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仲林旧书新博《元代小令写作与欣赏●四章●一节》《●四章●二节》

 老阿更 2013-10-04
动态景致2 - 蒝菋 - m._﹏.蒝菋
元代小令写作与欣赏→欣赏篇 第四章第一节  

 

第四章 小令赏析

 

  元人常用小令曲牌约八十余支。本章依宫调不同分作七节,每节选元人常用而今人又便于拟作欣赏的曲子若干支。本章所选曲子,皆可独用。按比较简单的标记法,“仄”声用“|”表示,“平”声用“—”表示,可平可仄处用“○”表示,“仄”声分上去处直接写明。每支曲谱后附曲子若干例。对每支曲子加以注释、点评,以便拟作欣赏。对作品的作者,书后附有专门的介绍,不在每支曲子里逐一解释。在拟作中,声律方面可依今之普通话,阴平阳平为平,上去声为仄,不必如原格式要求那么严,也不必用《中原音韵》。

 

第一节 黄钟宫(选七支曲牌)

一,刮地风

  本调在《全元散曲》中只有赵显宏所作六首,都以叙述起,以感叹结尾。一、二与三、四,五、六与七、八,九与十可分别对仗。又有人认为,倒数二、三句对仗,其余可不论。末句第一字(非衬字)最好用去声动词。

曲律:

○ | — — | | —(韵,可仄叶),

○ | — —(韵);

○— | | | — —(韵,可仄叶),

○ | — —(韵) 。

○ — — 去(句,可去叶),

○ — — |(韵)。

○ | — —(句),

○ — — 去(韵)。

○ — | | |(韵,可平叶),

○ — | | — (韵,可上叶),

| | — —(韵,可上叶)。

  例一:春日凝妆上翠楼,满目离愁;悔教夫婿觅封候,蹙损眉头⑴。园林春到,物华依旧。并枕双歌,几时能够。团圆日是有,相思病怎休?都道我减了风流⑵。

        ——赵显宏·别思

[注解]

⑴这几句引用唐代诗人王昌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蹙”音“cǜ” 。“蹙损”:愁坏。

⑵减了风流:减了美丽的容颜。

[简析]

  思妇之曲也。前八句用衬托手法,借乐景写哀景,倍增其哀。后三句又把心事说尽,直抒胸臆。王昌龄《闺怨》诗较含蓄;此诗较直率。

  例二:人比前春瘦几分,掩过唐裙⑴;思君一度一销魂,生怕黄昏。银缸挑尽,绣帏孤闷。切切悲悲,有谁偢问⑵。口儿里怨恨,心儿里自忖,谁教你待做夫人。

——赵显宏·别思

[注解]

⑴掩过唐裙:用较宽大的唐裙来遮掩。

⑵“偢”音“chǒu”。“偢问”:理睬安慰。

[简析]

  前八句化用李清照词意境:“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出思妇刻骨的相思和孤寂的情怀,形象较生动。末三句自怨自艾,又显得少温厚。这也充分反映了元曲和唐诗的区别:唐诗中的闺怨诗往往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是深闺少女,是酸小姐;元曲中的闺怨曲往往觉得不吐不快,不说尽心事不足以消胸中块垒,是市井少妇,是辣妹子。

  例三:昨日街头唤小哥,早两鬓婆娑;云间乌兔似撺梭⑴,老了人呵。琴堂难坐⑵,林泉堪卧。山鸟山花,尽供吟和。清闲怎似他,功名不恋我,因此上落落魄魄。

——赵显宏·叹世

[注解]

⑴“撺”音“cuān”。 撺梭:穿梭。云间乌兔似撺梭:即常言“日月如梭”之意。

⑵《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 后人因此称县衙为琴堂。

[简析]

  自叹之曲。言街头忽遇老友叫我小名,而我早两鬓稀疏了。日月如梭催人老呵。看着自在悠闲的老友,再看看潦到的自己,深感仕途艰难,还是林泉好呵。山鸟山花,都是供人吟诗的好材料。我不如朋友清闲,我又仕途坎坷,因此呵,显得落落魄魄。曲子明白如话,无限感慨溢于言表。读了这支曲子,我也会忍不住理一下自己的华发,轻轻叹口气。

  例四:安乐窝中且避乖⑴,倒大优哉;寒梅不顾栋梁材,别样清怀。小庵茅盖,主人常在。缄口藏舌,坐观成败。韩元帅阵开⑵,楚重瞳命衰⑶,汉高皇拆了坛台⑷。

——赵显宏·叹世

[注解]

⑴乖:背戾;不和谐。避乖:躲开不测难料的厄运。

⑵韩元帅阵开:指韩信得志,拜帅用兵。

⑶楚重瞳命衰: 指楚霸王项羽败于刘邦。重瞳:两个瞳人儿。《史记·项羽本纪》:“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⑷汉高皇拆了坛台:指刘邦下令废除秦的社稷,改立汉的社稷。见《史记·高祖本纪》。坛台:指社稷坛,古帝王或诸侯祭土神和谷神的地方。

[简析]

  厌世之作。仕宦不得志,遂生厌世意。大意是:自己就在安乐窝中平安地过吧,悠悠闲闲,岂不快哉。象梅花不与栋梁之材比,自有一种清幽的情怀。常住在小茅屋中,不议论人间是非,只冷眼看世人成败。管他韩信得志,项羽命衰,刘邦拆台。

  “寒梅不顾栋梁材,别样清怀”两句,比喻清新。“缄口藏舌,坐观成败”两句,一个万事不关心的隐者跃然纸上。

 

二,节节高

  《全元散曲》只载下面一首。

曲律:      

| — — |(句)   

| — — |(韵)   

— — 去上(句)  

— — 上去(韵)   

| | —(句)     

— — |(句)     

— 去上(韵)      

去上— — | —(韵) 

  例: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生梦⑴,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卢挚·题洞庭鹿角庙壁

[注解]

⑴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三生梦:喻酣梦之中。

[简析]

  元成宗大德年间,卢挚出任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赴任途中作出此曲。鹿角,即鹿角镇,在今湖南岳阳南洞庭湖滨。卢挚这次处放湖南,心情不是很愉快的,而从长江进入洞庭湖以后,又遇上了阴雨天气,这样更使诗人内心充满了愁闷和烦躁。

  此曲描写雨霁云散后的月夜江景。微雨初霁,云散风轻,明月如水,水如明月。娇洁的月光下,平静的江面上,一只小船孤苦零仃。夜深了,一个离家万里的游子还靠着船窗,望着明月,思念着故乡,在孤寂愁闷中进入了梦乡。全曲有唐诗风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第十四韵,车遮韵。“半夜”,“三生”,“万里”三句,鼎足对。一、三,二、四作扇面对。结句乏力。

 

三,出队子

  《全元散曲》收汤式四首。

曲律:

○— — |(韵)         

—  —○ | —(韵,可仄叶)   

○— ○ | | — —(韵)    

○ | — — | | —(韵,可仄叶)

○ | ○ — — | |(韵)     

  例一:想当初时节,那浓欢怎弃舍。新愁装满太平车⑴,旧恨常堆几万迭。若负德辜恩天地折。

——曾瑞

[注解]

⑴太平车:宋元时民间常用的一种畜力车,多用牛拉。《宋史·列传·沈括》:“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

[简析]

  此亦相思之曲。能化抽象为形象,生动可感。结句力透纸背,对天睹咒发誓,惊心动魄。“新愁”“旧恨”两句,对仗句。

  例二:记当初相见,见俺那风流的小业冤⑵,两心中便结死生缘。一载间浑如胶漆坚,谁承望半路里翻腾做离恨天⑴。

——元名氏

[注解]

⑴离恨天:指佛教六欲天中的第二天——忉利天,即三十三天。

⑵冤孽。古代女子对丈夫又爱又恨的称呼。

[简析]

  女子悼亡夫之曲。呼天抢地,涕泗涟涟。从如胶似漆到天人两隔,读来亦令人嘘唏。对比衬托,倍增其哀。三、四两句对仗。末句衬字多了些。

 

四,贺圣朝

  《全元散曲》中独用的只此一首,结句形象。

曲律:        

— | —(韵)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韵)   

  例一:春夏间,遍郊原桃杏繁,用尽丹青图画难。道童将驴备上鞍,忍不住只恁般顽⑴,将一个酒葫芦杨柳上拴。

——元名氏

[注解]

⑴“恁”音“rèn”。恁般:如此、这般。

[简析]

  好一幅郊野游乐图。形象生动,如在目前。我们似乎看得见缤纷的桃杏花、小猴般顽皮的道童、柳枝上飘荡的酒葫芦。大自然如此美妙,叫人俗念顿消。

 

五,红锦袍

曲律:

○—○| | —(韵)   

○— — | |(韵)  

○— — | |(韵)    

○— | | |(韵,可平叶)

○| | — |(韵,可平叶) 

○ | — —(句)   

○— — |(句)    

| — — — 去上(韵)

  例一,那老子彭泽县懒坐衙,倦将文卷押⑴,数十日不上马。柴门掩上咱,篱下看黄花。爱的是绿水青山,见一个白衣人来报,来报五柳庄幽静煞。

——无名氏

[注解]

⑴押:在公文上作签字画押。

[简析]

  曲子咏东晋陶渊明归田园事。前五句把陶潜的“懒”与爱看黄花对比写,见出陶潜对官场的厌倦,大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作者的倦于官场杂务,渴望羁鸟归林的心境。当然,也可能只是赶时尚,说说而已。后几句则直露主题。语言通俗流畅。

  例二:那老子爱清闲主意别,钓桐江江上雪,泛桐江江上月。君王想念者,宣到凤凰阙。想着七里渔滩,将着一钩香饵,望着富春山归去也⑴。

——无名氏

[注解]

⑴富春山:东汉严光隐居地。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拒绝刘秀之诏而隐居富春山。七里滩为其垂钓的地方,桐江是其游玩之地。

[简析]

  曲子咏严光归隐事。把严光写得超尘脱俗,自然潇洒,形象生动。发思古之幽情往往是为了现在,借咏古人也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昼夜乐

  共上下片两片。曲中重迭之处皆是定格。

曲律

| | — — | | —(韵)   

— —(韵)         

— — | | | — — (韵)

—  — 去上(韵,可平叶) 

○— ○ | ○ — ○ 去(韵)

| — — | | — —(韵)  

| | —(韵)       

○| — —(韵)      

○| — —(韵)      

| | | — — 去(韵)   

— — — — — | |(韵,可平叶)

— —(韵,可仄叶)    

— —(韵,可仄叶)    

— ○○ | | — —(韵)  

— — 去上(韵)      

○— ○ | ○ — | —(韵)   

○— ○ | | — —(韵)  

○ | — —(韵)      

○ | — —(韵)      

| | | — — 去(韵)    

  例一: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飘飘地乱舞琼瑶⑴,水面上流将去了。觑绝似落英无消耗⑵,似那人水远山遥,怎不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又不见他来到!

  佳人佳人多命薄!今遭,难逃。难逃他粉悴烟憔⑶,直恁般鱼沉雁杳⑷!谁承望拆散了鸾凤交⑸,空教人梦断魂劳。心痒难揉,心痒难揉。盼不得鸡儿叫。

                ——赵显宏·冬

[注解]

⑴琼瑶:形容雪花白如美玉。

⑵觑绝:望断,极目望去。落英:落花。消耗:消息,音讯。

⑶粉悴烟憔:意为懒施粉脂,形容憔悴。

⑷直恁般:就这样。

⑸鸾凤交:比喻夫妇、情侣的友谊。

[简析]

  相思曲也,思妇自叹自怨,凄艳欲绝。上片以流水落花喻远方之情人,意新语工。“今日明朝,今日明朝”两句反复,写出思妇焦虑的心情,亦妙。下片自怨自叹。末三句,体物入微。

参考译文:

  清风把梅花吹过小桥,飘啊飘,像在云空里乱舞美玉琼瑶。飘落的梅花随着流水飘走,眼前看不见踪影一去不回没有音讯,就象那远去的心上人隔着水隔着山路途遥遥。怎能不让人心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总不见他来到。

  美人啊美人,真是薄命。这一回,真难摆脱,难摆却那花容月貌似落花憔悴消瘦。这样音讯全无鱼沉雁杳。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鸾凤,白白地让人魂牵梦绕,心痒痒倍受煎熬。心痒痒备受煎熬,只盼着雄鸡早早啼叫报晓。

 

七,人月园

  此曲上下片,空引或空格与词同。上片末三句与下片前三句皆可分别对仗。

曲律

○— ○ | — — 去(句)

○ | | — —(韵)   

○— — |(句)     

○— | |(句)     

○ | — —(韵)     

 

○—○ |(句)      

| — ○ |(句)      

○ | — —(韵)      

| — ○ | (韵,也可不叶) 

○— ○ |(句)       

○ | — —(韵)      

  例一: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⑴。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木兰花在,山僧试问,知为谁开?

——徐再思·甘露怀古

[注解]

⑴江皋楼:皋,江边的高地。江皋楼,指甘露寺一带的楼阁,如清晖亭、江声阁、多景楼、祭江亭等。秦淮:即秦淮河,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⑵甘露:即甘露寺,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后峰,相传为刘备东吴招亲之处。建于东吴甘露元年,后屡毁屡建。

[简析]

  吊古伤今之曲也。登上江边的高楼眺望前朝的甘露寺,唯见秦淮河上一片秋色。残垣断壁荒草萋萋,廊殿空寂落叶飘零,台阶上是厚厚的青苔。当年的英雄们都离我们远去了,眼前是暮色苍茫,大江奔腾。只木兰花不解人间兴亡,还在孤零零地开着,我禁不住要问,你为谁而开呢。上片以古寺秋色(愁心),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渲染出一派凄凉景象。融情入境,情景交融。下片吊古伤今,抒发了作者孤寂落寞的情怀。“败垣芳草,空廊落叶,深砌苍苔”与“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分别为鼎足对。

  例二:玄都观里桃千树⑴,花落水空流。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⑵。谢公扶病⑶,羊昙挥涕⑷,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元好问

[注解]

⑴唐人刘禹锡·有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⑵ 泾水清,渭水浊。用以比喻事物和人品的差别;杜甫诗:去马来牛,喻人世纷乱,难辨好坏。《秋雨叹》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⑶谢公:指东晋政治家、名士谢安。

⑷羊昙,谢安的外甥,为谢安所钟爱。谢安的病中曾进过西州门。谢安死后一年多,羊昙走路从来不经过那里,以免触动哀思。有一次他大醉后懵懵懂懂走到了西州门,发觉后便恸哭而归。

[简析]

  怀古之曲也。洒脱中含一种人生无常的无奈。流水带走了落花,当年的风流人物不管是得志的或失意的,都荡然无存了。古往今来的是是非非你大可不必想他。谢安羊昙的往事。一杯酒后就可以消融了。看看古今有多少华丽的楼阁,一转眼变成了瓦砾堆。

  例三:茫茫大块洪炉里⑴,何处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太行如砺⑵,黄河如带⑶,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刘因

[注解]

⑴苍茫大地如大洪炉、如炼狱。

⑵太行如同磨刀石一般。砺:磨刀石。

⑶黄河如同腰带。

[简析]

  感叹人生虚幻,却不无道理,地球从形成到今天,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劫难;宇宙学家研究,50亿年后,地球也将毁灭。读来叫人万念俱灰。太行黄河都是尘埃,人在世间又是何等渺小,人生又是多么无意义。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小小物理现象,哪值得人们慨叹。

  例四:冷云冻雨褒斜路⑴,泥滑似登天。年来又到,吴头楚尾,风雨江船。但叫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        

——魏初·为细君寿⑵

[注解]

⑴古代通往汉中四川的褒水、斜水古栈道,危险难行。

⑵为细君寿:为小妾祝寿。

[简析]

  上片写年关回家探亲时道路的艰难。下片写乐天知命的达观的情怀。“但叫康健,心头过得,莫论无钱。从今只望,儿婚女嫁,鸡犬山田。”读来有一种亲切感。

  例五:相思何日重相见,山远水偏长。凤弦虽断⑴,鸾胶难接⑵,愁满离肠。最伤情处,鲛绡遗恨⑵,翠靥留香⑶。故人何在,浓阴深处,斜月幽窗。       

——赵雍

[注解]

⑴凤弦虽断,鸾胶难接:喻杳无音信,难续前缘。“虽”疑为“已”。

⑵鲛绡:传说中鲛人织的绢。此出指纱巾。翠靥:美人在纱巾上留下的揩脸的痕迹。香:这几句说,美人不见,唯有她留下的纱巾常在我身边,叫我惆怅;纱巾的靥儿还留着馨香,令人遐想、忧伤。

[简析]

  相思曲也。上片重在叙事,下片重在抒情。下片细腻,全在描述心理活动。末三句,想象也。生动入微。

  例六: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⑴,吴宫蔓草⑵,楚庙寒鸦⑶。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山中书事

[注解]

⑴孔林本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

⑵春秋时吴国王宫。李白诗:吴宫花草埋幽径。

⑶楚先王之庙。屈原放逐,见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有图画而作天问。

[简析]

  慨叹人生如梦,名利荣华皆是过眼云烟。不如在山间读书、饮酒、品茶,潇洒自在。

  例七:萋萋芳草春乱云,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⑴,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张可久·春晚次韵

[注解]

⑴短亭:古路旁亭舍,常用作饯别处。《白孔六帖》卷九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一切经音义经》:“汉家因秦,十里一亭。”

[简析]

  别思念之曲》上片别离,下片写愁绪。“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道尽了别后凄凉。末三句自伤。

  例八:龙湫山下云屯寺⑴,别是一乾坤。桧参百丈,云深半尺,梅瘦三分。几时亲到,松边弄水,月下敲门。烟萝洞口,立尽黄昏。    

——张可久·寄琚源芝田禅师

[注解]

⑴在今浙江雁荡山大龙湫风景区。

[简析]

  上片写大龙湫之瑰丽,下片想象亲到胜地时的情景。“桧参百丈,云深半尺,梅瘦三分。”三句,对仗工稳。下片境界清幽。

元代小令写作与欣赏→欣赏篇 第四章第二节 

第二节 正宫(选九支曲牌)

一,叨叨令

  前四句对仗。可以一、二,三、四分别对,也可以四句一气,作连璧对。末句最好能总结前面,点出主旨。对词“也幺歌”前加动词是定式。前两例末句皆精警。

曲律

○ —○ | — — 去(韵)   

○— ○ | — — 去(韵)   

○— ○ | — — 去(韵)  

○— ○ | — — 去(韵)   

○○ | — —(句)      

○○ | — —(句,迭上句) 

○— ○ | — — 去(韵) 

  例一:白云深处青山下,茅庵草舍无冬夏;闲来几句渔樵话,闷来一枕葫芦架⑴。你省的也么歌⑵!你省的也么歌!煞强如风波千丈担惊怕。

——邓玉宾

[注解]

⑴闷来糊里糊涂的睡上一觉。

⑵也么歌:又作“也末哥”、衬词,无意义。省:醒悟。

[简析]

  写出逍遥自在的隐者的生活,侧面反映出官场的黑暗。

  例二:想这堆金积玉平生害,男婚女嫁风流债。鬓边霜头上雪是阎王怪,求功名贪富贵今何在?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寻个主人翁早把茅庵盖⑴。

——邓玉宾·道情

[注解]

⑴寻一个师傅盖一间草屋养生修道。

[简析]

  把世俗功名利禄的实质都说破,言人人心中皆有而人人口中皆不敢言、不能言之言,振聋发聩。

  例三:一个空皮囊包裹着千重气,一个干骷髅顶戴着十分罪⑴。为儿女使尽些拖刀计,为家私费尽些担山力。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这一个长生道理何人会?

——邓玉宾·道情

[注解]

⑴空皮囊:指人的皮肉躯体;干骷髅:指人的骨骼。

[简析]

  劝世骂世之曲。人是什么?空皮囊、干骷髅。人生为什么?为儿女挖空心思,为家私用尽计谋?到头来你得什么?叹世人多不悟,长生道理无人会。

  例四:天堂地狱由人造,古人不肯分明道。到头来善恶终须报,只争个早到和迟到。您省的也么哥,您省的也么哥?休向轮回路上随他闹⑴。

——邓玉宾·道情

[注解]

⑴佛教认为:人生只有兩條路,一條是修行路,一條是輪迴路。此处劝人走修行路而不走轮回路。

[简析]

  劝人行善之曲:民间《增广贤文》中的“善恶到头来终须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本此。“您省的也么哥”:你明白吗?反复强调,强化了善恶到头来终须报的主题。

  例五:筑墙的曾入高宗梦⑴,钓鱼的也应飞熊梦⑵,受贫的是个凄凉梦,做官的是个荣华梦。笑煞人也末歌,笑煞人也末歌,梦中人又说人间梦。     

——周文质·自叹

[注解]

⑴殷代人傅说以版筑(筑土墙)为生,殷高宗梦到圣人推荐,遂举之为相。

⑵周文王梦飞熊,得吕尚于渭水边。

[简析]

  古今如梦、人生如梦是本曲主题。“梦”是曲的线索,又是贯穿全曲的意旨,曲作的韵脚。通过嘲笑人生、调侃自我,从而针砭时弊。从头到尾都是梦,读来悦耳又韵味幽长。末句精警。

  例六:去年今日题诗处,佳人才子相逢处,世间多少伤心处,人面不知归何处⑴。望不见也末哥,望不见也末哥,绿窗空对花深处。   

——周文质·自叹

[注解]

⑴唐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几句仿拟唐诗。

[简析]

  相思曲也。“绿窗空对花深处”。形象生动如在目前。表达出无尽的相思,哀怨。全篇以“处”字韵。         

  例七:绿杨堤畔长亭路,一樽酒罢青山暮。马儿离了车儿去⑴,低头哭罢抬头觑。一步步远了也末哥,一步步远了也末哥,梦回酒醒人何处。

——无名氏

[注解]

⑴重复说亲人已经走远了。写出伤感痴念之情;精神恍惚之态。

[简析]

  离别之景,情真意挚,生动感人。“低头哭罢抬头觑”,描写真切;梦回酒醒,更令人伤情。

  例八:黄尘万古长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⑴,西风一叶乌江渡⑵,夕阳十里邯郸树⑶。老了人也么歌,老了人也么歌!英雄尽是伤心处。

——无名氏

[注解]

⑴俗话云:“生在苏杭、死葬北邙”。北邙山处于洛阳城外3公里,环境优美,水深土厚,自东周以来就是历代帝王及达官贵人的殡葬风水宝地。此处言北邙山上的碑都断折了。碑犹如此,人何以堪。

⑵霸王别姬之处。言英雄的结局也是泪洒乌江。

⑶用黄粱一梦的典故,说明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

[简析]

  吊古伤今之词。以一连串典故说明时光短暂,人生如梦,富贵荣华,过眼云烟这一主题。末句 “卒章见志”。

 

二,塞鸿秋

  作法与《叨叨令》同,只无“也么歌”之语。前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多在卒章见志。

曲律

○— ○ | — — 去(韵) 

○ — ○ | — — 去(韵)  

○ — ○ | — — 去(韵) 

○— ○ | — — 去(韵)  

○ — ○ | — (可,可叶)

○ | — — 去(韵)    

○— ○ | — — 去(韵) 

  例一:断桥流水西林渡⑴,暗香疏影梅花路⑵;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⑶。

——张可久·湖上即事

[注解]

⑴断桥:西湖断桥。西林,即西泠,在西湖孤山下。

⑵宋人林逋有诗: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⑶和靖先生,即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梅蓄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卒后谥和靖先生。墓在孤山东麓。

[简析]

  怀念古人,触景伤情。前几句渲染出一派凄清冷落的景象,末句点出主题。伤古人亦自伤。有人称此写法为“龙王掉尾法”。

  例二:腕冰消松却黄金钏,粉脂残淡了芙蓉面,紫霜毫蘸湿了端溪砚,断肠词写在桃花扇。风轻柳絮天,月冷梨花院,恨鸳鸯不锁黄金殿。

——无名氏

[简析]

  相思之曲也。因相思而手腕瘦了,戴不住金钏;无心抹粉而容颜素淡;不停地书写思念之情湿了端砚;满腹的心里话情人听不到,只能写在桃花扇。月冷风轻,柳絮乱飞,梨花飘荡,象我的心一样惆怅凄凉,漫无头绪。以上皆是蓄势,末句见主题,以鸳鸯不锁黄金殿喻有情人不得长相守。

《中原音韵》评曰:“音律嘹亮,贵在'蘸湿’二字上。声音从上转取,务头也。韵脚若用上声,属下着。切不可以传奇中全句比之。若得“天”字属阳,更妙。'在’字上声尤佳。”

  例三: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了彭泽县⑴。 

——薛昂夫

[注解]

⑴指晋代名士陶渊明。

[简析]

  讥世嫉俗之曲。前四句言世俗为功名如燕子一般南北奔忙,而读书做学问的人却看不见了。时光如白驹过隙瞬间即逝,人不知不觉中两鬓风霜雪白如练了。大家都在说当官苦,不想干了,但却没见到谁归隐林泉,至今还没有人与陶渊明作伴。前四句对仗工整,比喻新巧,形象生动。

 

三,小梁州

曲律     

○— ○ |报 | — —(韵)  

○ | — —(韵)      

○ — | | | — —(韵)  

— — |(韵)        

○ | | — —(韵)     

 

○ — | | — — 去(韵) 

| — — | | — —(韵)  

○ | —(句)       

— — 去(韵)     

— — — 去(句)    

| | | — —(韵)    

  例一: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⑴。山容瘦,老树替人愁。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节,难比旧风流。

——汤式·九日渡江

[注解]

⑴王粲《登楼赋》中有句:“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简析]

  怀旧思乡之曲。前三句写游子思乡之情,造语清丽。“山容瘦,老树替人愁”两句,融情入景。“问相知几个白头。”叹息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感慨良多。“黄花时节,难比旧风流。”点题之语,自然有余韵。

 

四,醉太平

  每四句为一层,每层末句四字能挽结前三句意为好。一、二句对仗,五、六、七句对仗。

曲律

— — | 上(韵,可平叶)    

| | — —(韵)         

○ — ○ | | — —(韵)      

— — | 上(韵可平叶)       

○ — ○ | — — 去(韵)     

○— ○ | — — 去(韵)     

○— ○ | | — —(韵)     

— — 去上(韵,可平叶)     

  例一:翩翩野舟,汛汛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白云去留。凤凰台上青山旧⑴,秋千墙里垂杨瘦,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留。

——张可久·怀古

[注解]

⑴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张可久诗中“凤凰台上青山旧”之“青山”即指李白诗中的“三山”。

[简析]

  长江边凤凰台上怀古之曲。远望江上起伏不定的一叶叶小舟,掠过水面的一只只海鸥,自己思绪禁不住回荡到遥远的过去,愁绪涌上心头。只白云无心,依然随风舒卷。眼前的青山还是李白时代的青山,秋千垂杨,琵琶亭野花也还是当时的模样,长江也还依然在奔流。抒发了人生易逝,自然永恒的感伤情怀,意蕴较为深厚。有人说,“白云去留”和“长江自流”,这八个字是这首曲的咏古情怀,有见地。这首曲立意上受李白诗的影响,但主题各异。

 

  例二:声声啼乳鸦⑴,生叫破韶华⑵。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⑶,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⑷。

——王元鼎·寒食

[注解]

⑴乳鸦:雏鸦

⑵生:偏偏,硬是。韶华:美好时光,引指春光。

⑶鸳鸯瓦:成对的瓦。

⑷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气贯注,生动有致;意境清新,富于美的意蕴。上下句互相承接,诗律中称之为“流水对”。因为一夜淅沥的春雨滋润杏花开放,明朝小街深巷才有杏花叫卖。王元鼎《寒食》诗中前有“微雨”后有“卖杏花”,前后呼应。看出受陆诗的影响。

 [简析]

  写寒食之春景。一派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景象。我们嗅得到香风,感受得到润肤的微雨,听到了村姑叫卖杏花的甜美的声音。作者采用融情于景、藏而不露的抒写手法,把喜悦之情融于春色的描写中。

  例三:珠帘外燕飞,乔木上莺啼,莺莺燕燕正寒食。想人生有几。有花无酒难成配,无花有酒难成对。今日有花有酒有相识,不吃图甚的。    

 —— 王元鼎·寒食

[简析]

  “有花无酒难成配,无花有酒难成对。”婉转流利。全诗思想消沉,境界不高。

  例四:堂堂大元⑴,奸侫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⑵。惹红巾万千⑶。官法烂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⑷,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衰哉可怜。

——无名氏

[注解]

⑴《易经》乾卦 彖曰:大哉乾元。元朝依此而定。

⑵ “开河变钞”。 “开河”,则是指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4月29日元朝下诏强征汴梁、大名等十三路农民共十五万人,在二万戍军监督下重开黄河故道一事。“变钞”是指元末政府财政拮据,经常以变更纸钞的办法搜刮民脂民膏。

⑶红巾:红巾军,农民起义军。

⑷钞买钞: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于至正十年(1350年)发行“至正宝钞”的新纸币,代替早已通行的“中统宝钞”和“至元宝钞”,规定新钞一贯准折至元宝钞二贯、中统宝钞十贯。新钞大量印造,货币迅速贬值。

[简析]

  骂世之作,矛头直指元政府,痛快淋漓。反映出对百姓的同情,对元统治者的愤恨。“官法烂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⑷,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流利婉转,循环往复,有音乐美。言之有文故能行之千里,广为传播。此曲作于元代后期。这样的曲子能流传开来,说明元代统治者日子不长了。1368年,朱元璋攻入大都,元朝灭亡。

  例五:人皆嫌命窘⑴,谁不见钱亲。水晶丸入面糊盆⑵,才粘粘便滚⑶。文章糊了盛钱囤⑷,门庭改做迷魂阵⑸,清廉贬入睡馄饨⑹。葫芦提倒稳⑺。

——无名氏

[注解]

⑴窘:困苦。《中原音韵》评例三曰:“窘字若平,属第二着。仄好。务头在三对,末句收之。”

⑵“水晶丸”句:喻聪明的人进入污浊的官场环境。

⑶粘:指污浊肮脏的社会风气。滚:喻圆滑世故、同流合污

⑷“文章”句:言才能和知识不管用了。

⑸“门庭”句:意指为了钱可以干出男盗女娼的丑事。门庭。犹言“门第”。迷魂阵,指妓院。

⑹“清廉”句:喻清廉被包在馄饨中见不到了。

⑺]葫芦提:糊涂。胡芦提:犹言稀里糊涂。

[简析]

  骂世之作。世人都嫌命运困迫,有谁见钱不亲?圆滑得就像那水晶丸,进入面糊盆,才沾得边缘就滚。文章只用来糊盛钱的囤,宅院可以改成害人的迷魂阵。清廉已被包入馄饨中,还不如稀里糊涂安稳。一派俗语方言,流畅自然。“清廉贬入睡馄饨”一句,读来如今人所写。

  例六: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无名氏·讥贪小利者

[简析]

  比喻精妙,幽默天成。“无中觅有”是对前几句的总结;而“亏老先生下手又是对全篇的总结。活画出一个见利必贪的小人。“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几句对仗工整,读来琅琅上口。这又是今日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人的基本功,资本家先天的素质。

 

五,白鹤子

曲律

○— — | |(句)    

○ | | — —(韵)    

○ | | — —(句)    

○ | — — 去(韵) 

  例一:四时春富贵⑴,万物酒风流⑵。澄澄水如蓝⑶,灼灼花如绣⑷。

——关汉卿

[注解]

⑴“四时”句:一年四季,只有春天的景象最为旖旎富丽。

⑵世间万物,惟有美酒最能助人逸兴。

⑶澄澄水如蓝:清澈的湖水如同蓼蓝的颜色。白居易《忆江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⑷灼灼(zhuo zhuo):鲜明的样子。

[简析]

  写出春日美景,春日逸兴。情景相生。末句与律句不同。对仗工整,似诗而语通俗。

 

六,鹦鹉曲

  此曲原名《黑漆弩》。曲语如白话。以白贲的《鹦鹉曲》最著名。冯子振有《鹦鹉曲》四十二首,皆用鱼模韵,和白贲《鹦鹉曲》原韵。

曲律         

— — ○ | — — 去(韵)  

| | | | | — 上(韵)   

| — — | | — —(句)   

| | — — — 上(韵)    

| — — | | — —(句)   

| | | — — 去(韵)    

| — — | | — —(句)   

去上 | — — 上去(韵)   

  例一: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碧天边云归岩穴,白鹭一行飞去。便芒鞋竹杖行春⑴,问底是青帘舞处⑵。

——冯子振·野渡新晴

[注解]

⑴芒鞋竹杖 芒鞋:一种草鞋;竹杖:竹制手杖。

⑵青帘舞处:挂着青帘招牌广告的酒店。

[简析]

  潇洒的田园生活,新丽的田园风光,读来亲切自然,心旷神怡。曲子道出当时和谐升平的社会状况。“碧天边云归岩穴,白鹭一行飞去”,语似平淡而实绮丽。有陶渊明诗趣。

  例二:人生只合梁园住⑴,快活煞几个白头父⑵。指他家五辈风流,睡足胭脂坡雨。说宣和锦片繁华⑷,辇路看元宵去。马引街直转州桥,相国寺灯楼几处⑸。

——冯子振·夷门怀古⑹

[注解]

⑴元好问诗曰:“桃李深宫二十年,更将颜色向谁怜。人生只合梁园死,金水河边好墓田。”梁园:梁孝王刘武,汉高祖刘邦之孙,孝文皇帝之子,被追谥为孝王,后人称之为梁孝王。他曾修“梁园”,史书称其“方三百里”,极其壮观华美,在此引揽天下文士宴饮、作乐。“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即指此。

⑵指梁园宾客,如枚乘、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司马相如等。

⑶第3、4两句言汉刘家世代繁华,穷奢极欲。史书记载:汉董仲舒葬于西安城内胭脂坡下。苏东坡有诗:“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宋代刘仙伦有咏妓句诗“肠断胭脂坡下路”。“胭脂坡”成风流的代名词。此处与董仲舒葬于西安城内胭脂坡下似无关系。

⑷《宣和遗事》记: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宣和年间,宋徽宗赵佶迷恋声色。一天,他扮做儒生模样,出宫到街市游玩。见一住宅珠帘下站着一位美貌女子,一头秀发,两目秋波,令徽宗心荡神驰,令随从前往打听后,方知这是东京名妓李师师。

⑸大相国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自由路西段。

⑹庄周、老子、微子、墨子和孔子,其故里均在商丘。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梁孝王刘武等,都出在商丘。“夷门怀古”怀的是多位历史人物事件。

[简析]

  浮想联翩,瞬间跨越千年。没有一般怀古诗的伤感,却洋溢着热闹、快乐的气氛。

  例三,柴门鸡犬山前住,笑语听伛背园父。辘轳边抱瓮浇畦⑴,点点阳春膏雨。菜花间蝶也飞来,又趁暖风双去。杏梢红韭嫩泉香,是老瓦盆边饮处⑵。

——冯子振·园父

[注解]

⑴《庄子.天地》:孔子的弟子子贡见一位老人在浇灌田地。老人沿一条通到井底的通道走下去,把水瓮装满水再抱到田里去浇灌庄稼。子贡问老人为什么不用汲水工具来浇灌田地呢?那样既快又省力气。老人回答:我不赶时髦。如果改变方法,我的思想也要随之改变。那就可能走到歧路上去。此处用典说明守拙归田的乐趣。

⑵一种土窑烧制的粗陋的酒具。

[简析]

  一派农家田园风光,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生趣盎然。听得见鸡鸣犬吠欢声笑语;看得见伛背园父抱瓮浇畦。春雨微洒在我们衣服上、和煦的春风轻拂着我们的头发,菜花金黄、红杏初绽、韭菜鲜嫩、泉水香冽、蝴蝶飞舞、农夫欢饮。令人对农家生活充满向往。

  例四:侬家鹦鹉洲边住⑴,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⑵。

——白贲·渔父⑶

[注解]

⑴鹦鹉洲:原在武汉市武昌城外江中。相传由东汉末年弥衡的名篇《鹦鹉赋》而得名。历代名人留下了很多诗篇,唐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孟浩然“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看江中鹦鹉洲”,更是传颂一时的佳句。但此洲在明末逐渐沉没。现在汉阳拦江堤外的鹦鹉洲,系清乾隆年间(1736-1795)新淤的一洲。

⑵甚:真。

⑶白贲《鹦鹉曲》极有名,后多唱和者。冯子振连和42首。

[简析]

  写出渔家闲适浪漫的生活,与富贵场中相比,另是一种乐趣。“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船外烟雨濛濛万倾碧波,渔父却酣然甜睡,这是一种悠闲恬静的美。渔父常享受这美妙的景物不以为奇,令他人羡煞。“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一觉醒来,雨后青山更新了,也该回家了。于是轻抖一下蓑衣,摇着橹归去。“抖擞绿蓑”几个字,细节刻画,真实生动。末两句写出一种表面知足长乐而实际无奈的心情:虽没有功名富贵,但老天总算给了我一个好的安排。

 

七,汉东山

  中间“也未歌”三字为定式。

曲律              

○ — ○ | —(韵)  

○ | | — —(韵)   

○○ | — —(韵)   

| — | — —(韵)  

| | — — | — —(韵)

| | —(韵)     

| | —(韵)     

| — —(韵)    

  例一: 神仙张志和⑴,一棹鼓沧波。中流扣舷歌,快活也末歌。杜酒新篱鳜鱼活,湖海阔,烟雨多,暗渔蓑。

——张可久

[注解]

⑴唐·张志和《渔 歌 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后人多和。周紫芝《渔父词》:好个神仙张志和,平生只是一渔蓑。和月醉,棹船歌,乐在江湖可奈何。苏东坡有诗句:“谁是神仙张志和”。

[简析]

   此曲借咏张志和而写出作者对逍遥悠闲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中流扣舷歌”一句,生动形象,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例二:西村小过活,老子自婆娑⑴。千家饭一钵,饱了人也末歌。紫绶金章闹呵呵⑵。不如我,芳草坡,钓鱼蓑。

——张可久

[注解]

⑴老子:自称。婆娑,自在的样子。。

⑵紫绶金章:喻朝中权贵。

[简析]

  “小”字用得好,一篇之“眼”。与“紫绶金章”之“大过活者”形成对比。反映出作者对自然平凡生活的赞美。末三句是曲子主题。

  例三:骑鲸凔海波⑴,高枕白云窝。人生梦南柯⑵,睡觉也末歌。积玉堆金待如何,田地阔,儿女多,惹争夺。

——张可久

[注解]

⑴此句言当学古人骑长鲸游四海。陆游诗:“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⑵用东平淳于棼南柯一梦之典故。

[简析]

  前两句写闲适的隐居生活:遨游四海,高卧白云。“人生梦南柯”一句是主旨。结尾三句振聋发聩。

 

八,双鸳鸯

  此曲又名《合欢曲》。

曲律

| — —(韵)      

| — —(韵)     

○ | — — | | —(韵) 

○ | ○— — | |(句)  

○ — — | | — —(韵)

  例一:秉兰芳,俯银塘⑴,迎致新祥祓旧殃。不似汉皋空解佩⑵,归时襟袖有余香。

——王恽

[注解]

⑴秉:拿着。俯银塘:水边照影。

⑵用汉皋解佩的典故:郑交甫游汉水,见二女悦之,下车请其佩,女解明珠以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行数十步,视怀中空无珠,二女忽不见。

[简析]

  旧时有风俗,“三月三”为“上巳节”。远在三千年前的周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注重三月时令,每逢此时,要去水边祭祀,并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认为可以祓除疾病,带来吉祥。末两句言此风俗有实际意义:襟袖留有余香。不象郑交甫那样空喜一场。一幅风俗画。

  例二:问春工⑴,二分空。流水桃花扬晓风。欲送春愁何处去?一环清影到湘东⑵。

——王恽

[注解]

⑴苏轼词:“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工:春色春景。

⑵湖南东部地区

[简析]

  试问春色尚有多少?春色已去了二分。晓风中桃花随流水一片片渐行渐远了。桃花带着春愁将流往何处?随流水去到湘东。醉人的春景,淡淡的春愁,使人怀念逝去的青春韶华。结句有不尽之意。

 

九,绿幺遍

  《全元散曲》中此曲牌只这一首。三、四、五、六句分别对仗。结句总结前面。三、四,五、六分别对仗。

曲律

— — |(韵)    

— — |(韵)    

— — | |(句)  

| | — —(韵)    

— — | —(韵)   

— — | —(韵)   

| — | | — — |(韵)

— —(韵)      

— | | | — —(韵)

  例一:不占龙头选⑴,不入名贤传。时时酒圣⑵,处处诗禅⑶。烟霞状元⑷,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⑸。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

——乔吉·自述

[注解]

⑴龙头:壮元的别称。

⑵酒圣:酒之清者为圣,浊者为质。

⑶诗禅:借诗谈禅。这里指吟诗、作诗。

⑷烟霞:指山水、自然。

⑸编修院:即翰林院。

[简析]

  此曲大意是:我不在状元的行列中,也不入贤人的传记里。常常成醉汉,处处当诗魔。我是游山玩水的状元,我是浪荡江湖的醉仙。任我笑傲的江湖便是我的编修院。我在其中流连、流连。别人批改文章,我却批改风花雪月。此作者自传曲。回顾总结了自己洒脱不羁、不同世俗的一生:不慕名利、酷爱诗酒、浪迹江湖,流连山水。洋溢着作者对自我的肯定,对世俗的叛离。风格狂放。
2013年01月30日 - 蒝菋 - m._﹏.蒝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