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收遗产税要避免让老实人吃亏

 弟朱三千 2013-09-27

9月23日,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在一次讲座上透露,征收遗产税的相关方案已初步草拟,将由高层讨论并决策。

征收遗产税恐怕是大势所趋,从各国征收情况、二次分配、鼓励创业等角度考虑,均需要推出遗产税。2013年2月5日,国务院同意并转发《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第四部分第15条明确表明: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问题。政府从未说过不征收,只是要在恰当时机推出。

所谓恰当,前提是要厘清几个疑团。任何重要的税收都会引发对公共财政的质疑,征收遗产税的前提是建立详尽、透明、便于监督的公共财政体系。我国目前有相当大部分属于家族养老模式,征收遗产税将引发养老担忧,政府在征收遗产税的同时应公布未来切实可行的养老改革方案,以杜绝民众后顾之忧。

遗产税的起征点是多少?按照2004年9月公布的《遗产税条例草案》第七条,遗产税的免征额为20万元。目前居民最大宗的投资品是房地产,市价低于20万的房产如凤毛麟角,也就是说,几乎所有家庭都与遗产税相关。今年3月2日,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发布《遗产税制度及其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中期成果报告,认为开征遗产税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征收,也就是最迟在2015年征收,起征点定为500万元。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起征点是否需要与货币贬值速度挂钩,以实现真正的公平。

征收遗产税风声乍起,规避现象已经发生。在信用不彰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堵住征收时的漏洞,以免老实人吃亏,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对富裕人群而言,规避遗产税非常容易。富豪用开办企业的方式向海外转移资产,不仅不会受到惩罚,还会得到鼓励。我国香港特区开征遗产税导致移民潮,不得不在2006年取消遗产税,但香港富豪通过信托基金、通过全球投资等渠道避税的现象,恐怕也将在内陆重现。

购买高额保单也是规避遗产税的有效途径。去年12月,曾有传闻深圳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包括开征遗产税,当时央视《经济信息联播》采访了深圳多家保险公司,咨询“保险避税”的企业主明显增多,一些具备这种可能性的保险业务也开始火爆起来。

其他国际通用的避税方式还包括家族信托基金,以及设立慈善基金。华人圈中富裕的家族基金不在少数,一些投资机构专门服务于这些家族。国际上最负盛名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两百年来财产不散,家族基金会以及出色的投资能力功不可没。设立慈善基金是转移财富的好办法,富人慈善当然是好事,比尔·盖茨与巴菲特均大笔投入慈善事业,我国如牛根生等也大笔捐赠。不过,考虑到慈善乱象,若捐赠避税又在后台拿回,对这些人该怎么办?

中国文化讲究养儿防老、财产传儿,遗产税的潜台词是公民社会化,即让政府与市场解决养老问题。基于这一考虑,建立相对公平的社会,以防贫困代际传递,就成为当前的重中之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