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若安 亦可步步生莲 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你是唯一能支配自己命运的人

 青衣问道 2013-10-04


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
      
      “是孤独吗?”
      
      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
      
      “那是误解?”
      
      “也不对。”
      
      “是绝望?”
      
      “不是。”
      
      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他认为最好的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
      
      “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无奈地问。
      
      “一个人最怕的,就是你自己呀!”
      
      “我自己?”小和尚抬起头,睁大了眼睛,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直直地盯着师父,渴求点化。
      
      “是呀”,老和尚笑了笑说:“其实你刚刚说的孤独、误解、绝望等等,都是你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如果你觉得害怕,那也是你自己给自己的感觉。”
      
      是啊,无论是孤独、误解,还是绝望、失望,其实都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而是自己的内心,间接给予自己的。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自我,虽然这个自我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外界情形干扰,只要有自我的坚定存在,我们就不会被外界诱惑所侵袭。但是,现代社会,自我却成了人性之中最脆弱的部分,它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被丢弃,一旦自我失去,一个人的生命也就变得没有了价值。
      
      有本杂志上的一件事:在日本,有一个少年书法家曾轰动一时,他是因为临摹右将军(王羲之)的书画而出名的,小小年纪,竟然将王羲之的书法临摹得有模有样。有人曾经评论他说:年少时尚且如此,成年之后更不得了,一个书画界的奇葩终将诞生。
      
      但是,很多年后,他的名气并没有比年少时更大,他也没有如报道所说的,成为书法界的一朵奇葩。二十年后,有记者再去拜访他,发现他临摹王羲之的书法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但是,他也只是一味地临摹王羲之,在书法的创作造诣上,却如少年时一样,是个零。他的书画里,始终没有显示自我性格、情绪的作品出现,他也只能一副一副的临摹王羲之的作品。人们惊叹他的临摹技艺的高超的同时,不由地也惋惜他失去自我的风格。
      
      模仿别人并没有错,错的是将自己的一生都变成别人的复制品。一个人,如果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在别人的光环下,指靠沾沾自喜而生活,那么,他将永远不可能活出自己的风采。所以说,一个人最害怕的,是失去自我。
      
      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孩子,当教育变成人才的批量生产时,受害最严重的是某些具有独特才能的孩子。我们的家长,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当作信仰来崇敬,一味地要求孩子只为升学考试而读书,而对他们的个人爱好弃之不顾。殊不知,孩子在面临自我抉择的矛盾挣扎时,其内心的痛苦并不比一个成年人面临选择时的痛苦少。他们忍痛放弃了自己钟爱的篮球、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同时也放弃了对自我的认可和肯定。对于一个明智的家长来说,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的首要条件,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如果一个孩子连自我意识都失去了,那么他将来的生活,也必定是失衡的。
      
      有段时间比较关注女性心理健康,了解了很多关于婚姻的案例。
      
      姜岩,女,北京人,外企白领。由于丈夫的出轨背叛,最终她绝望地从家中24楼跳下身亡。
      
      这件事从姜岩的博客公开,以网友开始转帖开始,到姜岩在网上现身披露实情,事件开始升级,引发了社会关于婚姻道德底线的大讨论。其实,对她老公的不负责任行为谴责也罢,对小三的不知羞耻介入别人家庭也罢,这些都已经是别人的生活了,关键是女人自己如花般的生命,已经香消玉殒,再怎么样的惩罚对她来说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有人曾评论说:一个妻子或者丈夫,配偶出轨对自己的最大打击不是出轨本身,而是出轨这事件后面的含义:对自己的极度的否定,对自己的忽视,对自己的不在乎。当一个人的存在、情感,过度依赖另一个人的时候,自己的存在、情感的分量就会变得微不足道,就像张爱玲的那句经典:“当她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爱一个人没有错,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婚姻也没有错。但是,无论是在婚姻里还是婚姻外,如果能像姜岩博客中的一首《来生树》:如果有来生,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诗中的那棵树,安详、骄傲,不依赖,不寻找,那么就不会在受到爱人的伤害的同时,再用自己的爱去伤害自己。
      
      当一个女人,总害怕失去丈夫的时候,其实已经失去了自己。她把自己幸福快乐的指挥棒交给了别人,再没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得先学会爱自己,这样才会有人来爱你。对一个人来说,爱情、婚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即使爱人走了,还有亲人;即使亲人不在,也还有朋友;即便朋友都失去,也还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世界上美好的风景比比皆是,我们用双眼尚且看不过来,又怎能如此浪费时间在不值得的事物上面,甚至残酷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一位诗人,写了不少优美的词句,也在周边的圈子里有了一定的名气。可是他总是很郁闷,因为他还有很大一部分诗却没有发表出来,也没有人愿意去欣赏。为此,诗人很苦恼。
      
      诗人有位要好的禅师朋友,这天,诗人来到禅师处小坐,忍不住向禅师说了自己的苦恼。禅师听了之后就笑了,指着窗外一株茂盛的植物说:“你看,那是什么花?”
      
      诗人看了一眼植物郁郁葱葱的叶子回答说:“是夜来香。”
      
      禅师说:“对,这夜来香只在夜晚开放,所以大家才叫它夜来香。那你知道,夜来香为什么不在白天开花,而在夜晚开花吗?”诗人看了看禅师,摇了摇头。
      
      禅师笑着说:“夜晚开花,并无人注意,它开花,只是为了取悦自己!”
      
      诗人惊愕:“取悦自己?”
      
      禅师笑道:“白天开放的花,都是为了引人注目,得到他人的赞赏。而这夜来香,在无人欣赏的情况下,依然开放自己,芳香自己,它只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一个人活着,如果只为了取悦他人,还不如一种植物?”
      
      禅师看了看诗人又说:“许多人,总是把自己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给别人看,让别人来赞赏,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快乐起来。其实,许多时候,我们应该为自己做事。”
      
      是啊,如果把自己快乐的钥匙交给别人,只为别人的喜而喜,为别人的悲而悲,那生命岂不是失去它的意义?当我们为那些孤独、悲伤、绝望而痛苦的时候,无疑已经把自我快乐的指挥棒交给别人来支配了。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立地保持自我的坚强站立,因为生命是属于自己的,生活也是以自我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我们不可以自私,但一定要自爱,我们可以向现实妥协,但是绝不可以失去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东西,那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的快乐之源,我们生命中的精华。
      
      我曾见过一个女孩儿,她从初中到大学,一直生活在父母为她安排设定好的生活中,就连进入大学选专业,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执行。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绘画、写作。大学的时候,她学着自己并不喜欢的法律专业,利用一切课余时间研习绘画,阅读文学作品。大学毕业后,她毅然放弃了父母为她安排好的律师工作,一个人背着行囊到处旅行,从云南之巅到青藏高原,从越南到泰国,到英格兰,到德国,到澳大利亚,她一个人几乎游遍了半个世界。她写着,画着,用自己的笔养活自己,用自己的眼睛把世界各地的精彩印到心里。直到现在,她仍然在自己追梦的路上,她说,她会一直快乐,永不放弃。
      
      其实不放弃的,还有她的坚持,她的自信,她的独立,还有她的坚强。这才是自我的真正意义。前行的路上,有自我陪伴,便不会再害怕任何的失去。
      



你是唯一能支配自己命运的人



“同样一个人,有人将你抬得很高,有人把你贬得很低,那不过是因为他们从他们的角度去看你。不管他们得出的结论如何,你还是你。你究竟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到底怎样看待自己。”
  
  没有人可以决定我们的价值,能支配我们命运的人,只能是我们自己。



袁了凡问:“一个人的命运,怎么能逃得掉?”
  
“孟子曾说‘求则得之’,自己能做到的事,自然能求得来,道德仁义是自己能做到的,但是功名富贵须是他人赏赐,怎么能求得到?”





云谷禅师回答:

“孟子所说并没有错,是你理解错了.


“人若达不到无心、明心之境,终究会被阴阳起运所控制,怎不会有定数呢?但是,也只是凡人才有定数,命运约束不了极善、极恶之人。二十年来,你被命运所控制,动弹不得,怎么不是凡夫俗子呢?”



六祖曾说过,‘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人只要从内心自求,力行道德仁义,自然就能够赢得他人尊重,从而引来身外的功名富贵。如若人不知道反躬自省,而只知道好高骛远,祈求身外的名利,就算机关算尽也是两头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