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阳城市建设辉煌成就纪实

 粉红色的美洲豹 2013-10-03
辽阳城市建设辉煌成就纪实
作者: 来源:辽阳日报 添加日期:10年07月23日

城市,向多功能现代化宜居型嬗变

  辽阳,古称襄平,是拥有24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新中国成立60年来,这座古城也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沐浴着春风春雨,向世人展示着日益繁荣的风貌。如今,凡是住在辽阳或是来到辽阳的人都会赞叹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路宽了,车多了,变净了,变绿了,变亮了,变美了!

  60年来,辽阳的城市道路已由解放初期的3条柏油干道、10条碎石路发展为拥有黑色路面宽为20米以上的主干道13条、黑色路面宽为10至20米的次主干道23条、一般干道和街巷道路337条的城市路网布局,且所有道路全部为沥青路面;城区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0.83平方米提高到8.49平方米;城市供水已由解放初期的年供水量93万吨发展为现在的日供水能力21.5万吨;城市居民冬季取暖已由解放初期的传统炉火取暖发展为以集中供热为主体的城市供暖专业化管理模式……从人居生活环境到城市建设环境,无论哪一种变化都是真实而生动的。

  这座城市是何以拂去千年积尘而旧貌换新颜,实现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同步发展的?是全市百万民众按照“坚持城市发展方向,突出城市特色,盘活城市资产,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目标不懈努力而取得的成果。

  以城为本,突出城市特色,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增强了城市环境优势

  城市建设是展示城市特色、城市品位、城市魅力的最为直接的形象工程。辽阳市在实施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融合了城市历史及人文风貌的诸多元素和符号,结合市情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辽阳市委、市政府开始带领全市人民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城市建设和改造,切实扭转城市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指导下,辽阳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规划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引领城市建设的“龙头”,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原则。为确保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辽阳市相继出台了规划审批的相关政策,还先后请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的专家学者,对辽阳市土地规划进行论证,重点开展了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广场、城市污水处理、城市集中供热、历史文化名城、地下空间利用、城市防洪等专项规划,修编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各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规划依据,引领城市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在辽阳市城市建设史上,一些标志性工程印证了辽阳市整合城市资源的能力及实力。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护城河是辽阳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与古城的历史一样深远。因此,护城河整治改造工程成为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吸引力的标志性工程。2004年1月1日起,参与护城河改造的广大建设者经过两个“百日会战”,完成了全长8.88公里的护城河主河道治理和两岸景观工程建设任务。如今,护城河被市民称为城市“绿色项链”,它极大地改善了两岸人民的工作和居住环境,还成为反映古城辽阳文化底蕴的历史展示带、绿色家园的生态风光带、现代化城市的黄金旅游带,为辽阳市建设生态型城市奠定了基础。

  同年6月,雄浑典雅、气势恢宏的辽阳广佑寺复建落成。这座以辽代建筑风格为基调、融明清建筑之精华的宗教建筑是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建设而打造出的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如今,广佑寺景区作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已成为辽阳乃至东北地区人文景观的新亮点,成为辽阳市旅游产业的龙头品牌,推介给全国乃至世界。

  建设现代化西关商业区是辽阳市由传统型城市逐步改造为现代化城市的起点。随着城市外环路的开通以及城市南部开发建设、河东新城开发建设的稳步推进,城市骨架被迅速拉大,辽阳市正式掀开并书写着东跨南拓、跨河而立的富有战略性发展的新篇章

  以人为本,关注百姓生活,高标准快速度改造城市,促进人居环境和谐发展

  在新路开始的地方,人们往往忍不住回眸来程,辽阳城市环境的巨变就是从百姓身边走过的。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城建部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出精品的原则,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有力地推进了城市路网改造工程的快速建设。从1993年到2008年,共拓宽改造文圣路、铁西路、新华路、民主路、二三四道街、东兴路等城市主要道路达80多条,使城市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建设生态型城市是辽阳人民着眼未来发展的实际步骤。城区内相继建成的滨河路景观带、襄渠游园、金银游园、愉园、民主路街心游园、新华园、泰和园、科普公园、中华广场、文庙游园、蔡庄三角绿地、南郊街绿地等一大批城市绿化工程,有效增加了城市“绿肺”功能。辽阳市还通过实施自由式移动绿化、街路盆景式绿化、树木亮化、垂直绿化、人文绿化,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绿化景观。

  为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和市民居住条件,市政府将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重心下移,从2005年起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开展了市政设施进社区、环境保护进社区、警务司法进社区、便民服务进社区的“四进社区”工程建设,共完成了83个社区(小区)的改造任务。这些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老旧小区随着“四进社区”的全面推进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区道路硬覆盖水平和绿化美化亮化水平大幅提高;完善的社区治安联防体系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市城建、环保、司法等部门便民服务网络系统联动受理和承办市民的咨询、求助等事项,高效益、快节奏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城市改造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高度统一,协调发展,将城市供暖事业的改革作为优化城市环境的一个切入点。从2001年开始,辽阳市利用五年时间,相继建成了北草库热源中心和窦双树热源中心,形成了城市东北角有北草库热源中心、城市东南角有二热电公司、城市西南角有窦双树热源中心、城市西北角有一热电公司的崭新的城市供热新格局。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加快了城市节能技术的推广和供热设施的技术改造力度,不仅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及供热质量,还有效地改善了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减少地面粉尘污染。目前,辽阳市中心城区冬季集中供热总面积已达到1315万平方米,占中心城区总供热面积的96%,辽阳市的集中供热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

  辽阳市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重,优先安排与百姓密切相关的工程项目,一批便民利民工程迅速实施建设。总投资3.7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城市中心区污水处理工程,是辽阳市投资额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项工程从1991年开始历经3年的建设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这座占地面积19.22公顷、收水面积39.1平方公里、日处理污水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正在为39.6万的市民提供服务。经污水处理厂二级深化处理的污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与此同时,城市中心区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建成使用以及对全市各城区实行垃圾袋装化管理、引进利用移动式垃圾压缩中转站集中收集处理居民生活垃圾,净化了城区环境,减少了二次污染,使城市垃圾处理逐步迈向资源化、减量化轨道,城市的12.5万户居民真正受益。值得肯定的是,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一大批改善民生工程的建成使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公交行业作为疏通城市的“血脉”,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1993年到2008年,市公汽公司不断深化改革,强化企业管理,整合公交资源,利用企业投资、职工垫资、社会引资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更新车辆,扩大服务范围,开辟新线路,合理配置车辆,实行一路一制的多元化发展公交事业的路子。目前,辽阳市共有公交运营车辆417台,公交线路30条,公交运营线路总长为355.8公里,基本实现了有路就有公交车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的煤气事业也迅速发展壮大。为从根本上解决辽阳市居民生活气源问题,市政府在1996年投资1700万元,建成了液化气混空工程,结束了辽阳市无气源的历史。至2008年底,全市管道煤气用户达到8.7万户,供气管网长度达到363公里,日供气能力达到2.6万立方米,城市管道煤气用户普及率达到53.5%。

  “为民重于一切,爱民大于一切。”市委、市政府将此作为行动准则,并在已经奏响的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集结号声中,带领全市182万人民全力实施“三大战略举措”,努力实现“四个一”奋斗目标。随着河东新城开发建设、城市南部开发建设以及西关商业区改造建设的逐步拓展,一个充满活力、魅力十足的城市将呈现给市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