定的方向传输的。这就产生了思维定势。如果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有新事物发生,原来的传输渠道越顺畅,是不是接受新事物,想出新办法的程度就会越打折?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熟练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提防思维定势,要让我们的电子多一些传输的方向,多调出一些新的信息。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可是事情都是辩证的,书中还有一句话,是借福尔摩斯说的—虽然他是虚拟的人物:“人的大脑原本就像一间空阁楼,你得将挑选好的家具安置其中。傻瓜把他碰到的每种木材都全盘接受,结果呢,可能是对他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充其量是和其他东西乱作一堆,让他很难找到……因此,最至关重要的,就是不要让无用的细节排挤了有用的。” 所以虽然我们要爱学习,但是也要有选择地吸取知识,不要只做“知道分子”。放在生活中,这话就提醒我们,有时候要适当地做做减法,让人生简单一些,轻松一些,可能会更高效一些。

拉拉杂杂地说了那么多,我想最最关键的,由于大脑的结构是物质的客观存在,在某种层面我们是无法更改的。就算我们知道该怎么去避免人性的弱点,但大部分时候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们要接受大脑不完美这个事实,也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不要要求自己完美无缺,给自己减压。同时接受别人的不完美,给予周围的人更多的包容和宽容,更多的理解,因为我们都是有缺陷的进化的产物。

希望大家能喜欢,并拥有越来越快乐的工作和快乐的人生。






金钱本无情,何以乱人心


文/冯 聪 周欣悦




没有人可以否认金钱的力量。它可以让我们热情万丈,也可以使我们焦虑万分,甚至让我们心中的恶念油然而生。我们对待金钱似乎总是缺乏足够的理性,有些人似乎对聚敛金钱成瘾,有些人屡屡“刷爆”自己的信用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对金钱的影响了解越多,我们就愈发认识到,虽然金钱出现不过几千年,我们却已经进化出了关于金钱的独特的脑机制。虽然金钱本身没有任何生理意义,但是,有关金钱的大脑机制跟其他有生理意义的事物重合在一起。正因为这样,金钱才会让我们欲罢不能。唯有对金钱心理学有更好的了解,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之共处。

 

金钱是工具还是药物

心理学家一度认为金钱只是一种工具。人们对金钱的喜爱产生于条件反射的机制。因为金钱经常与其他积极事物一起出现,比如食物、房子、车子,长此以往,金钱就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

但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渐渐发现这种金钱的“工具性理论”不能解释很多与金钱相关的现象。比如,如果金钱是因为它能买到必需的东西而重要的话,当我们有了足够的金钱后,应该不会再去舍弃其他重要的东西而追求金钱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很多人对金钱着了迷,明明已经有了足够的钱,还是心甘情愿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而放弃爱情,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如果金钱是简单的工具,怎么会像毒品一样叫人欲罢不能呢?

由此,心理学家又提出了金钱的“药物理论”。自然界中有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像酒精、尼古丁、咖啡因、可卡因、吗啡等。这些化学物质会使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特殊的反应,强有力地驱动人们对它们的渴望。虽然它们本身不具有任何生物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但是,它们在神经、心理、行为上产生的效应和那些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一样,因此让人欲罢不能。心理学家认为,金钱就和这些药物一样。从这个角度上说,追求金钱不再是获取其他物质的手段,追求金钱本身就是目的。

 

金钱引发的脑反应

一些实验证据表明,金钱对于我们的意义可能远不止它可以买到的东西。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使用脑成像技术发现,当金钱奖励增加时,人们大脑中的多巴胺回路被激活。多巴胺回路是大脑的奖赏中心,当我们陷入爱河的时候,或者当我们看到自己孩子的脸蛋的时候,多巴胺回路同样会被激活。也就是说,金钱给我们的激励作用不亚于亲情和爱情。

对金钱的欲望还被附着在其他一些更原始的欲望上,比如食物。法国研究者的一些研究表明,在饿着肚子的时候,人们更不愿意捐钱;当吃饱了之后,人们就比较乐善好施。他们还发现,如果用一些方法来激发人对金钱的欲望,人的胃口会变得好起来。也就是说,虽然金钱的历史很短暂,但是,我们的大脑已经会用加工食物概念的神经回路来加工跟金钱有关的概念。

金钱还与处理人际关系的神经通路相联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展开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志愿者完成一项任务,将一些单词重排以构成特定要求的语句。一组大学生见到的单词与金钱完全无关,如桌子、寒冷、户外;而另外一组大学生见到的则是与金钱相关的单词,如薪水、成本、花销。之后,研究者创造一些情境来考察这些大学生是否愿意帮助他人,以及能否在完不成任务的时候向他人求助。结果,刚看过了跟金钱相关的词语的那些大学生表现得更冷漠。他们更不愿意帮助人,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也更不愿意向别人求助。也就是说,金钱会使人更加独立自主,与此同时,金钱会加剧人际间的疏离,让我们变得像生活在孤岛上。

 

金钱可以止疼吗

如果金钱能像吗啡一样启动人脑中的多巴胺回路,它是否也像吗啡一样能缓解人们的疼痛呢?也许这并不是异想天开。对疼痛的意识会引发人们不安、被排斥、缺乏自尊、贫穷和饥饿的感觉。而这些由疼痛诱发的感觉又以某些方式与对金钱的渴望相联系,比如,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会更加在意钱财。

来自中山大学社会心理实验室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不论是社会性疼痛(被拒绝)还是身体上的疼痛,都会使人们在游戏中减少将金钱作为礼物赠送的意愿。这样的发现跟其他心理学家的一些发现不谋而合。例如,幼年生长在贫穷、不安全的环境下的孩子长大了之后会变得更加物质主义,对金钱特别看重。

另一方面,金钱本身也有缓解疼痛的功效。在中山大学的实验室里,我们做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说。在其中一个实验里,志愿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数80张100元的人民币,另一组数相同数量相同大小的白纸。随后,志愿者将手置入50摄氏度的热水中。我们发现,数钱的志愿者比数纸的志愿者报告疼痛感的要少。

金钱不仅可以缓解人们的生理疼痛,还可以缓解其他痛苦,比如遭受他人拒绝或者排斥的痛苦。在一个实验中,志愿者跟上面一样被分成数钱和数纸两组,之后他们参与一个电脑游戏。这是三人抛球游戏,志愿者以为自己跟其他两位真人在玩抛球,但事实上,该游戏是实验者事先设定好的程序。一段时间后,其他两个人停止把球抛向志愿者,志愿者只好在旁边看着别人玩而自己没办法参与。这个体验大概我们每个人童年都有过,设计这样的情境,目的是诱发志愿者被社会排斥的感觉。结果表明,数钱的志愿者相比数纸的志愿者在遭受社会排斥后更不容易感觉情绪低落。

 

金钱可以带来快乐吗

金钱像工具一样有用,像食物一样可口,像药物一样为我们镇痛,那么,它能为我们买来幸福吗?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收入高于一般水平的人相对更满意自己的生活。但是,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积极影响是短暂的。因为收入高的人放弃了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间。还有一些研究者研究了那些中了巨额彩票的幸运儿。结果发现,这些幸运儿刚开始喜不自胜,但是,这种幸福感很快就消失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幸福指数并不比普通人高。

为什么金钱带来的快乐如此短暂呢?因为金钱是一种非常容易适应的刺激。就像嗅觉刺激一样,久处芝兰之室而不觉其香。金钱的刺激也是如此。百万富翁以为自己变成亿万富翁之后就会很幸福。但是,即使他成了亿万富翁,不久之后,当他适应了新的财富数额,幸福水平还是不可避免地回落到从前。

虽然赚钱不能让你恒久快乐,花钱却能让你更快乐,前提是你大方地在别人身上花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研究者调查了600多名美国人的收入与支出状况及其幸福感指数。结果发现,人们每月花在自己身上的钱数与幸福感毫无关联,但是,花在别人身上的钱数却能显著地影响幸福感;而且在别人身上花得越多,幸福感就越高。

跟前面提到过的研究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金钱会让人变得更加容易孤立自己,更不愿意发展社会关系。但是,如果你能够跳脱这个魔咒,合理利用金钱来维护自己的社会关系,比如,为他人花钱的话,那么你就能获得空前的幸福感。

金钱是个叫人着迷的话题。心理学家对金钱心理现象的探究还刚刚起步,很多的研究成果尚未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如何摆脱金钱引发的心理恶果?如何扩大金钱带来的益处?我们期待更多有趣的发现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