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久的思念 (中秋感月),流水宛延著

 这里是我家789 2013-09-19
    四季轮回,草木更新,一年一度的秋天像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披着薄凉沙透的风衣翩然地四处行走,在林间驻足,随意打开一本树翻动彩叶,哗哗做响,里面的故事只能带来一些惆怅一些茫然,像交织在一起杂乱的思绪锁紧了眉梢,眼前斑驳锈蚀的叶子像陈年堆积的心事更增添了对往事的回忆。

    秋天本是一个易感的季节,历经了冬的严寒,春的烂漫、夏的热烈,便来到了秋的缤纷,此刻,北方似泣似诉的秋风仿佛积怨太深,在天地间刮的万物乱颤,纷飞的彩叶慌了神,呼啦啦一大片拥到路边又飘到树坑下,居无定所。风,推着门撼着窗发出鸣鸣的声响哭诉地似要进来,似一个魂灵忍受不了空旷的漂泊。

    每年的中秋佳节,月华如水,流淌的是一地的辉光。皓月当空,遥遥相望,更激起了她对一个友人的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近三十年了,这一份思念像月光,淡如烟尘,在冰凉如水夜里,那来自天空的月色辉映出一缕细碎的条纹在点点尘埃中跳荡,幽深而绵长。这一份思念已浓缩在每一年的中秋月圆之夜,如洒遍大地的月光潮水般涌进她的心田。每到这一天,她都能想起这个未曾谋面和她只有过书信往来之缘的友人,她,曾经收到过一封他邮寄并自制的大信封,打开后,一张8寸的大照片滑落出来,她一下子就记住了他的面庞,一辈子不能相忘。春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的“我”18年后坐在飞机上,脑子里浮现的是草原的风光,却没有直子,当然,他花时间也能忆起直子的脸,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会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忆起直子的样子,为了不曾忘却的纪念,他便写下了这篇小说。也许,一个故事和一个画面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故事里有亲身经历的疼痛,潜意思里会把使他疼痛的那一部分抹去,而如果画面带来的是一份依恋,不想失去,那么,就终生记住了他。一眼便记了一辈子。她已走过了近50个春秋,而他永远定格在22的春上

    这个易感的秋天,皓月当空的夜晚,让人们很轻易地就能想起李白的《静夜思》,然而,还有两天就是中秋节了,更让人们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念。而她和他,与风月无关,与这些都无关,是唯一的一封从某个笔记本里掉落下来的信件与年年的中秋有了关联。信封里面装着一首诗歌《中秋感月》,这唯一的友人遗物也许是老天冥冥之中对这个女子的怜惜吧。

    每到中秋的来临之际她都会想起他,缅怀他,对着月光一遍一遍读着这首诗歌,此刻,她依然在读着:“《中秋感月》:有人说你是云的聚集,有人说你是露的结晶;有人说你是寂寞的化身,有人说你是沉默的象征。/ 你比云更高洁,你比露更晶莹。你寂寞,从光明的奉献中寻求寄托;你沉默,数亿年不变对地球深沉的眷恋。/ 当地球滋生出智慧的精灵,你的光芒,使他们沐浴宇宙的慈爱。每年中秋月夜,炎黄子孙更不会忘记,对你供奉美酒与佳饼的心意。/你用白云把脸擦的更净,刹时化作一轮明镜,照进游子的乡愁,照进慈母的担忧,照进恋情人的思念,照进了……照进了世界的爱。/ 谁说此事古难全?有了你,我说:此事古已全!你把汇集的爱,又无私的洒遍人间,人人都有幸中你爱的银箭。/ 因你太冷清,我们把你暖在心,心中的热情,迸发出一团熊熊的篝火,于是,地球洒满了月的爱,宇宙融进了人的爱,整个世界充满了爱。”  

    他虽已过世几十年,但她一直纪念着他,是他引领她走上了喜爱的文学之路。虽然她没有写出什么好文字,辜负了九泉之下的他,但她一直在努力,一直没有中断对文学的爱好。并在今天写出此文发表在这块净地上以此来永久地纪念他,并鼓励自己常常走出生活的低谷与阴影,进入一望无际的阔地,与光明为伍,与清风作伴,让内心充满怀想,让生命充满绿意,让热情恣意奔放。

    在思念的角上,她的回忆像月光倾泻下来的清辉,渐渐地使裹在黑暗中的一个个零碎的片段衔接了起来:

    那是一个北方寒冷的冬天,冰雪封锁了大地,黑暗早早地越过了天际线匍匐在冰上,压的很厚很厚,超越了天空,空气似乎被凝住了,双手呵护着方能从嘴里呼出一丝柔软气息。星星被冻的睁不开眼睛,泛不出一丝光来,暗淡的仿佛被寒冷麻痹了神经昏昏欲睡的样子。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透过地边的一堆火光隐隐看见夜空中浮动着烧焦的纸屑在飘升,一个女人蹲在十字路旁,搅动着没有烧透的纸灰,嘴不停地蠕动着,好象在默默地诉说着什么,专注的神情似乎能看到火焰破纸而出的一段段话语,只想把它们封存在眼前,定格成一个不忘的纪念,此情此景像是在石头上雕琢的痕迹,难以磨灭了。

    她,在祭奠着她一直以来都非常崇敬的老师,纸屑的飘飞仿佛天堂里老师倒吸的一口气,狭着风儿把凡间挂念老师的物件和话语都抽上去。折叠的一沓沓纸钱伴着一堆泛黄的信件与照片燃烧着,蓝色的火苗让风剪成细瘦婀娜的舞姿妖冶地向上伸展,像美丽的蓝色精灵在跳跃。

    她的声音渐渐地清晰了起来:

    “老师,天堂里冷吗?您的学生寻找清净的一角借着浓浓的夜色为你烧点纸钱,可要记得买一些冬衣防寒哦,借着风儿为您捎去遗落在凡间的信物,让您在天堂安息吧,让您的魂灵不再飘泊。”

    泪水湿了她的衣襟,火光冲击着浓浓的夜色,跳荡着心的形状,明与暗的光影在她的脸上明灭着,依稀可见泪水顺着脸颊流淌着。

    “老师,您的牙还疼吗?曾记得您说过:您到医院去拔牙,三大五粗的汉子都交了械,由此让您联想到生命的强大。从此您相信了自己,再苦再累再坎坷,也要活下去。热爱游泳、热爱体育活动的你为自己定下了目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了达到这个“达”字,你强身健体,用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努力改变着自己,你努力地学习,积累着知识,热爱富有感染力的生命,不断地吸取知识使力量从自身向外延续。您以此感慨生命的活力,您却如何又撒手人间了呢?”

    “老师,您的烟够抽吗?生前您告诉学生: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常常熬夜到深更,连想省点烟钱都不能,正像女人伤心时要落泪,男人苦闷时要抽烟一样;您还说等实现了目标才敢一睹学生的容颜,这一切学生历历在记,您又为何抛下学生走了?让学生从此失去了您的音信,只能翻阅您生前寄来的都已泛黄的信件以此纪念您。”

    “老师,您看见了吗?您在天堂里一定看到了学生常常因你的教诲而自勉,虽不能生当做人杰,却做到了正直、善良、不负他人。不然为什么在这么漆黑的夜里,火焰会那么蓝呢?您一定看到了。”

    “老师,您生前给学生寄的三张照片:一张刻有春风得意,一张刻有意气风发字样,一张是您的八寸半身照片,照片中的您生龙活虎之气力透纸背,让学生怎么才能相信,您会静静地躺在天山脚下一丘黄土之中,是您父母印着泪水的亲笔来信,才让学生相信了他们这位奋斗不息、才华横溢的儿子与世长辞。”

    她为他烧纸的那一刻,时光又倒回18年前,回忆仿如昨日,清晰的历历在目。

    18年前……

    一个20岁出头的女孩子泛着好奇的目光关注着自我的成长和周围的变化,总想从单纯的色彩里图点厚重的底色来一味地想做一个能够主宰自己的人,没曾想却多了些烦忧,使那侵注在妙龄童心般想使未来明亮的热情付出心血所缀的图案变的更加空白和一无所有了。凭望着茫茫人海,风清秀丽的岸屿无可攀缘,迷茫中偶然通过一个同学结识了一位未曾谋面的老师,她拜他为人生之师,并发出了第一封信,没想到却结下了两世的缘分。从此她的生命便多了一个痕迹,伴她走完一生。

    她的同学常来她的闺舍跟她聊有关他的一切,补接的小土房子里有明亮的灯光,地上铺着水洗的红砖,墙上还有她亲笔描摹的琼瑶水粉画,还有断臂维纳斯石膏像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聊他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如画。同学说:“暑假里我去姑姑家,一条黑色的柏油路蜿蜒曲折地伸向一所学校,他就在那所学校里教书,他是学哲学的,很有思想,他的很多观点都能令人思考,那里的人不多,很容易就能碰到他,碰的次数多了,就相识了。与他在一起,聊很多,聊人生,聊工作,聊学习,聊生活,跟他在一起,真的能收获很多。”

    就是这样,她从同学那里获得了有关他的一些信息,在往来的书信中他们聊着各自的人生观,散发着各自的情绪,她能为他整晚不睡觉给他写回信,他也会因为她信件的迟迟不来而心灰意冷,然而却不参杂任何一点别的。

    世间可曾有过这样的情感?没有任何杂质,单纯的师生情,也未曾谋过面,却结下了不了情。他的两世影响了她活着的一生。

    他们只是通信交往了一年他就走了,永远地走了,再也不回头了。

    她却珍藏他的信件长达17年之久,每回的搬家她首先想到的是这些信件不能丢失,然而在她烧掉这些信件之前,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她从一个单纯无知的女孩走到一个成熟的女人,并未觉得这些信件中他21岁时的文章在她匆匆过了17年之后读来感到幼稚,或者已是旧事如流水掩卷封存,或如一缕浮云飘过眼前消释化为明净的天空,或为一份沉重的祭奠。无论他存与亡,总是伴着她成长。

    从他父母的来信中得知他是在水库游泳时腿抽筋出意外的,当时他只有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完结了。他信中的语言和表达的思想她一直以为在左右她的灵魂,他虽然不在了,但她却一直真切地感觉到他的存在。他给她寄他的文章、诗词、快板、论文还有书,他的语言深动富有哲理,他的文稿曾获得过全国文学奖。他是模范办主任,他爱孩子们,爱他的学生,他的事业,他用笔一点一点给她描绘了一个美丽充满幻想的世界,从此,她心中珍藏了美丽连同他一起不能忘记,就这样他们结下了两世的缘分。 

    有人说:她是一个执著的人,能够用17年漫长的岁月守候一份逝去的魂灵,没有人能够代替他在她心中的位置,也没有人能让她忘记他。她自己却清楚地知道,是命运,是命运让她有了这种执著。人的命运有时候是自己不能主宰的,它让你有了,你便有了。  

    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贴身朋友时,她的表情及眼光把朋友吓住了,说真的感觉坐在身旁的她灵魂出壳了,好象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当时她的身体状况很不好,朋友非常担忧,力劝烧掉这批信件和照片,她不同意,她丈夫也不同意烧,说喜欢的东西想留下就留下。最后朋友为她想了一个办法,让她把他的信件全部输到电脑里。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他厚厚的一沓信一字不差地全部输到了电脑里。这个老师给她寄的信很有特点,差不多都是自制的信封,有大的像包裹一样的,有厚的让人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刚上班不久的她在接到值班室给她的信件时常常领受的都是异样的眼光:有羡慕的成分,也有猜忌的成分,她只是莞尔一笑,拿回去静静一个人像读一本书一样慢慢地消化。

    终因一次计算机故障,信件全部丢失了,然而她还是不能忘却他。

    朋友说:因为没人能比,因为他给她的是最好的时光。只是他的缺点没能让她有机会看到,他就成了她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了。  

    她总在想:在冥冥之中 他能感觉到她的心吗?

    朋友坚定地说:“是的,守候17年之久,就是活人也该知足了,何况他已在天堂了。那美丽的蓝色光焰就是见证,人的执著是能感动上帝的。就是他在世上,他也不会让她这样做的。”

    好沉重的一个故事哦,常常压的她喘不过气来,守候的是一颗永恒的心吗?一个人要能留住一颗心是多么的不易啊,特别是活人的心。

    有形的东西会很容易丢失,但无形的东西就象暗夜里的萤光让你的眼睛追随还不知它能给你带来什么就这样义无反顾的追随着,也许是心的光明吧,永远给您诗的情怀,却像空气一样透明无物。

    朋友说:他们的内心发生了爱情

    这个问题她想了十几年了,为什么会这样不能忘却他?但她还是摇头否定,不同意朋友的说法。这不是爱情,她对他是一种无瑕的感情,这份纯净如同婴孩纯净的眼眸,是圣洁的。在厚厚的信件中他们也从未相互表达过爱,但他对她的影响是极深的,从此她就爱上了文学和喜欢有才华的人。也许正因为纯净无比,才是唯一能够保持到永远的真情。月光流泻着清华,一份纯净在每个世人的心里都能留下一席之地,或许就是同样的原因吧。

    如今,她与他的生死两世,已经度过了30个春秋,依然会在每一年的中秋月圆之夜想起他,思念他,也依然不能忘却他,依然把他当着明镜一般的美好暖在心中,照彻她的心路。

    完稿于2013年9月16
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