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作家和退稿

 readgoodbook56 2013-09-28
曾获得过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路遥二十八岁的时候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投了二十八家刊物都被退了回来,后来他有点气馁了,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投向了第二十九家刊物,并对别人说,如果还不受理,那就将它付之一炬吧!没想到,这篇小说竟然大获成功,并且获得了当年的“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从此,路遥也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

  被誉了“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走上写作这条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第一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被十五家出版社拒绝过,作家当然很受打击,甚至将手稿扔进火中,要不是他夫人眼疾手快,将稿件从炉火中抢了出来,也许世上就少了一位天才作家了。

  美国著名作家史蒂芬·金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位工人而已。他没成名前和妻子以及孩子住在拖车房屋里,孩子犯病了,他只能把电话线给拆了,以便省点钱给孩子买抗生素。他虽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写,可是编辑们并不欣赏,退稿的信件基本上是公式化,他有点灰心丧气了,将自己的手稿扔进了垃圾筒,幸亏他妻子还在支持着他,她把它们捡了回来。“你不应该中途而废,”她告诉他,“特别在你快要成功的时候。”终于,他又坚持了下来,并且发表了那部使他成名的作品《嘉莉》,你应该听说过它,那是一部很经典的恐怖小说,后来销了五百万册,并搬上了银幕,成为七十年代最著名的电影之一。

  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好多,就是让我编成一本书也是可以的。

  基本上没有一个作家没有遇到过退稿的经历,就是伟大的作家的伟大的作品有时也不能幸免。如D.H.劳仑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杰克·伦敦的《生活的法则》,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福克纳的《圣殿》等等,他们中间哪一位不是世界文坛上耀眼的星,这里面哪一部著作不是光辉千秋的传世之作?

  这说明什么呢?

  作家的门槛是不高,从事这个行业并不要求所谓的高学历,只要你有兴趣都可以一试身手。可是作家的门槛又很高,并不是对写作有点兴趣就一定能成功。每位真正的作家背后都有一段艰辛曲折的经历,就是退稿的痛苦也足以使某些意志不坚的人退缩了。(当然,这里不包括某些所谓的迎合某些人低级趣味的“作家”,那些人写着一些粗制滥造的文字,也许他们并不能冠以“作家”这个光辉的称号吧?)

  有某些个作家甚至因为承受不了退稿的痛苦,而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获得1981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约翰·肯尼迪·图尔就是其中一位,他写的唯一的长篇小说《傻子的同盟》频频被退稿,他一时想不开,就开枪自杀了,年仅三十二岁。后来,他的母亲没有放弃他的稿件,四处为他奔波,终于使这部作品得以问世,并获巨大成功。只是作家已经看不到了,如果当时他能挺过来,亲自迎接他的成功,那该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啊!也许作家会受此鼓舞,再接再励,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呢!可惜的是,这只是如果而已。

  作家的才能并不是天生就有的。伟大的作家之所以伟大,他们的作品之所以不朽,那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成为伟大的作家,自己能写出伟大的作品。“人之所以有能力,是因为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因为自信,他们会克服一发困难,哪怕是被某些编辑和审稿人对自己作品否定的“退稿”。

  遇到一点事情就退缩,就想放弃的人,是绝对不适宜做一个作家的。有位作家接连七十四次被退稿,可是他竟然还是充满热忱地接着写下去,终获成功。我们这才经历过几次失败,就对自己否定了,就想放弃了。

  对一个立志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来说,退稿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许多人的热忱就被退稿这个事实无情地浇灭了。说实在的,他们其实是很可怜的。文学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是最爱。一个人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接着去做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且还把它当作终身事业,而且还要逼着自己努力做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头来,他们还是会觉得不开心,觉得人生虚度。

  这又是何苦呢?人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呢?退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毁灭性的自我否定,从而丧失自信,停滞不前,也失去了勇往直前的勇气,而这些恐怕也不能全归之于退稿吧?不正是自己的想法决定了自己的行为吗?

  其实,退稿算个什么东西啊?自己作品的好坏又怎么能让几个编辑说了算呢?如果你坚决认为你自己有能力,写出来的东西绝对值得一看,那就投出去吧!一家不行,就就改投第二家,如果第二家还不行,那就改投第三家,如果还不行,那就投第四家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