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劳伤解三:血瘀、吐血、便血

 zjycy 2013-10-02

  气血本是一体,气为阳,血为阴。一般都是气先病,血后病,就是阳主动,变化得比较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阴主静,变化得相对缓和。一般的病最初都是气分病,慢慢地会变成血分病,久病多瘀。因为气血本身不可分,说气分病、血分病只是偏重于哪方面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可以理解为气分病郁结比较轻,好调整一些。血分病可以理解为已经出现有形的郁结,就是一气郁而不通时间久了,气郁的地方有很多瘀浊慢慢沉积下来,最容易形成的瘀血,就是我们讲的血分病。所以讲久病多瘀,病久了就变成血分的疾病了。气和血都算是人体的正气,《四圣心源》主要是从正气角度来讲,即便谈到邪气,也主要是涉及到了气和血两方面,临床上更多的痰浊、气结,更重一些的郁结并没有谈到。所以,黄元御讲的瘀血这一部分的血分证,是我们治疗有形浊邪包括瘀血的一种借鉴。

 

  一气是一股阳气,一股温和、柔和的阳气在流通,这股阳气是阴阳和合的,气血如一,合二为一的,或者说气血是比较平和,比较均匀的一种状态。一气流通充盈周身,一身都是非常温暖,非常柔畅,没有什么不舒服。一旦出现瘀血,就会阻碍一气周流,气血不能到达瘀血阻滞的地方,就会缺少气血,就是虚的。没有气血的温煦,血瘀的地方就会偏凉、偏寒,就没有那股气血充盈的荣润之气,没有光泽。瘀血重的会出现肌肤甲错,皮肤粗糙,很干燥,就是皮肤没有气血的温养,枯燥了,摸上去是凉的。血一定是温通的,有温气才能通畅地流通,一旦偏寒就容易产生郁滞、瘀血。反过来,瘀血也会加重气血流通不畅的情况。临床上瘀血的症状,主要是发凉,胳膊腿或哪个地方有点凉,老是暖不过来,这是瘀血最常见的症状。另一个是麻木、疼痛,都是不能温养,局部得不到气血的荣养造成的。这个疼痛和外伤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跌打损伤的疼很明显,不能碰,一碰疼得很厉害,不碰也疼碰也疼,始终在疼。瘀血导致的疼痛,往往是一种隐痛,疼得不是很厉害,不一定什么时候就疼一下,或者摁的时候可能就疼得厉害,有的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地方疼,疼的位置还比较深,比较隐蔽,规律不是很明显,这种疼痛大部分是瘀血导致的。

 

  有瘀血的脉象都偏涩、偏虚、偏沉,这是比较轻的郁结。如果郁结比较重,就会导致气郁,瘀血堵在那个地方气就走不动了,脉摸着很沉又很紧,总体来讲都是脉偏沉。瘀血是在体内不是在体表,所以脉象一般都偏沉。如果比较轻,脉是涩的,如果比较重,脉可能是紧的,没有涩象,气郁在里面比较饱满,比较紧。但从脉气的流畅度来讲都不流畅,不均匀,脉气好像磕磕绊绊的,不痛快。舌体偏暗,明显的会有瘀斑,不明显的舌头偏于生硬,不够柔和,看着不软,有点板滞、僵直的感觉。

 

  瘀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寒象,老觉得暖不过来,老觉得发凉,这是瘀血非常常见的症状。为什么呢?血得温而行,左路木气主血分,只有阳气充足、阴精充沛的时候,才能够非常柔和地生发,一旦有瘀血,木气就升不上去了。另一方面,温和之气散不开,阳气不能四达,局部不能温养,就是凉气,是一种阴象。从脉象来讲,都是阴脉,脉比较沉,出不来,堵在那里不够流畅,。治疗的思路就是去掉瘀血,流通开,让阳气能够升达,就是活血化瘀为主。很多慢性病,瘀血是一个主要的致病因素,很多老大夫非常善于活血化瘀,甚至是见到慢性病,首先就是活血化瘀,效果都不错,说明瘀血在慢性病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活血化瘀的药物很多,黄元御用的是丹皮,桃仁,我经常用红花、元胡、三七、丹参,根据情况选用。活血化瘀药的药味都比较浓厚,味厚能够入阴分,入血分。红花虽然比较轻,但味儿比较浊,很厚重,不好闻,所以它能入血分。桃仁也是,味儿很大,而且油性比较足,桃仁主血痹,桃树可以辟邪。丹皮是牡丹皮,牡丹春天开的花很大很好看,生发之气非常足的一种象,所以才有这种破血行瘀的作用。

 

  破瘀汤:丹皮、丹参、桃仁,活血化瘀为主;甘草、茯苓、干姜温运中土,任何时候都忘不了温运中土;瘀血去了之后,中土得运,桂枝疏达一下左路木气,让气得以升达,让瘀血导致的木气不能升达的状况得以改善;首乌滋养阴精,木气升达要有根源,水能生木,滋养一下阴气。有一点要注意,黄元御也提到了,就是瘀血往往表现出阴证,有的是阴虚,一种燥热之象,是因为瘀血导致气血不能四达,引起局部失去濡养,干燥、上火,甚至开裂,有的皮肤都裂开了。这时不能单纯润养,润养之药都是偏阴的,不能去掉瘀血,祛除瘀血一定要用入阴分又偏动、能动的药,去瘀血的药都是味比较重,能够入于血分,同时又带着一股走窜之象,能够把瘀血推开,同时还得加上温养的药,温运中焦的药。既然产生瘀血,必然阳气不足,瘀血是个偏阴的邪气,一定要温化,所以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要用上干姜、炮姜之类温通的药,把瘀血化开。

 

  所以你看,单纯用滋阴药来改善瘀血引起的燥象,就会有弊端:滋阴药会伤阳气,加重瘀血的症状。如果同时没用活血化瘀药,滋阴药往下凉润,往里收藏的药性、药势,会加重瘀血的病情。所以对瘀血,活血化瘀是必需的;同时,要用上温通的药,配合上滋阴的药,不能滋阴为主。凡是破瘀的药必然会伤血,也会伤阴,再加上温通的药,推动一气周流,气行必然也耗伤阴血,都会伤阴,所以配上滋阴的药,就比较完美了。

 

  活血化瘀我喜欢用元胡和桃仁,对于久病血瘀,瘀结比较重的情况,元胡破结化瘀的效果比丹皮的力量强一些,更好一些。桃仁,柔润有油气,它的气是一股浓厚的正气。桃树能够辟邪呀,就是因为有正气,桃仁也是。桃仁可以祛血痹,把没用的、污浊的瘀血化掉。一方面是它的油润,可以把瘀血缓缓化开。另一方面,它的气很浓,很冲,是一股正气,可以把瘀血的浊气冲散,带出去。元胡,桃仁,一刚一柔。

 

  血症必然偏凉偏阴,瘀血往往带着一股寒气,我喜欢用炮姜,量大些。病久的时候,瘀血比较重,需要缓缓温通,不能急。病久,病势比较缓,用药也要缓,炮姜比干姜更柔和,有时炮姜与木瓜配合用。木瓜是酸味,比乌梅柔一些,木瓜这股酸味,把炮姜这种温散之味集中在一起,慢慢地去疏通瘀血,温通流行。这个效果,比干姜更柔和,更持久。对于久病体虚的患者更合适,跟黄元御用干姜用桂枝的意思是一样的。刚出现的瘀血,用干姜、桂枝没问题;久病瘀血,炮姜和木瓜更合适。瘀血会导致阴亏,血虚,需要润养,黄元御用首乌,首乌的味浓一些,粘腻一些。我喜欢用玉竹呀黄精呀肉苁蓉呀,这些滋养药更清透,更柔和一些,适合一些体质虚,年龄大,病久的的血瘀患者。

 

  血瘀的治疗:活血为主,配合温养疏通,滋润流通,没有太多复杂的地方。

 

  血分证,一个是血瘀,血停住不走了,挡在这儿;还有一种是血收不住的了,流到身体之外,就是血脱。气血本是一体,一旦血脱,必然气散,必然气血双虚,所以出血往往都是急症。黄元御将血脱分为:衄血,鼻子出血,吐血,胃出血,便血,肠道出血,溺血,小便尿血。血脱,是脱散之象,风木外泄。人体是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一气在身体之内不会出来,在里面流通。一旦出血,就不是密闭的通路了,好象一个口子漏气了。治疗上就会有矛盾:出血是个急病,凡病则郁,有郁结必然要疏通,要用疏通的药,促进一气的周流,促进气血的流通,往往会促使出血加重。

 

  怎么治疗?第一,要止血,要把这股外泄的气收住,不往外散。第二,要流通,气血收住以后,一气周流恢复相对封闭的环境,这时要流通,把郁结去掉。止血是把气收住,不再外出,一个是去掉郁结,恢复气血周流。收气血,会加重郁结,疏通郁结,会加重出血,所以用药要有所偏重,要根据出血的轻重,郁结的轻重,根据正邪对比,灵活掌握。

 

  衄血,用仙露汤(麦冬三钱 五味一钱 贝母二钱 半夏三钱柏叶三钱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杏仁三钱煎大半杯,温服)。鼻窍出血是上焦出血,气上脱,不能下敛。首先要止血,让血回来,停止外散,用的是麦冬、五味子、柏叶,都是往里收的药。尤其是柏叶,叶属于金气,收敛的,偏凉的,上焦出血时,或者说,阳明燥金这个系统出血的时候,用同属金气的柏叶往里收,止血效果是很好的。麦冬、五味,还有补益正气的作用。出血必然伤正,伤阴、伤气,以伤阴为主,所以,用麦冬五味来滋补阴血,扶助正气,如果加上人参,就是生脉饮的意思了。贝母和半夏都是下行敛降疏通之品,引一气下行,防止继续向上向外疏泄出血。甘草固中焦,芍药息风,出血都是风木外泄,息风也就是祛除木气的郁结。杏仁泄肺气,把上面郁结泄一泄。

 

  这个方子,首先有止血药,柏叶为主;其次有流通的药,分熄风和破郁两方面,出血都是风木外泄,要平息风木,白芍或是一些清热之品,都有息风的作用。破郁是去掉出血局部的的郁结,鼻衄用杏仁泻肺气;剩下就是滋补正气,引导正气恢复正常周流,滋补正气用麦冬、五味子,引导一气正常周流,这个地方是气不能下行,用贝母、半夏引导下行。

 

  吐血用灵雨汤(甘草二钱 人参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干姜三钱柏叶三钱丹皮三钱煎大半杯,温服。治大吐瘀血者)。吐血病位在中土,中土药相对多一些。止血药柏叶为主,中土也属于阳明燥金。息肝风用丹皮,既能活血,又能疏通风木。吐血也是气不能降,用半夏引导一气下行。干姜、半夏温运中焦,引导一气下行。滋补正气,用甘草、人参,用茯苓去中焦湿气。还是止血,流通体内一气,去掉郁结,帮助一气恢复正常。从滋补正气的角度来看,在上用麦冬,五味,中焦用人参、甘草,不太一样,是针对不同部位的气血特性采用不同的药物。在上之气宜降,在中之气宜养,所以用药不太一样。还有一个白茅汤(人参二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麦冬三钱,去心 茅根三钱芍药三钱五味子一钱。煎大半杯,温服。治零星吐鲜血者)治疗零星吐血,主要加了降肺气的药,把麦冬、五味、芍药、茅根相当于灵雨汤的一些药加进去了,比较轻的就是。

 

  便血用的是桂枝黄土汤(甘草二钱 白术三钱 附子三钱阿胶三钱地黄三钱 黄芩二钱 桂枝二钱灶中黄土三钱煎大半杯,温服)。灶心黄土是止血很好的药。便血病位在大肠,属阳明燥金,跟肺气相比,都是金气,一个偏上,一个偏下。肺气不降引起鼻子出血,治疗时一气宜降;大肠出血是往下走,治疗时要偏收,往回收,往上升。所以舒达木气的药,没用丹皮、白芍,用桂枝、附子等升达的药,跟气血下泄的方向是相反的。黄芩、地黄,清解下面的郁热,就是虚热,木气不能正常舒达,风木外泄,局部会有郁热的。扶助正气,用地黄、阿胶来滋养,便血的出血量都比较大,也需要用收敛力量比较大的药,滋养正气,阴津的力量也比较大。

 

  灶中黄土,中药名叫伏龙肝,是整个方子的灵魂,方名就叫黄土汤。灶中黄土就是农家烧柴火的灶,用泥巴垒起来的,烧得时间长了,就有一股温和醇厚的土气,就是借用这股土气止血。中土是一股缓和之气,土能藏火,能克水。正常的水里藏着一股龙雷之火,不是凉水,所以土克水的本意就是土能藏火。大便出血,气血下泄,就是火气不藏,下元必然阳气虚,治疗就是把血往回收,往上收。附子和桂枝,虽然跟出血的趋势是相反的,但毕竟是偏流通的药,很难把血收回来。所以我们用黄土这股固守之气,偏于固守的,既不往上,也不往下。柏叶是偏凉的,偏于下行的,往下出血的情况不合适;往上走的药,动得太厉害,也不好收。这时就用比较平和的方案,大量的灶中黄土,很平和,不偏上也不偏下,就守在这,哪也不去。

 

  所以,下面出血时不管是大肠,还是女性的崩漏,月经出血,用大量的黄土,止血效果都是不错的。醇厚偏于温守的这股土气就把血收住了,血就不会出得这么快了或者就不出了。然后再用桂枝、附子把气往上升,使往下泄的这股气转个头来,往上走,恢复一气正常的周流。同时,出血引起的阴精损伤,用地黄、阿胶滋补一下。用甘草、白术来固守、运转中土。

 

  血止以后,桂枝附子这样的药要及时停下来,不要用得太多。因为本身局面还不是很稳定,持续用,反而会引起再次出血,就是气动的有点过了。一旦血不出了,血停了,后续就要以培补正气为主,用比较缓和的药引导一气的周流,就不能再用比较骏猛的药了。

 

  尿血用是宁波汤(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阿胶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栀子三钱发灰三钱,猪脂煎,研.煎大半杯,温服),其中止血的药是发灰,就是血余炭。尿血下面的郁热比较重,大部分会痛得比较厉害,所以用了泽泻、栀子去下面的郁热,也用了桂枝、芍药疏通木气,同时用阿胶滋养阴精,茯苓、甘草运中土。只用了桂枝舒达木气,没有大量地用附子。因为他认为尿血有郁热,所以用泽泻、栀子祛局部郁热。便血呢下面偏寒,尿血下面偏郁热,根源都是土气虚,不能斡旋,引起下面郁热,所以清热药不能太多,一旦血止,栀子马上停掉。郁热一去,就不会出血了,这时赶紧用温养疏通的药,缓缓引导恢复到一气周流就可以了。

 

  这几个方子的主要思路,一是先用止血药,不同部位出血,药物不太一样,他用发灰、灶中土、五味子、柏叶,实际上白芨、三七、云南白药都是一些比较好的止血药,可以灵活选用,比如肺脏内部出血,白芨止血很好。

 

  另一方面,要针对性地去除郁结,恢复一气周流。就是首先把出血堵上,之后该流通的流通,如果不堵上,用流通的药,血跟着就出来了。堵住以后,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用不同的药物,把一气引导到正道。不同部位会有不同郁结,有的是瘀血、有的是郁热,也有是单纯正气虚,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药。比如鼻出血,用杏仁来泄肺气,单纯的气分郁结。吐血用丹皮,中土这块有血瘀,所以用到丹皮,把瘀血的因素去了。便血这块,用的是黄芩,去局部的郁热。尿血这块,用的是栀子、泽泻。不同部位出血,就会有不同的郁结,或是气郁,或是火郁,或是血瘀,就用不同的药,把郁结给去掉,一气就容易流通了。

 

  另外,郁结去掉之后,还要用一些息风的药,控制风木不要太肆虐。凡是出血,必是风气外泄,除了去除局部郁结,还要把木气控制一下,所以他用了芍药、桂枝之类的药,都属于息风之类的药。再剩下的就是扶助正气了,血属于阴精,所以会用一些滋养阴精的药,像阿胶、当归、麦冬、地黄可以选用。还有一部分药物是引导一气恢复正常周流的,出血在下,是气往下泄,要用一些升达木气的药,引导往上走。出血在上,就用一些往下走的药,引导一气下行。衄血时用五味子、半夏都是往下走的药,便血时用桂枝、附子都是往上走的药。

 

  就这么几部分药物,一是先止血,止血之后整个一气周流就比较好了;这时可以选用不同药物去掉引起出血的郁结,同时还要适当控制一下木气的肆虐,用点息风药,这样就把病势控制住了。控制住之后,再用滋养阴津的药,最后是温运中土和引导一气恢复正常道路的药,温运中土是为了固守大局,中土是一身之气的源头,后天来讲它是一个来源,那么引导一气回归正路,就是该升的升、该降的降。其实理解好了,就不用背这几个方子了,治疗原则不外乎这几个方面,即便碰到这边没讲到的情况,按照这个原则自己去组方,也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