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氏族谱(重庆支系)

 戴彦宇 2013-09-25

戴氏族谱(重庆支系)

            

  (共四十字)

 

             兴文国朝   ()天显

             元世承宗    克修绍祖

             欣逢圣明    忠良继武

             宜民安邦    泽如霖雨

             福寿长春    荣华万古

:本支系原籍湖北省孝感市麻柳坡始祖为文武公(刘唐氏),后迁居重庆

 

一、戴姓的由来:

——人依田地戈相护,共戴一天乐融融。

戴姓来源有三:

(一)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西周初,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被镇压下去后,周公把商旧都周围地区封给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以后世代相传,至公元前 799年至前766年在位的一代宋过国君,死后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宋戴公的孙辈中,有的以祖父的谥号为姓,就是戴氏。因商朝王族为子姓,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戴氏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孙,以祖父谥为氏。”

(二)出自姬姓。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还有一个戴国,为姬姓。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戴国于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亡国后的戴国子孙,为纪念故国,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姓氏,又形成一支戴姓宗族以国为氏。

(三)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先秦时期,戴氏主要是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汉代,戴氏有徙居豫南者,南迁江浙者,东迁山东者。魏晋南北朝时期,戴氏在江浙一带分布更为广泛,还有的徙居于今安徽、湖北。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戴君胃父子自河南固始随从前往,后在福建落籍,是为戴氏入闽之始。后又有相继迁入今陕西、湖南、江西的。

《元和姓纂》列出的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又据广东蕉岭县《戴氏族谱谯国堂世系源流》载,蕉岭一世祖为戴玉麟,原居福建漳浦县,于元代徙居镇平(今蕉岭)招福乡黄泥崛,子孙蕃盛,传至12世(约当清代),有仁忠、仁恭兄弟一同迁往台湾屏东,13世、14世又有数十人迁往台湾,后裔分布于台湾之高雄、美浓、内埔、桃园、新竹、苗栗等地。清代还有福建戴氏陆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不少戴氏族人移居海外。   

 二、戴氏族谱序

尝闻五伦之道,莫重于九族。盖父生子,子生孙,孙又生子,箕裘绵延,世世相承。此木本水源之义,不可不亟为讲也。吾友戴宠三者,其先本金陵水西门人也,其太高祖贵生公,以直隶州分发到陕数十年,宦游西秦,萍踪靡定。迨后,太高祖宾天、高祖云风,以山水阻隔,水路频仍,难以扶柩回籍,遂安葬于长安之西南乡野孤。继择居于长安之大学习巷,举男子三人。三子即曾祖远峰公也,始就商贾业。凡所营谋,无不如意,而家计渐裕。光绪九年,宠三为其太高祖,高祖、曾祖庭悬“宏谟启后”匾额。举女子三、男子二,长监生应亨公,次应贞公,子承父业,善继先志,性好善遇,岁荒捐粮,赈济全活,甚众。本坊清真寺年久败坏,兄弟二人出资捐修,人皆义之。嘉庆甲戌年,为其母马孺人制锦祝寿,庭悬“金萱永茂”匾额,于道光元年八月间,同月去世。阖坊为兄弟二人庭悬“子高如在,同怀济美”匾额。应亨、应贞公同娶刘门。应贞公妻举四女,一男即集堂公也。道光元年,妯娌二人同月守节抚孤,彼时应贞公妻年方三十二岁,所有教子嫁女,家内一切诸事,皆由己身一人主之,数十年勤俭劬劳,难以枚举。生于乾隆五十五年九月十二日,卒于同治二年二月初五日,享寿七十有五。咸丰元年,妯娌二人同入节烈祠,庭悬“同心抚孤”四字,门挂“敕旌双节”匾额。光绪六年八月,为祖妣刘孺人庭悬“慈慕含饴”匾额。至其父集堂公,持筹握算,货殖亿中,凡所赢余,皆出人意计之外,从此家业倍增,一生重勤俭,服食粗粝,性乐施多,所义举,于戚友之贫乏者,有所求必倾囊助,从无吝容。至今功德,乡里间犹乐称道之。生于嘉庆十六年二月二十日,卒于光绪六年五月十三日。八月间,为集堂公庭悬“永终誉望”匾额。集堂公妻苏氏,所生二子,长子少亡,次子即苏恭人,庭悬“熊丸助读”匾额。其子宠三,生平重义,勤俭传家,本坊清真寺将近坍塌,触目伤之,慨然出金数百两,竭力营修,阖坊立有石碑,以志功德。咸丰六年,入武庠后,捐守御所千总衔,显亲荣身,人以为好善乐施之报。原配米氏,继配摆氏,三配马氏,四配刘氏,五配魏氏。米氏举男子四人,长毓卿读书,壬辰入庠,娶刘门,举一女一男。次毓秀,娶海门。三毓俊,四毓文,俱幼。生三女,长字海门,未于归殁。次归乌门。光绪十七年四月十八日去世,举一男,早殇,仅遗一女,名富女。三归杨门,生一男,名元元。米氏生于道光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卒于光绪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十九年四月,亲友于米氏,庭悬楹联并“阃范常留”匾额。所有摆氏、马氏、刘氏、魏氏,生死年月另记水牌。收存自太高祖,至今二百余年。子孙相传,凡八世矣!他日者,将见麟趾呈祥,螽斯衍庆,从此百代千秋相传于不替矣!是为记。

                     京兆茂才乌日章俊民氏撰

              大清光绪十八年岁次壬辰七月初一日 

钦赐蓝翎四品衔特用府州直隶州正堂愚弟吴铭训

顿首拜书

三、堂号

“独步堂”或曰“避贵堂”:都是源自后汉戴良的事迹。戴良有高才,议论与一般不同。他曾经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举他为孝廉,他拒不接受。再请他做司空,他仍然不干。州官郡官强迫他出任,他就跑到山里躲起来。
另外还有“谯国”、“广陵”、“清河”等堂号。

先秦时期,戴氏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到了汉代,戴氏开始有迁居豫南、江浙、山东等地的。三国至南北朝时,戴氏又有迁居安徽、湖北者。如西汉时的戴遵为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人,戴崇为沛(今江苏沛县)人。又如东汉时的戴就为上虞(今属浙江)人,戴宏、戴封均为刚(今山东宁阳县北)人。唐初,戴氏开始入闽。据《元和姓纂》所列当时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近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等。清代初年时,广东焦岭县一支戴氏后裔迁往台湾屏东,其后分布于高雄、桃园、新竹等地。

四、戴姓历代名人

中国历史上戴姓名人众多,平帝时有任侍御史,时称“关东大豪”的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人戴遵。东汉初有以解经闻名京师的平舆(今属河南)人戴凭,还有官至礼泉太守,“世称儒宗,知名东夏”的刚(山东东阳县东北)人戴宏。东晋有学者、雕塑家和画家谯郡饶县(今安徽宿县)人戴逸,其子戴勃、戴,均善画和雕塑。还有著名士戴达。唐代,戴氏有两人任宰相:戴,相太宗;戴至德,相高宗。还有诗人戴叔伦,画家疵丛。元代有文学家戴表元,诗人戴良。还有画家戴本孝、戴熙,体仁阁大学士戴衡亨,文学家戴第元,史家戴名世。近现代有真菌学家戴芳湖,诗人戴望舒等。戴氏人才济济,在文化方面的贡献较为突出。

戴姓人家郡望在淮同、广陵、清河。

戴名世:安徽桐城人,清代史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刊行有《南山集》,其中有许多明朝正史以外的史事,触怒了清王朝,以“大逆”罪被杀,为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
    戴震:安徽休宁人,清代最杰出的戴姓人物,思想家,学者。他博闻强记,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有研究。他精通古音,立韵类正转旁转之例,创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对经学、语言学有重大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后人编有《戴氏遗书》。他曾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是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首创对宋儒理学的革命。

戴进:著名画家,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境界深远妙处,多出己意。兼工人物、佛像,运笔顿挫有力,设色纯熟有神采,人推明代院体中第一手,有“浙派”之称。
    戴复古: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他长期浪游江湖,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语言自然,是“江湖派”中较有成就的作家。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表达了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能词,风格雄放。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戴逵: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谯郡县(今安徽宿县)人。他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有《释疑论》。他曾为会稽山灵宝寺作木雕无量佛及胁侍菩萨,又为瓦棺寺塑《五世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也别具一格。

戴德、戴圣:西汉时,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戴德,与其侄子戴圣,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皆被立为博士,称“大戴”、“小戴”。他们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是为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被称为今文礼学的“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

汉、满、、回、蒙古、土家等民族中都有戴姓。戴姓人家常贴对联有:

学礼删文,业擅五经。

峻节山高,逸情霞举。

现按人口多寡排列,戴姓居于中国大姓第54位。

五、家乘谱牒

江苏:泰兴戴氏旧志四卷、镇江戴氏家乘约编不分卷、镇江京江赐礼堂戴氏重修家乘六卷、镇江润州黄甸戴氏支谱不分卷、句容戴氏家乘八卷、句容戴氏家乘三十六卷、句容戴氏宗谱三十六卷、常州三宝桥戴氏宗谱六卷、无锡锡山戴氏宗谱八卷、无锡锡山戴氏宗谱十八卷
    浙江:奉化锦西戴氏重修宗谱六卷首一卷、湖州新安戴氏支谱四卷首一卷、常山戴氏宗谱不分卷、常山进国戴氏宗谱四卷、临海杜祈戴氏重修宗谱五集二十五卷
    安徽:休宁戴氏族谱十五卷、休宁隆阜戴氏荆墩家谱不分卷、休宁隆阜戴氏荆墩家谱
    福建:宁华戴氏杏公支系族谱、泉州大庭戴氏家谱、南安诗山族谱、永春戴氏族谱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江西:萍乡戴氏族谱八卷首一卷、评乡萍北夏兰戴氏三修族谱五卷首一卷、戴氏族谱四卷首一卷
    山东:昌邑戴氏家乘一卷
    湖北:崇阳戴氏宗谱
    广东:焦岭戴氏族谱、戴氏族谱一册
    四川:蒲江戴氏谯海谱不分卷、长寿戴氏谱系一卷、江北玉屏戴氏宗谱五卷、中江戴氏族谱一卷、仁寿戴氏十三宗    

六、戴氏家训

家训格言之一:

存心 要忠厚,切勿刻薄。要诚实,切勿狡诈。尤要静养,切戒妄念。

敦伦 在家在国,长幼亲疏,恩义相维,情文备至。谨言 勿恃敏妙,毋字诙谐,一切荒谬戏谑忤人犹显神怒其徵。失仪犹小,遗害者大。凡事关廉节情属疑议者,尤不可轻易。 

寡欲 戒淫一节,储善中,谆谆诰诫,甚详且尽。即正色,亦有戒期,宜常读而时懔之。

惜字 男妇老幼, 皆当奉行,我辈读书,尤宜加倍。学业 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学。勿始勤而终怠,勿泛骛而浅尝。

家训格言之二:

读书好 读书必读五经孟孔之书,及韩柳欧苏之文。能得其奥可为圣贤。诸子百家之书皆可读,毋一暴十寒,欲取科第,则读先正文章。近日时文表判策之类,亦为有益。惟释老之书,异端之说,不可读。此真儒之学也。

行善好 善与恶反,不善则恶。欲行善,先去恶。其势不容立。善无论大小,皆当行之。

做好人 忠臣孝子,为世间第一好人,勉斯二者,其余不难矣。

行好事 大事纲常名教,小事日用饮食,俱有至理存焉。行事在心,行好心斯行好事。

家训格言之三:

()首尽孝道

孝之大端,曰立德、曰承家、曰保身、曰养志。其间贫富不齐、财力各异,要当随分随力,尽所当尽。使亲有慰悦心,勿使亲有觖望心。孝为百行之原,舍此不务,万善皆虚。自宜激发天良,勉图报德。

()次敦友爱

杳杳人寰,同胞几个。田产易得,骨肉无多。此而不免差池,安望更有真心。交处朋友,宜相亲爱,切戒嚣凌。融了家庭内嫌隙,化却性情上偏私。推而伯叔族亲,皆当矢爱敬循礼法。

()次训子弟

人生善恶,基在童蒙。迪以诗书,养其廉耻,成于遵循,败于放肆。倘姑息容纵,爱之实则害之。

()次睦乡党

械斗之事, 乡曲常多。端由见理不明,遂为血气所使。况一言一事,起于细微。忍之则平,激之生变,甚至亡身及亲,后悔无及, 能不谨哉。须知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然之理也。

()次务勤俭

人生不可游手好闲,无论士农工商, 各执一艺。尤当节俭,量入为出,俗尚奢靡,不可效尤。即妇女,亦须勤纺织,省闲费。

()次正术业

一切不正之业,赌博之事, 当视为鸠毒,尤不可好。行非义,作奸犯科,国法不容,天诛难免。

()次饬品行

毋学狡诈,毋为邪僻,存其本心,行以礼义。

()次养性十青

   毗刚毗柔,禀赋各别。要当资广识见,勿使囿于一偏。七情之发,惟怒为遽。众逆之加, 以忍为上。不可外托和平,中怀险诈。大凡中正和厚者,人皆爱之,天亦福之。

()次戒淫行

各善书,谆谆诰诫, 自宜遵行。万恶之首,言之懔懔。

    ()次去贪欲

—富贵贫贱,本乎天命,人能勤俭积德,穷不终穷。倘疾已贫, 习为欺诈,甚则攘夺,讵知求之不得,且有后灾也,试问世间,奸狡之辈,谁者与发耶。

上列十条,言之则易,行之则难。然虽曰难,实如大路康,人所可至。然则人自难之耳,可弗勉哉。

    (丙戌年冬月,戴氏重庆支系第十五代孙戴彦谨记于中国凉都·六盘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