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斩首全过程:行刑不用刀程序复杂第八道直接把犯人吓瘫

 大俗人精舍 2017-06-22

斩首是古代一种死刑方式,自夏代起便被列入刑法,称为“五刑”之一。因为行刑事关重大,所以古代每次行刑,都是一次小型军事行动。行刑之前,军队要提前到刑场戒严,以防有人劫刑场。到了清朝,行刑更加规范,有一套程序,很复杂。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斩首行刑时,用的不是刀,而是双手剑。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清朝斩首的全过程。

第一道程序:刽子手磨刀。朝廷处决犯人之前,首先要通知刽子手。刽子手接到通知后,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一项工作就是磨刀,把刀磨得越快越好,以减轻犯人痛苦。清朝刽子手用的斩首兵器是双手剑,比一般的宝剑宽大,双手持握,劈砍力度相当大,可以一剑斩落首级。

第二道程序:提刑。要处决的犯人都关在死囚牢,全都是经过一审判处“秋后问斩”的,秋后问斩始于唐代,因秋冬肃杀之气最重,故选在此季。行刑之前,要先把犯人从死囚牢提出来,最后过一次堂。

第三道程序:宣判。就是最后一次过堂,宣布对处决犯人,相当于如今的公判大会,此时的犯人已经没有申诉的机会了,宣判只是通知一声。

第四道程序:游街。宣判结束,要把犯人装上囚车,在全城主要街道游街,以达到警示作用。

第五道程序:押赴刑场。游街结束,将犯人再装上囚车,直接押往刑场,如果刑场比较近的,直接步行押往刑场。如果犯人受过大刑走不了,还要有人用筐抬着去刑场。

第六道程序:验明正身。行刑之前,要对犯人验明正身,以免杀错人。这个时候,是犯人心里最受煎熬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提心吊胆,因为验明正身后,就离死不远了。

第七道程序:监斩。行刑之前,负责监斩的官员要提前到场。这个时候,刽子手也已经到场了,只等午时三刻一到行刑。之所以定在午时三刻,是因为那时日在中天,阳气最重。

第八道程序:准备行刑。到了这一步,犯人就死到临头了。行刑时一般都由两个刽子手进行,一个是主刀,一个是助手。主刀高举斩着剑于犯人头顶,因为到了这一步,犯人大多被吓瘫了,助手要揪着犯人的辫子,以保证其头伸直,等着监斩官命令一下,便一剑下去,人头落地。

第九道程序:行刑结束。刽子手行刑结束,要高举宝剑,报告行刑结束,而后是家属运尸,整个行刑过程到此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