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

 苏西的玫瑰家园 2013-09-17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习惯的研究》

结题报告

                        庚子

一、课题的提出:

(1)为了认真贯彻课改精神,培养小学生“我想读、我要读、我能读”的课外读书、读报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风气。

(2)由于以往学生没有课外读书、读报的好习惯,从而造成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差。

(3)由于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没有有效利用,加之学校的图书资源没有充分发挥,造成学生课外读书、报读得太少,知识面不广,影响到智力发展。因此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引导学生轻松完成课外阅读任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积累的成果,可以丰富阅读课的内容,营造出“腹有诗书语自华”的读书氛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课题界定:

1、 “农村小学生”特指民族地区的农村(乡、村学校)小学生。

2、 “课外读书、读报”是指:“新课程标准”中推荐阅读的书籍和学校推荐阅读的书报和儿童读物等。

3 “习惯”是指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课外书籍逐渐适应的一种行为习惯的过程。

三、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主要内容:

(1)如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适当增加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数量来培养小学生读书、读报的良好习惯,形成浓郁的阅读气氛。

(2)如何通过适当增加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量,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在研究实践中教师如何掌握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提高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4)通过适当增加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数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读课外书籍,把学生的阅读一步一步引向深入。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课外阅读活动,有效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和写作能力。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在读书中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想读书急于读书的愿望。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中心校1-----6年级的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目前的课外阅读量。

(2)、个案跟踪调查研究: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探究方法及成效。

(3)、对比调查研究:对研究前和研究后进行比较分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 :在课题研究中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反思、提炼、形成经验理论。

四、实施过程:

本课题2008年5月获得通过,拟定从2008年6月开始到2009年12月结束,时间一年半。

本课题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8年3—8月)课题申报准备阶段。

该阶段向州教科所进行课题申报,组建课题机构人员,并调查、分析、提出方案和具体实施的计划。

第二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0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该阶段依据“课题研究计划”具体实施,并力争取得研究成果,完成预期目标。主要活动内容如下:

1、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明确教师分工及职责。

2、建立或完善班级的图书角,向学生推荐图书目录。

3、课外阅读指导,教师要有计划、有教案。

4、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5、三、四年级举办“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6、评选“阅读之星”。

7、五、六年级学生写“读书心得”,并在全校交流。

8、举办全校作文比赛。

9、评选在课外阅读中表现“优秀”的班集体。

10、评选在课外阅读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

第三阶段:(2009年10月---12月)结题、评审阶段。

1、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2、完成典型个案指标统计和群体样本统计。

3、完成资料积累归档,如:调查报告、跟踪报告、学生读书活动成果、学生课外阅读心得、体会、教师计划、教案等、课题组专题总结。

4、完成课题综合报告及有关经验论文。

五、预期效果:

1、通过研究:培养我校学生课外读书、读报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课外读书、读报的能力、发展智力。

2、通过研究:在我校形成“喜读、爱读、想读”课外书、报的良好氛围。

3、通过研究:让我校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

六、研究小组。

组 长:杨玉贵(主要负责经费筹措,课题管理)。

副组长:王树林、唐志荣。

王树林:具体负责课题实施过程、资料整理归档等。

唐志荣:主要负责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撰写研究报告。

主研教师:

卓 玛、吕树林负责研究“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课外读书、读报习惯”。

协研教师:

第一组(组长:熊玉珍)梁兴蓉、康忠超负责研究“课外读书、读报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第二组(组长:文秀清)段内芬、王刚德负责研究“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

第三组(组长:付光秀)刘钦、夏婷负责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图书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我校学生课外读书、读报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学生课外读书、读报的良好习惯。

如:坚持每天20分钟的课外阅读,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中高年级学生每周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坚持课外阅读,既拓展了视野,吸收了大量的信息、知识,又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养成了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了创新思维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思维活跃,不人云亦云,不偏激武断,实事求是,辩证全面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问,敢于发表个人看法,并尽可能做到自圆其说……

2、我校基本形成了“喜读、爱读、想读”课外书、报的良好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