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柿子开始红了,而且会越来越红,直到连树叶也红透。。。。。。 市面上已开始有卖柿子了,红红的、软软的,一元钱可以买俩,举手仰头吸进嘴里,哪味道——棉软、醇甜、凉爽,才叫一个痛快! 柿子原产于我国,至今还有很多国家把柿子称为“中国的无花果”。涉县人都知道:柿霜治疗小孩的口舌生疮是常用药,多吃柿子能有效减少口腔溃疡,柿子还具有明显的醒酒作用,在八十年代以前,柿子面更是涉县人一年四季离不开的佐餐食品。。。。。。 自从盘古开天地、女娲氏捏泥造人、神农氏种煤哑了耧、土地爷补种柿树作为给涉县人民的燃料补偿,柿树枝、柿丸子、柿树叶就成为涉县人的日常燃料,在八十年代以前,他们一日三餐烧的就是这个呀。 我生在柿子之乡的涉县,从小在柿树林子里长大,春天拣柿丸子、冬天搂柿树叶,夏天在柿子树上捉迷藏,最有趣的还是秋天,各种方法吃柿子。 柿子到霜降全摘下来了,每家每年能摘几千斤的柿子,如何吃呢?先挑能煮的吃——再选带把的做柿吊子——完好的硬柿子加工成柿饼、柿皮子——破损的硬柿子做成柿块——再挑完好的软柿子保存在阴凉处——剩下的软柿子,和上谷糠、分捏成团、石坡上晾去水份、火炕上烤干炒焦、上碾子加工成面粉,慢慢的享用啦。 ![]()
1,最简单——柿子专拣软的吃。软柿子,可以直接吃,可以抹在窝头上吃,可以做成炒面吃,可以和面油炸吃; 2,最天然——到树上去找“老哇干”吃。被喜鹊或乌鸦啄烂的柿子,剩余部分在树上自然风干,形成天然的果脯; 3,最没味——市面上买“懒柿子”吃。一般用石灰水浸泡,柿子可以脱涩,果品也脆一些,北方人叫做“懒柿子”; 4,最美味——豆浆锅里煮着吃。一般的柿子煮后会涩的,要专挑个大、形圆、色红、体硬的“满德红”,用筷子从头到尾穿透把柿盖顶掉,再纵横各穿一孔贯通,在豆浆里煮到“满脸开花”,盛入碗中用饭勺切碎浇上豆浆,用筷子挑一挑,先吃后喝,哇塞!真没词了。小时候,我家每年能摘3000多斤柿子,但能够煮食的也不过就五六十个而已; 5,最复杂——做成柿饼、柿皮子吃。将成熟的硬柿子削皮,柿肉经反复晾晒和捂焖,将糖份蒸发至表面结晶为柿霜,再用模具压成柿饼;柿皮也如此加工出柿霜,再配以红豆一起煮馅,做成包子哪才叫好吃; 6,最不环保——做成柿吊子来年吃。将柿子连枝摘下,留枝10到20公分长,用刀将柿顶削去一块(以蒸发水份),用绳子把所留的枝段串在一起,将其吊在屋檐下,让它自然风干,等到第二年的五六月份再吃,既天然又新鲜还美化庭院,只是对柿子树不利。 怎么样,听到此时,该嘴馋了吧?还来得及,今年就试试吧!你放心,多吃柿子可是好处多多,下面就谈点柿子的常识吧: ![]()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同时, 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 柿子是柿树属植物柿树的果实,又名米果、猴枣。柿子在这个世界上共有上千个品种,又根据其在树上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分为涩柿和甜柿两类。其中的涩柿(我国上市的柿子大多数属于此类)必须在采摘后先经人工脱涩方可食用,引起涩柿涩味的物质基础是鞣酸,(又称单宁酸)。 柿子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多,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这也是大家感到柿子很甜的原因。柿子富含果胶,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于纠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有很好的作用。 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疼痛或出血、干咳、喉痛、高血压等症。所以,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外痔疮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 以色列的科学家用现代科学手段证明,小小的柿子蕴藏着巨大的药用价值。格林斯坦博士研究发现,柿子含有一种酚类化合物,每人每天摄入大约100克左右的柿子,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动脉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 柿子的招牌营养素十分的丰富,与苹果相比,除了锌和铜的含量低于苹果外,其他成分均高于苹果。要论预防心脏血管硬化,柿子的功效可就远非苹果能比,堪称有益心脏的水果之王。柿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含碘,所以因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食用柿子很有帮助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