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佳果良药话柿子

 谷山居士 2021-01-22

佳果良药话柿子

四川 成都市/孙川

     秋冬是柿子大量上市的季节。柿子是多年生乔木柿树的果实,一般霜降至立冬间采摘。我国是柿的故乡,己有3 000多年栽培历史。柿子盛产于我国各地,北方产量最多。柿的种类很多,有黄柿、红柿、青柿、方柿、鸡心柿等区别,全国著名的品种有山东青岛的金瓶柿、华北各地的大盖柿、北京的小额子柿、陕西富平的鸡心黄柿、浙江杭州的钢盆柿、安徽省的铃灯柿、河南的红柿、贵州湄潭大花柿等。

     柿子是大众化的冬令果中佳品,甘甜多汁,久存不坏,越放味越甘美,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个又甜又凉的柿子,真是沁人心脾。难怪古人赞美它是:“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一般而言,柿在果品中优点最多,如唐代段成式著的《酉阳杂俎》中把柿子归纳为七绝:“一多寿,二叶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嘉实可餐,七落叶肥厚可以临书。”

     根据柿子的性味不同,柿分甘、涩两种:甘柿柔软多汁,没有涩味;涩柿含大量的单宁等物质,涩味较重,需要人工脱涩后方可食用,我国所产大多属涩柿。

     柿子营养丰富,主要含有糖(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16%,所含维生素A比苹果高4.5倍,含维生素C比苹果高6倍,另外还含有蛋白质,以及铁、钙、磷等矿物质,新鲜的柿子中还含有丰富的碘。柿子可加工成多种风味独特的食品,如柿饼、柿子干、柿子蜜、柿子汁、柿子酒、柿子醋等。

柿子的药用价值

     柿子不但是食用佳果,而且全身入药。正如《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咳、止血之功。”

柿子  生柿甘寒而涩,功能清热润肺、止渴、解酒毒,常用于治疗热渴、咳嗽、吐血、口疮等症。据报道,吃柿子可促进血中乙醇氧化,这与柿子能解酒毒之说相吻合。由于柿子性寒,故脾胃虚寒、痰湿内盛、脾虚泄泻、外感咳嗽等患者不宜食用。

柿饼  有润肺化痰宁嗽、清热涩肠止血之效,常用于治吐血、咳血、血淋等症;柿饼烧炭存性,单用治痔疮出血疗效尤佳。

     治疗咳嗽咯血,可取大柿饼一个,川贝20克,加水250毫升,砂锅中炖30分钟服用,每日2 次,连服 4 次。

柿霜  柿饼日晒夜露,外面所生的白霜叫柿霜,功能清肺润燥化痰。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咽干喉痛、吐血咯血以及消渴等症,治疗口疮疗效尤佳。常用本品3~10克冲服或作丸含化。若咽喉肿痛较重,用柿霜3克,天门冬、麦冬、玄参各10克,乌梅肉2克,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颇佳。

柿蒂  即柿子的花萼,是降逆气、止呃逆的常用良药。常用方如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各30克,生姜6克),主治胸满呕吐、呃逆不止。或取柿蒂3~5 个,刀豆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呃逆不止有良效。

柿叶  是近年来发现疗效较好的新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止咳止血、凉血降压之效,多用于治疗咳喘和各种出血。据报道,取秋季自然脱落的柿叶,洗净晒干研细末,每次6 克,每日3 次,对胃溃疡吐血、肺结核咯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鼻衄等有较好疗效。取干柿叶、侧柏叶、阿胶(烊化)、马蓝各10 克,水煎服,可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江西《中草药学》)。

柿根  凉血止血,可治血崩、痢疾、痔疮。

柿树皮  烧炭油调外用可治疗水火烫伤。

吃柿子莫忘禁忌

     柿子虽甘甜味美,但一次不宜多食。因为柿子中所含柿胶酚、单宁和鞣红质等,有很强的收敛作用,遇到较多的胃酸时就会发生沉淀,若结块留在胃中,就可能形成“胃柿石症”,出现胃胀、胃痛、食欲下降、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

1.吃柿子忌空腹食用  空腹食用,胃中的胃酸易与柿子的鞣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柿子中的果胶与胃酸结合易形成凝块,继而会形成胃柿石。

2.吃柿子忌大量饮茶  茶中含有较多的鞣质,会促使胃柿石的形成。

3.柿子忌与甘薯同食  甘薯往往会使胃酸分泌增加,此时吃柿子,胃酸与果胶等相结合,容易形成胃柿石症。

4.柿子忌与螃蟹同食  柿子与蟹同食,会“令人腹痛大泻”(《本草图经》)。这是因为蟹肉中的蛋白质与柿中单宁、鞣质相遇,会产生凝固,在肠中腐败发酵所致。

5.贫血患者忌多食柿子  柿子中所含鞣质易与铁质结合,故缺铁性贫血患者不宜多吃柿子。

6.便秘患者忌多食柿子  一次吃柿子较多会使肠液的分泌减少,肠壁的收敛作用加强,影响消化,引发与加重便秘。

柿子常用的脱涩方法

     柿子的脱涩方法很多,各地不一,比较简便常用的有以下4法。

·将新鲜柿子浸泡在50℃左右的温水中,10分钟后把柿子捞出来,装在塑料袋中或其它容器内封存一昼夜,柿子就脱涩了。

·将柿子与梨、苹果等分层排放在密闭的容器内,经4~5天,柿子即可食用了。

·如果柿子量不太多,可将柿子埋入米缸或谷糠中,一般4~5天也可去涩。

·把柿子喷上酒精或白酒,装入容器中密封,一般3 天后涩味可消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本文作者:孙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