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孟湖 以及小孟湖刑场的老故事(西门三炮子原创

 垂钓渔公 2013-09-29
.


小孟湖   以及小孟湖刑场的老故事



小孟湖在镇江西门城外,它的东边是瓦瓷山,西南面是阳彭山,在这两山的脚下形成了一个小湖泊,清代人们称这个地方叫“梦湖”,为什么叫梦湖?据说这梦湖的西南面,是明清时代的刑场,一些犯了死罪的犯人押到这里杀头。这梦湖上面搭了一座木桥,叫“断魂桥”,断魂桥的前边有一个饭店,叫梦湖饭店。据说犯人杀头前,就到这饭店“嘬”一顿,这饭店提供的饭菜和平常家宴一样没什么特殊的,特殊的是它提供给死刑犯的酒,只要死刑犯的家属花点钱,买癞蛤蟆、中草药泡制的酒,让犯人临刑前喝下去,犯人立即就进入梦噱噱的状态,可以减少痛苦,这“梦湖”的地名由此而来。
到后来,清末民初,镇江修筑铁路、大照电灯公司架高压线,把梦湖填了不少,老刑场给废除了,地名也变成“小孟湖”了。
老底子镇江人戏谑他人,经常说,“请你到梦湖饭店嘬一顿,怎样?”指的就这事儿。
50年代,我家住曹家巷地方,旁邻一个蛮好的四合院,那家人经常晾晒家中的皮袍子,跑到他家玩,看见他家里的家具陈设蛮全的,冬天的时候,待在家里的老人小孩一人一个手炉、脚炉,身上全部裹着老羊皮的袍子,我那时候是小孩子,没禁忌在他家乱转,跑进房间的马子巷竟发现一把带鞘的大刀。回家告诉我母亲。母亲说那人家老早是镇江小孟湖有名的“刽子手”,在衙门里当差,现在靠放高利贷生活,我们家借了一点钱,把养了一年的肥猪卖了,才把帐还清。
小孟湖的老故事,在1980年市革会组织地名调查时候,我对一些老人的讲述作了记录。
在此再摘录一些文字资料,补充这地名的来历含义以飨读者:
晚清,镇江府丹徒县衙门的法场,设在镇江城外阳彭山下,有一次在此处决二名犯人,《申报》于1886年(清代光绪十二年二月十三日)报道了这一新闻:
初五日午刻,京口决犯二名,一为李寿生,一为刘须利,均湖南人也。初由狱中提出过堂标绑,有好事者用酒和冰片使之饮,刘不但不饮,反行咒骂,施以敝轿舁行,经监斩官督同兵役护送至法场。将及阳彭山,刘顾谕刽子手曰:“朋友,尔动手快利些,毋使我受痛!”刽子手颔之,及行刑疾挥一刀,观者皆拍掌呐喊,营兵亦燃枪示威,讵意刀误,误伤耳根,头未落地,刘反顾曰:“我与尔何怨,竟如此相待?”即含血向刽子手一喷,淋漓满面,都作猩红色,刽子手愈慌,连斫九刀,头始堕地。斩第二犯,即易他人,一挥而头落,不似李之恶作剧矣,闻此二犯乃去冬抢劫鲇鱼套余姓家及图奸未成也。监斩官验过首级,即诣庙拈香,排衙解秽。
《申报》这则社会新闻,记叙比较详尽:例如犯人行刑前,要饮“酒和冰片”,传说可使犯人精神麻醉,失去知觉;又如犯人行刑后,官员人等要“诣庙拈香,排衙解秽”;再如对犯罪者的量刑等。这些记载折射了当时的社会法制和风气,有助于了解晚清镇江的刑狱事务,由于记事人(记者)写得有声有色,读来颇具传奇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