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西电集团:我国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成套重大装备技术全面领先

 饮膳道人 2020-04-06

中国西电集团隔离开关智能装配线

特高压作为中国的世界级名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综合优势,不仅技术含量高,还能有效解决我国西部地区清洁能源外送、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推动中国输变电设计、制造、施工和运行不断转型升级,促进电力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既符合绿色发展的需要,也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西电集团(以下简称“西电”)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特高压工程投资大、链条长,不仅能够有效带动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领域综合发展,经济效益显著,也能解决大量就业,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因此,将特高压纳入“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对于稳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特高压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核心技术基本实现国产化

特高压建设再次迎来发展高峰,给上下游企业都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在目前已规划和核准的项目基础上,据国家电网有关公告,2020年还将加快核准建设2直5交共7条特高压工程,即: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南阳-荆门-长沙、南昌-长沙、荆门-武汉、驻马店-武汉、武汉-南昌。“从特高压工程建设对产业链的带动效应来看,下游可以有效支撑国家的电网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游可以有效带动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领域的综合发展。”西电该负责人表示,“这些项目的核准,将为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主要装备带来200多亿元的市场需求。”

西电作为特高压建设中输变电装备制造环节中唯一一家中央企业。经过60年的发展,西电已经拥有了一批超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装备核心技术,是输配电一次设备领域国内企业中唯一产品齐全的企业集团。围绕特高压交直流技术,西电累计开展了70余项特高压成套重大装备与技术研发,已完成32项特高压交流、40项特高压直流成果开发,其中,国际领先43项、国际先进24项。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成套重大装备技术全面领先,有效巩固提升了我国输变电装备国际领先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该负责人表示,西电不仅具有较强的行业话语权,在产业布局、制造能力等方面也都具有明显优势,对满足当下特高压建设的爆发需求很有信心。

中国西电集团为中国第一个海外特高压直流项目——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研制的±800千伏换流变压器

“我们先后为我国全部电压等级的第一条输变电线路,以及三峡工程、‘西电东送’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成套装备和服务。新世纪以来,西电积极开展特高压装备制造和技术研究,研发完成了全系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先后应用于30条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建设,包括我国第一条750kV超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第一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第一条±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该负责人回忆起西电参与建设的特高压工程时,如数家珍。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强化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基本实现了特高压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全部国产化。”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西电先后在开关、变压器、中低压等领域承担了8个国家智能制造和工业强基专项,努力攻克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基础工艺,提高了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的产品性能和关键基础材料的制造水平,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抢时间、抓进度,确保产品履约和项目交付

拥抱机遇的同时,特高压领域也面临一定挑战。该负责人指出,目前建设中的青海-河南、雅中-江西、张北-雄安、驻马店-南阳、陕北-武汉(部分)特高压工程都要在今年集中交付,这对变压器等生产周期较长的重型装备企业,在生产试验的组织、关键零部件进口、物流资源的统筹、现场项目管理等方面都带来挑战。

此前业内担心,在疫情期间,特高压工程建设受到人员、物资、物流等影响,可能会造成建设周期延长、建设成本增加的问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政府精心组织下,无论是电网公司还是装备制造企业,上下游均已实现有序复工复产,切实保障重点工程复工建设。”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陕北-武汉、青海-河南、张北-雄安等特高压工程均已在2月中下旬现场全面复工;西电也从2月中旬开始全面复工复产,所有制造型子企业100%复工复产,员工到岗率近99%,产能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中国西电集团为国家电网准东(昌吉换流站)—皖南(古泉换流站)±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的KGWF-5455 ±1100千伏换流阀

全面复工复产以来,西电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紧盯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生产物资供应的“断点”,物流运输的“堵点”,物资采购的“难点”,西电做到了统一布署、精准施策,全面解决物资供应、产品运输等诸多难题,保证生产物资用得上、产品设备运得出,按期保质履约。一是进一步加强做好产品原材物料、疫情防控物资的供应保障,积极协调供应商、运输方等相关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及时调整优化产品排产计划;二是积极探索无人值守系统应用,实施设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持续提升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运营管控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抓住重点工作、主要矛盾、瓶颈工序,最大限度确保所有产品顺利产成、保质交付、如期履约;四是加强安全风险隐患管控治理,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全力以赴,保证生产经营平稳运行。该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疫情对企业影响有限,包括西电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合理排产,抢时间、抓进度,确保产品履约和项目交付。”

我国绝大部分煤炭资源、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和水能资源都分布在西北部或西南部,但70%以上的能源需求却集中在东中部,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在1000-3000公里。“特高压以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综合优势,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问题,实现最大范围、最大程度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也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该负责人表示,“西电为中国第一个海外特高压直流项目——巴西美丽山二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研制了换流变压器、换流阀等关键装备,有效推动了西电在特高压输电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全球化应用。我们希望更多的特高压工程能够走出去,推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中国建设”全链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