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仲林旧书新博《元代小令写作与欣赏●二章》《●三章》

 老阿更 2013-10-04
2013年01月30日 - 蒝菋 - m._﹏.蒝菋
元代小令写作与欣赏→理论篇 第二章 

第二章 散曲思想内容及风格

 

第一节 散曲思想内容

  元代是散曲创作与流行的黄金时代。今人隋树森先生所编的《全元散曲》,共有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残曲在外。其中知名作家就有213家(包括金代和明初的一些作家)。这些作品内容较庞杂,有的感叹时世、悲天悯人;有的歌唱山林隐逸,描写男女风情。既表现了元曲作家鄙薄功名利禄、蔑视封建礼教的性格,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倾向;也有少数作品接触到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寄托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与反抗,但这类作品不多。

  一,男女情爱类:

  这类作品在元散曲中所占比例很大。由于元散曲与世俗相离不远,故多数作品格调不甚高,语言通俗,雅于民歌俗于词。例:

越调·小桃红·胖妓

  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雨歇云收那情况,难当。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长偌大,偌粗偌胖,压扁沈东阳。

——王和卿

仙吕·赏花时·煞尾

  悄悄吁,低低话,厮抽抒粘粘掐掐。终是女儿家不惯要,庞儿不甚挣达。透轻纱,双乳似白牙。插入胸前紧紧拿,光油油腻滑,颤巍巍拿罢,至今犹自手儿麻。

——无名氏

双调·潘妃曲(四首)

  小小鞋儿白脚带,缠得堪人爱。疾快来,瞒着爹娘做些儿怪。你骂吃敲才,百忙里解花裙儿带。

  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蘼架。

  煞是你个冤家劳合重,今夜里效鸾凤。多情可意种,紧把纤腰贴酥胸。正是两情浓,笑吟吟舌吐丁香送。

  只恐怕窗间人瞧见,短命休寒贱。直恁地乞膝软,禁不过敲才厮熬煎。你且觑门前,等的无人呵旋转。

——商挺

仙吕·醉扶归

  我嘴捂着他油髻,他背靠着我胸皮。早难道香腮左右偎,则索项窝里长吁气。一夜何曾见他面皮?则是看一宿牙梳背。

              ——王和卿

中吕·阳春曲·题情(二首)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白朴

  也有正经情爱曲:

中吕·阳春曲·别情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闷愁山重海来深。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王伯成

中吕·阳春曲·题情

  情粘骨髓难揩洗,病在膏肓怎疗治?相思何日会佳期?我共你,相见一般医。

——王和卿

越调·凭阑人(四首)

  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云鬟窈窕娘。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咱十六两。

  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咱。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

  寄与多情王子高,今夜佳期休误了。等夫人熟睡着,悄声儿窗外敲。

  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

——姚燧

  二、描写景物类:

  这类曲子多是借景抒情,纯写景物的曲子,元曲中较少。

黄钟·人月园·卜居外家乐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元好问

仙吕·青歌儿·正月

  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马致远

双调·析桂令·暮春

  寻芳宴,拾翠游,杏花寒禁烟时候。叫春山杜鹃何太愁,直啼得绿肥红瘦。

——赵善庆

中吕·普天乐·西山夕照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鸥鹭栖,牛羊下,万倾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影昏鸦。

——徐再思

  这类诗大多情景交融,有境界。语言。语言较质朴,流畅。

  三、借古讽今讥时骂世类:

  这类诗所占比例也很大,元人发思古之幽情,同样是为了现实,为了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例:

中吕·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张可久

双调·水仙子·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张鸣善

越调·天净沙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运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严忠济

中吕·朝天子·志感(二首)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依本分只落得人轻贱。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

——无名氏

  这类曲子看消沉,实则激情,是现实主义的曲子,从中看出当时官场民情,世道人心。

  四,悲天悯人类:

  这类曲子悲天悯人,赞美田园牧歌似的乡村生活,表现了元曲作家鄙薄功名利禄、蔑视封建礼教的性格,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也侧面反映出当时官场的黑暗,险恶。

中吕·山坡羊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迢迢,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陈草庵

双调·清江引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惨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贯云石

正宫·塞鸿秋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派微如线。光明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鬃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了彭泽县。

——薛昂夫

越调·天净沙

  今生或少或多,功名一枕南柯,富贵荣华快活。今朝已过,不知明日如何。

——无名氏

双调·蟾宫曲·叹世(二首)

  鸡羊鹅鸭休争,偶尔相逢,堪炙堪烹。天地中间,生老病死,物理常情。有一日符到奉行,只图个月朗风清。笑杀刘伶,荷插埋尸,犹未忘形。

  人生尔尔堪怜,富贵何时,又待问舍求田?想昨日秦宫,今朝汉阙,呀,可早晋地唐天!能几许长安少年,急回头两鬓皤然。谩说求仙,百计千方,都不似樽前。

——薛昂夫

正宫·醉太平·警世

  憎花蝇竞血,恶黑蚁争穴。急流中勇退是豪杰,不因循苟且。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老先生去也。

——汪元亨

  五、闲杂调侃类:

  元曲是市民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当然要符合市民口味,闲言杂事调侃戏谑,是散曲的一大特点。

双调·拨不断·长毛小狗

  丑如驴,小如猪,山海经检遍了无寻处。遍体浑身都是毛,我道你有似个成精物,咬人的苕帚。

——王鼎

越调·天净沙·咏秃

  笠儿深掩过双肩,头巾牢抹到眉边。款款的把立笠檐儿试掀,连慌道一句,君子人不见头面。

——王鼎

中吕·山坡羊·酒友

  刘伶不戒,灵均休怪,沿村沽酒寻常债。看梅开,过桥来,青旗正在疏篱外。醉和古人安在哉,窄,不够酾;哎,我再买。

——张可久

南吕·四块玉·闲适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哈哈。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关汉卿

正宫·醉太平

  绕前街后街,进大院深宅,怕有那慈悲好善小裙钗,请乞儿一顿饱斋。与乞儿绣副合欢带,与乞儿换副新铺盖,将乞儿携手上阳台,设贫咱波奶奶!

——钟嗣成

  钟嗣成这支曲子写的特别好,一个乞儿在讨饭过程中异想天开,希望讨得女人爱,给吃给穿还会给铺盖同做爱。把乞儿贪得无厌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淋漓尽致。另外,许多套数也反映调侃方面内容。如:无名氏《越调·斗鹌鹑 ·嘲睡奴》;马致远《般涉调·要孩儿·借马》等。

  散曲之内容主要有以上几类。元代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严重,散曲中极少这方面的直接反映。但从元散曲作家爱风月,远官场的背后,我们也能感觉到他们是在谈风月以免灾,借山林而避祸。比较之下,元杂剧倒更能反映当时社会现实。

 

第二节 散曲风格

  元散曲之风格,大约有四端:曰狂放、曰宏肆、曰明丽、曰流畅。

  所谓狂放,即情感奔放,语言犀利,讥时刺世言志,鞭辟入里。如:

中吕·山坡羊·与邸明谷孤山游饮

  诗狂悲壮,杯深豪放,恍然醉眼千峰上。意悠扬,气轩昂,天风鹤背三千丈。浮生大都空自忙。功,也是谎;名,也是谎。

——刘时中

  这是一支比较典型的狂放曲,塑造了一个狂吟暴饮、意气轩昂的狂士,比之竹林阮籍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浮生大都空自忙。”功名都是谎,写出了曲子主题。

双调·拨不断·大鱼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王和卿

  神鳌是传说中一种有神力的大海龟。夯(hāng)风涛:和风涛顶着干,迎风涛而上。蓬莱岛是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锦背指大鱼的背脊,在阳光下显得色彩斑斓。曲子用夸张的手法,塑造出神异的海鱼形象。气势磅礴,境界高远。显示出作者气吞山海的博大胸怀和非凡抱负,表现了作者狂放不羁的性格和不受统治者笼络的意向。今日读来,我们又可悟出新意:这神龙就是我伟大中华民族的形象展示,是我中华民族不可欺侮的宣言。“翻身犹恨东洋小”,是我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实现伟大复兴的前兆。

  所谓宏肆,即挥斥八极,绝无顾忌。指呈时弊,抒写情怀痛快淋漓。前面讲散曲内容时引用的无名氏的《志感》两首以及书写男女情感的曲子,都有宏肆的风格。再如:

南吕·四块玉·风情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兰楚芳

  公然的挑战世俗的审美观,一切以“我”的感受为准则,无所顾忌。唐代和尚诗人王梵志有诗说:梵志反着袜,人皆道是错。宁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宫·塞鸿秋

  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汨罗江空把三闾污,北邙山谁是千钟禄?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墓。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郑光祖

  一笔抹倒古今几多名利之人,连屈原也逃不过。只把个陶渊明当作样板。淋漓尽致抒发出当时的另类人的思想感情。

  狂放与宏肆这两类诗,具有阳刚之美。

  所谓明丽,即自然清新,如清水芙蓉。这类曲多是描写景物的。如:

越调·小桃红(二首)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杨果

双调·大德歌

  雪纷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关汉卿

  一幅幅清新明丽的图画,情景交融。

  所谓流畅,指音节婉转,和谐流畅,“若明珠走盘,弹丸脱手”。如:

中吕·喜春来·知机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白朴

南吕·四块玉·感怀

  春色残,莺声懒,百岁韶光梦槐安。功名纵得成虚幻。一跳身,百尺竿,难转眼。

南吕·四块玉·叹世

  万丈潭,千寻坎,一线风涛隔仙凡。劝君莫被虚名赚。无厌心,呆大胆,谁再敢。

——曾瑞

中吕·醉高歌·叹世

  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风俗扫地伤王化,谁正人伦大雅?

——吴仁卿

  和谐婉转,极具音乐之美。

  这两类曲又具有阴柔之美。归纳起来说,元散曲(特别是早期北曲)的主要风格还是狂放,有阳刚之美。结合音乐分析,更解证明这一点:

  明徐渭《南词叙录》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所谓“其声噍杀以立怨是已。”

  明王世贞《曲藻》记:“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又说:“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北宜和歌……北气易粗……。”

  明徐复祚《曲论》说:“北音宜将军铁板歌”大江东去,故北曲硬挺直截。

  明魏良辅《曲律》:“北曲以遒劲为主。”

  遒劲奔放,可比之苏词,更足以说明散曲主要风格还是狂放。为什么要说成狂放而不说成豪放?豪放与狂放都有不受羁束之意。但豪放是“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说:“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豪放的作品应当是气度超拔,不受羁束。从创作内容及手法上看,豪放词题材较为广阔,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从思想意识上看,宋豪放词作者多受儒家用世思想影响,有积极进取的愿望。就是在感叹“人间如梦”时,也并未真正忘掉朝廷百姓。而狂放曲却不同。狂放曲题材较狭小,我们翻遍元散曲,大多是书写个人感受、吟风赏月之作,很少见到忧国忧民的积极进取的作品。元散曲家卢挚尝谓:“大凡作诗,须用《三百篇》与《离骚》。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但在散曲中,这类作品还是太少。

 

 

 

 

理论篇

 

第三章 散曲创作常识

 

第一节 主题 结构

  清人李渔《闲情偶记》有句云:“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李渔在这里谈的是戏曲创作,完全可以借用来谈散曲创作。每篇散曲都有它的主题思想。或讥时骂世,或吟咏风月,或赞美山水,或借古讽今。如:

中吕·醉高歌·感怀

  荣枯枕上三更,傀儡场头四并。人生幻化如泡影,那个临危自省?

——姚燧

  慨叹荣枯无常,哀怜众人不悟,是本曲主题。

  元散曲主题之特点多鲜明,突出,不隐讳;有的还较新颖。如:

正宫·叨叨令·自叹

  筑墙的曾入高宗梦,钓鱼的也应飞熊梦,受贫的是个凄凉梦,做官的是个荣华梦。笑煞人也末歌!笑煞人也末歌!梦中人又说人间梦。

——周文质

  曲之主题是:人生如梦,可叹人间一切都是梦而人们不能自省。主题鲜明而较新颖。

  在戏曲结构上,李渔以为结构最为重要。他在《闲情偶记》中说:“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光,拈韵抽豪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角,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倘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元人乔吉(字梦符)曾说:“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串,意思清新,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这里的“乐府”,也是指元杂剧。

  我们可以借用李渔,乔吉的理论来谈元散曲。作散曲也同样要重视结构安排。不同的曲子,不同的内容,其结论安排也不相同。但大致要求条理清楚,前后一气贯通,能首尾照应,最好是前有警语,后有名言,中间不妨从容叙述。如张养浩之《山坡羊·潼关怀古》,前两句言山河波涛如聚如怒,形象生动,读后叫人难忘。中间从容叙述,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结尾,振聋发聩,精警独到。真可称为“凤头,猪肚,豹尾”之典范作品。又如:

中吕·山坡羊·寓兴

  鹏搏九万,腰缠十万,杨州鹤背跨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眼。

——乔吉

“鹏博九万,腰缠十万,”精警·豁达。“白,也是眼;青,也是眼。”传世名言。当然,不可能支支曲子首尾都有名言警句,有的在开头有警句,有的可能名句靠后,有的可能通篇平常无名言警句。如:

中吕·喜春来·知机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白朴

  首句名言,但思想消沉。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之二)

  山容瘦,木叶凋,对西窗尽是诗料。苍烟树杪,残雪柳条,红日花梢。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末两句,警句。

  总之,散曲贵在首尾下工夫。如李渔《闲情偶寄》所言:“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收场一出,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出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这段谈戏曲之开头结尾,也可借用作散曲之开头结尾。

  不论套数小令,开头结尾务必重视。

 

第二节 语言特点及表现手法

  与诗词比较,散曲有其自身语言特点。其显着特点之一是大量运用方言俗语,语句通俗。如:

  钟嗣成《双调·清江引》:“秀才饱学一肚皮,要占登科记。”

  张鸣善《双调·水仙子》 ·讥时;“五眼鸡歧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周文质《正宫·叨叨令》 ·悲秋:“叮叮铛铛铁马儿乞留玎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

  汪元亨《双调·沉醉东风》:“诗卷束牛腰大,”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闲来唱会清江引,解放愁和闷。富贵在于天,生死由乎命。且开怀与知音谈笑饮。”

  运用方言俗语,一般老百姓听得懂,易拟作。句式通俗,适应下层人的欣赏习惯。但,有的方言俗语太粗俗,运用在曲子中不太适宜。有的句式过份口语化,听读都觉不美。今人拟散曲应注重雅俗共赏。

可以运用衬字,也是散曲特点之一。衬字,即帮衬之字。原句不足以清楚明白表达意义,可以在适当地方加上一个或二、三个字,以利于内容表达。如:

中吕·十二月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元来是流水溅溅。

——张养浩

双调·胡十八

  正妙年,不觉的老来到。思往常,似昨朝,好光阴流水不相饶,都不如醉了,睡着。任金乌搬废兴,我只推不知道。

——张养浩

仙吕·那吒令

  青芽芽柳条,接绿茸茸芳草。绿茸茸芳草,间碧森森竹梢。碧森森竹梢,接红馥馥小桃。娇滴滴景物新,笑吟吟闲行乐,一步步扇面儿堪描。

——无名氏

  加横线的属衬字。衬字大都用在句首,不用在句末。哪些句子衬,衬多少,都无一定。多的一句可衬十多个字。衬字过多,喧宾夺主,也不太适宜。不用衬字就能表情达意最好。

  叙事抒情,直率大胆,是散曲的又一特点。

中吕·红绣鞋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什幺!

——贯云石

中吕·山坡羊

  青霄有路,黄金无数,劝君万事从宽恕。富之余,贵也途,望将后代儿孙护,富贵不依公道取,儿,也受苦;孙,也受苦。

——陈草庵

  诗词讲究含蓄,散曲却不妨说尽。诗词耐人寻味,散典叫人痛快。诗词雅,散曲俗。诗词是文人学士,散曲是农夫樵子。各是一种美。自然,散曲与民众更接近些。

  常用诙谐滑稽自嘲戏谑之语,是散曲的又一精点。如: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弄柳拈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第七》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颠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修,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锦阵花营都帅头,四海遨游。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踏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子冷箭铁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春秋。

  《黄钟煞》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谁教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扳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关汉卿

  这支曲子真如“琼筵醉客”,塑造了一个滑稽多智,倔强洒脱,风流倜傥的艺术形象,这是关汉卿自身写照。

  有人认为:“诗不如词,词不如曲,故是渐近人情。……曲,则调可累用,字可衬增。诗与词不得谐语方言入,而曲则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不可也。故吾谓快人情者,要毋过于曲也。”(转引自刘永济《元人散曲选》序论)这一段中谈到曲的语言特点,很是合理。

  常见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仗,夸张这与共他文学体裁一样。如: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通篇融比喻,对仗,夸张,排比于一体,形象生动,又: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问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挽春意;一个翩翩粉翅,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散晚烟,一个贪欢嫩蕊;那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

——赵严

  这是对仗排比相兼。

  散曲对仗有与诗词不同的特点,细分起来有如下几类对偶方式:

  ①一般两句对,亦称合璧对。如陈草庵《潼关怀古》中开头两句:“红尘千丈,风波一样。”

  ②三句对,亦称鼎足对。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③四句对,亦称连璧对。如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一曲《尾》中有四句:“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领字。

  ④五句对,如邓玉宾《中吕·粉蝶儿》,《幺》中几句:“挽下藤花,班下竹笋,采下茶苗,化下道粮,儧下菜蔬。”

  ⑤六字对,如姚燧《中吕·醉高歌》:“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烟漾漾。”

  ⑥律句对,从律诗中移植过来的对偶方式。如贯云石《中吕·红绣鞋》前两句:“东村醉西村依旧,今日醒来日扶头。”

  ⑦联珠对,即一支曲子中,大多数句子对仗。如前面所引赵严的《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⑧首尾对,补称鸾凤和鸣对。即开头一句与末一句相对偶。如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开头句“忧则忧鸾孤凤单”末尾:“怕则怕黄昏到晚”。这种对法较少见。

  在表现手法上,散曲状物写景,叙事抒情,解做到体物细致,描写细腻,叙事周到,抒情畅达。如:

双调·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柳蒙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拓外秋千儿女,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卢挚

  诗描写寒食节农村景物,详细周到,生动形象,如一幅风俗画。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卢挚

  “天长”“月落”两句,体物细致。

双调·蟾宫曲

  盼和风春雨如膏,花发南枝,北岸冰销。夭桃似火,杨柳如烟,穰穰桑条。初出谷黄莺弄巧,乍衔泥燕子寻巢。宴赏东郊,杜甫游春,散诞逍遥。

——刘秉忠

  叙述周至,描写生动,春景如在目前。

  诗词创作中常用到的描状手法,情景交融法,仿效点化法,层递手法,在散曲中也常运用。宋人常在诗中谈哲理。发议论,这对散曲影响也很大。 

  描状手法: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中有三句:“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用迭词描状,形象生动。

  卢挚《双调·寿阳曲·别珠廉秀》:“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末句写离别之情,作者惆怅之状如在目前。可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诗句媲美。这是以景写情。

  情景交融手法: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湘云楚雨归路杳,总是伤怀抱。江声搅暮涛,树影留残照。兰舟把愁都载了。末三句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薛昂夫《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花开人正欢,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更那堪晚来风又急。曲子借景生情,情融景中。

  仿效点化法:

  这种手法元曲中经常运用,前面所引薛昂夫之曲子中,“一江春水流”是仿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句。“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是点化苏轼“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两句词。另外,薛昂夫另一首《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中有几句:“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是对辛弃疾“算只有画帘蛛网,尽日惹飞絮”两句词的点化。“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是杜甫诗的倒用,属仿效。又另有“春若有情春更苦”句,仿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之诗句。

  层递手法:

  张可久《越调·天净沙·春情》:“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万劫千生誓盟。柳衰花病,春风河处莺莺。一、三,万,数字上层层推进。意义上,一步步递进。从一小点恩情逐步发展为几次丁宁。情感进一步,到发誓,情感更深。

  贯云石《越调·斗鹌鹑·忆别》中有《金蕉叶》:“一曲阳关未已,两字功名去急,四海离愁去国。“从形式上讲层层递进,从意义上看,一层比一层深入。

  以曲说理,议论:

  朱庭玉《仙吕·袄神急·贫乐》开头曰:“功名不可图,贫困不能移。世态如云,转道千般易。谋心不遂心,处意难如意,阴公造物人莫知,穷通皆命也,岂在人为。”通篇议论,后两句兼说理。

  散曲语言特点及表现手法大致如上所述。

 

第三节 《作词十法》简介

  元人周德清之《中原音韵》中有《作词十法》一节文字,论散曲创作问题。近人伍中敏有《十法疏证》一书,阐述甚详。这里只对“十法“作一个简要介绍。

  “十法”,一曰知韵,二曰造语,三曰用事,四曰用字,五曰入声作平声,六曰阴阳,七曰务头,八曰对偶,九曰末句,十曰定法。

  知韵,即必须懂得散曲用韵。散曲用韵无入声,只平,上,去三声。平声有阴阳之分,入声作平声都属阳平。上声,去声中都有入声字。这与今之普通话相近。

  造语,即散曲用语之法。认为:“可作乐府语,经史语,天下通语。未造其语,先立其意。语意俱高为上。短章辞既简,意欲尽;长篇要腰腹饱满,首尾相救。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格调高音律好,衬字无平仄稳。不可作俗语,蛮语,谑语,嗑语,市语,方语,书生语,讥诮语,全句语。” 前人云,街市小令唱,尖新茜意。成文章曰乐府是也。乐府小令两途。乐府语可入小令,小令语不可入乐府。又不能入“张打油语”,双声迭韵语,六字三韵语(太俗之语为“打油语”,“故国观光君未归”为双声迭韵语,“口来豁开两腮”为六字三韵语)。又忌语病,语涩,语粗,语嫩。

  周德清是在对散曲作规范或谈自己见解,并不都正确。从元人创作实践看,几乎任何语都可入散曲,关键在用得好与差罢了。恰如黑痣,在腮则美在额则丑。

  用事,即以典故,现实中之事物说明问题。主张“明事隐使,隐事明使”。实际创作中,散曲用典几乎是明白如话,极少僻典。

  用字,忌用生硬字,太文字,太俗字。少用衬字。衬字用与不用,依曲意是否表达完善为准。该用则用。

  入声作平声字,要求注意辨别。

  阴阳,有用阴平字法,用阳平字法,以音律和谐为准。《点绛唇》首句韵脚必用阴平字,《寄生草》末句七字内第五字必用阳平字。

  务头,这是元明清戏曲,说唱艺术用语。明人王骥德《曲律》,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近人吴梅《顾曲尘谈》对这个词解说不一。一般认为,务头即作品中精采,警辟或动听之处。周德清认为:“要知某调某字是务头,可施俊语于其上。”何为“俊语”?即华丽奇巧之语,大都用在末句。《中原音韵》选了四十首曲,后有评语,务头多在末句,也有在中间的。而且一支曲中又不限一种务头。具体情况我们将在后面曲律中引出。今人拟作不必拘泥,甚至创作时根本不用去考虑。

  对偶:“逢双必对,自然之理,人皆知之。”细分起来,又有“扇面对”,如《调笑令》四、六、五、七分别相对;又有重迭对,如《鬼三台》中,一、二相对,四、五相对。又有“救尾对”,如《红绣鞋》中四、五、六相对,《寨儿令》中、九、十、十一相对。

  末句,将最后一句作为关键句,意义上,平仄声韵上都须讲究。

  定法,即平仄格式都有规定。

  周德清的说法不一定都符合当时实际,今人拟作更不必为这些规定束缚。

元代小令写作与欣赏→理论篇→第三章

 

第二章 散曲思想内容及风格

 

第一节 散曲思想内容

  元代是散曲创作与流行的黄金时代。今人隋树森先生所编的《全元散曲》,共有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残曲在外。其中知名作家就有213家(包括金代和明初的一些作家)。这些作品内容较庞杂,有的感叹时世、悲天悯人;有的歌唱山林隐逸,描写男女风情。既表现了元曲作家鄙薄功名利禄、蔑视封建礼教的性格,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的倾向;也有少数作品接触到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寄托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与反抗,但这类作品不多。

  一,男女情爱类:

  这类作品在元散曲中所占比例很大。由于元散曲与世俗相离不远,故多数作品格调不甚高,语言通俗,雅于民歌俗于词。例:

越调·小桃红·胖妓

  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雨歇云收那情况,难当。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长偌大,偌粗偌胖,压扁沈东阳。

——王和卿

仙吕·赏花时·煞尾

  悄悄吁,低低话,厮抽抒粘粘掐掐。终是女儿家不惯要,庞儿不甚挣达。透轻纱,双乳似白牙。插入胸前紧紧拿,光油油腻滑,颤巍巍拿罢,至今犹自手儿麻。

——无名氏

双调·潘妃曲(四首)

  小小鞋儿白脚带,缠得堪人爱。疾快来,瞒着爹娘做些儿怪。你骂吃敲才,百忙里解花裙儿带。

  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蘼架。

  煞是你个冤家劳合重,今夜里效鸾凤。多情可意种,紧把纤腰贴酥胸。正是两情浓,笑吟吟舌吐丁香送。

  只恐怕窗间人瞧见,短命休寒贱。直恁地乞膝软,禁不过敲才厮熬煎。你且觑门前,等的无人呵旋转。

——商挺

仙吕·醉扶归

  我嘴捂着他油髻,他背靠着我胸皮。早难道香腮左右偎,则索项窝里长吁气。一夜何曾见他面皮?则是看一宿牙梳背。

              ——王和卿

中吕·阳春曲·题情(二首)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白朴

  也有正经情爱曲:

中吕·阳春曲·别情

  多情去后香留枕,好梦回时冷透衾。闷愁山重海来深。独自寝,夜雨百年心。

——王伯成

中吕·阳春曲·题情

  情粘骨髓难揩洗,病在膏肓怎疗治?相思何日会佳期?我共你,相见一般医。

——王和卿

越调·凭阑人(四首)

  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云鬟窈窕娘。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咱十六两。

  马上墙头瞥见他,眼角眉尖拖逗咱。论文章他爱咱,睹妖娆咱爱他。

  寄与多情王子高,今夜佳期休误了。等夫人熟睡着,悄声儿窗外敲。

  两处相思无计留,君上孤舟妾倚楼。这些兰叶舟,怎装如许愁。

——姚燧

  二、描写景物类:

  这类曲子多是借景抒情,纯写景物的曲子,元曲中较少。

黄钟·人月园·卜居外家乐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元好问

仙吕·青歌儿·正月

  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马致远

双调·析桂令·暮春

  寻芳宴,拾翠游,杏花寒禁烟时候。叫春山杜鹃何太愁,直啼得绿肥红瘦。

——赵善庆

中吕·普天乐·西山夕照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鸥鹭栖,牛羊下,万倾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影昏鸦。

——徐再思

  这类诗大多情景交融,有境界。语言。语言较质朴,流畅。

  三、借古讽今讥时骂世类:

  这类诗所占比例也很大,元人发思古之幽情,同样是为了现实,为了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例:

中吕·卖花声·怀古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张可久

双调·水仙子·讥时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张鸣善

越调·天净沙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运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严忠济

中吕·朝天子·志感(二首)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依本分只落得人轻贱。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

——无名氏

  这类曲子看消沉,实则激情,是现实主义的曲子,从中看出当时官场民情,世道人心。

  四,悲天悯人类:

  这类曲子悲天悯人,赞美田园牧歌似的乡村生活,表现了元曲作家鄙薄功名利禄、蔑视封建礼教的性格,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也侧面反映出当时官场的黑暗,险恶。

中吕·山坡羊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迢迢,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陈草庵

双调·清江引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惨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贯云石

正宫·塞鸿秋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派微如线。光明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鬃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了彭泽县。

——薛昂夫

越调·天净沙

  今生或少或多,功名一枕南柯,富贵荣华快活。今朝已过,不知明日如何。

——无名氏

双调·蟾宫曲·叹世(二首)

  鸡羊鹅鸭休争,偶尔相逢,堪炙堪烹。天地中间,生老病死,物理常情。有一日符到奉行,只图个月朗风清。笑杀刘伶,荷插埋尸,犹未忘形。

  人生尔尔堪怜,富贵何时,又待问舍求田?想昨日秦宫,今朝汉阙,呀,可早晋地唐天!能几许长安少年,急回头两鬓皤然。谩说求仙,百计千方,都不似樽前。

——薛昂夫

正宫·醉太平·警世

  憎花蝇竞血,恶黑蚁争穴。急流中勇退是豪杰,不因循苟且。叹乌衣一旦非王谢,怕青山两岸分吴越,厌红尘万丈混龙蛇。老先生去也。

——汪元亨

  五、闲杂调侃类:

  元曲是市民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当然要符合市民口味,闲言杂事调侃戏谑,是散曲的一大特点。

双调·拨不断·长毛小狗

  丑如驴,小如猪,山海经检遍了无寻处。遍体浑身都是毛,我道你有似个成精物,咬人的苕帚。

——王鼎

越调·天净沙·咏秃

  笠儿深掩过双肩,头巾牢抹到眉边。款款的把立笠檐儿试掀,连慌道一句,君子人不见头面。

——王鼎

中吕·山坡羊·酒友

  刘伶不戒,灵均休怪,沿村沽酒寻常债。看梅开,过桥来,青旗正在疏篱外。醉和古人安在哉,窄,不够酾;哎,我再买。

——张可久

南吕·四块玉·闲适

  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哈哈。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关汉卿

正宫·醉太平

  绕前街后街,进大院深宅,怕有那慈悲好善小裙钗,请乞儿一顿饱斋。与乞儿绣副合欢带,与乞儿换副新铺盖,将乞儿携手上阳台,设贫咱波奶奶!

——钟嗣成

  钟嗣成这支曲子写的特别好,一个乞儿在讨饭过程中异想天开,希望讨得女人爱,给吃给穿还会给铺盖同做爱。把乞儿贪得无厌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淋漓尽致。另外,许多套数也反映调侃方面内容。如:无名氏《越调·斗鹌鹑 ·嘲睡奴》;马致远《般涉调·要孩儿·借马》等。

  散曲之内容主要有以上几类。元代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严重,散曲中极少这方面的直接反映。但从元散曲作家爱风月,远官场的背后,我们也能感觉到他们是在谈风月以免灾,借山林而避祸。比较之下,元杂剧倒更能反映当时社会现实。

 

第二节 散曲风格

  元散曲之风格,大约有四端:曰狂放、曰宏肆、曰明丽、曰流畅。

  所谓狂放,即情感奔放,语言犀利,讥时刺世言志,鞭辟入里。如:

中吕·山坡羊·与邸明谷孤山游饮

  诗狂悲壮,杯深豪放,恍然醉眼千峰上。意悠扬,气轩昂,天风鹤背三千丈。浮生大都空自忙。功,也是谎;名,也是谎。

——刘时中

  这是一支比较典型的狂放曲,塑造了一个狂吟暴饮、意气轩昂的狂士,比之竹林阮籍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浮生大都空自忙。”功名都是谎,写出了曲子主题。

双调·拨不断·大鱼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王和卿

  神鳌是传说中一种有神力的大海龟。夯(hāng)风涛:和风涛顶着干,迎风涛而上。蓬莱岛是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之一。锦背指大鱼的背脊,在阳光下显得色彩斑斓。曲子用夸张的手法,塑造出神异的海鱼形象。气势磅礴,境界高远。显示出作者气吞山海的博大胸怀和非凡抱负,表现了作者狂放不羁的性格和不受统治者笼络的意向。今日读来,我们又可悟出新意:这神龙就是我伟大中华民族的形象展示,是我中华民族不可欺侮的宣言。“翻身犹恨东洋小”,是我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实现伟大复兴的前兆。

  所谓宏肆,即挥斥八极,绝无顾忌。指呈时弊,抒写情怀痛快淋漓。前面讲散曲内容时引用的无名氏的《志感》两首以及书写男女情感的曲子,都有宏肆的风格。再如:

南吕·四块玉·风情

  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则丑村则意相投。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似这般丑眷属,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兰楚芳

  公然的挑战世俗的审美观,一切以“我”的感受为准则,无所顾忌。唐代和尚诗人王梵志有诗说:梵志反着袜,人皆道是错。宁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宫·塞鸿秋

  金谷园那得三生富,铁门限枉作千年妒。汨罗江空把三闾污,北邙山谁是千钟禄?想应陶令杯,不到刘伶墓。怎相逢不饮空归去。

——郑光祖

  一笔抹倒古今几多名利之人,连屈原也逃不过。只把个陶渊明当作样板。淋漓尽致抒发出当时的另类人的思想感情。

  狂放与宏肆这两类诗,具有阳刚之美。

  所谓明丽,即自然清新,如清水芙蓉。这类曲多是描写景物的。如:

越调·小桃红(二首)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杨果

双调·大德歌

  雪纷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关汉卿

  一幅幅清新明丽的图画,情景交融。

  所谓流畅,指音节婉转,和谐流畅,“若明珠走盘,弹丸脱手”。如:

中吕·喜春来·知机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白朴

南吕·四块玉·感怀

  春色残,莺声懒,百岁韶光梦槐安。功名纵得成虚幻。一跳身,百尺竿,难转眼。

南吕·四块玉·叹世

  万丈潭,千寻坎,一线风涛隔仙凡。劝君莫被虚名赚。无厌心,呆大胆,谁再敢。

——曾瑞

中吕·醉高歌·叹世

  风尘天外飞沙,日月窗间过马。风俗扫地伤王化,谁正人伦大雅?

——吴仁卿

  和谐婉转,极具音乐之美。

  这两类曲又具有阴柔之美。归纳起来说,元散曲(特别是早期北曲)的主要风格还是狂放,有阳刚之美。结合音乐分析,更解证明这一点:

  明徐渭《南词叙录》说:“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足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所谓“其声噍杀以立怨是已。”

  明王世贞《曲藻》记:“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又说:“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北宜和歌……北气易粗……。”

  明徐复祚《曲论》说:“北音宜将军铁板歌”大江东去,故北曲硬挺直截。

  明魏良辅《曲律》:“北曲以遒劲为主。”

  遒劲奔放,可比之苏词,更足以说明散曲主要风格还是狂放。为什么要说成狂放而不说成豪放?豪放与狂放都有不受羁束之意。但豪放是“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说:“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豪放的作品应当是气度超拔,不受羁束。从创作内容及手法上看,豪放词题材较为广阔,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从思想意识上看,宋豪放词作者多受儒家用世思想影响,有积极进取的愿望。就是在感叹“人间如梦”时,也并未真正忘掉朝廷百姓。而狂放曲却不同。狂放曲题材较狭小,我们翻遍元散曲,大多是书写个人感受、吟风赏月之作,很少见到忧国忧民的积极进取的作品。元散曲家卢挚尝谓:“大凡作诗,须用《三百篇》与《离骚》。言不关于世教,义不存于比兴,诗亦徒作。”但在散曲中,这类作品还是太少。

 

 

 

 

理论篇

 

第三章 散曲创作常识

 

第一节 主题 结构

  清人李渔《闲情偶记》有句云:“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李渔在这里谈的是戏曲创作,完全可以借用来谈散曲创作。每篇散曲都有它的主题思想。或讥时骂世,或吟咏风月,或赞美山水,或借古讽今。如:

中吕·醉高歌·感怀

  荣枯枕上三更,傀儡场头四并。人生幻化如泡影,那个临危自省?

——姚燧

  慨叹荣枯无常,哀怜众人不悟,是本曲主题。

  元散曲主题之特点多鲜明,突出,不隐讳;有的还较新颖。如:

正宫·叨叨令·自叹

  筑墙的曾入高宗梦,钓鱼的也应飞熊梦,受贫的是个凄凉梦,做官的是个荣华梦。笑煞人也末歌!笑煞人也末歌!梦中人又说人间梦。

——周文质

  曲之主题是:人生如梦,可叹人间一切都是梦而人们不能自省。主题鲜明而较新颖。

  在戏曲结构上,李渔以为结构最为重要。他在《闲情偶记》中说:“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光,拈韵抽豪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角,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倘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元人乔吉(字梦符)曾说:“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串,意思清新,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这里的“乐府”,也是指元杂剧。

  我们可以借用李渔,乔吉的理论来谈元散曲。作散曲也同样要重视结构安排。不同的曲子,不同的内容,其结论安排也不相同。但大致要求条理清楚,前后一气贯通,能首尾照应,最好是前有警语,后有名言,中间不妨从容叙述。如张养浩之《山坡羊·潼关怀古》,前两句言山河波涛如聚如怒,形象生动,读后叫人难忘。中间从容叙述,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结尾,振聋发聩,精警独到。真可称为“凤头,猪肚,豹尾”之典范作品。又如:

中吕·山坡羊·寓兴

  鹏搏九万,腰缠十万,杨州鹤背跨来惯。事间关,景阑珊,黄金不富英雄汉。一片世情天地间。白,也是眼;青,也眼。

——乔吉

“鹏博九万,腰缠十万,”精警·豁达。“白,也是眼;青,也是眼。”传世名言。当然,不可能支支曲子首尾都有名言警句,有的在开头有警句,有的可能名句靠后,有的可能通篇平常无名言警句。如:

中吕·喜春来·知机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白朴

  首句名言,但思想消沉。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之二)

  山容瘦,木叶凋,对西窗尽是诗料。苍烟树杪,残雪柳条,红日花梢。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末两句,警句。

  总之,散曲贵在首尾下工夫。如李渔《闲情偶寄》所言:“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收场一出,即勾魂摄魄之具,使人看过数日而犹觉声音在耳,情形在目者,全亏此出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这段谈戏曲之开头结尾,也可借用作散曲之开头结尾。

  不论套数小令,开头结尾务必重视。

 

第二节 语言特点及表现手法

  与诗词比较,散曲有其自身语言特点。其显着特点之一是大量运用方言俗语,语句通俗。如:

  钟嗣成《双调·清江引》:“秀才饱学一肚皮,要占登科记。”

  张鸣善《双调·水仙子》 ·讥时;“五眼鸡歧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

  周文质《正宫·叨叨令》 ·悲秋:“叮叮铛铛铁马儿乞留玎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

  汪元亨《双调·沉醉东风》:“诗卷束牛腰大,”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闲来唱会清江引,解放愁和闷。富贵在于天,生死由乎命。且开怀与知音谈笑饮。”

  运用方言俗语,一般老百姓听得懂,易拟作。句式通俗,适应下层人的欣赏习惯。但,有的方言俗语太粗俗,运用在曲子中不太适宜。有的句式过份口语化,听读都觉不美。今人拟散曲应注重雅俗共赏。

可以运用衬字,也是散曲特点之一。衬字,即帮衬之字。原句不足以清楚明白表达意义,可以在适当地方加上一个或二、三个字,以利于内容表达。如:

中吕·十二月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元来是流水溅溅。

——张养浩

双调·胡十八

  正妙年,不觉的老来到。思往常,似昨朝,好光阴流水不相饶,都不如醉了,睡着。任金乌搬废兴,我只推不知道。

——张养浩

仙吕·那吒令

  青芽芽柳条,接绿茸茸芳草。绿茸茸芳草,间碧森森竹梢。碧森森竹梢,接红馥馥小桃。娇滴滴景物新,笑吟吟闲行乐,一步步扇面儿堪描。

——无名氏

  加横线的属衬字。衬字大都用在句首,不用在句末。哪些句子衬,衬多少,都无一定。多的一句可衬十多个字。衬字过多,喧宾夺主,也不太适宜。不用衬字就能表情达意最好。

  叙事抒情,直率大胆,是散曲的又一特点。

中吕·红绣鞋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什幺!

——贯云石

中吕·山坡羊

  青霄有路,黄金无数,劝君万事从宽恕。富之余,贵也途,望将后代儿孙护,富贵不依公道取,儿,也受苦;孙,也受苦。

——陈草庵

  诗词讲究含蓄,散曲却不妨说尽。诗词耐人寻味,散典叫人痛快。诗词雅,散曲俗。诗词是文人学士,散曲是农夫樵子。各是一种美。自然,散曲与民众更接近些。

  常用诙谐滑稽自嘲戏谑之语,是散曲的又一精点。如: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弄柳拈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第七》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颠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修,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锦阵花营都帅头,四海遨游。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踏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子冷箭铁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春秋。

  《黄钟煞》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谁教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扳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关汉卿

  这支曲子真如“琼筵醉客”,塑造了一个滑稽多智,倔强洒脱,风流倜傥的艺术形象,这是关汉卿自身写照。

  有人认为:“诗不如词,词不如曲,故是渐近人情。……曲,则调可累用,字可衬增。诗与词不得谐语方言入,而曲则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不可也。故吾谓快人情者,要毋过于曲也。”(转引自刘永济《元人散曲选》序论)这一段中谈到曲的语言特点,很是合理。

  常见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仗,夸张这与共他文学体裁一样。如: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通篇融比喻,对仗,夸张,排比于一体,形象生动,又: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掷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问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挽春意;一个翩翩粉翅,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散晚烟,一个贪欢嫩蕊;那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

——赵严

  这是对仗排比相兼。

  散曲对仗有与诗词不同的特点,细分起来有如下几类对偶方式:

  ①一般两句对,亦称合璧对。如陈草庵《潼关怀古》中开头两句:“红尘千丈,风波一样。”

  ②三句对,亦称鼎足对。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③四句对,亦称连璧对。如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一曲《尾》中有四句:“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领字。

  ④五句对,如邓玉宾《中吕·粉蝶儿》,《幺》中几句:“挽下藤花,班下竹笋,采下茶苗,化下道粮,儧下菜蔬。”

  ⑤六字对,如姚燧《中吕·醉高歌》:“岸边烟柳苍苍,江上寒烟漾漾。”

  ⑥律句对,从律诗中移植过来的对偶方式。如贯云石《中吕·红绣鞋》前两句:“东村醉西村依旧,今日醒来日扶头。”

  ⑦联珠对,即一支曲子中,大多数句子对仗。如前面所引赵严的《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

  ⑧首尾对,补称鸾凤和鸣对。即开头一句与末一句相对偶。如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开头句“忧则忧鸾孤凤单”末尾:“怕则怕黄昏到晚”。这种对法较少见。

  在表现手法上,散曲状物写景,叙事抒情,解做到体物细致,描写细腻,叙事周到,抒情畅达。如:

双调·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柳蒙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拓外秋千儿女,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卢挚

  诗描写寒食节农村景物,详细周到,生动形象,如一幅风俗画。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卢挚

  “天长”“月落”两句,体物细致。

双调·蟾宫曲

  盼和风春雨如膏,花发南枝,北岸冰销。夭桃似火,杨柳如烟,穰穰桑条。初出谷黄莺弄巧,乍衔泥燕子寻巢。宴赏东郊,杜甫游春,散诞逍遥。

——刘秉忠

  叙述周至,描写生动,春景如在目前。

  诗词创作中常用到的描状手法,情景交融法,仿效点化法,层递手法,在散曲中也常运用。宋人常在诗中谈哲理。发议论,这对散曲影响也很大。 

  描状手法:

  马致远《双调·夜行船》中有三句:“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用迭词描状,形象生动。

  卢挚《双调·寿阳曲·别珠廉秀》:“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末句写离别之情,作者惆怅之状如在目前。可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诗句媲美。这是以景写情。

  情景交融手法: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湘云楚雨归路杳,总是伤怀抱。江声搅暮涛,树影留残照。兰舟把愁都载了。末三句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薛昂夫《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花开人正欢,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更那堪晚来风又急。曲子借景生情,情融景中。

  仿效点化法:

  这种手法元曲中经常运用,前面所引薛昂夫之曲子中,“一江春水流”是仿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句。“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是点化苏轼“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两句词。另外,薛昂夫另一首《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中有几句:“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是对辛弃疾“算只有画帘蛛网,尽日惹飞絮”两句词的点化。“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是杜甫诗的倒用,属仿效。又另有“春若有情春更苦”句,仿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之诗句。

  层递手法:

  张可久《越调·天净沙·春情》:“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万劫千生誓盟。柳衰花病,春风河处莺莺。一、三,万,数字上层层推进。意义上,一步步递进。从一小点恩情逐步发展为几次丁宁。情感进一步,到发誓,情感更深。

  贯云石《越调·斗鹌鹑·忆别》中有《金蕉叶》:“一曲阳关未已,两字功名去急,四海离愁去国。“从形式上讲层层递进,从意义上看,一层比一层深入。

  以曲说理,议论:

  朱庭玉《仙吕·袄神急·贫乐》开头曰:“功名不可图,贫困不能移。世态如云,转道千般易。谋心不遂心,处意难如意,阴公造物人莫知,穷通皆命也,岂在人为。”通篇议论,后两句兼说理。

  散曲语言特点及表现手法大致如上所述。

 

第三节 《作词十法》简介

  元人周德清之《中原音韵》中有《作词十法》一节文字,论散曲创作问题。近人伍中敏有《十法疏证》一书,阐述甚详。这里只对“十法“作一个简要介绍。

  “十法”,一曰知韵,二曰造语,三曰用事,四曰用字,五曰入声作平声,六曰阴阳,七曰务头,八曰对偶,九曰末句,十曰定法。

  知韵,即必须懂得散曲用韵。散曲用韵无入声,只平,上,去三声。平声有阴阳之分,入声作平声都属阳平。上声,去声中都有入声字。这与今之普通话相近。

  造语,即散曲用语之法。认为:“可作乐府语,经史语,天下通语。未造其语,先立其意。语意俱高为上。短章辞既简,意欲尽;长篇要腰腹饱满,首尾相救。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要耸观又耸听。格调高音律好,衬字无平仄稳。不可作俗语,蛮语,谑语,嗑语,市语,方语,书生语,讥诮语,全句语。” 前人云,街市小令唱,尖新茜意。成文章曰乐府是也。乐府小令两途。乐府语可入小令,小令语不可入乐府。又不能入“张打油语”,双声迭韵语,六字三韵语(太俗之语为“打油语”,“故国观光君未归”为双声迭韵语,“口来豁开两腮”为六字三韵语)。又忌语病,语涩,语粗,语嫩。

  周德清是在对散曲作规范或谈自己见解,并不都正确。从元人创作实践看,几乎任何语都可入散曲,关键在用得好与差罢了。恰如黑痣,在腮则美在额则丑。

  用事,即以典故,现实中之事物说明问题。主张“明事隐使,隐事明使”。实际创作中,散曲用典几乎是明白如话,极少僻典。

  用字,忌用生硬字,太文字,太俗字。少用衬字。衬字用与不用,依曲意是否表达完善为准。该用则用。

  入声作平声字,要求注意辨别。

  阴阳,有用阴平字法,用阳平字法,以音律和谐为准。《点绛唇》首句韵脚必用阴平字,《寄生草》末句七字内第五字必用阳平字。

  务头,这是元明清戏曲,说唱艺术用语。明人王骥德《曲律》,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近人吴梅《顾曲尘谈》对这个词解说不一。一般认为,务头即作品中精采,警辟或动听之处。周德清认为:“要知某调某字是务头,可施俊语于其上。”何为“俊语”?即华丽奇巧之语,大都用在末句。《中原音韵》选了四十首曲,后有评语,务头多在末句,也有在中间的。而且一支曲中又不限一种务头。具体情况我们将在后面曲律中引出。今人拟作不必拘泥,甚至创作时根本不用去考虑。

  对偶:“逢双必对,自然之理,人皆知之。”细分起来,又有“扇面对”,如《调笑令》四、六、五、七分别相对;又有重迭对,如《鬼三台》中,一、二相对,四、五相对。又有“救尾对”,如《红绣鞋》中四、五、六相对,《寨儿令》中、九、十、十一相对。

  末句,将最后一句作为关键句,意义上,平仄声韵上都须讲究。

  定法,即平仄格式都有规定。

  周德清的说法不一定都符合当时实际,今人拟作更不必为这些规定束缚。
2013年01月30日 - 蒝菋 - m._﹏.蒝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