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争”后遗症

 tuzididie 2013-09-28

  从来信得知你终于在奥克兰为安妮找到了稀有的“考试冲刺班”。安妮今天打电话告诉我,辅导老师说,上了她们的补习班,考场上的感觉基本是无敌,甚至白人学霸也难和他们打造出来的毕业生抗衡。听到这个消息,一方面让我为你们长舒一口气,毕竟刚到国外,人生地不熟,孩子也算是有了落脚的地方了,另一方面我也产生了一些题外的想法。

  说起考试,让我想起两年前琳达参加国内中考,在她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事情。当时教委为了给孩子减负,规定学校只能给孩子们使用一本习题集,可是为了孩子们在中考中能取得最好的战绩,基本是每个学校都会选择两本以上的习题集让孩子们练。逢上级来查,据我所知无一例外,各个学校都会要求孩子把多余的练习册交上来,暂时锁在老师的柜子里,等检查组走了再解除“警报”。几乎所有的孩子甚至家长都很乐于加入到这个猫和老鼠的游戏中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合谋也确实使孩子们在中考中受益。拿到满意的成绩,没有人会再提起那个不那么经得起推敲的做法,倘若有人为此抱怨,相信也定会有家长为这种紧急状态下的非常手段站出来辩护,甚至指责抱怨者没有良心。想想也是,谁会在战场上还讨论开枪动武的是非呢?无疑,在孩子、老师、家长的脑子里,考场就是战场,因此,为了在战场上获胜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都是可以理解的!

  清早,开车上班,灰蒙蒙的空气令人窒息。广播里热议的是未成年人L某某涉嫌强奸案今天要宣判的消息。同样是孩子的母亲,我多么庆幸自己此刻正在扮演的是旁观者的角色,但也确实有一个疙瘩在心中盘结:一个十六七岁的未成年人,为了在这场官司中获得无罪的结果,他一定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律师出于战术考虑的不少善意的“指点”,而孩子的父母亲,此时,一定也无暇顾及为儿子一生着想、做一个诚信的人的战略思维。这个时刻,官司的输赢是头等大事,当然不会有人去考虑这场“战争”将要留下的后遗症,但它的确会为这个少年的将来埋下阴沉的伏笔。

  不过,这个案子后果再严重,受伤害的其实也只是有数的几个人而已。而我上面给你讲的那个老师、家长与孩子们的合谋“游戏”才真叫人痛心!暗中自问,我们齐心协力制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环境呀?这样的环境与今早出门见到的雾霾空气有一比,人们不会立即中毒倒地,但对于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个民族却都是灾难,只不过慢性而已。我不禁追问:是什么力量让现实中的孩子都浸泡在这等污浊的空气里?以我们成年人现有的智商,我们不会分辨不出这样的阴霾即将造成的后果。

  怎么说着说着,成了忧国忧民了。其实我更想说给你听的是,人的一生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要经历的考试有无数场,如果我们把每次考试都当作一场要定人生输赢的战斗来对待的话,我们原本很自然的生活路径就会沿着扭曲的轨道前行。紧急状态下的很多无奈的手段若是成了我们谋生方式的常态,对于孩子未来思想和行为的指引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导读,我想,我们这些成年人是应当有所预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