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戏中提升运动智能

 红花绿叶园 2013-09-23
游戏中提升运动智能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不要以为拥有运动智能的人只是四肢发达,也不要以为这种智能只属于运动员,运动智能是通过身、心来使身体表现得完美的能力,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所以,从早期教育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运动智能。

  撰文、编辑 王彦丽 美编 刘亚欣

  运动智能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石家庄市教科所幼教教研员王燕玲老师表示,从宝宝出生开始,父母就要关注宝宝大动作的发展,而精细动作的发展要晚于大动作。无论哪种,父母都应给予正确关注。

  1岁前

  大运动发展关键期

  1岁前是婴儿大运动能力中力量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年中力量素质有5个发展阶段,如果家长抓住这5个发展关键期进行训练宝宝必定会获得最佳发展。

  

  1个半月左右肩颈部力量发展的关键期;

  3个月左右腰背部力量发展的关键期:

  5个月左右腰部、背部、颈部力量综合发展的关键时期;

  6个月左右腰部、四肢力量综合发展的关键期;

  10—12个月左右腿部力量综合发展的关键期。

  

  大运动训练有道

  ◆调动宝宝的运动兴趣

  有目的地训练宝宝的运动能力是有必要的,但不要把运动当成单调的技能训练。如果像运动员那样枯燥、严肃,宝宝肯定不喜欢。运动锻炼游戏化才能吸引宝宝,宝宝才会积极配合。

  

  ◆合理安排宝宝的运动量

  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素质现状,选择合适的运动量。运动量太小,身体锻炼的效果不大;运动量过大,则会影响身体健康。究竟多大的运动量合适,需要家长慢慢观察。以运动后宝宝没有明显的疲倦感,饮食和睡眠正常为宜。

  

  ◆不要拔苗助长

  宝宝的运动发展顺序是人类进化的结果,从抬头、坐、爬、站到走,每一个阶段都有其不可逾越的独特发展意义。家长不要一味地追求快,错误地认为某种技能掌握得越早越好,比如还不会爬就让宝宝学站、学走。拔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

  

  建议:

  过度保护可能导致宝宝感统失调

  这一时期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宝宝发展大运动。如果父母不是很专业,可以在不让宝宝感到不舒服的情况下做些抚触。但需要提醒的是,每个宝宝的发育时间表是不同的。父母要根据宝宝发育的信号,给宝宝创造运动机会,在宝宝想翻身、学爬行、学走路等关键时期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宝宝尽情去尝试。不要总是抱着宝宝,也不要因为怕宝宝摔着、碰着就限制宝宝的行动,否则就会剥夺宝宝成长的权利。

  2岁以后

  游戏中发展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的发展关系到孩子小肌肉的功能训练,关系到宝宝将来的学习生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宝宝,还可以为宝宝提供大量的动作经验,为身体的各个功能提供整合的机会。所以,2岁以后,不妨多和宝宝玩玩发展精细动作的游戏。

  倒水、倒米

  准备两只塑料小碗,在其中的一个小碗里装上半碗米或者水,让宝宝把米或者水倒入另外一个碗中,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有撒漏,但是反复练习后,撒漏的现象会慢慢减少,直到不撒为止。

  

  套叠游戏

  这种游戏可以使用市面上常见的套娃来完成。让宝宝按照套娃的大小排序并且放好,在摆放和拆开套娃的同时不仅仅训练了手部肌肉的精细动作,还锻炼了孩子分辨大小的能力。

  

  橡皮泥

  橡皮泥是适合低龄儿童的玩具之一,柔软的橡皮泥,或者现在的超轻粘土,用手指捏来捏去很有趣。这样可以促进宝宝手的灵活协调能力,有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撕纸条

  如果你有要丢掉的废纸,不妨先让一岁半以上的小朋友练习将废纸撕成细细长长,或是揉成小小一团,然后再丢到垃圾筒。这样的练习能锻炼小手的协调性和稳定度。

  

  学用剪刀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学习使用剪刀。初学时,宝宝可能常常将纸夹在剪刀缝里,这时使用食指将剪刀两片靠拢就能将纸剪开。可以先将纸剪开一个小口,再让宝宝接着剪。3岁的孩子只要会拿剪刀将纸剪开就可以了。需要提醒的是,最好买儿童专用的剪刀,而且在宝宝用剪刀时要有大人在旁监护,防止孩子伤己或伤人。剪刀用完后要套上塑料套收好,不要让宝宝轻易拿到。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游戏都适合宝宝锻炼精细动作,比如画画、做手工、学拿筷子、编小辫等等,这些都会为宝宝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但要注意,每个年龄段,都有其发展规律,家长一定要进行了解。

  家长疑问:

  问:我家宝宝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但是握笔姿势还是不对,字也写得不好,这跟孩子的精细动作有关吗?

  答:一般来讲,幼儿园是不提倡写字的,因为孩子小肌肉不发达,不能很好的控制力量。可以通过多让孩子学习画画,做手工来为以后学习写字打基础。

  家长交流:

  学会拿筷子 其实不难

  小宝妈妈 儿子 7岁

  我家宝宝在幼儿园就会用筷子了,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学用筷子很难,其实,你只要不让孩子觉得是一项任务,当作游戏来玩,他感兴趣了,自然就想学拿了。我家宝宝,在孩子2岁多时,偶然一次吃饭,他也想要筷子,我们就给了他,开始他也不会用,挑得到处都是面条,根本不是吃饭,而是在玩。不过,我们当时没有训斥他,而是告诉他怎么就把面条挑起来,他的姿势正确了,我们还表扬他。后来,我们还带着他玩夹花生豆,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碗,慢慢地,他就学会用了。当同龄人还在用勺子吃饭时,他就会用筷子了。如今,儿子的动手能力非常强,想折个纸,或者制作一个什么东东,一会功夫就能完成,基本不用我们帮他。

  提醒:

  精细运动的培养不是一个专项的练习,最好是放在日常生活当中,和宝宝的行为习惯培养一起来做。比如,在宝宝会使用勺子的基础上如果他有兴趣,就可以让他练习用筷子,别因为担心宝宝会把饭弄得到处都是就限制他。另外,做抓、捏、穿珠子等亲子互动游戏时,家长最好和宝宝一起做,先给他示范,再让宝宝自己做,宝宝做得好,要及时给予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别要求宝宝一次就做得出色,一定要有耐心,循序渐进。更不能过多代替,那可能会延缓宝宝此项能力的发展,甚至导致其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缺失,是后期难以弥补的,不仅要付出更多精力和财力,最重要的是耽误宝宝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