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浑圆功身体三层通

 弋航 2013-10-04

第一层功夫:皮下肌肉层通

先从手部内想起。先想到手部有麻热胀感觉,快则几秒钟,慢则几分钟就会在手指、手心、手背出现或麻或热或胀的反应。一旦出现麻、热、胀三种反应中任一感觉即为上功、得气了。有了气感后不要让它(麻热胀)跑掉,想到它往小臂上走,小臂有了感觉想它往大臂上走,大臂有了感觉引导它往肩部走、背部走、腰部走、胸部走、臀部走、大腿走、小腿走,直至脚部为止 (顺序为:手——小臂——大臂——肩——背——腰——胸——腹——臀——大腿——小腿——脚)。

假如您没有高血压等疾病的话,功感从手到脚后,试着逆方向即从脚返回手,没有不适(如有不适则不要这样)则再从手到脚运行, 如此反复,让功感遍布全身并达到均匀,而且要麻热胀的程度相当,也就是麻中有热有胀,三者强度差不多为好。按以上顺序内想,浑圆功称之为“行气”,初学者要将全部时间都用到行气中去,就能同时达到集中精神、初步入静的程度。不过要注意的是意念不要过度,也就是说不要想得太死、太用力,要保证身体、思想能放松与舒适,意念适度的话,反过来还会促进身体的放松。

开始练时,麻热胀感可能只会出现在手,没关系,慢慢来,适当引导它发展,等待时间,很快就会成功的。

试试这个小方法,可能会有所帮助。想像全身是一个大气球,双手是大气球的气芯,天地间的浑圆正气正源源不断地从气芯充入,大气球不断的充满,达到充盈,意想“麻热胀(气血)充盈”。这样练不久就会加快功感的出现。还有,我们已经知道,麻、热胀是什么样的感觉,不妨有意识地去体会身体有没有,体会血管有没有血液涌动的感觉等等,这些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探索了。

如果麻热胀感觉(有一种感应也算)到了脚部了,说明从上到下、从肢体到整体部分产生了气感,即皮下肌肉层,(第一层)功夫已炼成。 对初炼浑圆功者来说,有四句话要紧记,即“看到远方(视而不见或微闭眼睛),想到手上(麻、热、胀),思想集中,全身放松”。当想到手上有了麻、热、胀的感应,这叫立意;有了感应不让它跑掉,这叫守意;再把守住的意念引导往大臂、肩、背、腰、胸、腹、臀、大腿、小腿、脚部发展,这叫用意。意念应立、必守,守必用,用必活。用必活,即要求用意要灵活,不可执着。炼浑圆功整个过程都是用意的过程。所谓“毋无毋助长”、“毋过毋不及”、“似有似无”、“若有若无”等等说法,均指用意。

皮下肌肉层气通了的程度如何?

可以用“五心”相通来检查。五心是:头顶心、左手心、左脚心、右手心、右脚心。炼功随意想到一个“心”,此“心”应立即有感应(或麻、或热、或胀)。然后从这一“心”忽而转移到另一“心”,被想转移到的“心”应立即有感应,然后一个“心”一个“心”地想,直到反复多种“路线”都能达到立即感应,说明“五心”畅通无阻了。初次检查“五心”相通,可能反应迟钝,或无明显反应,这是正常的,多炼几次就通顺了。

皮下肌肉层通了以后,接着就可以练习内脏器官层了。




第二层功夫:内脏器官通

皮下肌肉层通了以后,接着就可以练习内脏器官层了。

对五脏六腑,您都大概知道它们的位置吗?如果不知道,没关系,已经为您准备了几幅内脏位置图供您参考。

第二层功夫可以先从肺部想起。肺部有了或麻或胀或热的感应以后,接着下行到心脏,再到胃部,接着到肝胆、右肾、左肾、脾、腹部、大小肠及膀胱……(内想顺序为肺部——心脏——脾胃——肝胆——右肾——左肾——大小肠——膀胱——上行到头部——下行到脸——眼——耳——鼻——嘴——咽喉——气管到肺,再循环)。

练习的时候,还可以同时增加内脏气色的想像。

内脏器官有了感应,说明第二层功夫通了。 在进行内视内脏器官时,如觉得某器官不舒适或有疼痛感,说明那里气血不通,或出现病灶。如内视心脏麻热胀时,出现心跳加快、心慌或疼痛感,说明心脏功能不正常,应停止内视心脏,把意识转移到腹部或背部,等待心脏功能恢复正常了再进行内视。临床经验证明,浑圆功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很好。


第三层:节节骨骼通

当内脏器官有了麻、热、胀感应以后,进行第三层功夫锻炼:从手指骨想起,手指骨有了或麻或热或胀的感应以后,想到手掌骨,然后想到腕骨、臂骨、大臂骨、肩胛骨、颈骨、头骨;再从百会穴往下,即耳骨、鼻骨、牙齿、下巴骨、咽喉往下走,走胸骨、肋骨、背骨、腰脊椎骨、坐骨、大腿骨、膝盖骨、小腿骨,至脚骨为止。然后再从原来的路线返回。

内想骨骼的时候,还可以同时想像全身的骨骼是通红发光的钢铁,骨髓是钢水,在骨骼中流动。

当进行内视第三层骨骼通时,往往会出现某处骨骼酸沉、酸疼等情况,说明此处有风湿或外伤引起的后遗症,或是骨骼内出现了其它病灶。

第三层气运行更困难些。青年人感觉灵敏,可以体会到麻、热、胀运行到骨节的感觉。中、老年人感觉相对不明显。这要求打持久战、花大功夫。骨骼节节通的确不易,像过去古人所说,达到了“脱胎换骨”的程度。




内功心法的调整

对一、二、三层功夫的调整。
初炼时要按一、二、三层功夫的顺序进行内想。当内想到三层功夫骨骼通后,每一次炼功就不必按一、二、三层的顺序内视了,可以同时三层内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同时内视。有了相当功夫以后,也就是麻、热、胀三层功夫感到均衡以后,炼功开始时就只体会内部的变化了。此时体内不仅有麻、热、胀的感应,同时还有其它感应。这种深层的复杂感应只有过来人才说得出来、说得清楚。内视一、二、三层的过程中或整体 内视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形:有的麻热胀多,有的麻热胀少。如内视皮下肌肉层时,身体左边麻热胜多,而身体右边麻热胀少。

这是由三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意识透导左右不平衡,左边照顾得多,右边照顾得少;二是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一边用得多,一边用得少;导致身体左右气血运行不一样,生理变化不一样;三是身体右边可能因风湿、外伤后遗症或内部出现某种疾病的影响使右边感应不如左边。如遇上述情况可以增大右边的意识透导(即多注意右边)来使其平衡,也可用多拍打右边震荡气血加速运行的方法使右边增强麻、热、胀的感应。也可以暂时不理它,任其自由发展,逐渐会导致平衡的。内视麻热胀时,麻热胀三种反应也会出现不平衡。有时麻多胀少,有时热胀多而麻少,等等,这些不必去介意。在炼浑圆功的过程中,人体生理上会发生奇妙的变化,随着炼功时间的增长,变化越来越多,而且每一个时期、第一个阶段的变化都不一样,这样那样的变化且不必理它,应取“见奇不奇。任其自然”的态度。当内视一、二、三层过程中出现意识诱导不平衡、生理变化不平衡、病灶出现不平衡时,除了任其自然发展以外,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1、穴位内视法 低血压患者可以 内视“百会穴”,起到升压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可以内视“涌泉穴”,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如果腰部功感弱或腰部酸疼,内视“命门穴”,可以止疼并增强腰部的功感。
2、经络内视法 如有恶心、呕吐、胸闷、腹洚等不适反应,可以 内视任脉,路线为天突→璇玑→华盖→膻中→中脘→气海→关元→中极→曲骨。经过反复多次从上到下的内视,上述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如有背疼、腰疼、疲劳、酸胀等不适反应,可以内视督脉,路线是风府→大椎→至阳→命门→阳关→长强。高血压患者可以任脉路线内视,沿两腿内侧到脚心为止,效果也很好。
3、部位内视法 哪个部位功感弱、有不适感或病灶就内视哪个部位。如左肩功感弱可以想到左肩膀麻、热、胀,意识在左肩部位停留数分钟,此处功感会逐步增强。如一次二次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可多次内视,直到和其它部位功感均衡为止。冬季不少炼功者双腿以下部位功感弱,可以用“上三下七”意识诱导(即两腿以下部位多用内视,或以下身为主、上身上肢为辅的 内视法),到肢体上下感应均匀为止。
4、病灶内视法 即内视病灶部位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如饭后腹胀可以 内视腹部,腹部内产生蠕动、肠鸣便见效果。对疮疥、肿块的内视往往在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可见明显疗效。有的病灶不可风视,如内脏某器官出血,进行内视可能出血更快。但皮肤肌肉轻度外伤引起的小出血,可以内视麻热胀,同时默念:“回流血止”,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5、内视呼吸法 因某种原因生气、情绪激动,已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时,应马上进行数次深呼吸。呼气时想到将腹部的废气统统呼出;吸气时气要沉到脚下“涌泉穴”,这样情绪会马上平静下来。平时炼功情绪不安静时,可以体会腹部及周身皮肤呼吸的情形,即能帮助入静、放松。
6、综合调节内视 在炼功过程中把上述五种 内视法综合调节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