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电集团

 田笠农 2013-09-30

湘电集团

 

集团简介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36年的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 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53年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湘潭电机厂。享有中国机电产品摇篮的美誉。

  一五期间被列入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电工行业的骨干企业、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生产、研制基地、国防装备定点生产厂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先后为北京天津、平壤、德黑兰等城市提供地铁配套电机电控设备1000多套;80年代跻身于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90年代列入520户国家重点企业。

发展历史

19973月,工厂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为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授权行使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职能。1999年底,企业集中主业部分的优良资产,联合北京地铁总公司等六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27月成功上市,湘电股份”7500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成为湖南省首家在核准制下通过的上市公司、湘潭市第一家上市公司。200611月,完成首次再融资工作,共募集资金33120万元。2007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湘电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达43亿元.截止2011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245亿元,拥有分公司5家,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参股公司10家,上市公司1家,此外,由上市公司控股的公司5家。

经营范围

建国50多年来,先后研制开发新产品1000多项,100多种重大新产品开创了中国第一:第一套船用动力推进设备;第一套地铁车辆电机电器成套设备;第一台108吨电动轮自卸车;第一辆城市轻轨车等。目前公司具有一批稳定的大型客户和合作伙伴,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中美洲等26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公司通过ISO9001系列标准的质量认证。所生产的大中型交、直流轧钢电机为国内驰名品牌;独家生产的大吨位工矿电机车系列和千万吨级矿用108吨、154吨电动轮自卸车遍布全国各大露天矿;企业是国家城轨车辆电机电器成套设备的重点生产企业。

  近年来公司集中发挥电气牵引技术、舰船电力推进技术和电动车辆制造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优势,着力推行“4+2”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

 

企业文化

践行十力文化 助推调结构转方式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湘潭电机,动力无限。

  聚工业之力,成国家之力;依兴国之情,立企业之本。湘电以无限的发展动力,携着锐意进取的创新理念,跨出电工行业摇篮,实践着引领我国机电事业走向世界的远大目标。

  湘电集团前身为湘潭电机厂,创建于1936年(当时厂名为中央电工器材厂,属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作为我国电工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在7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了诸如十二条板凳精神技保队精神等精神文化。这些文化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我国市场竞争格局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规模、宽领域、多元化的发展战略日渐制约湘电做强做大。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文化理念进行整合,提炼出适合新时期发展的企业精神(原动力)、企业宗旨(支撑力)、企业愿景(前瞻力)、企业目标(方向力)、企业信念(创造力)、核心价值观(核心力)、经营理念(发展力)、企业风格(承载力)、用人思想(凝聚力)、企业宣传语(品牌力)等十大核心理念。

  这些文化理念随着企业管理的完善和实力的提升而渐渐地组合、升华为十力文化,进而以文化的形态反过来规范、引导、影响湘电的发展,为社会、顾客、股东、职工提供向前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我们以力文化引导职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路径,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进程,提供了思想保障与精神动力。

  一、践行十力文化,凝聚调结构转方式的广泛共识

  21世纪的头一二十年,对公司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完成好职工群众赋予的历史责任,实现领军中国电工装备制造业的企业目标,必须用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充满激情、富有活力的十力文化,培育与调结构转方式重大任务相适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公司通过采取中心组学习、党员集训、学习型组织建设、创先争优活动、职工系统教育、企业文化论坛、企业文化知识抢答赛等形式在全公司宣贯十力文化,全体职工不断创新观念、创新管理,把自己信奉的同力湘电,实现自我的价值理念付诸实际行动。做大必须先做强大舍才能有大得,这种认识成为我们实现调结构转方式的共识。

  (一)经营企业的理念从追求发展规模向追求发展质量、发展效益转变。我们在推进集团各项工作中,充分运用包括文化管理在内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主创新、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在追求技术领先的同时,更注意满足顾客需求;

  在重视国防装备的同时,更注意寓军于民;在提升综合实力的同时,更注意创新企业价值;在推进管理变革的同时,更坚持市场取向,以理念创新引领跨越发展。通过共同努力,提升市场和社会对企业的满意度,提升公司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确保公司迅速走上既效益高又成本低,既规模大又结构好的科学发展轨道。

  (二)坚持发展与主业相关的产业,实现兴业报国,共赢共享的企业宗旨。兴业报国,共赢共享作为支撑力,是我们抵抗不利内部、外部因素,获取生存、经营、发展的力量。面对企业20个大类、188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的产业结构,我们按照瘦身”“归核思路,大胆地做加减法,把与方向力领军中国电工装备制造业不一致的业务坚决剥离,将那些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实行整合,强化湘电的核心业务。

  同时,我们与美国西屋公司、美国福斯公司、瑞士ABB公司、日本东洋公司等国际知名公司广发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产品研发工作,把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换代。

  (三)坚持严谨创新感恩自强的企业精神,不断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严谨、创新、感恩、自强是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要实现调结构转方式难度很大,但历史和时代又赋予我们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没有退路,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寻找到我们产业升级、优化发展方式的环境和土壤。

  2003年实施产品瘦身归核战略。2008年,提出继续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公司从经营产品向经营企业的发展理念转型。2009年,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转变发展方式的五个方面的重大任务。今年,根据对经济环境和市场形势的判断,决定调整产业布局,积极推进企业的调结构转方式。

  二、践行十力文化,明晰调结构转方式的具体路径

  如何发展,关系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两大问题,即如何使湘电集团进一步加快发展,如何让全体职工更加幸福。我们以核心价值观求发展为要,谋众福为责为主导,所形成的使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主导力量,我们的。我们坚持机电一体化,竞争差异化、经营国际化的经营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明晰调结构转方式的具体路径。

  第一个是战略结构调整。

  一是抓战略规划,明确提出通过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打造新能源成套装备、电气成套装备、车辆成套装备、船舶电力成套装备等四大支柱产业,着力培育核心研发、核心制造、核心验证、核心集成,形成公司在市场环境下的独特核心竞争力,构建具有国际化运作体系的大型企业集团,力争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十二五末期力争达到600亿元;

  二是利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研发(实验)中心、国家工矿电传动车辆质检中心平台,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开发,努力抢占低碳产业技术制高点。研发应用节能减排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研发应用风能、太阳能等产品核心技术,发展新能源产业;研发应用船舶电力推进技术,大力发展船舶全电系统产业等。

  第二个是组织结构调整。2004年年初,为适应形势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对股份公司实行了事业部改制,以现有四大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为主体,建立直接面对市场的电机、军工、电气、车辆事业部,同时设立事业推进部、企业营运部等部门。这种事业部制的调整,大大提高了公司管理体系运作效率。公司还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机制的作用,促使紧扣主营业务、规模特色各异的其他子、分公司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面向市场,参与市场蓝海竞争。

  第三个是产品结构调整。

  (一)以市场为导向,在强化研发手段和能力的同时,改变新产品开发策略,选择重点,实现突破,保证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

  (二)对产品进行瘦身归核,形成四大类核心产业。

  一是电气成套装备制造。主要产品有交直流大中型电动机。新研制开发的大型交流变频调速电动机具有与国际知名企业竞争的优势。

  二是车辆成套装备制造。主要产品有大型矿山开采运输成套装备、城市车辆及其电机电器控制系统。其中108吨、154吨、220吨、300吨电动轮自卸车、城市轻轨车,采用了当今我国牵引车辆的最新技术,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三是新能源成套装备制造。根据国务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并结合湘电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的发展思路是:优先发展风能、重点发展核能、加速发展太阳能。主要产品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20千瓦的小风机、5兆瓦海上直驱风机、1.5兆瓦以上异步发电机、1.5兆瓦以上永磁发电机、2.5兆瓦以上整机系统集成、分布式供能系统高压变流器及软开关、直驱型风力发电变流控制系统、风电机组整机设计及制造。

  四是大型船舶电力成套装备制造。主要产品有1020兆瓦级新型感应电动机推进系统成套产品、大船项目ZX电机、大功率储能电机、永磁吊舱推进电机等。

  三、践行十力文化,助推湘电科学跨越发展

  企业发展的活力一方面取决于制度的合理化、现代化和经营机制的活性化;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在先进的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先进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十力文化特殊功能的认识,使集团上下树立了强烈的市场意识、发展意识、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强化了各单位对调结构转方式的执行力。

  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湘电第一的意识,切实增强湘电一盘棋的思想,自觉以湘电的整体利益为第一、以湘电职工的利益为第一,坚持既定工作措施、严格落实各自责任,坚持围绕结构调整这一方向,在服从大局安排的基础上提高工作的协同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力文化建设促使湘电集团更具市场生命力、竞争力,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公司持续保持40%以上增长幅度,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总资产从2003年底21.77亿元增加到目前的133亿元,

  2010年工业总产值规模有望从2003年的8.85亿元突破达到100亿元。公司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功勋单位、全国诚信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优秀企业、湖南省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

  这些荣誉的取得,极大地增强了作为湘电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公司调结构转方式、科学跨越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湘电历经曲折坎坷和严峻挑战而始终长盛不衰、充满生机,源自于有着永不自满的创新动力、释放独特能量的十力文化。知其力,用其势

  我们深信,不断创新的十力文化必将为我们的调结构转方式提供强大的承载力,必将把一个更加充满活力和更富竞争力的湘电带入新的发展空间。

  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将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各项工作,为我国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交通体系提供技术、装备与服务,朝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期望的湘电要装备中国装备全球的战略目标阔步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