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我说谎》吸引眼球 解读人们说谎的秘密

 龙泉清溪 2013-10-04

《对我说谎》吸引眼球 解读人们说谎的秘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4日16:10  三联生活周刊
《对我说谎》吸引眼球解读人们说谎的秘密(图)

《对我说谎》海报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对我说谎》不是一部罪案剧,而是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解说关于“说谎”的科学。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从今年1月开播就吸引了大批“粉丝”。

  记者◎陈赛

  那些能一眼看穿你的天才,总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美国很多罪案剧里都有这样的人物,《犯罪现场调查》的昆虫学家葛老爹、《数字追凶》的天才数学家查理、《犯罪心理》的犯罪心理专家、《超感警探》的第六感侦探帕特里克。

  《对我说谎》(Lie to Me)的主人公是一个行为科学家,凯尔·雷特曼(Cal Leightman)教授,他研究人的表情、声音、语气、手势、肢体动作,破译它们背后所隐藏的情感密码,为案情寻找破绽,发掘真相。比如一个被控谋杀女老师的高中生,眼神中却有隐藏的悲伤和羞耻,为什么?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一部罪案剧,而是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解说关于“说谎”的科学。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从今年1月开播就吸引了大批“粉丝”。自从人类有了语言之后,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发展语言技能,而不是肢体语言上,所以察言观色的本事越来越差。跟着《对我说谎》学一点解读表情和身体语言的科学方法,对改善日常人际关系很有好处。

  有数据统计说,普通人在10分钟的对话中平均撒3个谎。但是,一个人其实很难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除非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与排练,或者有极高的撒谎天分,否则总会有认知或情感上的漏洞,比如迟疑的增加、语调或手势的变化,脚也很容易泄露秘密,但最多的线索则在脸上——人脸是一种高效的交流工具,43块肌肉可以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其中3000种具有情感(Emotion)意义,各自传递特定的情绪信息,比如生气、悲伤、恐惧、惊讶、恶心、快乐、蔑视。

  如果你想假装或者掩饰这些情绪,表情上一定会露出破绽,比如左右脸的表情会出现轻微的不对称,表情在脸上浮动时会出现不平滑,或者产生“微表情”——这种表情一闪而过,持续不到1/5秒,情绪越强烈则速度越快,普通人根本觉察不到,但经过训练的测谎专家能立刻捕捉到。比如位于眉毛内的肌肉“Frontalis pars medialis”微微抬起时会有悲伤的感觉,如果一个人脸上闪过这种微表情,你就知道,他很悲伤,但很可能连他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

  事实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在他的大脑还没决定是否要撒谎时,脸已经暴露了他的真实想法。因为脸部肌肉直接与大脑相连,大脑在接受一个刺激之后,脸部肌肉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表情,根本不由人的意识控制。所以,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在装无辜,还是真的惊讶?如果惊讶的表情在他脸上停留超过了1秒钟,他就是在撒谎。

  凯尔教授经常说,“真相就在一个人的脸上,如果你懂得怎么去读”。可惜的是,我们都不善于读脸,尤其是对陌生人,即使是警察、律师、法官,甚至心理分析师,他们对于谎言的判断能力比普通人好不了多少,最好的时候也跟瞎蒙差不多。也有天赋异禀的人,比如《对我说谎》中的新人托丽斯(Ria Torris),她是自然派,没经过任何训练就能识别“微表情”。这种天赋很像“第六感”,你觉得这人有点不对劲,但说不上来为什么。不过,这种人十分罕见,每10万人中才出一个,连凯尔教授都不算,他是自学成才。

  虽然才播了3集,我已经学到了不少实用的测谎技巧。比如一个人真心笑的时候,眼角会起皱纹;一个人陷入回忆时,眼神交流会终止,表明他说的是真话;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眉毛斜垂代表忧伤;单边耸肩或者缩身后退,说明此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揉眼睛是不情愿的意思,即使一个天生的盲人,在被要求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时也会下意识地揉眼睛;摸脖子是说谎的机械反映;下巴用力是愤怒;越受欢迎的孩子,越会说谎。

  当然,剧中提到的技巧并非全都有科学依据,比如说一个人撒谎时就会挠鼻子,其实很可能只是鼻子痒痒而已;说某人抖腿一定有问题,可能人家只是尿急。该剧的科学顾问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为此专门在福克斯的网站上开了一个博客,向公众解释每集剧情背后的真科学与伪科学,非常有趣。他还特别强调,读脸不代表读心,你可以读出一个人的焦虑情绪,但不可能读出他为什么而焦虑。为了不重蹈奥赛罗的悲剧,测谎最重要的不是知道一个人是否在说谎,而是为什么说谎。

  保罗·艾克曼就是真实生活中的凯尔·雷特曼。不过他今年75岁了,住在旧金山。他花了40年的时间研究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之一。“9·11”之后,他的研究在美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经常被请去给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讲课,做咨询。

  YouTube上有一段艾克曼教授的采访视频,他看上去谦逊平和,眉目间仍有一种军人式的凌厉,但与剧中桀骜不驯、有点神经质的凯尔教授感觉很不一样。他父亲是儿科医生,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患严重的精神疾病自杀,他15岁就进芝加哥大学读书,立志要当一名心理分析师,与苏珊·桑塔格是同学。

  《对我说谎》中不少情节都取材自艾克曼的真实经历。年轻时,他跑了很多地方,巴西、阿根廷、苏联、印尼、日本,就为了证明一个理论——表情是全人类通用的,而非文化的产物。这其实是达尔文在1872年出版的一本书《人与动物的情绪表现》中提出的假设,即哺乳类动物在表情上具有一致性。但在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人类是根据一系列习得的社会规范使用自己的脸,而不是天生的本能。

  为了排除跨文化的影响,艾克曼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丛林部落里生活了3年,那里与世隔绝,从未受过西方文明的影响,当地人甚至从未照过镜子,从未看过自己的脸,但他们能准确地描述艾克曼带来的照片上的白人处于什么样的情绪状态。艾克曼也没有在他们脸上发现任何文明社会里所没有的表情。这些都证明达尔文是对的,表情的确是进化的普遍产物,而不是文化的。

  《对我说谎》中,凯尔的实验室里贴满了人脸剖绘图,搞得跟连环杀手的房间一样;而艾克曼的实验室里也贴着两张大海报,一张是达尔文,另一张是希尔文·汤姆金斯(Silvan Tomkins),这两人是他的精神导师。后者尤其是一个极富传奇性的怪人,他在普林斯顿大学教心理学,同时又在一家赛马协会兼差,担任赌盘预测人。据说他能根据几匹马之间的情感关系预测出哪匹马能够获胜,比如一匹公马如果在头一两年输给过母马,它再跟一匹母马并排站在一起比赛就非输不可。

  汤姆金斯认为,情绪是生活的密码,而脸就是解码的钥匙。随便扔给他一张通缉犯的照片,他能立刻告诉你此人大致犯了什么罪。这种非凡的“阅人”本能让艾克曼万分羡慕,他想,有没有可能发明一种科学工具,把钥匙交到每个人的手里?

  他花了8年的时间编撰出一套《面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lding System)——根据人脸的解剖学特点,将它划分成43个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运动单元(AU),分析这些运动单元的运动特征、所控制的主要区域,以及与之相关的表情,并给出了大量的文字、照片和视频说明。它可以精确地测量出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变化。

  作为研究者,艾克曼不仅要了解,还必须学会如何控制自己脸上的每一块肌肉。有时候,某块肌肉不肯合作,他还得拿针扎脸,刺激肌肉做出准确的表情。他和同事经常好几个月彼此对坐着,互相在脸上扎来扎去,观察并记录肌肉的运动特征及其周围的皱纹变化模式。他甚至学会了如何扇动耳朵。

  在编撰《面部动作编码系统》的过程中,他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脸安排成某种表情时,他的身体和心理会感应到相应的变化,就像文学中所说的“移情”。比如摆出愤怒的表情,你会感觉心跳加快、手心发热,血液快速流向手臂;摆出恐惧的表情,体温降低,血液倒流向脚;快乐稍有不同,如果你摆出笑脸,可能会感觉到快乐,但眼睛周围一块关键肌肉必须恰到位置才能产生真实的快感,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面部动作编码系统》不但被心理学家运用,还拓展至各种疾病的研究,包括精神分裂症、心脏病等。对医护人员来说,阅读病人的表情很重要,疾病所带来恐惧、尴尬、羞耻、负罪感,会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许多负面影响。Pixar的动画师们也相当倚赖这套系统,从“巴斯光年”开始,Pixar的卡通角色表情越来越真实生动,艾克曼的功劳不小。

  艾克曼本人利用这套表情编码系统研究了成千上万的人脸,杀人犯、贪污犯、间谍、演员、暗杀者、飞行员、政客,准确率高达70%~80%。如果再加上声音、语言、举止、姿势的研究,则把握更大。比如克林顿在性丑闻中的表现,他称莱温斯基为“那个女人”,这是一种“距离语言”,故意疏远自己与她的距离,是典型的谎言。

  “读脸”的爱好至今给艾克曼带来无穷乐趣,机场、咖啡馆,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总有许多张脸可供消磨时光。他的实验室里有一个视频数据库,收藏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谎言家的表情和声音,希特勒、O.J。辛普森、尼克松、克林顿……这些资料被大量地使用在《对我说谎》中,作为剧中人的真实对照。他说克林顿脸上有一种“坏孩子”的表情,摇头晃脑,眼珠转来转去,他是那种希望自己偷腥被抓住后人们还会因此更爱他的人。他还解读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只牵动嘴唇的肌肉,她的脸朝向一方,而眼睛看着另外一方,这是调情时才有的微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