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侵华战争中日军轰炸太平石埭罪行录

 黄山怪石 2013-10-05

作者:江显堂 周卓群 汪菁馥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更应记住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发展中日友谊,维护亚洲的和平和稳定,但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抬头和复活。本文忠实记录了侵华日军轰炸太平的无耻暴行和给太平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史为鉴,牢记血和泪的教训,是我们对战争最好的纪念,为此,特刊发此文。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退入皖南山区。1938年4月21日日军调集驻沪一线的三万多侵略军,集中芜湖、荻港和贵池等地,两天之后,分兵三路继续向南推进。其中第三路日军从贵池出发,首占青阳县城。
    在此之前,原驻扎青阳的国民党二十三集团军已提前撤退,所辖新七师、一四四师、一四五师撤驻太平和泾县两地,司令部驻仙源越山潘家大院,新七师驻泾县茂林,一四四师驻太平曹家庄,一四五师驻太平新丰盛村。
    日军占领青阳县城后,获悉太平县驻有重兵,取消原计划,进攻石台会攻太平,待机占领徽州。
    一时间内,太平、广阳等地成了日军攻击的前线,日军侦察机空中侦察,锁定目标,然后狂轰乱炸。
    自1938年11月至1943年4月止,长达四年多的时间里,日军从芜湖机场先后出动飞机200多架次,在仙源、甘棠、三口、秧溪、广阳、新丰、浮丘坦、沧溪、古竹桥、沙田等地投弹千余枚,炸死炸伤军民3000余人,房屋数千间。
    古城仙源和广阳,弹坑密布,一片断垣残壁,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损失。
  1938年11月1日许,2架日机从西北方向飞临广阳上空,低空盘旋一圈后俯冲投弹6枚,城内风鸣街一片火海,10多幢房屋化为灰烬,炸死两男一女。第二天,日机6架,轮番投弹,伤亡多人,炸毁房屋百余间,来广阳探亲的沈三喜被炸得血肉横飞,肚肠挂于树梢。11月6日,又有日机8架,先在高空穿插盘旋,用机枪向地面反复扫射、接着俯冲投弹24余枚,中街店房几乎全被炸毁,烟火至晚不息。三次轰炸石埭县城广阳镇,总共炸毁民房76幢,震塌80幢,炸死6人,受伤4人。
  1938年11月10日下午3时,日机3架,飞临秧溪上空,投弹一枚。
  1938年11月13下午1时,日机2架飞临太平县城上空,投弹6枚,县政府收发室、会计室、均被炸毁、伤亡民众各2人。
    翌日,上午8时,日机9架连续3次计27架次,对县城进行轮番轰炸,投弹一百数十枚,并用机枪扫射逃难人群。当时在抗战前线身负重伤转移到太平后方医院治疗的将士250多名,驻扎在县南门外胡家祠堂和赵家支祠,在轰炸中全部遇难身亡。同时,距离胡赵两祠的太平中学住有近百名抗战将士,在轰炸中死亡50多人。从东门至南门商店、民宅、古建筑被炸毁294幢,1839人蒙受损失,炸死民众58人,伤百多人。
    同日,日机在甘棠投1枚。18日,日机7架轰炸太平县城,投弹14枚,富溪桥被炸断。三次轰炸,损失308290元。
  1937年7月15日,太平县城遭日机轰炸,损失9555元。
  1939年7月26日上午8—9时,日机两次4架轰炸太平县城,投弹23枚,并用机枪扫射近一个小时,死1人,炸伤1人,毁坏房屋50余幢。
  1939年12月3日、4日、6日,太平县城遭日机轰炸,损失47950元。
  1939年12月4日上午,日机3架飞临甘棠上空,投弹12枚,炸死3人,炸伤2人,毁坏房屋20余幢。
  1939年12月8日上午,日机1架在秧溪投弹4枚,炸死2人,炸伤4人。
   1940年1月4日,敌机1架,轰炸水东村,投弹6枚,伤6人。1月8日下午,日机1架,轰炸县城东门,投弹6枚,伤2人毁民居十余间。
  1940年3月9日,日机出动3次,共36架次飞临太平县城上空,从上午九时开始,在太平县城低空飞行,寻找目标,先对城郊用机枪扫射,后轮番轰炸,投弹188枚,其中燃烧弹14枚,烟雾漫天,震耳欲聋,一直持续至下午四时,才缓慢离去。
    此次轰炸,毁坏房屋1300幢,太平县城几乎夷为平地。具有几百年历史、占地二十多亩、宏大辉煌的古建筑群——文庙(亦称孔庙)全被炸毁,留下面积达3余亩、深5米的巨大弹坑。邻近的建筑艺术精湛的察院和城隍庙同时化为废墟。作为后方临时医院的二十多座各姓宗祠均遭破坏。
    店铺密集商业最为繁华的南门中街一片火海,损失按当时价计算达486435元。七十多名居民被炸死,其中一名叫张红英的中年妇女,身体被炸飞到九十米以外的一家屋顶,砸翻屋瓦,落在这家的床顶上,直到尸体腐烂发臭,才被发现;一名叫聂安荣的老太太,头被炸飞挂在树枝上,五脏从树枝一直拖挂到地上,其状惨不忍睹。
    在这次轰炸中,驻扎在后方临时医院抗日伤员又有100多名遇难身亡。这次轰炸后,太平县城瓦砾成堆,满目凄凉。
  1940年4月25日,广阳遭日机轮番轰炸,东西门附近民房均被炸毁。
  1940年5月21日,日机6架飞临广阳上空,2架盘旋于高空,4架低飞轮番轰炸扫射。广阳街被炸毁。
  1940年10月6日,日机8架轰炸太平县城,死一人,伤6人。
  1940年12月27日,下午3时,日机2架轰炸浮丘坦,投弹2枚,杜氏宗祠被炸毁。
  1941年1月12日上午8时50分,日机7架轰炸新丰街、叶冲、张家坞等地,投弹34枚、炸死1人、炸伤3人、毁坏房屋99幢。
  1941年4月19日下午1时30分,日机3架在太平县城关公园、民众教育馆、县财委会投弹头13枚,其中燃烧弹2枚,炸死9人,炸伤4人,民众教育馆房屋、书报均被焚毁。
  1943年4月23日下午3时,日机2架飞临太平县城上空,在北门外吴姓灰棚投弹1枚,躲藏在灰棚内有11名妇女和儿童,由于惊恐万状,哭啼叫喊而被敌机发现,敌机炸弹投下,血肉横飞,无一生还。
  侵华日军对太平的轰炸,是对太平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铁证如山,太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极其惨重。
    据《太平县关于呈报抗战以来损失等情况》的电文(1945年9月9日由当时县长王梦梅签名的上报省政府文件)称:自1938年11月起,太平县城被日机轰炸共计22次,损失达4386万元。
    由于敌机的频繁轰炸,太平县政府和石埭县政府被迫多次搬迁,太平县政府迁到县城五里之外的三峰庵,后迁到三口、沟村;石埭县政府从广阳迁到柳村,又从柳村迁到七都,直到抗战结束才重新回城。
    当时,为阻击日本侵略军的铁蹄,太平境内通往青阳和屯溪的唯一一条公路,曾两度被多处挖断,广阳大桥被炸。
    此座铁桥名永济,因1911年农历五月十九日广阳南门外舒溪河上发生渡船翻船的特大事故,溺水死亡50多人,因此动议修建,1925年春大桥竣工。据〈石埭县志〉记载:“为皖南巨工之一”,此后省青屯公路即利用此桥渡河。全桥11孔,长180米,宽7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皖南山区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
    1942年春,为阻止日军进攻,国民党军政部直属独立工兵十四营在营长李天侠的带领下,奉令炸毁了该桥北端三孔,直至1955年秋季才重新修复通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