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敢拒绝他人也是一种心理障碍

 青衣问道 2013-09-18

关于拒绝
汤海鹏
 

拒绝是一个难题,人常常会在这个难题面前犹豫不决。拒绝了吧,会担心伤害关系;但不拒绝,自己会越来越累,不堪重负,最后怨恨不已。少一个朋友会如何呢,其实不会如何,因为没有这个朋友会有其它的朋友,没有这个关系就会有其它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总在那个地方,只要你想,总会有人去填补。

但拒绝于很多人就是个难题,它的难就在于,我们赋予拒绝的含义不仅仅是拒绝的本身。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拒绝一个人,一件事;而是在拒绝一份爱。自己内心中的爱本来就很少了,如果再去推掉一份可能会获得的爱,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最让自己为难的事情,是早年的被忽视、不被关爱的经历和身心感受在拒绝别人的那一刻,经由投射的方式再次被自己体验到了;而在另一方面,自己在现实中早就为不能拒绝累得身心疲惫。焦虑便由此产生,犹豫的过程便由此开始。

记得高中时看杰克伦敦的小说“渴望生存”,看完了,自己也觉得饥饿了几天,可见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生存下来的人,不论有多少食物摆在他面前,他依然难以忘却和狼搏斗而生存下来的情形,他依然要丰衣足食的生活中囤积食物;等同体会一下,就知道一个早年缺少关爱的人,在拒绝的那一刻需要克服的焦虑感是有多么的巨大了,在他的感受中那是唯一的事物,不能失去。










不敢拒绝他人也是一种心理障碍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人找我们帮忙,即使我们很不愿意,但碍于情面,也不会说“不”。但是你知道吗?不敢拒绝他人也是种心理障碍,该如何拒绝朋友而又不影响友谊呢?

          

 不敢拒绝他人也是一种心理障碍

拒绝朋友也要讲艺术。要告诉对方你的理由,真诚、明确地把你的难处和苦衷告诉朋友。拒绝时要干脆明了,不要磨磨蹭蹭,犹豫不决,更不要模棱两可,拐弯抹角。

老张是个“老好人”,谁家有什么急事,他总能热情相助,从不说“不”。可最近却为一事犯难:乡下亲戚进城做生意缺钱,老张帮他到银行贷了款。但这个亲戚生意没做好,银行贷款无法及时还上。他白天去找亲戚讨钱没讨着,晚上回来还得遭老伴抱怨。

强强是个品学兼优的三好生,鹤立鸡群的感觉既让他感到荣耀,又使他感到孤立。一次,班上一个同学主动同他套近乎,说是让他见识见识。先是带他到网吧,下饭馆,后来还到浴城接受了一次异性按摩。尽管他开始十分不情愿,但碍于情面还是接受了。一而再,再而三,一个三好生就这样变成了吃喝玩乐的混世魔王。

碍于情面,不会说“不”,让老张处于无限的尴尬,强强则走上了歧途。但世上仍有许多人,在关键时刻拉不下情面,不知道或者不会说一声“不”,这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误区。

“是”和“不”是表明肯定和否定的两种观点。古希腊哲学家华达哥拉斯说过:说最短、最老字一“好”或“不”,都需要做最慎重的考虑。当你经过认真考虑,认为此事不妥时,不妨大大方方地说声“不”。否则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局面,于人于己都是不利的。

心理学家认为,不会说“不”,这是人际交往中心理脆弱的表现。这些人在拒绝别人方面存在心理障碍。他们担心拒绝了朋友会伤害对方,失去友谊。所以,总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这对他们的心理施加了不必要的压力,严重者还可演变成精神疾病。

那么,该如何拒绝朋友而又不影响友谊呢?

首先是调整心态。很多人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和自身的性格和心态有关。他们以为这次拒绝了朋友,下次自己有事就不好向朋友开口了。同时,他们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已的评价,总想给朋友留下好的印象。实际上,真正的友情不会因为你的一次拒绝就破裂。所以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该拒绝就拒绝。要知道,真正的朋友是相互坦诚的,决不会强人所难。所以,这种担心和顾虑是多余的。

拒绝朋友也要讲艺术。要告诉对方你的理由,真诚、明确地把你的难处和苦衷告诉朋友。拒绝时要干脆明了,不要磨磨蹭蹭,犹豫不决,更不要模棱两可,拐弯抹角。不要使用让对方还抱一线希望的词语,如“让我试试”、“我再想想办法”等。否则,对方会误认为你已答应了,反而误事。简而言之,拒绝要果断、明确,避免不必要的误解。还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一定要委婉、巧妙。

学会拒绝可以减少许多心理上的压力,在人际交往中争取到主动权。这既能让你享受到友情的温暖,又不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失去立场。












拒绝也是一种爱


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当孩子哭着要东西时,我该怎么办,是给还是不给?"一位母亲咨询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笑了笑,送给她一段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话:"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不论他是想更快地得到那个东西,还是为了使别人不敢不给,都应当干脆地加以拒绝。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的硬讨比温和地索取更有效果。"

心理医生还对那位母亲说:"孩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到这个时候的拒绝会比当时的拒绝给孩子的打击要大得多。当孩子放纵的欲望最终被拒绝时,轻者会造成孩子的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愤绝望的心理,他会觉得世界上谁都跟他过不去,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孩子的轻生行为。"

爱孩子要有原则,一味地迁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害。那样,孩子会以为自己能主宰一切,于是想怎样就怎样,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理解他人、不懂得与他人合作。有关调查也显示: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成人后性格易有缺陷,抗挫能力弱,一旦被人冷落,就会变得绝望、消极、抑郁,达不到要求则会不择手段。

而要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学会拒绝孩子就很重要。就是说,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必须予以拒绝。不过,拒绝是需要艺术的。下列几种方法供父母们参考:

该拒绝的时候必须拒绝

面对孩子的要求,该说"不"时就要说"不"。只要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就不要犹豫,要果断拒绝,且不为任何情况所改变。适当地拒绝孩子,只要方法得当,对孩子的成长是大有好处的。拒绝可以让孩子懂得许多生活的道理,从小养成讲理的好习惯。同时,可以有效树立父母的威信,形成教育规则。

平静地对孩子说"不"

孩子遭受拒绝,通常会使出哭闹这一杀手锏。孩子的哭闹可能会让你心神不宁,摇摆不定,这时,你千万不要气急败坏,而要冷静。要用平静的口气表达你的心情,要让你的拒绝显得合理,至少听上去如此。只要你的态度诚恳而坚定,拒绝合情合理,孩子就会慢慢平静下来,不再无理取闹了。

告诉孩子拒绝的理由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拒绝孩子后应作出适当解释。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同时也有助于在家庭中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氛围,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拒绝。解释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简单明了,要避免长篇大论,更要避免讲些生硬的道理;二是就事论事,不要一下扯到其他毫不相干的事上。比如本来是要解释为什么这次不给孩子买玩具枪,结果却变成了批评孩子上次把玩具弄坏了。这样的解释偏离主题,不让孩子信服,时间长了,你的任何解释都会变得无效。

拒绝后决不出尔反尔

拒绝孩子,最忌讳出尔反尔,这会让孩子觉得你说话不算数,丧失威信。在拒绝孩子之后,你可能会觉得于心不忍,于是又满足了孩子;也可能你又后悔了,于是收回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做法会间接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会让孩子觉得有空子可钻,让孩子"学会"用撒娇、哭泣等方式获取想要的东西。因此,拒绝了孩子就一定要坚持。如果发现拒绝有不妥之处,也不要当场反悔,而应事后弥补。

心理小贴士

对孩子的要求适当拒绝、偶尔满足,可起到不错的效果,可让孩子有所期待、懂得珍惜。比如偶尔给"奖品",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做出你所期待的反应与行为。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准备两个装有操纵杆装置的箱子,按一下操纵杆,其中一个箱子就肯定有食物出来,另一个则偶尔有食物出来。在两只箱子中分别放入一只饥肠辘辘的老鼠。两个箱子中的老鼠都很快发现了能够让食物出来的装置,它们持续地按动操纵杆,后来食物不再出来,老鼠也就不再去按动操纵杆。

心理学家分析了从食物不再出来到停止按动操纵杆的时间,发现偶尔有食物出来的那只箱子中的老鼠继续按动操纵杆的时间更长。而肯定有食物出来的那只箱子中的老鼠,一旦没有食物出来,就立即停止了按动操纵杆的动作。

这说明,偶尔给予报酬的"间歇强化"往往可以使行为持续更长的时间。"间歇强化"的关键在于"偶尔"。推而广之,只要是想用作激励人的"报酬",一定不能经常性地给予。不然,即使是"超过期望的回报"也会变得没有吸引力、没有期待。






拒绝自恋者替我带盐

互联网盛行“自恋流行病”,拒绝自恋者替我带盐

(原文来自The Atlantic,虎嗅编译)





我们正面临一场“自恋大流行(narcissism epidemic)”,心理学家吉恩(Jean M. Twnege)和肯瑟(W. Keith Campbell)在他们的书中曾经这样描述。在参加测试的3万7千名大学生当中,自恋倾向的性格特征普及十分迅速,堪比肥胖症。对于那些自恋狂来说,社交网络的爆发让他们有了一个非常高效的传播工具——也就是Facebook、Twitter、Pinterest、Foursquare和Google Plus这些。

自恋现象正在蔓延的情况不断出现在研究结果和新闻报道中。心理学家纳森博士(Dr. Nathan DeWall)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自1980年代以来,“从统计结果上看,流行音乐当中有大量自恋倾向和敌对意识”。心理学家肖恩?伯格曼(Shawn Bergman)发现,“千禧年代出生的人群(Millennials)当中的自恋倾向要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代人”。

研究人员主要从自恋人格的两个行为失调现象进行判断——过高的自我表现欲望(grandiose exhibitionism)和自认理所应当的特权感(entitlement/exploitativeness)。有过高自我表现欲望的人会在Facebook上积累许多好友。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自恋人格指数(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NPI)和用户的Facebook活动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丽亚斯(Elias Aboujaoude)指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让我们变得更加自恋。除了一些社交媒体平台让自恋者有机会展示自己之外,也有大量的资源能够为自恋者提供帮助。有一些文章就教人如何在Facebook上扩大粉丝群,如何在亚马逊上获得好评,此外还有增加pv点击率、YouTube播放次数和社交媒体僵尸粉的服务。

不幸的是,自恋者们正在为当下的用户们设定标杆。人们总要陷入“现在流行什么”的问题当中,焦虑没有获得和别人同样的体验;有人甚至因此感到消沉,因为他们没有跟上微博的话题速度,或者没有被点“赞”。

对于全球数亿用户的生活来说,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是这其中的一员,保持看问题的心态和角度非常关键。不要让自恋者混淆视听。可能在社交媒体的无谓竞争当中你被远远抛在后面,但那是因为你的NPI(自恋人格指数)不够高。在微博上没有上千粉丝好友?因为你是正常人,这一点应该是每一个自恋者求之而不得的。









让你害怕被拒绝的真实心理原因


   判断人社交中的心理成熟度,要看你能否自若地对他人说“不”,能否自动要求他人协助自己,能否接受他人的拒绝。能够说“不”和能够接受被拒绝,都是需要自信和勇气的。

  不会拒绝也不能自若地提出要求,又怕被他人拒绝的心理形态,在心理学上称为“被拒敏感”。这样的人其人际关系看起来挺好,他总是热心助人,口碑好,他人喜欢找他“麻烦”,可内心苦水只要自己吞。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社交焦虑。

  讨好他人有双重含义:一是功利性的,即通过自动讨好他人而到达自己某种目的;二是进攻性的,通过讨好他人而达成情感联盟,防止树立攻击对象,为自己取得宽松的生成环境。所以,讨好他人有着它的积极作用。过火“讨好”又会给人带来无穷烦恼。惧怕说“不”的心理,是一种以自己客观为蓝原本看他人的心理投射。由于说“不”未必就能伤害到他人,实质上是自己内心受不了被人拒绝,所以认为(外投射)他人受不了拒绝而不敢拒绝他人。怕说“不”的内心情结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被拒创伤

  怕说“不”的人,在他过去经历和人际环境中,一定存在“不许你”太多。“不许你”气氛下,人的思维和思想被制约,难有自主性和发明力的发扬,人的所作所为无形中被一种势力控制着,总是听到和遭到“你不能…”“你不要…”“你如果不…就会…”的指引,脑海容纳了与“不”相关的内容,为到达“不”之要求和防止违犯“不”的惩罚,一团体的特性里会渐渐构成对“不”的高度敏感,他不得不听从权威,又讨厌和敌视权威的“不许你”,他心里体验着“不也不是,不是也不是”的种种焦虑。这是人在文化禁忌影响下,惧怕被拒绝的原始创伤。

  2.厚重而软弱的自尊

  过重的自尊来自西方哲学熏染,中国佛、儒、道家文化是有厚重耻感内涵的,形成了中国人高度注重做人的“礼仪、节气”,高度注重人的“脸面”,这些文化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心理。而现代社会仍然很讲究“面子工程”的。可以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是中国人的集体无认识情结。中国文化中“面子”:他人眼中的我,即你做任何事情要顾忌面子、做得体面,不能让他人在面前戳你脊梁骨,你得顾忌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文化所构成的人际行为规范,实质上是人的自尊需要。

  耻感文化构成了束缚他内心的枷锁,有些人由于特性懦弱、内心自大而在一个讲究面子的文化环境里很不自在,备受人际焦虑折磨。这种人是活在他人的印象中,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其特性决定了他在人际交往时,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响,包括他人的需求。如果他在意了他人和满足了他人,自然会取得他人的好感,好的态度和好的评价,自己就会觉得被注重,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很有成就感!

  这种自我肯定来于他人肯定的人,是无法在他人面前给予否认的,即惧怕说出“不”的。由于对他人否认,就意味着对自我的否认,这会隔绝看清自己是谁的被肯定来源(给自己评价的客体)。所以,他在对他人有求必应的“讨好”中,充沛感到自我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由于“讨好”是以压抑自我为代价,他肯定会逐渐觉得是在为他人而活,会逐渐发生拒绝他人的愿望,但他欲拒不能。由于他内心的弱小与不平安感,使他无力接受“万一被拒绝”的后怕,他潜认识的“讨好”愿望,使他还不愿丧失他人的好评和好感,惟有“讨好”能觉得自己是坏人,也惟有实现“讨好”才干免除他社交中的焦虑。当然他的心理现实是,要么顾了自尊(面子)冤枉了内心自在,要么顾了内心自在而伤了面子(自尊)的矛盾抵触。但普通情况下,他宁愿忍辱内心而不愿丧失面子。中国的酒文化就足以说明人际社会中人“拒绝”人难啊。



  3.依赖与分别焦虑

  人都有依赖性或依赖情结,只是依赖的对象、性质和水平不同而已。人的依赖性与分别焦虑高度相关,即你对某人某物过度依赖,肯定伴有恐失掉他(它)的焦虑。惧怕说“不”的心结之二,是人的依赖性和分别焦虑。这份焦虑不只指母婴分别的原始焦虑,还指人进入社会化后对仿效者的依赖与分别焦虑。

  由于在一团体的认识生长中,是很需要重要关系人物予以他人格方面的精神关注与肯定的。如果他没有取得足够认可,在他心里会埋下被无视的自大,会发生寻求注重的渴望。有些孩子的“多动症”就是一种寻求你关注我的表达,他关注愿望的本意是“你要注重我,供认我跟别的孩子一样好!”。人从小就很依赖重要关系人物的夸奖,依赖他人对“我好吗、我重要吗”的看法,也历来就不喜欢关系人物总是暴躁地对你“就你惹人烦!”“你总是不听话!”“规矩点!”的关注。这是教育者保护孩子的操控行为。青春期孩子的任性、顽固、逆反等,都是渴求被理解与认同失败的一种仇恨,其潜认识是依赖重要关系人物认可的需要。所以,现实中惧怕说“不”的心理实质,是惧怕否认和被否认,是一种内心依赖他人认同和惧怕他人不接纳自己的分别焦虑,是用“有求必应”的讨好行为而实现受注重、被接纳的心理需要,同时也能逃避被否认的焦虑。

  “不”,意味无或没有。“不许你…”的教育模式,是对人的基本否认,是压抑自我,用他人思想“武装”我的生长环境。不会拒绝,意味逾越拒绝的逆反,是一种对“不”的反向而温柔的攻击。由于“不允许”带给人的似被囚禁的压抑与痛苦,他会天性性反感被拒,也自然会拒绝自己使用拒绝。就像许多人在小时候,受尽了自己父母打骂的痛苦,便在心里痛恨父母的打骂,并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对自己的儿女打骂一样。不会拒绝的人,虽然很想拒绝人,但潜认识敌视拒绝。由于拒绝和被拒绝对他而言都是一种伤痛,他不盲目地会远离拒绝。“讨好”便是远离被拒伤痛的最好补偿。不会拒绝的人,最关心的是怎样才干自若地拒绝他人?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思路:

  1 。学会允许自己

  如果要能自若地说“不”,无妨先坚持对自己的许多“不许”,然后对自己多一些“允许”甚至“纵容”:允许或纵容自己“坏”,比如说话粗俗一点,允许自己多提支持意见,可以教训或指摘他人,可以让家里乱一点,允许自己偶尔失约、违约,允许自己息怒、发火,做事前可以拖沓和主动一点,允许自己“先为己然后为人”,允许自己还击他人……



  2.掌握说“不”的技巧

  比如可以委婉地拒绝:“如果我有时间的话…会…”;可以温和地拒绝:“不好意思,这次不行呵…”;可以巧妙地拒绝:“我也正愁着呢…”“我试试看××朋友能否帮你?”;可以直接地拒绝:“不行的,我没有时间”等等。

  3.认同不会拒绝

  如果拒绝他人难于不会拒绝,可以接受“讨好”行为,也要认同自己的不会拒绝。

  4.首先学会拒绝自己

  这面临一个心理悖论,即集体对“拒绝”既敌视又向往的矛盾心理。人对某事怀揣矛盾,是难以搁平事情。假如说“拒绝他人”的结果一定是得罪人,不能让你“拒绝了”和没得罪人的愿望两全,试想想,你能做选择吗?又会选择实现哪一个愿望?如果要拒绝他人,就意味着接受“得罪人”。当然,这跟不能拒绝他人一样难!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之人的心理悖论。理论上,能做到自若地拒绝他人,也等于能接受得罪人或不怕得罪人,但还是有个时序问题,首先要不怕得罪人,才干做到自若地拒绝他人。由于不能拒绝的面前,存在若得罪人而遭孤立疏远(关系丧失)的惧怕。

  怎样才干不怕得罪人呢?这需要处置自己的情结,即学习坚持依赖他人的好评价,克服他人或许不接纳我的分别焦虑。这可以从“你拒绝自己”做起:

  ——拒绝你要求自己的严格。如果你存在必需守时、整洁、完整、早睡早起之类的严格。

  ——拒绝你对自己的讲究。如果你存在社交时,一定要讲究穿着得体、说话温和、举止谦卑;做事前,讲究三思而先行之类;

  ——拒绝你对自己的某些要求。如:宁可我欠他人不能他人欠我(学会平等地欠对方);隐忍对他人的不满(学习情绪外释放,直接或间接表达自己真实的愤懑觉得);取悦他人(减少、打住在交流中的赞誉词);做事要自动、给人留下好印象之类。

  一团体不可能什么都会,总有他不会的方面。接受自己的不会,不强求自己做不会的,这叫不为难自己或放过自己。况且不拒绝他人也有它的益处啊,如前面谈到,能满足你潜认识心理需要、防止你怕被否认等焦虑,还可以换回他人对你的感谢,当你勇于向他人求助时,那些被你协助过的人,多半是不会拒绝你的。世上毕竟坏人多,懂感恩的人也不少啊。

  要不受被拒敏感的困扰,能够自若地拒绝和提出要求,最基本的还要从改善和培养特性做起。被拒敏感,是一团体缺乏自主性、自我概念弱、自大等特性要素的存在,才使人在人际交往中需要还击性回应时,显得没底气没自信的紧张反响。因此,练就开放性特性,才意味着解放自己、取得人际自在。






被拒绝了,怎么办?
  

 

每个人都有过被拒绝的经历。这时候的你是一蹶不振,还是会忘掉过去重新开始?看看我们都能用什么方法应对拒绝吧。

“哈利·波特”被出版社拒绝过。《暮光之城》也曾遭到过出版商退回。但如果不是J.K.罗琳和史蒂芬妮·梅尔坚持不懈地找了一个又一个出版商,我们会错过多少精彩的冒险故事啊。生活就是要努力争取。而若去争取,我们就难免被拒绝的可能。

大事小事,被拒难释怀

不是只有在大事上你才会遭拒绝,像没考上心目中的好大学、没能进校队、或是舞会没被邀请之类的。一些日常小事,比如说你的笑话太冷了,或是没人记得午饭时给你留个座儿,又或是你心仪的他/她唯独冷落你,等等等等,也都可能让你有被拒感。

被拒绝的感觉与被接纳的感觉完全相反。我们每个人时不时都会遭拒,但被拒绝不意味着大家不喜欢你,你不被珍惜,或你就不重要。只是说有这么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跟这么一个人,事情发展得并不顺利而已。

拒绝让人心痛,但要完全避免它,也不可能。其实你也不会想要避免:有些人太害怕被拒绝,面对想要追求的东西,往往踌躇不前;他们确是避免了被拒绝的尴尬,但百分百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只会因为没去尝试而错过那些梦寐以求的东西。

如何拥有应对被拒绝的能力?


面对拒绝,我们越能泰然处之,受其影响也就越小。那么要怎样做才能拥有应对它的能力呢?

1. 诚实面对自我:弄清你的感受和你的想法。

应对拒绝,你必须要弄清两件事——你的感受和你的想法。

先从感受开始:若你遭到拒绝,请先对自己坦白。不要试图抹去心伤,或假装这没什么;也不要想着“我不该觉得难过”——你难过,这很正常,毕竟你被拒绝了呀。注意你的感受有多强烈。这次拒绝伤你很深吗?还是它只不过小事一桩?如果想哭,就哭出来——释放情绪是自然而然的事。

接下来,说出你的感受。像这样:“校演没选上我,我真是觉得太失望了。那是我梦寐以求的,而且我也全力以赴了。我感觉被排斥,因为我的朋友都成功了,我却失败了。”

如果你愿意的话,找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告诉他/她发生了什么,你又是怎么想的。选一个善于倾听并能支持你的朋友。为什么找人倾诉对你有帮助:1)知道有人能懂你的心情,是种慰藉。2)这样可以迫使你将感受说出来。不管你如何抉择,与他人分享心情,或是自己思考一番,承认你的感受,这样你才能在痛苦中超脱,继续向前。

 

2. 积极乐观:消极更容易被拒绝。

拒绝是种痛苦情绪。与之对抗,你很容易陷入到负面的感觉中去。但沉浸在消极之中只会让你一遍又一遍地重温被拒的经历,不仅不能释怀心伤,也使放下过去变得更难。

因此,承认你的感觉,但不要沉浸其中。避免一刻不停地谈论它或想它。为什么呢?消极思想会降低我们的期望,阻碍我们的行动。消极观挥之不去,我们甚至更容易被拒绝。若一个人萎靡不振,他绝不会有激情再东山再起。

 

3. 巡视你的思想轨迹:别将一次简单的拒绝升级为灾难。

接下来看看你的想法:考虑一下你如何对自己解释被拒的原因。你是否对自己太苛刻了?我们很自然会想,“为什么会这样?”对自己解释原因的时候,注意要固守事实。

告诉自己:“舞会被拒是因为我的舞伴不想跟我去。”不要说:“我被拒绝了是因为我魅力不够”或“我就是这么个窝囊废。”这些都不是事实,是臆想的原因,是你胡思乱想的结果。如果这种自我贬低的想法开始在你脑中蔓延,把它们赶走。

自责或自我贬低的想法会放大我们的过错,并使我们相信那些关于自己的错误想法。这种思想过度膨胀就会挤走希望,挤走我们对自己的信仰,而我们正需要这些希望和信仰来忘掉不快,重新振作。

如果你开始自责,或自我贬低,你就会渐渐相信你总是会被拒绝。像“永远没人会跟我约会”或“永远不会有人喜欢我”这样的想法会将一次简单的拒绝升级为灾难。拒绝伤人不浅,也会让人失望透顶,但它绝不是世界末日。







4. 客观判断:努力过了,就表扬自己。

告诉自己:“好吧,我这次被拒绝了。说不定下次我就得到肯定的答复了”或是“噢,好吧,事已至此,虽然我不爽,虽然事情并没有朝着我设想的方向发展,但谁没被拒绝过呢?我可以再试一次的。”

想想你擅长什么、你都有什么优点。记住你被接纳的时候、你成功的时候、当别人对你说“好”的时候。想想那些喜欢你、支持你的人。

努力过了,就表扬自己。你勇敢去尝试了,真棒!提醒自己你可以应付拒绝的。就算你这次被拒绝了,还有下次嘛。试着泰然:有时候,我们无法对每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了如指掌。

5. 利用拒绝,转败为胜

我们可以利用被拒的机会考虑一下,是不是还有什么可以再努力的地方。想想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或者你是不是眼高手低了,这些都有帮助。

如果此时你还不够有实力,可能你需要继续努力专注于你的比赛、学习、面试技巧或其他方方面面,来提高下次你成功的几率。将每一回拒绝都作为一次自我提高的机会。

有时,拒绝就是现实对你的一次考验。然而若你能应对自如,拒绝可以推动你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出你的天赋、个性和潜力,让你超越自我。         (译者:sunnyC,译言网)



如何去引导一个拒绝改变的人向好的方向改变?


如果一个人不愿意被改变,你成功的可能性多数是很渺茫的。在临床心理学里,这种抵抗情绪我们叫它resistance。面对这种阻碍积极变化的情绪,最重要的态度就是不要去试图说服别人。因为只有你不试图去说服别人,别人才更有可能真正的改变。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体验,你越是试图说服别人,别人就越是能找出理由来反驳你,甚至是更加坚信他原来的观点。强制改变他人很可能导致逆反甚至是敌对的情绪。(什么,你不信?那你现在是不是在找各种理由来反驳我?)

比较好的做法是:倾听别人的想法,不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是一个很强大的“武器”,它让人感觉到你是真正的关心他,理解他,而不是试图去控制他。当你这样做的时候,被倾听的对象会觉得没有辩论的对象,渐渐的抵触情绪也就缓和了,自己就想明白了也说不定。有了这个基础,你才有成功的机会。

如果这样还不够,而且你有非要让他改变的理由。也许你可以试试“动机谈话”(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这种方法常用于有成瘾性问题的人,比如说烟瘾。但对于帮助别人下决心做改变也非常有效。这个方法中,比较容易操作的一个手段是,你帮助人家做一个列表,写出改变的好处和坏处,不改变的好处和坏处。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提问题,给建议,但千万不能试图说服人家。比如,你可以让别人自己说出戒烟的好处有哪些(有利于健康),坏处有哪些(压力难以排解);不戒烟的好处有哪些(不会显得不合群),坏处有哪些(牙齿难看)。你可以引导别人说出更多的想法,“戒烟还有哪些好处/坏处?”,“你有没有想过二手烟对小孩的影响?”等等。如果别人不同意你的观点,也不要强行推销自己的意见。不然的话,我们就又陷入了上文中所说的“辩论→抵触情绪”的怪圈。要想帮一个人做到真正的改变、持久的改变,而不是敷衍你一下,这个改变的动力必须来源于他自己。

如果你想改变的是个有正常认知、判断能力的人,你尝试了所有能尝试的做法,但都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也许你可以考虑下,别人是不是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呢?不管你怎么努力,选择权仍然在他的手上,对不对?再退一步说,你已经种下了一颗改变的“种子”。以后,当这个人自己想改变的时候,他也知道该怎么做,知道你还是会支持他的,这就够了。

不批判别人(non-judgmental),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尊重他人的选择,是我个人的态度,也是心理学家的伦理道德手册(code of ethics)明确规定的。举个例子,有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临床心理学家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过,他曾经有一个吸毒成瘾的30岁左右的来访者,这个人自己并不怎么想戒毒,但是他的女朋友威胁他说,不吸毒就跟他分手。他很在意他的女朋友,于是就参加了好几次咨询。那个心理学家用了我前文说过的方法以及一些其他的方法,这让这个来访者觉得很有所得,想清楚了一些以前没想明白的事情,他也彻底理解了吸毒对他的人生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没错!吸毒也有积极影响,比如减轻压力,feeling high,融入他的朋友圈子。没有人是单纯地为了那些害处去吸毒,或者做所谓的坏事的)。后来,那个心理学家问他,如果你继续吸毒,就会失去你的女朋友,吸毒和你的女朋友哪个对你更重要。这个人仔细的想了想说,吸毒,然后就走了。当时我们心里都在想,这个该怎么补救呢?这个心理学家后来说道,他当时也是一愣,有些后悔这么早问出这个问题,但是他并没有追出去,试图补救。他说,这是这个人思考后作出的选择。我再追出去也不会有用的。我一直让他明白,我不是他的敌人,不会试图说服他戒毒。我的工作只是帮助他搞明白他想过怎样的生活,帮助他达到他的目的。如果我追出去,试图让他回心转意,他还会再信任我吗?如果我在这个时候追出去,那我之前做的努力就白费了,他只会认为我心里其实是想让他戒毒,只是嘴上说尊重他的意愿。所以,我仅仅告诉他,如果他将来回心转意就再来找我,然后就让他离开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改变他人就像是传教。有些教派觉得,他们宣扬教义就像在人们心里播种,有些种子会成长,有些种子不会发芽。一般来说,他们不愿过多的干涉别人的想法,更不会非要你改变你原来的想法。也有些教派会试图把自己的观点、价值观强加于人,他们也有一系列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很多时候,人们称他们为,“邪教”。

上述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心理学家面对来访者,也同样适用于和家人(成人或者思想比较成熟的青少年)、朋友的相处。要想真正的帮助一个人改变,积极的态度是前提,倾听和理解是基础,开诚布公的交流是手段,耐心是必备的要素。

PS:如果你要改变的对象是个岁数较小的儿童,那么情况就不同一些。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差,动力往往不能持久。所以外在动力,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额外1小时玩电脑的时间)配合着不批判的态度,倾听的手法,效果会更好。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38902














负疚心理会影响人的判断能力


负疚心理会影响人的判断能力吗?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被拒绝以后心理都会很难受,因为拒绝意味着不被认可。心理学家认为,拒绝并不一定代表别人对你不认可,只要稍微施点小技巧,情况很可能就被扭转。

最近,我国心理学家们和研究小组的同事请一部分大学生陪同一些不良少年到动物园游玩时,只有32%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后来他们改变方法,对另外一组大学生提出这个请求前,先问他们能否替不良少年免费做两年的辅导和咨询;被拒绝后,马上改变请求:“好吧,如果你不愿意,那么能否只在今天下午陪他们去动物园玩呢?”结果有58%的人表示同意。

心理学家分析,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门面效应”。当你想让对方接受一个小的、但对方不容易答应的条件,那么不妨先向他提出一个大的、更高的要求。对方如果拒绝你那个大的、高的要求,一般会接受你再次提出的那个小的要求。因为人们往往都希望扮演慷慨大方的角色,所以拒绝会让人们对自己产生负疚心理,于是希望再做一件小的、容易的事来平衡。

另外据分析,女性更容易产生负疚心理,“门面效应”对她们来说更有效。因此男人们应该学会追女孩子的方法。(张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