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巢湖一中的那些事儿

 张勰 2013-09-24

巢湖一中的那些事儿

巢湖一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虽经百年风雨,但薪火相传,现在依然书香馥郁。学校原来建在巢城卧牛山东麓,环境古朴而典雅,秀美且幽静;各处校舍青砖黛瓦,自成庭院,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校园里树木葱茏,芳草萋萋,花香飘溢。这里一房一舍体现文化品位,一草一木舒畅人文气息,真是读书求知的绝佳之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在一中的初、高中读书多年,学习于斯、生活于斯,与优美的校园结下深厚的情缘。如今,学校迁址新建,正书写着百年校史的光辉新篇;可对于我们这些曾在卧牛山麓度过美好学生时代的众多校友来说,大家还是十分怀念那时的校园生活。

(一)

一中的前身是建于明清时代的“巢湖书院”,其坐落在巢城卧牛山东坡之定林寺旁,倚山临湖,风景秀丽。晚清时,废科举、兴学堂,遂改书院为“巢县高等小学堂”。1911年,再改为“巢县官立中学堂”,始办中学,母校从此计史。其间,中学堂时办时停。直至1929年初,中学堂又恢复,定名为“巢县县立初级中学”。在对旧校舍进行修葺、扩建后,正式招生上课,校园里响起了“巢湖滋泱漭,大岫郁青苍,地灵人杰炽而昌……”的校歌。之后,办学历经坎坷,又遇战乱迭起;特别是日寇侵华,巢城沦陷,学校被迫外迁,原有校舍悉毁于兵。抗战胜利后,学校返城,借夫子庙上课。同时,在定林寺遗址重新建校。1947年暑期,新校启用,并开始招收高中生,学校亦改名为“巢县县立中学”。从此,学校的校址固定,在内战中仍坚持办学,并在解放后逐步兴隆昌盛起来。此校区一直使用至2003年末;之后,学校迁至团结东路新址办学。

一中发展至今,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丰富的文化底蕴。人们现在对她怀有那么深厚的情感,就在于从卧牛山的校园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他们之中的很多人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尤其是学校在1959年的高考中创造了“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的辉煌成就,由一个县城普通中学跻身于全国重点中学的先进行列之中。因此,可以自豪地说,一中在卧牛山曾经的校园是众多校友心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二)

一中的校园建筑是分期建设,逐步完善的。从“官立中学堂”到“县立初级中学”,可谓办学艰难,曲折向前。只是到了抗战结束后,才在毁于兵乱的原址上重建学校,增设高中部,兴办完全中学。此时,各方努力,筹措经费,制订蓝图,于1947年初将“县立中学”的新校舍按规划一次性建成。新建校舍实际上是以后整个校园的教学区部分,整齐、新颖、大方。这对于当时从夫子庙迁入此上课的学生来说,真是天地一新。这个时期的学校布局是,校园倚靠卧牛山,坐西朝东,大门对着大寺巷径达北大街。进校门两旁各有一排平房,左是传达室连体育器材室,右是音乐教室。主要校舍分设在三个阶梯、拾级而上的教学区中。从大门向西的台阶式主干道一直向上至礼堂亦是中轴线,学校的建筑在中轴线两边对称排列。第一层在主干道两旁是两个篮球场(兼操场),沿两个球场西侧建有长长的四级台阶石墙可上第二层的花园;球场北侧上台阶有前后两排平房,是行政和教学办公所用。从主干道上台阶进入第二层后,路两边是南、北两个花园,花园后边分别建有南北向的两排平房(每排设3个教室)和两座六角形厢房(做卫生室和教师办公室),均对称相列,称为中南院和中北院。中南院东还建有几间生物实验室。特别称道的是,从第二层中间上升向西到第三层处建有礼堂(兼阅览室)和图书馆,两侧有两条上坡通道。礼堂朝东的大门前两边是花圃,两株百年丹桂生长其中,平时枝繁叶茂,仲秋开花时满园芬芳,醇香醉人。校园逐步升高,从第二层两端建有两处条石台阶上第三层,这就是上南院和上北院。这里分别对称地建有成方角形排列的4排平房,都是教室。其中,朝向东一字排开的两排平房后面就是卧牛山,用围墙相隔。另外,校区临北大街的天主堂南北的区域内还建有操场和师生生活用房。这样,可以满足基本的办学需要。

解放后,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校舍建设也在逐步增加。1954年,在中北院后面向北的台阶上面建有物理教师张崇琪先生亲手设计的工字型自然科学馆,欧式外形,美观实用;再向北的台阶上面,建有横四竖二的6栋学生宿舍,使学生的住宿条件大为改善。1958年后,在自然科学馆东侧,又建了3栋平房(成倒凹形),作为高三年级自成体系的教学区;同时在其北面建了专为高三学生所用的第7栋学生宿舍。1964年,在原地理园南,从大门右面的排球场(原大寺塔遗址)向北处建设了一座可容纳千人之座的大礼堂兼餐厅,既解决了学生的就餐困难,也为学校大型活动提供了场所。不久,又将学生宿舍区北面的场地改造成为简易田径场。还有,校园里连接各处校舍的道路四通八达,虽在行进中不时走台阶,但也是别有一番风情。这样,在文革之前,学校占地85亩,各项建设基本完善,办学形成规模,能保证教学和生活的需要。唯不足的是,教职工宿舍用房紧张,体育活动场地不够,特别是缺少一个合乎标准的田径运动场。

一中在解放后迅速壮大,从一所传统的历史老校发展成为享誉江淮、蜚声全国的省级重点中学;她依山傍湖的校园也是建设得如此优美而幽雅,令大江南北众多青年学子们所心驰神往。

(三)

一中原来的校园,建在古老的巢城中央,居于卧牛山之腰,环视四周,各处景物尽收眼底:背靠卧牛山,遍山树木葱郁,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可感受盎然生机、野趣横生;东对旗、鼓二山,常迎旭日东升、喜接紫气东来;西邻巢湖,烟波浩渺,可胸存宽广之志,催生浩然正气;南望岱秀晴云,收获春风化雨,尽享宁静清新。回想起我们当年在此读书求学时,秉承先贤为母校的前身——巢湖书院所立的“凭山脊以为堂,士品宜从高处立;藉湖光而作鉴,文风须向上游争”之训导,勤奋学习,铸炼成才,算是尽占天时地利之便。

一中地处繁华的北大街中段,西靠卧牛山,东临环城河,山水相间,闹中取静,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我们在此学习时,便能领略学校四周的科教环境之雅致、文化氛围之浓厚。首先,在校区之外,南有县二中相伴,东临城北小学,北近安大附属工农中学(后为安徽省教仪厂),四周是中小学环绕,可谓是书香圣地,相映生辉。其次,出校门,从北大街折向东的一条街(人民路前身)及其附近,县城文体单位尽设于此。县图书馆、县文化馆近在咫尺,可读书习艺、练就多才;巢县大戏院、巢湖电影院、巢县庐剧团等一字排开,周末看电影、观戏剧极为方便,文艺节目精彩纷呈;县工人体育场、县工人文化宫里,群艺活动欢声笑语,体育比赛热闹非凡,令观众流连忘返。所有这些,给师生的文化欣赏提供了好的去处,使大家的精神生活更为丰富。再者,从北大街向北不远就是县防疫站和县人民医院(也叫三康),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大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较为方便。还有公、检、法三家单位均设在近处,也使学校的治安环境非常稳定,治安事故发生率较低。我们在校读书时,所有门窗均没有安装铁档子,而且很少发生偷盗事故,可能也是得益于此。这也是我们时常念及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校园依山而建,为我们经常上卧牛山学习、锻炼和休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出大门,沿学校围墙边,有一条碎石小路通向卧牛山;另外,在上南院拐角处和学生宿舍处的围墙上还开有通山小门,并且小门平时都是开着,我们可以自由进出、上山游览。卧牛山的环山林阴小道上,同学们经常去踏青散步,怡然取静;后山的凉亭下,山间的石桌、石凳边,大家也经常相聚在那里谈天说地,憧憬未来。而在考前的自由复习时间里,同学们上山后大多是钻到茂密的树林中独自安静地或读书,或思考;累了可以静静地靠在树上休息一下,还可以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舒展一下,显得轻松而有点惬意。爬到卧牛山高处的■望台上,或走到西面的临湖宾馆内,既可近观西环城河处柳条吐绿抽青、荷花含苞待放、芦絮随风飘舞的自然景色,也能远看贾塘圩里麦苗青、菜花黄,犁田耙地、栽秧割稻的田园风光,更想眺望巢湖那烟波浩渺、落日晚霞、水天一色的湖天胜景。校园所在的巢城是“三面环山一面湖”,湖光山色,美景尽收,也为学校增添了光彩。

(四)

一中《校庆简报》第一期上刊载了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吕达海校友写给母校的一封信,他深情地说:“记忆中的巢县一中校园十分美丽,绿树成阴,花圃茂盛,依卧牛山东坡而建的教室呈阶梯状层层而上,甬道、篮球场、田径运动场、自然科学馆、阶梯教室、图书馆、大礼堂,样样俱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校园里洋溢着学习奋进的和谐气氛,我们为能走进巢县一中而深感光荣和自豪!”是的,众多从母校走出去的校友对她怀有那么深的眷恋之情,就因为在这片美丽的芳草地上,我们度过美好的学生时代,我们经历了愉快的学习生活;更难忘的还有老师们的辛勤耕耘,同学们的友好相处。这一切,让我们记忆心中,印象深刻;而其中的载体,就是我们心中永存的校园——卧牛山的校园。在这里,我们留下辛勤攻读的汗水,我们体会劳动锻炼的艰辛,我们感受老师培育的恩惠,我们知晓同学友情的真挚。校园里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又充实,艰苦而又愉快:教室里勤奋学习,实验室里精心操作,花园里默默思考,运动场上生龙活虎,周六晚上结伴逛街与娱乐,周日料理生活时不忘谈天说地、交流沟通。学校里的大型集体活动也经常举行:在操场上开校会、听报告时,大家严肃认真、静心体会;在礼堂里举行文艺演出和节日晚会时,大家又喜笑颜开、欢歌笑语。学校的体育卫生抓的很到位,每天的早锻炼、课间操时,同学们都行动迅速,先跑步后做操,极其认真。环境卫生清扫也坚持不懈,认真负责。特别是周末大扫除,全校一片忙碌。校园的地形复杂,台阶多,空地多,但是经过大家的努力,总是收拾得清洁而又整齐。在这里读书生活多年,对校园中的每一所房屋,每一片花草,每一段道路都产生了抹舍不去的情感。

(五)

历史之路曲折而又复杂,一中的发展也历经沧桑。先是文革时期,学校内乱不已,校园一片狼藉;接着,校园遭到侵占,布局受到破坏。而到了文革后期,因市区上学人数膨胀,原有教室不够,不得已拆中北院,破花园,废操场,以新建教学楼;且又遇到城市道路拓宽改道,大门改至上山的团结路边。同时,为解决教职工的住宿困难,原有的上北院、上南院和学生宿舍的平房大多改为教工住房。文革结束后,学校的元气得到一些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上来,教育也得到恢复性发展。此时,学校盖了学生宿舍、职工宿舍,新建了小型田径场,在原址上对校舍进行了改、扩建和调整,学校继续迈开前进步伐。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间,学校建设又有新的发展,校园形成了新的格局;教育改革取得新的成效,学校恢复了“省级重点中学”称号,又重新走进全省先进学校的行列。在本世纪初,按照重新规划,原校址让给二中办学,学校迁至团结东路重建。如今,学校已在新址建起了现代化校园,正满怀信心开创未来。

伴我青春年华的一中校园,印我成长岁月的环境,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和太深的印象。一中在卧牛山的校园,是我心中永远眷恋的美丽而可爱的地方,她是我心中永存的校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