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人的腔调与格调(转载)

 江苏常熟老李 2013-10-04

上海人的腔调与格调(转载)  

2011-07-18 16:36:51|  分类: 随笔 |字号 订阅

一个人有没有腔调?

在上海人的眼中,是门面、是店招、是商标、是外套……

在上海人的嘴上,是评语、是判词、是口碑、是广告……

在上海人的心里,是分水岭、是验钞机、是化学试纸、是交际评估的先导……

一个人的格调高不高?

在上海人的眼中、嘴上和心里,都是一道躲不开的风景,仰望、俯视、对瞧、自照,熙熙攘攘、芸芸众生都能一览无余。

就像卞之琳的《断章》所言:“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今天,我们在这里议论格调,明天,人家在别处议论我们的格调,谁也逃不掉的。

腔调是有没有的事,上海人是不能没有上海人的腔调的,那是上海人在某一段时间里,时尚流行的形象和做派的特征。

格调是高不高的事,上海人是崇尚经典、讲究高雅的,大多低调奢华,骨子里却透着浓浓文人趣味的风范,那是上海人社会等级的标杆,只能通过个人教养、品位的提高体现出来。

再没有其他的办法,可能提升你的社会地位和等级了,即使你嘴上说的上海方言,或者怀里揣着上海户籍,或者名片上挂满醒目的上海头衔,或者在上海银行里存着万贯家产。

上海滩上的上海人很多,其中有本地土著的后裔,有开埠后移民的后代,也有改革开放各地来创业打拼的新上海人,还有外裔上海人(详见本书《阿拉上海人的中产梦》一文)。但是,上海滩上有腔调、有格调的上海人却不多,有些背影渐渐正在远去,许多老上海对着黄浦江水低声呼唤,归去来兮,上海的格调!

腔调,本义是指一个人说话的声音、语气,自然可以引申为各人说话时,所反映出的一种语言形象。

我们说话时,除了词汇、语法因素外,体现个人形象的主要因素是语音、表情及肢体动作。

记得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曾经说过,听人家说话,55%取决于对方表情、动作的视觉效果、38%取决于对方语音、语调、语速等听觉效果、还有7%是词汇表达的意思。(大意如此,原话记不清楚了)。

上海腔调,自然最好用上海方言,像个上海人。

然而,上海方言是个“混血儿”,随着近代以来的开放和都市化,烙上了深深的海派胎记。

兼收并蓄了全国各地方言和外来语特点的上海方言,真说起来可谓千人千面、万紫千红的。

早年上海话的成分中,“苏州话最多,宁波话次之,本地土话又次之”(王昌年《大上海指南》1947年),其他地方如苏北、广东、山东等地的方言也多少都融合进来。加上这么多年西风渐入,各国外来语的输入,上海话讲起来,只要哪些成分凸显出来,就会有些腔调的不同,甚至档次的差异了。(可参见本书《“闲话”里头的那点骨气》一文)

上海话语调里的灵魂,是保持吴语的那种儒雅温婉、低声清丽和矜持适宜,上海人就是说普通话,也是这番腔调,否则,就有失了上海腔调的危险。

上海话里还混杂着一些行话、切口和下层社会的“白相话”,包含着一些戏谑性、庸俗性的词汇,在大庭广众之下用起来,腔调就有些粗俗低下了。

上海腔调,不仅仅在于讲话带出的“腔”与“调”,也包含眉眼的表情是否亲善,手脚动作及坐立姿势是否文雅。更要紧的,当然是讲话时的仪态、风度、气派,应该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地位等协调,这似乎就跟格调有些“搭界”了,与西装、香水或“头势”清爽不清爽,关系倒不太大。

格调,本义是指一个人的风格或品格,有时,也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由此看来,上海人的格调,该有些优劣、高下的区别的。

前几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保罗.福赛尔写过一本书,书名叫《CLASS》。在英语中, Class有阶级、阶层和等级的意思,也有品位、格调的含义,所以,中文翻译就将书名直接译作《格调》。

福赛尔教授在书的开篇第一章中有几段话,对我们今天理解上海格调很有帮助,摘录如下:

1、尽管绝大多数美国人感到,他们的确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当中,他们甚至怀疑,正是对社会地位的种种顾虑,左右了置身其中的人们的言谈举止。

2、美国的等级差别是如此复杂和微妙,以至于国外的访客常常会忽略那些细微的差异,或者有时甚至意识不到等级结构的存在。

3、等级尤其应该成为一个严肃的美国话题。因为在这里,我们并没有一个世袭的头衔、地位和荣誉的体制可以从容展开分析,每一代人不得不重新界定等级体系。这个社会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社会都要变化得更快。

4、尽管我们对政治和法律平等公开表示欣然接受,但就个人的感知和理解而言---其中的大部分很少表露---我们纵向地将事物进行分类,并坚持价值观上的差异至关重要……似乎,我们从内心深处需要的是差别,而不是聚作一团。差别和分离令我们兴趣盎然,融合则令人油然生厌。

我觉得,这些看法似乎也迎合了今日上海的一些社会现象。

上海社会不仅贫富差异在扩大,等级差异也在拉开,没有世袭的头衔、地位和荣誉,只有怅然怀旧的记忆和民国范儿的故事,像一面面镜子,反映出当代的“王子与贫儿”们,即许多富人和穷人们,都自惭形秽而手足无措了。

最困惑的是处于富人与穷人两极之间的“大多数”人,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却不清楚自己属于哪个社会等级?他们收入越多,疑虑也越大,事实分明在提示他们,花钱越多,并非档次等级提升得越快越高!

外来的访客,也同样经常忽视上海人细微的言谈举止上的差异,意识不到格调层次差异的存在,盲目地模仿、追逐时尚流行的节拍,晕头转向地,身在上海而迷失了上海……

上海高雅格调的根,深深扎在民国与三、四十年代那种趣味、风尚的美学精神里;这种上海格调的躯干,吸取的营养,主要来自本地民俗的土壤和太平洋吹来的海风;这种上海格调的枝叶,幽幽散发的都是稳重自信、典雅高贵的气息。

上海格调是十分感性的,靠五官感觉,有时,更需要用心去感受它的存在。

格调反映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中,体现在一言一行、一招一式之中,真可谓“枝枝叶叶总关情”,平凡琐碎。“情调”所在,内里蕴藏着个人长年教养、气质和学识修炼的精华。

一个人可能一天改变命运,也可能一夜暴富,但不可能一下子改变自己的格调。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全身上下都是名牌装束,大方出手、挥金如土的富豪款爷、那些身居高位号令百姓,附庸风雅收藏不菲的达官贵人,心理却还挣扎在卑下猥琐的窘境里,品位还停留在原始的贫困线上。

过去讲“三代培养一个贵族”,高雅的格调就是一种贵族精神,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养成,除了环境的熏陶,要紧的是从细微处的讲究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高雅的风格。

也许一个低垂的眼神;

也许一声委婉的谢谢;

也许一瓶旧日的花露水;

也许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小道……

孤独的时候是那么不起眼,耐着寂寞,守着无聊,偏偏又不时闪烁清亮、飘逸幽香,使人久久难忘。

这是一种上海格调的魅力,开放在一些人生的边上,散发出全部生命的芬芳……

上海人的腔调,是形象;上海人的格调,是精神。

我以为,上海人的腔调是横向的,不断发展前行,固步自封就会落伍;上海人的格调是纵向的,持续提升向上,有厚实的根底,也有开拓的空间,单纯地沉迷怀旧也会浮华迂腐。

这些年,上海人的形象变化很大。

过去外地人对上海人的形象的评价都不太高,“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市俗气……”(余秋雨:《上海人》)

自然,余先生概括的是外地人贬义的看法,上海人的角度则不同,对此大多不屑一顾,我行我素的。

改革开放的潮流,不断融合上海与外地的情感,“做可爱的上海人”的呼声,发自越来越多上海人的心底。特别是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以来,上海人的形象与时俱进,热情好客、宽容大气、见多识广、聪明机灵、典雅端丽、浪漫时尚等等特点,日益得到全国各地更多的认同。

上海腔调,虽然大多只是讲话时表现出的一种形象,但是,讲究的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全靠平时做人修炼的功夫。

如果光练一张嘴皮子,摆出一副腔调当滑稽表演,为赚几声鼓掌而“诱”腔“花”调,即使挂着清口的牌子,也难免会浊口,让人生厌的。

上海格调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弥散在大街小巷的每座楼房、每个角落,依赖这里生活的每个上海籍和非上海籍的市民发扬光大。

上海格调与上海腔调,是两条纵横相交的坐标,箭头指向着市民文化素养攀登阶梯的方向,标注着上海文明的腾飞……

 

说明:

最近几天,上海某“有名”的艺人因为对同济大学教授张生对其评论不满,在微博上泼口骂街,引起网友围观,议论纷纷。这位艺人用“藏獒”和“脓痰”辱骂同城的文人,引起许多上海人为其难堪。作为公众形象,与时代精神、上海风格相去甚远了!

在微博和博客中虽然都表达了对此事的一些观点,但总觉得在这件事里,上海人和上海文化有些屈辱的“被代表”,颇有些郁闷。

想到该艺人频繁在节目中表现其“腔调”,我与淳子即将出版的《上海格调》序言中,复旦哲学教授李天纲有几句话可谓精辟:“近几年上海街头流行语是腔调,常见某艺人说做人要有腔调,放到书里就一针见血——格调,不是腔调。”“上海的腔调与格调”选自《上海格调》一书,现拿来提前发表,希望外界不会因该艺人之言论而误读上海文化和上海精神的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