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推进小家建设 稳定人心促进企业发展

 把尔裁为三截 2013-10-04
                             分阶段推进小家建设 稳人心促进企业发展
 
               ——湖南省邮政公司召开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和城市投递员之家表彰大会
                                                    湖南省邮政工会              2012年9月13日
            
    9月11日,湖南省邮政公司召开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和城市投递员之家电视电话表彰大会,省公司熊勇武总经理、副总经理刘士平、唐成文和长沙地区三级副以上管理人员、省公司全体员工以及8个三星级以上星级模范职工小家支局长和6个城市投递员之家投递员之家代表参加主会场,14个市州局副科以上管理人员参加14个分会场会议。会议由省公司唐成文副总主持。会上,刘士平主席作星级小家建设工作报告,郴州局和长沙局分别作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建设和城市投递员之家建设的典型发言。

    刘士平副总就一年来的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和城市投递员之家的创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回顾和总结,报告指出,在创建工作中,省公司党组、各市州、县邮政局高度重视并大力加强以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和城市投递员之家为代表的小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提升了邮政企业基层的管理水平,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员工收入水平,改善了农村支局(所)、城市投递部生产生活条件,树立了邮政良好的社会形象。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建设今年是最后一年,刘副总强调,一是要全力冲刺,确保圆满完成任务;二是要提升档次,争取已创建的“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再上新台阶;三是要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创建职工满意并经得起检验的“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城市投递员之家”建设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阶段,刘副总强调,要坚定信心,打好“城市投递员之家”建设的攻坚战;要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城市“投递员之家”工作的方向;要丰富内涵,发挥城市“投递员之家”效用;要加强督导,深化推动“城市投递员之家”建设。

    会上,长沙县邮政局福临支局等212个支局被授予2011年度湖南邮政农村支局一到五星级星级模范职工小家称号,目前,全省邮政已有380个农村支局(所)创建了星级模范职工之家,占全省邮政农村支局(所)37.54%。长沙市邮政局车站路投递部等55个城市投递部被授予城市投递员之家称号,占全省邮政城市投递部35.67%。

    近年来,湖南邮政坚持以人为本,关爱职工,本着“让一线员工过得快乐一点,生活得更好一点”的指导思想,努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从2007年以来,分阶段在农村支局大力推进“三小”(小食堂、小浴室、小活动室)建设和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建设。2007年启动创建“三小”达标活动以来,通过三年的努力,全省邮政共有861个农村支局(所)建成“三小”并验收达标,占全省农村支局总数的92%。

    一、“三小”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是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建家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从切实解决支局员工吃饭难、洗澡难和活动场所缺乏的问题入手,着力改善农村支局(所)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保证创建效果,将创建活动与县域邮政经济发展战略和服务“三农”结合起来,与“金融代工厂”战略和网点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使创建活动不仅成为工会工作的重点,也成为党委行政关注的焦点,深化了创建活动内涵。在创建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民主管理”三个原则,确保小家建设不流于形式,使支局真正成为民主之“家”,和谐之“家”,效益之“家”。

    二是行政工会齐抓共管,建家机制到位,保障有效。将“三小”创建和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建设列入每年全省邮政工作任务和邮政工会主要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将“三小”创建纳入全省邮政农村网点标准化改造建设规划,在网点标准化改造建设资金中与“三小”建设同步实施补助20000元;凡“三小”创建未达标的支局,不给予标准化改造资金补助;未纳入全省邮政农村支局网点标准化改造但“三小”创建达标的支局,各补助“三小”建设资金3000元。三年来,全省邮政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三小”建设,有效保证了该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建家稳步进行,推进有序。全省邮政采取了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方式。以推进会、现场会、检查验收、摄制电视片等形式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2007年,通过召开全省邮政农村支局“三小”创建经验交流会,摄制电视片《“三小”建设—邮政和谐家园》,推广了2个市局、3个县局和1个支局的经验。各级邮政工会采取现场检查、支局员工问卷调查、现场照片核查等形式,对“三小”创建达标农村支局进行检查,确保建设质量,注重实际效果,严格验收。

    四是重视基础工作,小家管理规范,井井有条。坚持建设与巩固提高并重的原则,对“三小”建设和管理建立规章制度,确保建成一批、巩固一批、完善一批。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基础上,明确市局、县局、支局、员工在建设、维护、使用过程中的任务和责任,确保各项设施的正常、规范使用。将支局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使用、管理情况作为评选“先进支局”、“模范职工小家”的重要内容,不达标的实行一票否决;将各项设施建设、上级补助资金的使用纳入民主管理、局务公开的范围,对“三小”建设管理、食堂帐目管理和支局三级分配实行民主监督,做到以建“小家”带“大家”。加强复查工作,对第二年复查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开展系列活动保持“三小”创建的生命力,组织开展基层红旗小食堂比赛、小食堂炊事员厨艺比赛等,改善了员工就餐卫生条件和生活质量。

    二、加强模范职工小家建设的四个环节

    从2010年开始,又用三年时间,开展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创建活动,要求三年全省达标率50%。这是“三小”活动的提质升级,推动小家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最大的亮点就是将职工小家的生活条件改善与生产经营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业务发展能力,提高规模收入水平,推进小家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一到五星级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星级模范职工小家业务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储蓄余额达到全省网点余额平均水平的110%;二星级模范职工小家业务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储蓄余额达到全省网点储蓄余额平均水平的120%;三星级模范职工小家业务收入达到300万元以上,储蓄余额达到8000万元以上;四星级模范职工小家业务收入达到400万元以上,储蓄余额达到1亿元以上;五星级模范职工小家,支局(所)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储蓄余额达到1.5亿元以上。对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分别给予2000至20000元的奖励。建成五个之家:一是健全制度,落实民主管理制度和职权,实施人文管理,营造民主管理和融合发展的氛围,使职工小家成为民主之家;二是不断完善员工工作、生活福利设施,整洁优美环境,员工工作、生活福利设施较为齐全,达到“四有”标准:有员工满意的小食堂;有能够提供冷、热水洗浴的小浴室,有干净的小厕所,有较为完备实用的员工活动场所和文体活动设施,使职工小家成为温馨之家;三是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组织员工参加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学习,在自娱自乐、提升技能、健康心理、舒缓压力等方面满足不同层面员工的精神需求,使职工小家成为文化之家;四是搞好安全生产,落实劳动保护,关爱员工,使职工小家成为安全之家;五是构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场所,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村邮政经济团队,提高员工工作技能,个人收入逐年提高,使职工小家成为效益之家。

    巩固创建成效,推动创建升级,在职工小家建设上档升级中坚持做到四个加强:

    一是加强硬件建设,完善生产生活设施。使员工工作生活的环境更加整洁、卫生、优美,职工工作、生活福利设施较为齐全,达到“四有”标准:有员工满意的小食堂;有能够提供冷、热水洗浴的小浴室,有干净的小厕所,有较为完备实用的员工活动场所和文体活动设施。

    二是加强软件建设,强化制度管理。要引导职工小家建设由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转变,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民主管理制度和职权,加强职工小家建设工作的考核,将小家建设升级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中,使小家建设工作更加明朗化、条理化、规范化。不断丰富内容,创造性地建设有各自特色的职工小家。要在满足员工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精神生活的建设,在自娱自乐、提升技能、健康心理、舒缓压力等方面满足不同层面员工的精神需求,丰富建家内涵,实施人文管理,提升建家档次,构建符合员工需要的创新发展的小家新平台。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体现“爱”的文化。要注重从精神层面提炼“家”的内涵,重视文化建设。小家建设要体现“爱的文化”,增强员工“我在我家”的归属感、“我爱我家”的自豪感和“我建我家”的责任感,“我为建家出力,让家伴我成长”的成就感,形成既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邮政先进职工小家文化。增强职工小家的文明和文化底蕴,筹划建家费苦心,风格建家添情趣,功能建家解难题,文化建家聚精神,使每个职工小家各具邮政文化特色,提高企业的温馨度与亲和力。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小家经济实力。构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场所,推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村邮政经济团队建设,营造民主管理和融合发展的氛围,推动小家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将农村支局职工小家打造为农资分销配送平台、信息广告发布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邮政网点服务平台,增强业务发展能力,提高规模收入水平,使职工小家更富足,员工生活更美好。

    三、创建取得的初步成效

    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创建活动,是在“三小”农村支局建设基础上的升级,标准更高,内涵更广。两年来,星级模范职工小家累计达到380个,已占全省农村支局(所)的37.54%。基本达到了省公司党组的要求,得到一线职工的欢迎和党政领导的高度肯定,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四关注四促进”:

    1、更加关注金融代工厂战略,促进了县域邮政经济的发展。

    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将邮储业务和支局收入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使县局和支局更加关注金融业务的发展,加大实施金融代工厂战略的力度,提高了支局(所)的收入规模,促进了县域邮政经济的发展,为县局、市局业务发展任务的完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业务收入增长快。195个星级小家,2010年度平均收入170万元,平均完成进度105.36%,较上年增幅平均为17.85%,比全省收入增幅(25.71亿,增幅12.06%)高出5个百分点,比全省县局收入增幅(17.51亿,增幅10.8%)高出7个百分点。其中业务收入最高的是邵东县廉桥支局673万、宜章县梅田支局665万、永兴县马田支局634万、邵东县佘田桥支局630万。业务收入超过500万的还有桃源县漆河支局、桂阳县荷叶支局、湘潭县花石支局。

    二是邮储发展挑大梁。195个星级小家,2010年底平均余额为7948万元,平均累计净增1190万元,较上年增幅21.8%,比全省点均余额净增增幅(18.29%)高3个百分点,单点(不含所属所)余额过亿的支局有近40家,超过9000万接近一亿的达到15家。

    衡阳市局2010年县局累计实现业务收入17480.87万元,同比增长18.58%,全市邮储累计净增20.58亿元,净增绝对值居全省第一,增幅全省第二,完成净增计划的114.3%,创全省邮储余额净增奇迹,其中市局、耒阳市局、祁东县局净增余额突破3亿元,衡南县局、衡阳县局、常宁市局净增余额突破亿元。今年一季度全市邮储余额净增11.3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农村支局(所)员工功不可没。郴州市23个星级小家,2010年期末余额达到24.36亿元(平均1.06亿),较09年平均增长16.88%,占全市2010年末余额的四分之一,占县(市)局期末总余额的三分之一。浏阳市镇头支局2009年重新装修,迁至镇头镇步行街,硬件设施的完善为业务发展带来优势,发展业务年年上新台阶:业务收入由2008的140万元,到2010年底完成收入243万元,年年递增30%,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8年的12万/人,到2010年底22万元/人,增长83%;邮储余额2008年的8212万元,到2010年底11571万元;2011年1—5月份累计增长2900万元,邮储余额达到14472万元,该支局继2009年荣获市局先进单位后,2010年再上台阶,荣获省公司“十优支局”。醴陵市王仙和神福港支局在过去“三小支局”的基础上,新投入两万多元,更新和添置了彩电、冰箱、大理石餐桌、木沙发、书柜等,并对室内、外进行了粉刷和整理,使这两个支局面貌焕然一新。职工有了更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职工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10年这两个支局的邮储余额分别从2009年的4604万元和4244万元,增长为6894万元和5668万元,增幅分别达51.69%和33.55%,成为醴陵市局2010年度农村支局金融业务发展的领头羊。澧县梦溪邮政所去年一年净增了1600万元,达到1.13亿,一个5人小所收入达到235万元。

    2、更加关注规范管理,促进了农村支局(所)管理水平的提升。

    星级模范职工小家标准涵盖了农村支局(所)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对其基础管理进行了规范。严格执行标准,创建民主、安全、高效益、温馨、并充满活力的职工小家必然促进农村支局(所)的管理更趋规范,更加到位。各支局(所)各项制度基本建立健全,台账齐全,统一制作的制度牌规范上墙。内容包括:支局长岗位职责,员工岗位职责,企业文化理念,业务管理、民主管理、学习培训、安全保卫制度,和谐小家建设专栏、局务公开专栏等等。各支局(所)均能及时传达上级经营策略、会议精神和发展思路,及时公开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各项政策。各支局(所)完善了局务公开栏,其内容更全面,更能发挥知情、监督、作用,既有劳动竞赛考核办法、业务收入完成情况、奖金考核办法,也有支局(所)各项管理费用开支情况等。各支局(所)基本按照要求定期召开民主管理会议,讨论通过支局各项管理制度、办法和决定,以确保员工的思想、步伐与企业保持高度一致。三人理财、多人理财规范运作,并有专门的收支明细帐本和付款凭证。各支局网点安全防范措施到位,均装有防弹玻璃、电子监控和联动门。支局经常组织防火、防盗、车辆、资金安全教育学习培训,演练,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日益增强。邵阳市局统一编印了《县邮政局制度汇编》和《星级模范职工小家创建活动纪录本》,分别在创建单位制作、悬挂了“建和谐家园,促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用语和邵阳邮政企业核心短语、阳光台等宣传窗,规范制作了的制度牌、标识牌、局务公开栏等。长沙、衡阳、常德、湘潭等单位的支局(所)支局长日常管理、台账整理等工作严谨、细致、周全、规范。

    3、更加关注支局软硬件建设,促进了员工收入水平的提高。

    各创建星级小家的支局(所)均对已建有的小食堂、小浴室、小活动室、小学习室等原有设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补充、改造,使其更好地发挥服务员工的作用。继长沙各支局均配备了乒乓球台后,湘潭、岳阳、衡阳、常德等局也添置了乒乓球台。郴州局在“三小”建设的基础上,对网点的形象建设、支局的工作学习室、娱乐室、小食堂、小浴室、卫生间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改造,添置了空调、冰箱、浴霸、热水器、洗衣机,有条件的还添置了电脑、健身器材等。宁乡县花明楼支局自创建星级模范职工小家以来,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步步提高,如今的花明楼支局已成为花园式的小家,庭院干净利落,菜畦碧绿,花果飘香,职工之间互助互爱,温暖和谐。岳阳市局将职工业余学校建到了各支局,共拨付36.5万元,用于电脑购置、网络开通等,目前全市121个支局所全部配齐电脑,开通了网络。星级模范职工小家真正做到了让职工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玩得开心,干得舒心,真正有了家的温馨感觉。

    农村支局(所)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了员工收入水平的稳步甚至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195个星级模范职工之家,2010年职工平均收入为20657元,较上年人平增加2746元,增幅14.19%(其中株洲、郴州局的星级小家员工收入增幅达到了18%),其中营业员增长2870元,增幅16.19%;投递员增长2104元,增幅13.01%。益阳局各星级小家支局职工工资由原来平均每月1704.85 元,提高到了平均每月1982.33,平均每人每月增长277.48元。郴州、邵阳、长沙、常德等局许多支局邮储营业员年收入接近或超过3万,支局长年收入上5万的比比皆是,有的还超过了10万元。

    4、更加关注集体荣誉,促进了邮政社会形象的改善。

    在创建中,各支局(所)结合政治思想工作、工会工作,努力创造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一是经常开展帮扶困难职工活动和谈心活动,通过互帮互助,增进同志间的友谊和团队协作精神。二是经常组织学习政治、业务知识培训、岗位练功、技能比武,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三是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至少两次以上),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四是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建设小家、关心小家、发展小家,形成“温馨小家”氛围,将支局荣誉、职工风采、亲情嘱托、小家家园充分展示,使员工安心工作,快乐工作。有的员工说,一个和谐的邮政企业不仅是员工的物质家园,更是员工的精神家园。通过“三小”的创建及星级模范小家的创新发展,农村支局的环境变了,条件好了,心理压力舒缓了,情舒畅了,友谊增进了,人际关系改善了,因而发展业务的劲头更足了,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更加坚实了。

    星级模范职工小家的创建,不仅给了支局(所)员工“家”的感觉,还搭建了支局与社会沟通、交流的平台,树立了邮政崭新形象,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创建星级模范职工小家的农村支局(所)无论是局容局貌,还是生产生活设施,无论是邮政的实力还是员工的精神面貌都得到了社会交口称赞和广泛认可。浏阳镇头步行街以“邮政”命名,成为全国第一个以“邮政”命名的商业步行街;常德不少农村邮政支局通过邀请大客户或亲朋好友到支局食堂就餐、到活动室一起娱乐等方式,加强交流,融洽感情,增进理解,为业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桃源县漆河镇领导通过在支局的考察、走访,因其完善的设施,优美的环境,戏称漆河支局为“邮政宾馆”,是星级享受;不少农村邮政支局成为当地乡镇的形象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