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灵山县太平镇镇南村四峡坳抗日烈士公墓

 昭忠祠 2013-09-23
 广西灵山县太平镇镇南村四峡坳抗日烈士公墓

烈士墓位置:灵山县太平镇镇南村四峡坳

烈士所属单位:陆军第46军175师524团

烈士数量:232名【注:民国28年12月524团在陆屋镇与日寇激战阵亡64名,照此推测民国29年1月四峡坳之战524团阵亡将士人数大约在168名左右。】

陆军第四十六军第一七五师第五二四团镇南抗日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英灵永在

浩气长存

陆军第一七五师阵亡将士墓志铭

    廿八年冬,敌犯钦、防,既陷南宁,被我友军阻于昆仑关间倭寇北上增援,图解重围。师于小董、奇灵,迭次扼击,予敌以甚大蹶踣。元月十五日,钦董敌人乘我攻击大塘之际,悉力进犯镇南。师复向镇南急进,激战凡数昼夜。我五二四团任军预备队,在敌机敌炮不断威胁下,坚守江塘岭、四峡坳各重要阵地待援,肉搏争夺,失而复得者数。师主力集,获胜倍优,全体官兵躬亲战斗,因激于忠勇,壮烈牺牲者颇不乏人。敌溃退,齐殓忠骸就地埋瘗。

前当整军之暇,鸠工营墓,合葬于泗峡坳之阳,用妥英灵焉。《语》有云:“天地之大,人又有所憾。”世俗之辈,晏居自佚,忘于忧国,乐于嬉家,随生随灭,了无裨于时,其憾者宜也。若乎见危援命,奋不顾身,为国家、民族争生存,虽至死不肯少变,卒能成仁取义,炳耀册乘,如今日诸烈士者,其又何憾欤?后死者获拜,诸烈士之风可以兴矣。爰为之铭曰:“赫赫武功,声宣寰中。英灵不灭,与天地同。森森夜气,凛凛雄风。永言降止,妥兹幽宫。”

师长冯璜鞠躬敬撰

中华民国三十年二月吉日

陆军第一七五师镇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

夏威题

中华民国三十年二月吉日立

忠贞万古

我武维扬

迹著三廉

忠绩长垂

荣光万古

夏威题

东夷构难 犯我南疆 勇哉袍泽 应战有方

镇南之役 战绩尤彰 互争据点 不避死亡

有进无退 敌胆惊慌 青燐白骨 荒草斜阳

先烈之血 民族之光 漆轮公葬 于怀永伤

前四十六军军长何宣敬题

壮哉袍泽 岭海长征 阻敌前进 屡建奇功

泗峡坳上 扫荡纵横 争此据点 袭击邕钦

遵彼大路 截敌辎重 沙虫猿鹤 壮烈牺牲

礼隆公葬 籍慰英灵 河山收复 华表常新

四十六军军长周祖晃敬题

先烈之血

抗建之花

冯璜题

浩气长存

张琛敬题

精神不死

五二四团团长巢威题

为国成仁

罗培敬题

青史流芳

黄炳钿敬题

光荣殉国

胡毓才题

抗建忠魂

李敏昌敬题

党国干城

韦巍题

英勇杀敌

民族英雄

仇顯南敬题

仁尽义至

仇岳山敬题

模范军人

仇光华敬题

武扬亭

武勇羡知兵卫国救民御侮正凭君死守

扬威同杀敌冲锋陷阵凯旋殊愧我生还

谭论 书

【泗峡坳抗日烈士墓园】

  桂军175师抗日烈士墓园又名桂军175师阵亡将士纪念陵墓、泗峡坳抗日烈士墓园,在太平镇往镇南方向约七公里处的四峡坳,就在公路右侧的上方。1940年泗峡坳阻击战过后,国军及太平一带的民众就地营墓,将五二四团232名阵亡将士的遗骸合葬于此,并立碑建亭,以表彰抗日将士英勇奋战的爱国精神,并永志纪念。

  1939年冬,日本**军进犯南宁,被国军阻击于昆仑关,1940年1月14日,近卫师团樱田武旅团所部诸兵种共2000余人,从钦县小董据点出发,在12架飞机的掩护下,企图通过灵山县太平泗峡坳,取道永淳、横县直抵宾阳,以解昆仑关之围。国军第46军一七五师五二四团在泗峡坳布防,地方抗日游击队和民众自卫队也分别在附近一带山头协防。15日傍晚,日军进逼到坳底,战斗打响。五二四团坚守阵地,作战英勇顽强,顶着日军飞机、大炮的轰击,反复与敌人争夺阵地,激战三昼夜,始终把日军阻止于泗峡坳之下,直到我军主力部队赶来,将敌包围于镇南。日军不敢恋战,18日下午6时,乃利用敌机24架集中轰炸一点,开辟突围道路。晚上,日军由电蒲岭西南山谷往六潭村的小路突围,经华屏岭村过公家村、那香由百济逃出。

  军民浴血奋战,此战消灭曰军200多人,伤敌无数,击毙敌中队长吉田三郎,并生俘其浅田大尉,缴获枪弹炮、钢盔、水壶、饭盒、罐头食品等不计其数。国军在这次战役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担任狙击的五二四团官兵壮烈阵亡232人,助攻的五十六团伤亡总人数也达130余名,总计负伤600多人。

  在这场阻击战中,太平人民的表现也很英勇。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后方杀猪做饭,买烟买酒,组织了200多人的送饭队,冒着战火为前线部队送饭菜、烟酒;还组织了了自卫队,请缨作战,协助防守,为前线输送****,往后方运送伤员。太平人民的英勇表现使将士们大受鼓舞,增强了他们抗击日本**者的决心,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泗峡坳抗日阵亡将士墓园于1940年4月始建,当时太平乡政、群众、知名人士、机关团体、学校,感于烈士的忠勇,集资献金2242.75元(国币)助建。第二年4月1日,墓园落成,隆重举行公祭,国军四十六军第一七五师师长冯璜主祭,县城和太平各界民众2000多人参加,夏威军长、冯璜师长等军政长官及乡绅在主墓或碑亭均有题词。

  墓园由阵亡将士公墓、烈士纪念碑、碑廊和纪念亭组成,均为砖石、水泥结构。中间是烈士墓,呈圆形,周围用石砌上一米多高,顶上覆以混凝土,形状有点像一个大蒙古包。墓碑刻着“陆军四十六军第一七五师镇南抗日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墓碑两边是一七五师师长冯璜题词:“英灵永在,浩气长存”。

  右边为烈士纪念碑,纪念塔为三面柱体,塔体三面镶着大理石,上镌刻着阵亡将士芳名;塔基三面分别刻着:“忠贞万古”、“我武维扬”、“迹著三廉”,塔上有四十六军军长夏威题词:“忠绩长垂,荣光万古”;一七五师师长冯璜题词:“先烈之血,抗建之花”;五二四团团长巢威题词:“精神不死”。

  左边为纪念亭——“武扬亭”,亭子取名“我武维扬”之意。武扬亭面向公路的两根柱子有对联:“武勇羡知兵卫国救民御侮正凭君死守,扬威同杀敌冲锋陷阵凯歌殊愧我生还。”

  这些题词词英义高,正气浩然。

  烈士墓显得沉静凝重,纪念碑显得庄严威武,而武扬亭则显得安静平和,整个墓园给人一种肃穆宁静的感觉。

  

  1992年,海外华人捐资,委托仇诗富老先生为总监,在太平镇政府领导下,在太平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把原已破旧的墓、碑、亭、廊重修一新。

  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精神警后人。灵山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11月公布泗峡坳抗日烈士墓园为灵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又成为钦州市和灵山县“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