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闭经的艾灸方法及相关的穴位图

 逸心茶舍 2013-09-18
闭经的艾灸方法及相关的穴位图

中医又称“月事不来”,“月水不通”。认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无余可下;或痰湿血瘀阴滞,冲任不通,而致闭经。

【辨证】年逾18岁尚未行经;或由月经后期量少逐渐发展至闭经。虚证伴见腰酸腿软,头晕耳鸣,乏力。气滞血瘀证见精神抑郁,少腹胀痛。痰湿阴滞者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多黏稠。

【治则】补肾养血,祛谈通经。

【主穴】三阴交、关元、足三里、血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配穴】虚证配肾俞、肝俞,气滞配太冲、地机、合谷;痰湿配脾俞、丰隆、中极。

        

【灸法】温针灸,每次选35穴,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或灸条配艾灸盒温和灸。

【按语】

灸法对功能性失调的闭经疗效较好,配合中药秦效更捷。如为哺乳期,妊娠期,绝经期出现的停经,及“居经”、“暗经”等为生理性闭经,无需治疗。闭经后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适当休息。在一段时间内,如月经逐渐减少应及早检查,抓紧治疗。年满16岁仍未来月经,应留意发育情况,必要时到医院做检查。闭经期间仍需避孕,不可滥用激素类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