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才是最可怕的心理学真相?

 昵称535749 2013-09-30
译者: 不准起毛球 原作者:Debidatta Dwibedi

发表时间:2013-09-27

1.现实入梦

你能在人们做梦时改变其梦境。

我们的大脑往往能将现实中的刺激带入梦境。如果在某人熟睡时,你向她泼水,那么她不仅会突然醒来,更会告诉你她刚刚梦到水了。现实中涌出的水常常能被自然地嵌入梦中。

比如在电影《盗梦空间》[1]里,睡着的Cobb被推入注满水的浴缸,他随后醒来,但当时其梦境中则出现了水从大厦窗子涌入的画面。

现实中发生了某事

梦中也跟着演绎

弗洛伊德也提到过类似的事情。他曾在《梦的解析》中记述,一位叫阿尔弗雷德-莫里的人,熟睡时颈部被落下的木板击中,随后其梦中出现了断头台的画面,这让他突然惊醒。

同样,身边的声音也会以一定的方式进入我们的梦中。你可以试试,当一个人睡着时,在他身旁一边念人名,一边介绍他们的性格特点。这正是伯格目前所做的实验。[2]

伯格(1963)评估了有意义的声音对梦境的影响力。在实验中,听到朋友名字的受试者(名字由受试者提供),在醒来时,皮肤上会有明显的电流反应。同时,约有半数的梦境受到了影响。在受试的48个梦境中,有31个出现了跟现实名字类似的音,如“Gillia”对应“Chilean”,“Jenny”对应“Jemmy”,“Mike”对应“like”。有3个梦境中出现了跟现实完全一致的名字。

来看看下面这些相关的小试验?

1.围观效应

如果你在人多的地方,遭遇了一场车祸或意外,那么你肯定会认为自己有更大的获救几率。然而,众多的实验和事实告诉我们,情况恰恰相反。这源于一种叫责任扩散效应,即当很多人在场时,个体会因为自己单独承担较少的责任,而不对事件采取任何行动。

[图片描述了围观效应带来的结果——行人左一:他并不需要帮助;左二:他会好的;左三:我相信有人会帮他的;左四:我想他可能醉倒了。]

如果你曾在学校或研究所进行团队工作,那么你定会对这一现象有着亲身体验。自始至终,团队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不愿为其工作卖力。这一现象中的一个更糟糕的实例就是轮奸。[3]

责任感的分散、个性化的消失和对其他人的模仿都促动了轮奸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此类事件中,个体都不认为该独自为这一犯罪行为受到谴责。

这一效应还有更深层的影响。[4]

酒会效应

即使在一个喧闹、拥挤的环境中,如果有人喊你的名字,你也能迅速捕捉到。这一现象给我们带来了更重要的信息。它改变了心理学家对人们听觉和注意力问题的认识。

我们是先听到各种声音,再过滤信息?还是在听到之前,就已经把无用的信息过滤掉了?这一效应引发了心理学界对注意力问题的研究。

[1]在《盗梦空间》里,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把这个游戏继续了下去。

[2]声音改变梦境的实验

[3]《轮奸:从心理学角度透视集体的力量》

[4]《10个声名狼藉的围观效应案例》-Listverse


  噢,看来今天的聚会要迟到了。对于我所知的可怕的心理学真相,这里已经写得差不多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