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研面试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9-26

记得那年高老师大学将要毕业,到对门宿舍去玩,发现宿舍的空气极其沉闷,所有的人都吊着脸像和人生气。我问缘由,一人甩给我一大沓纸,是每个人的毕业鉴定。那时的毕业鉴定由宿舍的室长写,他们屋的室长是我老乡,一个极忠厚老实的人,平时同学关系也不错。我看那些鉴定,写得极认真极客观,可以说把每个人的优缺点说得中肯到位。但同学们不满意的就是这个中肯到位,因为那时,其实现在也如此,说他人短处的时候都是用词极委婉的,说了一分你往十分上理解肯定没错。在这种文化下,极客观中肯就是错了,因为阅读者会以数量级放大那些缺点,这会影响对那个人的使用,甚至有可能害人一生。

许多时候,我们对话的理解是要看语境的,同样一句话,在不同语境下会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说——这也是最近在微信上看到的段子,一男一女外出办事回来,大白天到一家门口了,分别之前到家的那位邀请:到家里喝杯茶?这是个分别之前的客套话,要是被约着实收了,真跟人家上去喝水,那是要多讨厌有多讨厌,要多尴尬有多尴尬。正确的应对是:改天吧,我还有事。

但如果这场景是安排在半夜,那就是极强的性暗示,也真有人不懂这潜规则差点吃了亏的。

面试,包括保研面试,是要说服面试者录取你,如果你老老实实地客观中肯,你的毛病到了面试官耳里会被放大,即使面试官明知你这孩子太老实了,他会把对你的负面评价缩小,但负面评价是肯定的了。

这就好像一个男孩向女孩求婚:我这人家无余粮,自己无责任心,爱抽烟喝酒耍牌嫖女人,你嫁给我好吗?这男孩肯定是有病,要是女孩居然答应了只能说明女孩病得更甚。不是正常人作派。

所以,说服面试官是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委婉消除自己缺点的负面影响,而不是相反。

面试时有个女孩,以及其流利的英语口语征服了面试官,其实她六级不过520多分,但她说那是她发挥失常,她准备再刷六级,怎么也要600分以上。因为有流利口语垫底,没人认为她是言过其实。多疑的老狐狸如高老师,在当时也被折服,不只是她的口语,还有她的不服输的劲头。她表现的正是老家伙们对青年人最赞赏的地方,而且她没有说什么夸自己的话,但把自己夸得极其彻底,不由人不给高分。

但有个男孩,表现了同样的自信,只是他表达方式欠了——上一个同学很优秀,但我比他更优秀——确实上一个同学表现的特别优秀,现在想来也许是面试技巧很到位,也许是他的表达赶巧了。大家对这同学赞赏的情绪还没下去呢,突然有人大脚丫子踩过去了,反正的第一反应是这人怎么可以踩着别人往上爬呢?马上对他反感,然后是各种挑毛病,他也确实有毛病可挑。其实现在想来,这两个孩子差不太多,我时候甚至查了一下面试官们对这两个人的评分,对后一个孩子的评价也不低,但确实有明显差距。

面试这形式有利有弊,利是客观考试展示不出来的一些特色可以在面试那里充分体现,弊是有面试技巧的有可能一下蒙住面试官。对于应试者,只能是充分发挥其利,避免其弊。其实你们当年有学姐做得就相当精湛,她面试完了之后把差不多所有面试老师都迷倒了——只有高老师一个人清醒,因为高老师看中的一个男孩子眼睁睁就要被这女孩子踩下去了——于是做最后挣扎,小声嘀咕,这女孩要上就都是女孩了。结果是,其他四个面试老师齐声呵斥,不许性别歧视。其实,很客观地说,那个女孩子真没男孩子优秀,因为高老师和那届学生比较熟,了解内幕,但面试的表现真是可以拿人。

这次面试,有些同学其实很优秀,但拉里拉杂说了一大堆,不在点子上,表现得很平庸。这第一说明他不能正确理解面试老师的心态,第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第三是没有综合能力。还有个女孩子,上来就一点自信没有,拼命解释自己不足的地方,其实她的不足她自己要不说面试老师根本就不知道。就算说了,她那些不足也就是相对她自己其他优点弱一些,凭她的成绩可定,那些地方仍然是不错的,要是有名师点拨,还是有变短板为长版的机会。可是,自己都给自己如此负面的评价,要外人为之奈何?

学校的好处,就是有很多优秀的同龄人可以相互磨砺,有很多师长可以请教。自己感觉不行的,为什么不和自己的同学好友商量一下,为什么不来请教老师,比如说高老师。我记得我曾经遇见过一个有同样忧虑的同学,但是他知道找我,我们坐在一起分析他的优缺点,最后这同学表现特别的好,可以说毫无悬念地入选免推并且在一大牛导师门下做得不错。

30%比例的保研面试,20%比率的录取率。应该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对这次失败的同学,也许是你真的技不如人,也许只是面试技巧欠佳。无论如何,正确总结经验教训,下次不要出同样的错。毕竟,你们以后还会经历各种面试,不要一次次地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