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今说】⑦:古代诗人咏“春”诗(上)

 莫愁文苑 2013-09-19

 


 

从今天凌晨到这会儿,北京城一直在飘飞着小雪。这雪下得好啊,把整个北京市都变得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雪下得真及时啊,打破了北京市“105天无降水、60年最晚初雪”的困厄。真个是“瑞雪兆丰年,飞雪迎春到”呢!6天前的2月4号,是农历辛卯年24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令---“立春”。立春前后下雪,预示着春天真的就要来了。因为,下雪的冬天走了,春天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古诗今说】的一个专属话题---古代诗人咏“春”诗。

 

古代诗人咏春的诗很多,不仅在吟咏春夏秋冬四季的诗歌中占了极大比例,就是在浩瀚的古代诗歌宝库中,咏春的诗也能毫不谦让地占据一席之地。其中,最早的咏春诗当属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鲁颂.閟宫》一首:“春秋匪懈,享祀不忒”。最著名的咏春诗句,当数唐代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前者富含哲理,后者即景抒情,均为历代传诵的名诗佳句。而流传影响最广,被改编、传唱最多的则是那首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的长诗《春江花月夜》。初唐诗人张若虚运用神来之笔,把对游子、思妇离情的抒发,安置在一个用春、江、花、月、夜交织而成的清幽画面里,将其意蕴、情感、境界、音韵都推到了极致,而成为咏春诗中的极品。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为“春”下了一个基本定义,即春为一年之始,因而,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之说。但“春”也被称为一年,唐.杜甫有“千春莺陵寝,永永传无穷”,千春即为千年。而“春”与“秋”相连则代表四季,从时间意义上来说,也是一年。“春”与“华”相连,则喻少壮之时,汉.苏子卿有《诗四首》之三:“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是讲要珍惜少壮年华,而宋.苏轼的“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则更强调春夜的宝贵,万万不可浪费光阴。以后,又把春宵特定专指新婚之夜。因而,这里的春已有了情、爱之意。由春宵引出了春情、春心等引申义。春情,表述的是春心、情欲之意。《诗经.召南》中“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是讲有个姑娘春情动了,一个好哥儿便来把她撩拨、引逗。南齐.王元长也有“丝中传意绪,花里见春情”的句子。其实,春心也就是怀春之心,但多用于少女。唐.李白有诗:“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春意,既可作生机盎然,也可作怀春之意,《乐府诗集》就有“温风入南牖,织妇怀春意”之句。

 

由春心、春情,又引出春笋、春葱、春风面等比喻之义。春笋、春葱并非自然界中春天生长的笋和葱,而是由笋、葱的形状纤细、颜色嫩白,喻指女子的手指白皙、可爱。南唐后主李煜有“斜托杏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唐.白居易则有“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的诗句,宛如对仗,用词传神。春风面则喻指女子美丽的容貌,见唐.杜甫的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领先。”大概是因怀春之人都欲借酒排遣郁闷,而酒一上脸,饮者便呈杏脸桃腮,因而春红毕现,愈加鲜妍,于是,唐人便多称酒为“春”,这里就有唐.司马空“玉壶买春,赏雨茆屋”的诗句为证。

欲说咏春诗,先得说迎春。宋.王安石有《元日》七绝一首,是写辞旧岁迎新春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而清.叶燮的《迎春》诗与之异曲同工:“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春天到了,冰雪消融了,大地解冻了,桃花红了,柳丝绿了,真个是一派生机盎然,处处春意融融。宋.宋祁的《玉楼春》诗:“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十分传神地把浓郁的春意点染得生动别致,令人神往。而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着一“绿”字,则画龙点睛般地写出春风给江南大地带来的无限生机,显出江南初春的景色鲜丽,风光宜人。宋.杨万里的“春禽处处讲新声,细草欣欣贺嫩晴”,一“讲”一“贺”,生动地写活了春禽、春草,一“新”一“嫩”两字则别致地表现了鸟语、春晴。(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