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溪山揽胜图

 闯王兄弟 2013-09-30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43期   作者: 李晖


图1 溪山揽胜图

明代中期及以后,文人画有了较大的发展,各种流派风起云涌,官方的“院派”之外,以戴进为创始人的“浙派”,以吴伟为代表的“江夏派”,以沈周为领军人物的“吴门派”等等,各派之间各显神通,争奇斗艳。而影响最大而又最为深远的,当属“吴门派”。“吴门派”以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元四家”为宗,但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不同的创新,因而繁衍出“吴门派”中的不少支派,以致各种面貌名家四出。师法“吴门派”首任掌门人沈周的众多画家,更是在师法中另辟蹊径,以各自不同的特色作品展现于画坛。明代中期的谢时臣,就是这样的一位“特色”画家人物。

谢时臣,字思忠,号樗仙,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卒于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一生经历了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三朝的完整岁月,享年80岁。勤学苦读,工书善画,但一生不仕,终身布衣,长年过着隐居于山野、自耕自食的清贫生活,正史上均无他的经略。书法上,他善隶、行两种书体;绘画上,专长山水画,尤擅大幅之作。构图上注重雄伟严密,力求气势纵横的强大力度。画史上称其师法“元四家”中的梅道人吴镇,实践中则兼学石田翁沈周和静庵戴进,故杨仁恺《中国书画》论及谢时臣说:“从作品看,其画风近于戴进和吴派的沈周之间。”有所变化,以成就了自己的画作面貌。下面,我们就对谢时臣三幅珍稀山水画作予以欣赏,从中揣摩、寻味他精妙的艺术造诣以及“自己面貌”的画风与技巧。

《溪山揽胜图》(图1),纸本,墨笔山水画,纵59厘米,横31.6厘米。整个画面展现的是峰峦层叠,林草丰茂,房舍散落,泉水延汇成溪,桥梁多出横跨,山径蛇形曲折,溪山之中,人群疏简雅逸,神情悠然自得。构图严谨,密而不塞,杂而不乱,景物各得其所,有条有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近景,一座由诸根木柱扎根于水底支撑起的长长板桥,横连着溪水的两岸,桥上,一持杖老人,边行边观览着溪山的风景,走向溪水的右岸。右岸的一株斜松之下,两位肩挑柴草的年轻人在赏景、聊天,显得悠然雅致。临水的茅顶水榭之中,也可见到两人,在凝神注目地观赏着青翠的山林和似锦的繁花,大有一种耐人寻味的对青山碧水风光予以评说的雅逸情韵,真可谓是风光醉人也。中景,一草屋顶、木板门的房舍内,有两位老者,相对而坐,似在交流览胜的心得,同样是神韵有加的心得。远景,主峰突起,直挺天庭,给人以雄峭之美、豪迈之气。各峰之间,也是有不同建筑形式的房舍疏落。曲折的山径之上,有人在骑马向高处行进,仿佛在与山中朋友相会,肩担礼品的侍者紧紧跟随,山居人家特遣家人前来相迎,为客人引路。山岭稍平之地,茅草顶的四角亭,亭中已有两人隔案相坐,好像在观景交流,更像在等候山径行走中的客人一起来饮宴、览胜。整个画面舒展着溪与山的春天美好景色,以及各种人等的不同的方式与行为。“胜景”与“览胜”有机地融会,共同组建了此生动多彩、妙趣横生的《溪山揽胜图》。(全文见《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第4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