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真得古趣,方寸显大千——周野篆刻艺术赏析

 率我真 2013-10-04

天真得古趣,方寸显大千——周野篆刻艺术赏析  

天真得古趣,方寸显大千——周野篆刻艺术赏析 - 周野 - 周野-------放下,便得自在……
                   摘自2013年3月第十期《海峡摄影时报》,文:林公翔

 

中华印坛悠悠千载,寿山国石誉冠神州。篆刻艺术源远流长,自商周实用玺印到明清流派篆刻,洋洋几千年。其间,玺印篆刻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艺术、宗教等密不可分,在各个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今,篆刻已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从而与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鼎足而立,为世所重。由于早期的玺印制作都是工匠所为,故封建士大夫受“重人伦,轻技艺”的文化轴心思想之影响,视篆刻为“雕虫小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宋元文人开始偶尔动笔写印稿,再交给工匠刻制;到明代中后期石质印材被广泛使用后,文人遂躬身捉刀刻印,他们多乐意直接参与篆刻艺事,使工匠的玺印制作变为文人的篆刻艺术,并且在社会上形成了以文人为主体的五彩纷呈的篆刻艺术。

当代篆刻创作,为了加强印面的形式感,使作品在展厅中的众多作品对比之下能凸现出来,表现出较强的设计性,往往是以损害“所以传笔法”的刀法为代价的,加强空间的设计性及技法的工艺制作性,必然会弱化印面时序的节奏感,而作品结果往往是只能耐人耳目不能耐人品读。文人篆刻家的作品重一个“读”字,今天艺术家的篆刻作品重一个“看”字,其中有许多耐人思索的变化。

纵观当代八闽印坛,成大器者屈指可数,周野便是其中可圈可点的篆刻名家。读周野篆刻作品,一股酣畅的文化气息和金石情韵拂面而来。我国的篆刻艺术是在一个史绪丰厚而艺脉悠长的文化背景上展示其强劲的生命力,因而篆刻虽为文字的刀笔之作,但需要有虔诚的从艺情致和执著的探索精神,周野的印艺,可谓是展示了此种心境意象和笔情刀趣。

作为青年篆刻家,周野不为时下书法篆刻界浮躁风气所动,甘于寂寞,多年潜心修养。他的诗、书、画、印传承了中国文人艺术的优秀传统,发自性情,不事雕琢,健康高雅,意境深远。

师从篆刻大家林健的周野从小即喜好艺事,对中华传统篆刻艺术感觉奇趣无穷,及长后临刻了大量先秦两汉的古玺官印及明清流派的名作佳构,多方吸纳、追慕前贤,虚心向前辈问艺请教,深思力学,颇多开悟。

二十年来,喜爱篆刻艺术的周野遍临摹了能找到的名家印谱,端赖对篆刻艺术的先天敏感,他竟能在一些个性性极端强烈的风格中解脱出来,免遭习气囿扰,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篆刻作品目前个性已呈,显然他已感悟了“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奥秘。

  周野的印风格调醇正而气韵雅致,具有文质相映而意境朴茂的特征,诚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 ”即他的印章骨子里有一种平和端庄之气及婉约温润之貌,不以外在的强烈变化或突兀形式夺人眼球。然而细加观赏,就会感受到那种淡定从容的气息,这是一种艺术上的高迈取向和审美上的超拔境界。因而周野的篆刻可读、可品、可赏,深得印中三昧,可见他对历代传统的吸纳不是静态的仿效而是辩证的参照,对当下创新的认识不是强硬地造作而是睿智地拓展,是可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岁月的筛选的。

天真得古趣,方寸显大千——周野篆刻艺术赏析 - 周野 - 周野-------放下,便得自在……

 

天真得古趣,方寸显大千——周野篆刻艺术赏析 - 周野 - 周野-------放下,便得自在……

 

天真得古趣,方寸显大千——周野篆刻艺术赏析 - 周野 - 周野-------放下,便得自在……

 

天真得古趣,方寸显大千——周野篆刻艺术赏析 - 周野 - 周野-------放下,便得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