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南平血案看心理危机干预

 tuzididie 2013-09-20
 

孩子们的默哀

2010年3月23日清晨,是福建南平普通的一天的开始。然而7时25分许,一位手持凶器的男人,划破这原本的平静,他在南平实验小学的校门口如发疯一般,对着手无寸铁的弱小孩童一阵砍杀。55秒不到的时间,9个年幼的生命悲惨离去,还有4个孩子至今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定性这是一起恶性杀人案件,犯罪分子也已被捕。南平和全社会的群众为这些无辜的弱小生命陆陆续续举办着各种哀悼活动。

对于坐在这里写字的我,其实不想去评说什么,我既不在乎公安机关如何破案,不在乎法院如何判决,也不在乎各相关部门将会如何妥善处理……我关注的是事件发生前后来自3方面的心理干预。

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

根据南平警方发布的消息:凶手名叫郑民生,今年42岁,1990年从建阳卫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南平化纤厂职工医院工作,2002年转到马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当医生,2008年取得外科主治医师资格;2009年6月以到外地发展为由,从原单位辞职。

凶案突发,很多人疑问重重:一双本该救死扶伤的手,却为何挥起了凶器?

虽然详细情况还未十分明确,但根据媒体记者的采访可以归拢出一些简单的信息:2009年6月,郑辞职的时候已经被怀疑有疑似精神疾病(作者注:精神疾病非精神病)了。同时,同事也说郑至今单身,感情道路上非常不顺利,性格孤僻不说,为人还特别好面子。

后来据犯罪嫌疑人供认,他的作案动机是周边的人看不起他,讲他是非;而且婚姻不顺,女友迟迟不与其结婚;辞职之后,另谋新职不成,觉得活着没意思。

当全国人民对凶手表示愤意时,我为那13个孩子,但同时,也为郑民生感到无比惋惜。

我要说,郑民生既不是变态杀人犯,也不是完全进入精神分裂的状态。如果在他的生活中,有人关心他一下,给予一定的心理关注,那么今天的血案便不会发生。

从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瞬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其间的际遇和思想斗争,我们无法得知,但像郑民生一样、有着相同经历的人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并非一二。在遭遇了家庭的困扰、下岗或者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善后,得不到关爱与温暖,又无法及时自我疏导,忧郁和种种负面情绪得不到缓解,长此以往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性报复性心理。在理论上,当破坏性负面心理集中指向自身时,达到极端就会出现自杀;如果集中指向外界时,达到极端便会出现报复性行为。

这个案例让我想到一位杨姓年轻妈妈。她是我同事在一次吃饭时偶然间“捡回来”的。那天作为服务员的小杨态度非常蛮横,当别人都在指责她时,我的同事凭借着职业敏感觉得这种情绪可能另藏隐情,于是便和老板说找小杨聊聊。原来,小杨来自湖南农村,因为小杨的孩子生下来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费用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是天价。孩子父亲本就是倒插门的女婿,当孩子生下来不就便离家而杳无音信。为给孩子治病,24岁的小杨一边打工一边在城里一个人照顾着孩子。长期以来独自承担一切,生理、心理上的折磨让她几欲崩溃。这一聊不要紧,2年来的辛酸、痛苦全都爆发出来。不仅如此,小杨还向同事说了一个要不得的想法。原来,医生说孩子病情不能再拖了,再不手术将会危险,可是到哪里筹这天价手术费?筹到了又怎么还?于是,小杨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本打算这个月拿到了工资寄给爹妈,尽最后一次孝以后,便和孩子一同离开这个世间。就这样偶然的举动与帮助,保住了两条人命,一个家庭。

也有让人扼腕的案例。记得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说过一个事情。27岁的白血病患者小王,5岁患病,早先他生的愿望非常强烈,社会的支持也很多。然而,历经了22年病痛折磨,小王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某电视台一个节目邀请张纯为其进行心理辅导。走进小王房间,张纯看到的尽是足球明星的照片,充满了阳光和力量。小王躺在床上,张纯拉着他的手,想跟他讲几句话。小王却说:“你什么都别说,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我已经考虑了22年,没有人比我更有感触,我现在累了,需要休息。”小伙子不愿意和张纯说话,只对爸爸说,想理个发,还请爸爸顺便把桌子收拾一下。当听到小王叫父亲把电脑拿下来时,张纯就意识到,这孩子可能很快就会有自杀行为。要知道,电脑一直是小王和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当时张纯心里很着急,却也只能做到警告这位父亲注意防范,并明确指出了危险源:窗户。因为小王的床靠着窗子,当时正是春天,万物复苏,而唯有他的心在冬天。这会刺激他,同时给他强烈的心理暗示:阳光就在外面,跳下去能融入到阳光之中。张纯曾劝孩子父亲给孩子换个房间,父亲很自信说不会的,家里人会24小时跟着。结果,当天晚上,小王对父亲说想小便,当父亲去厕所拿用具时,他跳下去了,结束了22年病痛,更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就是这样的故事,其实还有许多。随着经济日渐繁荣,也同样给我们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问题。这种情况下,只有大力发展精神卫生服务,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郑民生们从自身压抑到挥刀杀人这样一个一种过程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在这样一段时间内,我们其实可以找到许多个关键点,这些关键点但凡某一点得到别人的在意和及时的帮助疏导,也便不会存在这样的苦果。

比如说,郑所在的医疗结构,在其从业近20年来,是否关注过员工的心理问题?当09年郑以疑似精神疾病为由做出了辞退决定后,有否以人性化的对他进行一些友善的帮助?

再说家庭,我们无法从简单信息中了解到郑民生的家庭情况,也不能说什么。但是,可以臆测一下,如果一直以来家人给予了郑民生足够的温暖和关爱,即便他无法从爱情上得到所需,那至少在痛苦时分他会想到去寻求家人的帮助。而且,当原单位有了疑似精神病的可能后,家人是否曾积极的帮助他去寻求诊断或者加以关注呢?

同时,还有周边一些邻人,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友善地不带有戏谑地去和郑民生相处,也许就不会加重他的思想负担。因为,郑已然40多岁,性格上的缺陷缺失存在了,评说其是非裨益不大,能否真诚相待却至关重要。

受害家庭的心理干预

我们无论怎样悲伤、怎样怜惜,都只是看客。

在这场不幸中,受损失的不只是13朵小花,更是13个家庭。那些悲痛欲绝或痴痴等在抢救室外的家长,他们是孩子之外受伤最严重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在处理危机事件上,已经从只关注受害者,到越来越多关注受害相关人。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曾接手过许多类似的案例,车祸中失去儿童的父母、汶川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家庭……虽然都没有一则像上述新闻中这么恶性。

在一般的危机事件中,受害者亲属的悲怆期通常持续时间为24 ~36 小时 ,很少持续6 ~8 周,如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和心理干预,就有可能继发为急性应激障碍(ASD) 和创伤应激障碍(PTSD) 等。一旦如此,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亲属会出现精神异常,生活在失去亲人所带来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或是由此带来更大的伤害。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天灾人祸、亲人死亡或婚姻破裂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则是指“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通过专业技巧和方法帮助个体化解危机,告知其如何应用较好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一些支持性的或者发泄性的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

危机干预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当事者学会对付困难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这不但有助于渡过当前的危机,也有利于以后的适应。方式有很多:

  • 主动、冷静和耐心倾听并热情关注,让他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给予心理上支持;甚至可以应用询问技术,询问他是否想自杀;
  • 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对方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并认可他表露出的情感,建立同感,不要说服他们改变自己的感受。这儿要讲究技巧,要相信他说的话,当他说想自杀时。要认真对待,当他要你对他说想自杀事情保密时,则不要答应;
  • 由于创伤性应激事件使当事者情绪焦虑水平上升,并影响到日常生活,因此,要对当事者解释危机的发展过程,使当事者理解目前的境遇、理解他人的情感,让他相信我们的帮助能够缓解所面临的困境;
  • 提高当事人信心,鼓励自助,培养兴趣、鼓励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汶川地震后,一些专家有选择地将部分丧子母亲们聚集在一起,让她们尽情地相互倾诉,表达相互的支持,用这种团体性治疗手段进行干预。

也有专家会让遇难者家属定期的写心理汇报,像给逝去亲人写信一样,事无巨细地说说这一段时间以来无论生活还是情感上自己都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自己生活的怎样,如何思念亲人,把这些负面情绪定期的有效的发泄出来。有时候避免二度伤害,科学的选择注意力转移法,让遇难者家属专心的投入到灾后重建的工作中,避免他们睹物思人,在工作间歇配合专业的咨询手段,渐渐的帮助家属们回归原本的生活轨道。这些都是一些常用的早期心理干预方法。

目击群众的心理干预

汶川地震后,大量的心理工作者介入,我们且不讨论相关的绩效和技术问题。单说这样的行动,也是一种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的进步,令人欣慰。但是,难免地,还有一群人容易被我们忽略,那就是灾难现场的目击群众。很多人觉得,他们没有被卷入悲痛,他们是幸运的。

然而,很多人不理解这些旁观者的心。

在看这次事件的报道中,我注意到很多周围群众的反应,包括一些在事件中心位置的人,比如那位参与搏斗面部尽是伤痕的保洁员牛大姐。他们大多表现的非常亢奋和激动,即便他离得相当远但是久久不能平复心里的紧张。 这次事件发生在一个小学校门口,当时目击群众最多的就是孩子。

不知道这些孩子们现在是怎么样,但他们让我想到了很多以前的例子:“法大弑师案”的目击者、广东“12·29”跳楼案的目击者、上海商院事件的目击者,还有最常被人提及的“9·11”事件目击者……当一起突发事件发生后,其实最为轰动的也不过几天,顶多一个月的时间。当一切在外人看来趋于平静之时,心理工作者却往往觉得这时候也是危机潜在。

试举一例,在某高校出现自杀时间后几天里,一切善后事情都已经处理完毕。不过,事发班级的老师和学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不振。一开始,相关领导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学生这样突然的离开了,总会有一些情感上的负担。然而,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过去了,老师和学生的情绪并没有明显好转,担子似乎要比想象中的重得多。

学校请来了心理咨询老师,分别和一些情况较重的人谈心。开始时,很多人都不愿开口。咨询师于是采用眼动治疗法(EMDR),借助暗示手段帮助来访者说出心里积压已久的悲哀。结果发现,相当部分学生的内心都挤压了很深的痛苦,向咨询师哭诉,认为死者之所以选择自杀都和自己有关,因此终日生活在内疚和自责之中;也有一些男生表示,死者最初在课堂上就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如果自己能及时的阻止,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可见,突发事件现场人群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既不属于事件核心,也不脱离事件主体,因此这一群体不如犯罪嫌疑人、受害者(及其家属)那样备受关注,如果自身无法调节好情绪又不愿意寻求外界帮助,那么常常便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件。如果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出现危机事件,现场群众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即便发生新的伤害事件,也很可能会被人忽略掉是这起危机带来的隐患。当然这一点,也逐渐的被我们所认识到。前段时间北京大兴发生连续杀人事件后,有关部门有意识的组织心理工作者到案件发生的社区进行宣传和咨询,有效的进行了心理干预和支持。

(文字编辑:杨杨 拇姬)

 

【链接】

[1]急性心理障碍,是由于突然而来而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刺激导致的一种一过性的精神障碍,表现为茫然、麻木、注意范围狭窄、定向力障碍、讲话颠三倒四。而有的则表现为情绪过激、活动增多无目的、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2]创伤应激障碍,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或持久的反应。患者以各种形式回想创伤性事件,并有痛苦经历的梦境再现。

[3]眼动疗法:1987年,美国心理学家弗兰琴·萨皮诺发明此技术。后发展成一个主要用于创伤记忆和症状的技术。1991年开始发展和推广。后被推荐作为美国士兵的PTSD的主要治疗方法。它是一种创伤治疗中的基础性处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来处理 “闪回”和一些过敏性恐惧或焦虑症状。一般认为,症状越强烈效果越明显。其中,Ⅰ型(一次型创伤)对单一事物或特定场景的恐惧或焦虑效果明显,不适用于广泛性漂浮性的焦虑情绪,而Ⅱ型创伤(始于早期,持续时间长,反复发生)的治疗要复杂一些。此技术融合了神经科学,精神分析,精神病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