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情感虐待 我的幸福我做主?

 青衣问道 2013-10-03



 认识情感虐待    我的幸福我做主?

侯耀文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著名相声演员。他有过三次婚姻,最终以悲剧收场。他在五十九岁时,突发心脏病去世。侯耀文逝世五周年之际,他的弟子们为纪念他组织了《笑声中的回忆》的系列演出。演出的发布会结束后,侯耀文的兄长侯耀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用三句话来评价我弟弟的一生,他在相声的艺术道路上非常成功,在生活上是个能力较低的正常人,在感情上是个失败的人。”
 
“生活能力低”和“感情上失败”是让人失去幸福的因素。而侯耀文只是众多无法为自己的幸福做主的人之一。有没有能力做自己幸福的主人,这需要有很好的心理和情感能力:有能力识别爱;有能力爱别人;也能力接受他人的爱。

婆媳矛盾引起的婚姻冲突最具中国文化特色。当一对感情很好的夫妻因为婆媳关系不好,发生婚姻冲突时,丈夫往往不惜一切代价,不论青红皂白地维护他的母亲。他可能会指责妻子胡闹,或者妻子不理解他;他甚至会为自己的软弱,不能够让母亲开心感到内疚。很多时候人们以为这是文化的原因。当然,文化上的因素的确保护了男人的“护母情结”;从心理学的层面上说,是男人心里有一个他永远也不敢打开的房间。里面藏着的,是他从小就储存起来的羞耻、恐惧、负疚等等。往往是妻子在毫不知情下,稀里糊涂地打开了那扇门,让所有的鬼精灵都跳出来,而她可怜的丈夫,根本就没有勇气,面对这些邪恶—来自他的母亲从小给予他的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伤痛。他对妻子的激烈反应,并非真正在维护他的母亲,这一类男人要么害怕他们的母亲,要么在心底里恨恶自己的母亲。他们在很多时候,把对母亲的负面情感反射到妻子身上。他们的潜意识里不断地搅动着曾经的伤痛,但他们的意识会告诉他们:我怎么能说母亲不好?我有责任和义务让母亲开心。他意识不到正是他母亲给他制造的那个“房间”里的古老的情感创伤,毁掉了他的婚姻关系,影响他了的幸福。

不过,这个真相让中国的“孝文化”给掩盖得严严实实。

米勒博士在她写的《遗忘的往事》一书中说:

童年时代没有在情感上被虐待过的人,会以现实的眼光看待父母。但是那些在情感上被虐待过的人,会压抑自己的记忆,麻痹自己的情感,将父母理想化。

当母亲对儿子用公开的,或者隐晦的言语指责儿媳的时候;或者当母亲对儿子说,你离婚,给我娶一个孝顺的儿媳回来!这个时候你最能分辨这个儿子是在怎样的母爱中长大的。童年时代没有受过虐待的人,对母亲的做法可以自由地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否决意见。尤其是当母亲干涉了自己的婚姻关系,他们会站起来保护自己的妻子,拒绝母亲的控制。但是那些在情感上受过虐待的人,只能压抑自己的记忆,淡漠自己的情感。他们没有能力解决内心的创伤,而是将母亲理想化。
美化母亲有着全球性的文化因素,但是,那些在小的时候没有得到多少母爱的人,会更加强烈地、甚至不惜任何代价来将母亲理想化。安达利医生在她的《创造母爱》一书中,把深入细致的历史研究与心理观点结合起来,解释了将母亲理想化的原因:

 孩子爱妈妈,并且投入了很多情感,也需要妈妈的爱。同时,孩子需要妈妈刺激他能够发展他的爱的能力。如果妈妈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或者没有能够给孩子正确的刺激,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就变得没有意义。因此孩子会从对妈妈的爱和情感中撤退出来,并将这份爱与情感转向他内心那个妈妈的形象。他把这个形象分成好坏两个部分,把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好的部分,然后无限放大这个形象。而那部分坏的形象,他会给予否认,并且将之转移到别的地方。这样,他爱的是有着“理想”形象的妈妈,而并非真实的妈妈。既然人后来成人后的关系都是随着最初跟妈妈的关系来的,那些人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重复这个模式,把其他人、物、机构等理想化。这是他们唯一能够避免最初从母爱中撤离的那种无助和无望的情感;唯一能够避免面对对妈妈混杂在一起的、又爱又恨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他们在对外人泼洒情感之前,早就该面对的问题。


达利医生说,现在西方社会把父母,尤其是母亲理想化的情况,与十九世纪不同。二战之前,美国对于母亲的理想化在浓烈的道德和宗教味道中,充满着不切实际、异想天开的描写。母亲因着伟大获得赞美。现在对母亲的理想化则从心理科学的发展,强调重视家庭、母爱、母亲与婴儿的依恋关系,以及对孩子的照顾。相比之下,中国对于母亲的理想化仍停留在“道德和宗教气氛里的异想天开”阶段。在文学中对母亲的赞美和称颂,大多是空洞的、抽象的和情感化的语言。

当西方人跟着心理科学的发展,探索母亲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让孩子在心理和情感健康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预备孩子进入社会的时候,今天的中国人,仍然还在闭眼高唱“啊!母亲,您的爱像春天的甘露;像燃烧的火焰。啊!烛光下的妈妈,您为儿女燃烧和牺牲了自己。”

达利医生介绍,那些由保姆带大的孩子更加趋向于把母亲理想化。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审视自己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母亲,他们带着对母亲的理想主义进入成年,在他们的性生活和与女性的关系中,产生极大的影响。达利医生的研究结果,正是中国五十到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成长经历的写照。在那个时代,孩子大多数由保姆,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带大的。而他们的婚姻冲突原因,也与八零后和九零后的人不同,前者誓死捍卫和效忠母亲,尤其是因为母亲的形象与配偶发生矛盾的比率,比后者要大得多。后者的婚姻问题多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
 
在解释把母亲理想化的本质时,达利医生写到:

理想化可以说是对某人或某物又爱又恨的混合情感。恨在意识中被忽视了。爱是不现实的,因为与恨分离开来,但实际上却是纠缠在一起分不开的。因此就变成幻觉---由扭曲的或错误的看法支撑着的幻觉,用来防范恨从无意识中转到有意识中。如果有人指出他的爱里其实也伴随着恨,那人一定会爆发不可避免的愤怒来作为回应。
 
既然理想是建立在幻觉上,把母亲或者其他人理想化是非常有害的。被理想化的人不可能以一个真实的人,或以“完美”的方式,来回应自己被理想化。这样一来,对于那个将母亲理想化的人是很难忍受的;所以就成了一个融合了愤怒、苦毒、空虚和无望的幻觉。比如,母亲常常会给儿子发送“双层信息”,即说的跟做的并不一致。母亲说,我爱你。但是并没有一点具体的表达,甚至没有给儿子烧过一顿可口的饭菜。当儿媳令她感到不满足时,她在施展其他手段不见效的情况下,会以对儿子冷漠的态度来惩罚儿子让她不满意。母亲这样的做法对男人有极具破坏性的影响。为了保持幻觉,应对悲伤,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把仇恨从被理想化了的母亲身上分离出来,把他的怒气发到别的地方。这种精神防卫技能在男人中积极普遍。在中国文化中,因为负疚感是维系亲子关系的重要角色,男人一般会不惜以任何代价,保护和防范母亲的形象遭到破坏。除了自己无言的痛苦,他常常会把那份自己不想要的情感和怒气撒向妻子身上;而妻子,除了要忍受丈夫的伤心、仇恨、愤怒、绝望等在他心理和身体上的不同表现之外,还要承受丈夫说她不能让婆婆开心、导致母亲对儿子疏远和冷漠的指控。

其实大多数男人在意自己的妻子,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仅仅提到母亲这两个字,就有可能打开他们心中不敢看的房间,让他感到惊慌失措,无地自容,使他的情感火山就此爆发;而他的妻子就成了受害人的受害人。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解释了无法识别爱的意义。乌鸦站在树上,嘴里叼着一块肉。在树下转悠的狐狸看见了,就打起这块肉的主意。于是狐狸开始和乌鸦讲话。可是乌鸦就是不开口。狐狸脑子一转,赞美起乌鸦的歌喉是多么动听:“你的歌声好美啊!”于是乌鸦张口嘴巴,那块肉一下子掉到地上。狐狸立刻衔起肉,一溜烟地跑开了。
 
这只自恋的乌鸦,因为狐狸的赞美和奉承丢掉到手的那块肉。自恋的人往往听到赞美和奉承而牺牲自己,因为他以为这就是对他的爱。中国经常有报道说,有些女性经受不住对方的赞美,与别的男性发生网恋等,最后这些女性往往昏头昏脑地为对方提供经济支助;同时在家里却忽略照顾自己的孩子和丈夫,最后鸡飞蛋打,既遭人抛弃,又失掉婚姻。有的甚至丢掉性命。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孩子也饱受情感创伤。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好心的东郭先生,救活了一只奄奄一息的狼,结果那只狼“恩将仇报”,差点把他吃掉。有一位现代版的“东郭女士”就为自己的“好心”搭上一辈子幸福的代价。她试图用自己的“好心”去改变一个劣迹斑斑的人。被她“捂热”的狼整年在外面花天酒地、惹花惹草,甚至当着她的面,还带情人回家。而这位“东郭女士”不得不日夜劳作,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在贫穷和焦虑中,抚养着她的孩子。在这样一个不安定的家庭里长大,她的孩子有的患有忧郁症,有的早早地叛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不少好心又糊涂的“东郭先生”,倾力帮助有困难的亲戚、朋友等,甚至最终惨死在最信任的人手里。道理都一样,他们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中国人常有“不知好歹”来形容一个人践踏别人对他的好心好意。艾尔弗雷德阿尔德在他的《认识人性》一书中写到:

父母对孩子正常的爱不能够正确表达的话,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孩子的态度变得凝固了,他无法识别出爱,也无法正确对待爱。这是因为他对于慈爱的本能方面,没有得到发展。在一个慈爱没有得到正常发展,或者也没有任何表达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也没能力去爱别人…尤其是那些在家里受到讽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非常害怕表露情感,因为他们会认为,那样做滑稽可笑,而且懦弱。他们把正常的慈爱,当成想奴役他们的工具来对抗。”


仁慈本是男人的美德,但有些妻子因为无法识别出爱,把丈夫的慈爱看作是无能、软弱,不仅不尊敬丈夫,反而报以讥笑和嘲弄。“我这么倒霉!嫁给你这样的窝囊废! 没有一点上进之心。看看人家的男人,跟你一起毕业的,早就当了局长,而你还是个职员!我真是瞎了眼!”有一个丈夫考虑到妻子生下孩子后很辛苦,便要妻子留在家中带孩子。对于丈夫的爱意和关心,这位妻子反驳道:“万一你被炒掉怎么办?再说,我的朋友们都已经买了房子,到现在我们还是租房住。多没面子。我要是辞去工作,我们甚么时候才能买房呀?再说,我父母辛辛苦苦供我读大学,难道就是给你做家庭主妇吗?脱离社会久了,我的学业也就荒废了,那个时候,你不要我,我怎么办呢?所以,我不能没有自我!”结果,工作的繁重,家务的繁忙等,使得这位女士疲惫不堪,与丈夫之间的话语越来越少,而她的脾气倒是越来越大,最后正如她所担心的,丈夫真的离她而去。

有一户人家看到邻居有个小孩子很孤独,于是老夫妻俩常常在放学以后陪这孩子一起做功课,一起玩;也很想与孩子的父母沟通,把这孩子的情况讲给他的父母听。这孩子的父母都是有钱的商人,他们把邻居对孩子的善心,不当回事,以为人家有着有求于他;或者是想巴结他们。因此,在小区里跟人家见面,爱理不理的样子,有时甚至连招呼都不打。
 
有一位刚进门的媳妇,善良贤惠,孝顺婆婆。不过婆婆却不领情,以为儿媳软弱可欺,甚至“得寸进尺”,把儿媳当做可以任意欺负的使唤丫头,并且总是变得法子,不断升级对儿媳的压迫。还要从中作梗,弄得他们夫妻二人吵架,最后儿媳忍无可忍,提出和先生离婚。

那些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认为“爱我,就是要满足我的要求。”别人为他做了九十九件他满足的事情,但只要有一件事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认为人家不爱他。比如常常有一些恋爱中的女孩子抱怨自己的男友:“你根本就不爱我!不然为什么不给我买我喜欢的那款衣服?那款车?”


 不能识别爱,就没有能力爱,也没有能力被爱,这就导致成年人常常在生活中做出错误的选择。也就是说,一个人明明知道这个决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但仍然一意孤行。最后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错误,导致对生活感到失望,有时,还会导致生活的悲剧。
 
            珍珍和她的弟弟就是一个例子。他们的父母都是专业人士,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威望。但是她的父亲有些重男轻女,从未很好地关心过珍珍。她的母亲对她也是冷语相加,或者就当家里不存在她一样。她的弟弟明明,是妈妈的心肝宝贝,也是妈妈的“小男人”。当明明还很小的时候,就懂得安慰伤心的妈妈,每当妈妈向他抱怨父亲不顾家的时候,明明总是对妈妈说:“我长大了一定照顾您。”

            珍珍读大学的时候,爱上一个比她大得多的男人。害怕父母反对,她偷偷与对方交往。其间做了三次人流,但那个男人最终还是娶了别的女人。之后,珍珍不顾朋友们的反对,匆忙与一位认识不久的男人结了婚。这场婚姻最后以婚姻收场,珍珍成了一个为单亲母亲。

            明明在事业上做得很成功,也幸运地娶到一位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妻子。他们夫妻恩爱,只不过明明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点小事就生气,倒是他的妻子不得不忍受他的坏脾气。           


阿德勒博士说:“经历并不会让每个人都变得聪明。”在对待生活的挫折上,那些童年受过虐待的人,则一错再错,生活一塌糊涂。有一首歌,叫做《容易受伤的女人》曾在中国很流行。这个“伤”指在男女关系中的情感和心理上的伤痛。只要简单地思考几个问题,就可以理解它的意义:为什么女人会缺少女人味?为什么他们会轻易地上当受骗?为什么她们没有勇气走出被虐待的关系?为什么她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孩子?为什么她们总是一错再错?为什么她们总不能够吸取教训?学到功课?只要追索她们的生活经历,就能看到,她们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被忽视、被虐待的童年史;就能看见他们童年留下的“伤疤”。虽然这些人很聪明,事业上很成功,但是他们个人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往往是“一塌糊涂”。他们没有办法为自己的幸福做主。用米勒博士的话说:“是残酷的亲子关系形成的无法扭转的后果。”正如门宁格医生所言:

人不是一下子“滑”进麻烦里---忧郁、强迫症、焦虑、酗酒、变态、慢性病等所有自我毁灭的形式。他们掉进麻烦是不避免的、预先定好的轨道。


“剩女”是在中国出现的一个新的,带有歧视性的词汇。它指的是年龄超过三十岁,还没有结婚的女性。根据中国权威网站“百度网”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在北京的“剩女”保守数字是五十万人。有些机构的统计数字更高,比如“海峡时报”公布的数字是八十万人。
 
            大多数“剩女”来自中产阶级的家庭,追求事业成功。百度网用以下这些词汇总结她们的性格:个性强、自私、自恋、依赖父母、有自残的心理、女权主义思想、自视过高、有洁癖、受挫力差、总认为自己优秀等等。最多的评论指她们难以与人相处。孤独常常导致她们错误地选择配偶,或者出现其他的问题。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他们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中国的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并且认为,这一群体将会成为中国未来家庭的“杀手”。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现在的啃老族的诞生多半是因为儿时父母过于溺爱的行为而导致的。大多数啃老族们因为从小依赖父母习惯了,失去了在生活中和社会上独立自理的能力,而且也养成了懒惰和只接受别人的劳动果实的习惯,因而长大了只会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老如小”这个词的意思是说,人老了,就会像老孩子的性格一样,变得不成熟;在感情上、心理上、依赖他人。有时甚至不可理喻。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百分之八十的老人存在行为和性格问题。心理学家们称这种现象为“婴儿化”。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美国从前也有类似中国人对老人的说法, 但是后来科学研究发现,这种讲法没有道理。 屯尼尔医生的“生命韵律”心理学可以给这个现象一个很好的答案:“只有那些春天里长成的叶子,才能在秋天里落下来。”“没有童年,就没有成年。”       

中国有部电视连续剧《金婚》,描写了一对夫妻自从结婚起,就经常因为一点点小事争吵不休;到了中年,他们便开始冷战。两个人就这样在痛苦中,生活了五十年。所幸的是,老了以后,俩人明白并且学会了互相关心和照顾对方,最后能够在一起庆祝他们的金婚。

这部电视剧很典型地反映出中国夫妻那种“亚婚姻”状态;剧终的幸福是许许多多人的梦想。在现实当中,并没有多少电视剧中的奇迹发生,许多夫妻在他们的老年仍然生活得不如意,尽管他们仍保持婚姻关系。各种各样的疾病、当年没有从配偶那里得到的满足,对配偶的不满等等,都透过他们身体上的病痛,和时时不断的抱怨与牢骚中反映出来。

         这部电视剧给人制造了一个幻觉,让人以为婚姻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动“磨合”,达到幸福。一个婚姻破裂的女士对她的辅导师说:“我也可以等五十年。”这只是自己欺骗自己。即便可以像这位女士所期盼的那样,她的婚姻将来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人的一生本来就很短暂,用一辈子来忍受痛苦无奈的婚姻,只为等到老了才能够携手,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