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 奥林巴斯OM-D E-M1海外评测 发表时间:2013-09-30 来源:色影无忌 作者: 编译 点击数: 82 责任编辑: marlene 9月,奥林巴斯推出的旗舰级无反相机“OM-D E-M1”堪称E-5的继任者。其采用无低通滤镜 CMOS和全新TruePic VII图像处理器,以及完全兼容 4/3 系统镜头性能的“DUAL FAST AF”对焦系统。此外,还采用镁合金机身,具备防尘、抗冻、防水滴性能,并且添加了Wi-Fi功能。预计10月上旬发售。
日前,日本DC Watch 网站率先为我们带来了OM-D E-M1的试用感受。为方便大家深入了解这款产品,我们编译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在外形上,E-M1沿用了E-M5的外观设计,最显著之处在于采用了类似于单反一样的宽大手柄,大大提升了手持的舒适度。搭载另售的电池手柄HLD-7,男生的大手在操作时也非常顺畅,再配备M.ZDED 12-40/2.8 PRO镜头,相机整理的平衡感非常不错。此外,也增加了与重量级4/3系统镜头配备使用时的稳定性。HLD-7手柄上配备了两个拨盘和两个Fn按键,为纵向拍摄时提供快捷的操作性。
在性能上,E-M1采用1628万像素Live MOS传感器,传感器尺寸为17.3×13.0mm,与E-M5和E-P5的一样,最大解像度也同为4608×3456。但与实际拍摄画面相比,E-M1的视角稍微宽广一点点,图像尺寸也大少许。
E-M1的亮点之一是传感器内置相位差检测像素,可以进行37点相位差AF。全新的TruePic VII图像处理器,优化了算法,支持镜头信息或光圈信息,修正了倍率色相差,增强了锐度,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原有的4/3系统镜头的实力。此外还能去除由于无低通而产生的摩尔纹问题,提供自然高品位的描写能力和高解像力。
亮点二,E-M1采用了与VF-4一样性能的EVF电子取景器,拥有236万像素,1.48倍的放大倍率(等效135画幅为0.74倍)。它可以根据拍摄环境自动调节亮度,在背光环境下会增强背光显示,为使用者带来更细节的画面显示。
EVF右侧的两个黑色小圆点是眼睛感应器。左侧的按钮是液晶屏和EVF的切换按钮,长按即为EVF自动切换设定。
E-M1同样拥有液晶屏和EVF自动切换功能。但若想取消自动切换,可以将液晶屏收起,这样进行触控操作时,就可避免相机自动切换至EVF。此外,用户使用触控液晶屏做腰平取景时,EVF旁的眼睛感应器不会运作,以免相机误将靠近中的腹部当作眼睛看待,将取景信号传至EVF。
E-M1采用单卡槽SDXC/SDHC/SD,保存JPEG格式最大尺寸图像时平均每张图片为6.9MB,RAW格式每张图片为14.1MB。使用8GB存储卡时,RAW+JPEG格式下最多可以拍摄380张图片。配备了与E-M5和E-P5同样的BLN-1锂离子充电器。
模式转盘的锁定设计比较特别,锁定键以一按解锁,然后再转动键盘,不需一面按着锁定键一面转动来调校模式。
亮点三,E-M1是奥林巴斯首款配备了相位检测+对比度检测的混合对焦系统的相机。其拥有81点对比度检测AF和37点相位检测AF。搭载M4/3镜头进行S-AF时使用对比度检测AF,进行C-AF时还可以使用相位检测AF。而结合4/3镜头进行S-AF、C-AF时均采用相位检测AF。
E-M1内置全自动HDR高动态范围拍摄功能。相机会先拍摄四张不同曝光度的相片,然后自动生成一张HDR作品,将景物的光暗细节一同保留下来。全自动HDR拍摄功能可细分为“HDR1”和“HDR2”,相对图像自然的“HDR1”,“HDR2”的相片反差较低,能营造出不同效果的拍摄风格。此外,还提供了“延伸LV动态范围”功能。
新功能色彩创作工具“Color Creator”也非常有趣,可分别以30级和8级调整色相和色彩饱和度,前面的拨盘调色调、后面的拨盘调饱和度。用户可以一边拨动拨盘,一边在EVF中看到色彩变化的效果。利用这项工具用户可以创作出极具个性的、独一无二的影像效果,发挥对颜色的无限演绎。
此外,在AF追踪连拍模式下,本机最高可以6.5fps速度连拍54张RAW格式图片;在S-AF模式下,更是以10fps的惊人速度连拍41张RAW格式图片,连拍速度堪比高端单反。并且,融入了OM-D和PEN系列的专业性能和特点,例如:1/8000秒的快门速度、ISO LOW设定、峰值对焦、进阶Live Bulb模式以及五轴防抖系统等。
与E-M1一同推出的超大光圈标准变焦镜头“M.ZD ED 12-40/2.8 PRO ”,预计11月下旬开始销售,推荐价格为112,350日元(约6893元人民币)。
E-M1与E-P5解像力的比较(点击小图查看大图,以下相同)
本次测试搭载了14倍大变焦镜头“ED 50-200/2.8-3.5 SWD”进行远摄端拍摄。镜头在MF模式下少许跑焦现象(AF模式下跑焦更严重)。相比合焦在电视塔上的E-M1,E-P5合焦在画面左侧的大厦上,对焦精度相对更准确些。
E-P5在F4光圈值上画质表现最佳,受折射现象的影响,从F5.6开始解像力开始下降,F11之后更加显著。E-M1与E-P5的表现差不多,但F11的画面比E-P5的表现好。以画面左侧的大厦比较来看,光圈全开下E-P5的画面更锐利,但光圈收紧至F5.6后,E-M1的解像力较E-P5有明显的提升。
感光度的表现
E-M1可以提供ISO LOW(相当于ISO 100)的最低感光度,还可以将感光度扩展至ISO25600。相机在ISO800模式下,画面开始出现噪点;使用ISO1600模式拍摄时,由于高感光度降噪处理的影响,画面会丢失部分细节。
全自动HDR高动态范围拍摄功能
新增的全自动HDR高动态范围拍摄功能,会先拍摄四张不同曝光度的相片,然后自动生成一张HDR作品。相对图像自然的“HDR1”,“HDR2”的能营造超现实的图像效果。
色彩创作工具Color Creator
该功能可以通过前拨盘和后拨盘调整色调和色彩饱和度,还可以从“Fn2”按键中快速进入功能菜单内进行操作。
测试样片欣赏:
图片1:相机自动修正失真和像差,保证成像中线条笔直。 E-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 3,456×4,608 / ISO400 / F4 / 1/100秒 / 12mm
图片2:光圈全开时对焦点非常锐利,虽然焦外虚化有点偏硬,但作为变焦镜头这样已算不错。 E-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 4,608×3,456 / ISO200 / F2.8 / 1/800秒 / 40mm 图片3:远摄端光圈全开时的画面。 E-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 4,608×3,456 / ISO200 / F2.8 / 1/160秒 / 40mm
图片4:得益于ZERO镀膜技术,画面有效减轻鬼影、眩光现象。 E-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 3,456×4,608 / ISO200 / F3.5 / 1/5,000秒 / 21mm 图片5:该镜头拥有相当于135画幅的0.6倍放大倍率,从而获得不俗的微距拍摄能力。 E-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 4,608×3,456 / ISO200 / F2.8 / 1/500秒 / 40mm
图片6:使用上下翻转屏,采用低机位角度拍摄的画面。 E-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 4,608×3,456 / ISO200 / F2.8 / 1/800秒 / 40mm 图片7:内置5轴·5级防抖,即使采用高难度拍摄姿势也能确保画面的稳定性。 E-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 4,608×3,456 / ISO400 / F4 / 1/8秒 / 16mm
图片8:无论是横向或纵向手持相机,翻转屏都能轻松取景。 E-M1 / 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 4,608×3,456 / ISO400 / F4 / 1/80秒 / 30mm 图片9:搭载4/3镜头时,显得有效头重脚轻,但加上HLD-7后,就均衡了相机整体的平衡感。AF速度也算快捷。 E-M1 / ZUIKO DIGITAL ED 14-35mm F2 SWD / 3,456×4,608 / ISO200 / F5.6 / 1/125秒 / 14mm
图片10:相位检测AF提升了F2.0大光圈镜头的AF精准度。 E-M1 / ZUIKO DIGITAL ED 14-35mm F2 SWD / 4,608×3,456 / ISO200 / F2 / 1/640秒 / 22mm |
|
来自: 遇8866 > 《奥林巴斯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