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藤属,萝藦科,约20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约53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许多种类可入药,如白薇、徐长卿、催吐白前、大理白前、柳叶白前等都是几种常见的药材,闻名国内中草药市场。
![]() 常见的白前草又称柳叶白前或水杨柳,为常用野生植物药,以其地下根茎和根部入药,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等功效。白前作为一味降气止咳化痰药,可生用或密炙用,在民间应用广泛。《本草衍义》曰:“白前,保定肺气,治嗽多用。以温药相佐使,则尤佳”。《本草纲目》曰:“白前,长于降气,肺气壅实而有痰者宜之。若虚而长哽气者不可用。张仲景治嗽而脉沉者,泽漆汤中亦用之”。 ![]() 过去作为白前草药的来源依靠野生资源,但长期存在的同名异物现象,使混淆误用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与同科同属的白薇,互相颠倒使用比较普遍,自20世纪80年代后,此类现象墓本纠正。70年代前,全国白前产销量在10万一20万kg之间。70年代后,销量稳步上升,年销量常在25万一35万kg,野生的产量却时高时低,1978年收购量曾达54万kg,一般年份不过20万一30万kg,货源时紧时松,经常产不足销。
![]() 为了提高柳叶白前产量和质量,湖北省中药材公司经中国药材公司批准,于一九八三年十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在新州县(现新洲区)召开了“白前草野生转家种技术成果鉴定会”,取得圆满成功。80年代初,江西、湖北引野生为家种成功,80年代中期两省家种白前年产量都到过40万一50万kg,满足了市场供应。野生白前产区虽大,但零星散生分布,没有成片资源,采挖费工费时,劳动收益无保证,所以,90年代后,家种白前仍为市场优势。
现在全国年需量在60万-80万kg,随着中草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每年逐步增长。近两年来,中药材泡沫飞速膨胀,价格暴涨数倍甚至数十倍。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核心官方网站宣布了《2011年4月市场价格同去年同期比拟监测呈文》。显示,在所监测的包含中药材常用的大批品种在内的537个药材品种中,与去年同期价格比拟,升价种类有399个,占总量约74%。其中,涨幅位居前三位的分辨是五加皮、太子参、白前,涨幅均超过了400%。
![]() 游资炒作很大程度上助推了中药材价格的上涨,不少商家的囤货,导致了部分药材的货源短缺,价格上涨。专家表示,中药材现在正处于10年来最快最猛的涨价时期。业内人士称,近年中药材供不应求的局面又引来不少游资炒作,形成了又一股助推中药材涨价的力量。
![]() 中药材大多起源于天然成长的动物或动物,鉴于中药材的大小、外形各不雷同,炮制的火候也因此不同,加之中药材的取材能够是植物的根、茎、叶,乃至昆虫矿石,所以很难对中药材的加工进行同一的机械化操作。相对更多是依附流水线和粗放化生产的西药而言,中药材手工操作的特点就须要大量劳能源,劳动力价格上涨,也推高了中药材的市场价格。
另外,近年来频发的做作灾祸及气象异样也导致了中药材的减产,减少了供应量。尤其作为中药材的主产区的西南地域,由于气象影响多种药材减产。
![]() “炒房不如炒药赚”这是前两年药商们常说的话,但是经过了两年多的大牛市之后,中药材开始进入跌价周期。由于去年价格走势较好,高效地刺激农户大量种植。2011年下半年受新货上市冲击影响,整个中药材市场行情下滑幅度较大,其中降幅最高的就是白前,高达48%。这种供求关系的变动也急剧地导致白前价格的波动,市场有效需求量仍然逐年小幅度增长。
关于白前的谜语
东方未明(打一中药名);有言在先(打一中药名)
关于白前的中药名对联 他乡遇故知,生地见喜;少壮不努力,首乌白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